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斑马二世在2010-5-10 23:21:00的发言:
. o: L" Z0 ?0 j3 M( I8 h( z" A我最近在看民国时期营造学社未发表的一些文章和资料,似乎营造学社部分人员当年有计划把北平周边的王爷坟和公主坟及王公大臣坟地挨个系统考察,但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只拍照了并未完成考察报告。时间大概是民国二十三年二十四年前后,我个人认为可能是因为梁思成等人后来把精力集中在寻找元宋辽金建筑上了,觉得这些坟地暂时不会消失就没重视,但后来卢沟桥事变,北平被日本人占领,营造学社等人去了四川,没有来得及继续完成北平周边的坟地考察报告,等抗战胜利后又是内战,等内战结束了,新中国成立,很多坟地就被破坏了,再加上解放不久后骨干之一的林徽因去世,部分人员随国府迁台,刘敦祯也去了南京,营造学社也完成了历史使命,再加上北京开始大拆老建筑和老城门,梁思成估计也就没心情继续研究坟地了。可惜啊! / S, r6 h: m1 j _! F$ T
5 |' w% Z2 ~6 Z5 z! y( \
% ^5 P7 j: N& p2 v5 [7 O, ~3 p) E梁思成林徽因没有完成北平周边古建筑调查的原因很多,最主要有两个:一是从蓟县独乐寺开始,陆续发现了一批宋代以前的建筑遗存,寻找现存的唐代建筑成了非常吸引人的课题;二是九一八后,特别是1933年后日本侵华的危险变得日益迫切,需要抢救式调查出华北的最重要古迹,也就顾不上王爷坟这种一般古迹了。
0 M+ y3 \, b+ C4 P7 |" g
( b. h' V8 q8 Y2 A6 b0 J' g6 S营造学社的经费和人员也不足以同时支撑这几个目标。到了1949年后,时过境迁,环境更不允许干这个工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