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6 \; y, H5 u( g
http://www.cpi.com.cn/zhuanti/guoqiguohui/03.asp
/ A" M( O. X- @9 P1 d
+ i( I2 h1 n" L' L" }
国旗、国徽是一个国家、民族独立的标志,是国家主权和尊严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一切组织和公民,都应当尊重和爱护国旗、国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国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才得以确立的。
2 o7 U- x9 J# X6 a6 ^9 X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诞生
; K R: k5 n3 F,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麦稻穗和齿轮。麦稻穗、五星、天安门。齿轮为金色,圆环内的底子及垂绶为红色。
2 m' \4 b* t% G0 o# n7 H5 ^1 r
国徽上的图案均有其象征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象征着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四颗小五角星环绕一个大五角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的大团结;齿轮和麦稻穗象征着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盟;天安门则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同时也是我们伟大祖国首都北京的象征。国徽在颜色上用正红色和金红色互为衬托对比,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吉寿喜庆的民族色彩和传统,既庄严又富丽。
4 t$ ~# ~' B, b1 D6 L 新中国宣告成立的前夕,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决定草拟包括国徽在内的若干方案,对国徽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中国特征;二是形式要庄严富丽。在征稿启事发布后的一个多月内,收到国内及海外应征稿件112件,图案900幅,但无一令委员们满意。
! I& \; j9 Q: I) x3 ]5 |
1950年6月14日,政协一届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国徽的设计再次被提上议程。会前,政协常委会决议采用天安门为国徽设计的主题内容之一,并邀请由画家张计先生牵头的中央美院和以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牵头的清华大学营建系加紧国徽的设计。
# w \% U! g0 W6 M( t: ~% u
1950年6月20日晚,全国政协国徽审查组在周恩来的主持下,确定了清华大学营建系梁思成设计组提交的国徽设计图案。
! Y+ s' L; h E: _( K T9 x# @ 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第八次会议通过了政协一届二次会议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及对设计图案的说明》。
# d- A6 ]8 w# _, x9 v+ z
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发布命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及其说明:“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至此,庄严富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终于诞生了。和我国的国旗一样,我国国徽的宪法地位在我国历次宪法修改中一直始终得以确立。
+ t) a- b8 c5 p; i( H 1991年3月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对哪些单位应当悬挂国徽、可以使用和禁用国徽的情形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