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64|回复: 0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六)[含19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3-5 1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是2008-10-01. 国庆节。

$ m. z& f: F) c

今天是我到承德的第四天,也是逗留的最后一天。

. q: k* a5 }2 P

洗漱后出了门。

+ e8 e( R1 F! `: I

天气绝好,是个大晴天。

, S N* y2 a& S0 H6 O' z1 w/ L

今天很宽松,只剩一座须弥福寿之庙未看了,时间足够用了。

( F# a1 \7 w0 W( F5 h4 s, o+ X5 a

我来到承德站前。

( t' c: [7 ^4 p# {2 @% N }

各路人马已陆续抵达承德,正在导游旗的引导下向着各宾馆进发,一队又一队.........

6 \5 \8 R, b0 s+ ^2 F+ |

现在的时间是: 06:30 .

0 F8 {. o1 ~( W. _: @* Q

时间还早,我沿着车站路西行,来到承德大桥上。

3 {* f7 Z' H8 d

昨夜放了一夜的水,武烈河碧波荡漾,群山倒映在水中,真美呀!

7 a& P" u- b2 e/ c( L2 k

......

, v8 x) C! D: D# {: I: ]/ W

07:05. 来到丽正门前。

' {+ ~ g2 ?5 S7 @" R

稍稍晚了点,没有看到传说的开门迎客仪式。

2 a; ^ P) S% d! n# R8 ]9 e/ A u

由丽正门站登上11路公交车,到兴隆街站下车。

: u' w' c1 ~: T* O- g

路边小店吃过早餐,向班禅行宫进发。

5 \. q$ U& R, }6 J


须弥福寿之庙位于承德避暑山庄北面狮子沟南坡。

- V6 k* Z" v) U7 @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六)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六)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六)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六)

2 o& q) t* e. Q2 x

西藏日喀则,有座宏伟的扎什伦布寺。

) c& ~2 A3 R7 ?. P

承德也修建了一座仿扎什伦布寺的须弥福寿之庙。这里有一段历史的佳话。

2 N+ Y7 u6 d% M0 B1 [

1780年(清乾隆四十五年)8月13日,是乾隆皇帝的70岁大寿,这一年参加万寿节庆祝活动的人,除了蒙古诸部王公、扈从大臣和外国使节以外,还有一位显赫人物,他就是将不避艰辛来承德朝见皇帝的六世班禅额尔德尼·罗桑贝丹意希。

8 x J' J4 |2 a! F2 F( T$ R

乾隆帝对于六世班禅额尔德尼·罗桑贝丹意希的到来给予了极大的重视。

) _# t, E/ E5 d& J: `. j

乾隆帝按照曾祖父顺治帝在北京接见五世达赖修建西黄寺的做法,模仿后藏班禅居住的扎什伦布寺的式样,用一年多的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兴建了须弥福寿之庙。

8 A5 l7 K1 _9 X B8 W

须弥福寿之庙是扎什伦布寺的汉译。

& U0 P6 j% s& A3 ~$ f% } E

因须弥福寿之庙是班禅来承德时住宿讲经的地方,所以承德人也称这座寺庙为班禅行宫。

0 d" q# l- L7 i1 z; e- ?" E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六)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六)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六)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六)

8 W5 u' V3 A4 L% q; R. R' @, G


须弥福寿之庙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 m( F' I3 ]* E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六)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六)

, Y" x6 f: i6 x+ E8 ]

先鸟瞰一下须弥福寿之庙:

. G5 r) G# v X. u- B+ K0 D9 T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六)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六)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六)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六)

0 [8 j+ L) x! f9 Z" `6 W0 E


 

" k" N# x* C8 Q& J, ^( r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西藏六世班禅为庆贺乾隆帝70大寿,长途跋涉2万余里前往承德。

4 n5 i o4 `& o0 R9 H: o+ P/ b

乾隆帝十分重视,为隆重迎接六世班禅的到来,特建须弥福寿之庙供六世班禅讲经和居住,所以,此庙又称“班禅行宫”。

7 z' M& l3 j9 M: F

“须弥山”,藏语名“扎什”,是居住的吉祥之地;“福寿”,藏语名“伦布”。须弥福寿意思是像吉祥的须弥山那样多福多寿。

$ F0 t3 i9 @- D. q5 v1 [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六)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六)

. s; u8 ?7 v: y) N% q2 I: `9 v ~


 

