 + z* M7 S# ^4 c: r4 C) q8 T
" \& z( f* R& E; g: S建于1952年 属交通设施罕见遗迹 老岗亭 陷入垃圾包围圈
; f. B# U r% D8 g
, h( V7 n+ f# j# E- n0 ^: b% \
# n1 h a# N& C+ w+ T$ ~( B% S- P9 r 本报讯(记者 崔毅飞 实习生 王妍)一座年久失修的老岗亭,却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交通设施的罕见物证。而记者近日发现,半米厚的建筑废料已将它团团包围。
8 I& q" ^. O4 d. s5 g: p 在卢沟桥西侧,小清河桥的东桥头路北,这座“悬”于空中的岗亭因为年久失修只剩下木结构的框架和顶棚,所幸整体结构基本完整。 $ v. q1 `+ M9 S/ K0 y& Z- n
附近河西村的郑大爷告诉记者,小清河桥早年非常狭窄,经常堵车。后来建造了这座岗亭,交警上去指挥,道路秩序有了明显好转。卢沟新桥通车后,岗亭也退休了。
% X7 O( K% C6 x* v6 B( p# E+ e( c. A 岗亭的设计者——80岁的孔庆普说,岗亭建于1952年,上面配有红绿灯控制设备和桌椅,交警根据车流量掌握放行时间,避免堵桥状况发生。相同的岗亭曾建造过一批,如今留下来的仅此一座,它代表了当时的交通设施水平。 3 @4 {4 [; K; m( y$ ?6 N1 o
近日,记者却发现,这座稀有遗迹周围已经被半米厚的建筑废料包围。当地人称可能是拆房者堆积到了这里,已有1个多月时间。 : }$ ]* K1 H* C- L1 B I
随后,记者将此事告知丰台区环卫中心,接受举报的工作人员表示,将会派人到实地了解一下情况,并对其进行清理。 8 _ [& w) g4 S/ F7 B
文物部门 ' R+ ^6 n! o( o- a
丰台区文委文物执法队队长咸向东告诉记者,正在进行的第三次文物普查中,他们对这座岗亭进行了数据收集。但最终能否获得文保待遇,还需专家做出认定。
( z _2 j) u$ s/ {7 _0 y8 N 同时就岗亭的现状,他呼吁老百姓能善待身边的文化遗迹。
, }# n2 |! S' j5 P4 f& Z; k& F& d 被建筑垃圾包围的老岗亭 摄/记者 崔毅飞 5 @9 k6 l+ ~+ g, F6 ^: p
1 J7 i( U3 T+ O
http://www.fawan.com/html/html/2010-03/05/content_193324.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