; z% _$ ?" e: I( X6 l

须弥福寿之庙占地36700平方米。

! Q9 ~: i- M. ? W

前部是石桥、石狮、山门、碑亭、琉璃牌坊等;

6 N1 |1 x/ R# b

中部以大红台为中心;

% t% u& i* n, b, ~! m) l! m- ^+ B

后部有班禅六世及其弟子的住处“万法宗源殿”等,最后是万寿塔。

, K6 l! ?% \3 {7 n


到票务处买门票,票价30元。

$ B0 X6 G/ C5 K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六)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六)

( p/ ]- b- v+ B! q# ?; u


 

. R; q: p, n/ d: M2 t

先不急于进庙,到庙前广场看看。

/ Z$ o2 ~$ ?' [; s


须弥福寿之庙前面有一条季节性小河,故在中轴线上南北向架一五孔石桥。

2 S4 ^( k0 v& _6 M& s% w$ g% I% h; S


说明一下:

$ q, }5 c/ W8 u4 D* O

狮子沟北面的五座寺庙(由西到东分别是:罗汉堂,广安寺,殊像寺,普陀宗乘之庙,须弥福寿之庙),寺庙门前都建有石拱桥,体现出皇家寺庙的等级和尊严。

. C$ F1 j" ^ z- G! ~$ j

但时至今日,保存较好的只有这一座了。

" \& P: F7 z/ S$ y5 M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六)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六)

" q% W! j3 a3 F" e2 u% J

山门前有五孔石桥,架在狮子沟上,长约120尺,宽约20尺。

1 N$ E3 U1 j! p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六)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六)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六)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六)

* X9 h; A* k2 s g9 ]7 E+ Z5 t I

须弥福寿之庙东西宽120米,南北深360米,占地3.8公顷。

* M# m8 R. ~+ O( L* X1 @3 h

须弥福寿之庙总平面布局具有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特征,同时融进汉式建筑特点。

0 ^- }2 Z; F8 b2 w8 y* i! d

须弥福寿之庙主要建筑沿中轴线布置,两侧建筑大体对称,分前、中、后三个部分:

& w2 D1 P4 ~* C) i

主体建筑大红台及妙高庄严殿居中,南为前导,北为后续。

f. m5 c6 h& }$ L5 v

须弥福寿之庙立体轮廓不同于外八庙任何一座,即突出了自身个性,又丰富了寺庙群的群体色彩。

8 n4 h- l5 n+ }. `2 f* Q: d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六)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六)

/ D! _# {* O9 G' R5 v) d' r


五孔桥北为山门。

# z8 J9 e' D2 K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六)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六)

2 b! v3 m/ \/ L% `4 w7 ?


门前左右分置石狮一对,下砌墩台。

! c5 Y; J1 Z2 N# h' V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六)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六)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六)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六)

1 W- e$ m3 x, _. _0 U7 J) Q


 

8 p" ]7 a2 j% S9 l

山门三券门,重台起殿。

/ Y$ E0 u' y# q$ Q1 a8 S* I! F2 M

门殿面阔三楹,进深一间,单檐歇山琉璃瓦顶,内供财宝天王像。

: r% S8 U! C( o

须弥福寿之庙周围以墙壁围境,东西两端转角处,各建防守瞭望的隅阁一座。

: y6 W$ S8 r: @8 N) j3 n1 h


走近山门,刷票,验票入内吧!

: G; F; `2 E! |9 k" G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六)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六)

; m: y' [4 Y8 t( }" [+ n1 y


 

# f4 x# g5 |! M- h1 N2 V- I

走进山门,时间是: 09:00 .

+ N( H- w& r5 O


  
须弥福寿之庙是外八庙中最后建设的一座,是在藏汉建筑艺术融合有了丰富经验的情况下建设的,因此汉族传统建筑手法与藏式建筑手法的融合又有进一步发展。

8 U# z6 p: E7 X* X: o" P( y

首先,它是藏式建筑更多地融进了汉式手法,如门殿、碑亭、牌坊、宝塔都是汉族传统形式。

' Z0 r2 {! G9 d5 |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六)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六)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六)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六)

! ]+ F8 F% h# z. Z: u0 z+ r, g( F4 m

 

. d- C, [) ~: I( e0 f" ~

 

# ?$ `/ n' W3 a3 h, [

 

/ s: i& ^% r7 n `

 

& x. ~- h: Z! v! C

 

1 H# e+ h$ x" u' F ~ l

待续。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8 11:27 , Processed in 1.13328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