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202|回复: 9

[转帖]2300万人口,首都如何承载?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7-19 14: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首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接近极限,调控人口规模刻不容缓,早调控比晚调控好。”7月16日上午,北京市政协召开的常委会议上,市政协委员、市人口计生委主任邓行舟如是说。
  据了解,北京市实际常住人口2009年底已达1972万人,若按此态势增长,2015年北京常住人口将达2300万,远远超过之前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1800万的规划目标。而北京98%的能源靠外地调入,资源环境难以承载人口膨胀的速度。为此,市政协常委会议通过了《关于促进首都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建议案》及调研报告,提出尽快成立首都人口委员会,用产业结构调整等经济手段,促进人口合理分布,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完善户籍、生育政策,着力优化人口结构等建议。
  北京到底面临着怎样的人口压力?为了找到准确的答案,调研组选择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作为切入点,市政协社法委联合八个民主党派北京市委、北京市工商联以及朝阳、丰台、顺义三个区政协的力量,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北京多个区县和流动人口聚集地实地考察,并多次与相关部门协商座谈,了解情况。
  调研历时一年多,发现的问题让委员们深感忧虑:过度开采已导致北京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如果人口持续膨胀,南水北调的水量将被快速增长的人口所吞噬;目前北京市垃圾日产生量1.83万吨,而实际日处理1.74万吨,垃圾填埋场超负荷运行;据调研组测算,北京市每增加1人每日交通出行量增加2.64次,北京市新增交通供给能力将很快被人口增量所抵消。此外,还有外来务工子女上学难、流动人口聚集带来治安隐患等问题,城市运行风险正在增加。
  “我们认为,不能简单地用设置门槛来控制人口,而应从政府角度形成宏观调控合力,完善体制机制,加强产业引导与人口服务管理。”参与调研的市政协委员陆杰华说。
  会上,市政协提出了建立人口宏观调控体制,尽快成立首都人口委员会的设想,这个委员会要借鉴首都规划委员会模式,制定重大人口决策,研究重大人口问题。同时,在“十二五”规划的编制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等各项规划的制订必须以人口规划为基础,确保各项规划符合人口规模调控的目标要求。
  市政协还提议用产业结构调整等经济手段来调控人口,同时,结合户籍改革的推进,完善人才引进制度,以为北京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和紧缺技术工种等为标准,适度加大对外来年轻劳动力的户籍开放力度,加强对生育政策的研究,统筹考虑政策调整所可能产生的人口压力与缓解老龄化的积极作用,完善政策设计,适时有序完善现行生育政策。
  “其实,人口调控不只是北京的问题,还涉及区域发展的协调问题。”委员们在会上表示,当前周边区域与北京发展差距过大,这是吸引流动人口蜂拥而至的一个重要原因。“北京已不堪重负,应该把一些发展空间和城市功能‘疏散’到周边地区。”市政协委员李晓松说。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7-22 0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的面积不小 关键是安排不合理 学学东京
发表于 2010-7-22 09: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贝-勒NO20在2010-7-22 1:11:00的发言:
北京的面积不小 关键是安排不合理 学学东京
9 a+ n8 K3 X) C f, h

一步步的开始大放绝词儿!把心里话说出来了!

发表于 2010-7-22 12: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断了,连窝都没了。

政府的话说了等于没说,以前又不是没有提过,哪次又管用了?

. V$ _- Z" T) b) i4 P, X

 

- w0 j0 e; Y' _. m) L7 V" y; e

就说普查的时间吧,一个北京市用一年的时间,真不知道工作效率是怎么计算的,还是说应该用2年的时间,而这次又是偷工减料,草草了事了呢?

, v1 I, L6 J& L( Q

 

' j8 n# \* V! W' E( e' R

中国要想办点事情是很难的,因为这牵扯到很多的利益集团和个别的大地主,所以真正利民的政策往往很难出台,或者根本就出不了台,又或者是很多年后,等错过了最好的时机的时候再出台。

5 r2 L1 ^% A5 e0 y

 

; q+ H& |9 i. e! G. w

就拿经济适用房来说吧,现在才管,早干什么去了?北京人才能住的房子全被外地人占了,你看看天通苑,80%都是外地人,要我说就应该把这些人都“请”走,做到真正的还房于民。

5 p, g: U7 ?5 Z; N5 X

 

, y) l& j' d8 ]5 `" \: [

哼哼,你还别说什么外地人也是用钱买的房子,但应该记住,这房子就是给北京人准备的,现在搞成这个样子,还不是政府怕得罪天通苑地区最大的利益集团,所以开始阶段才同意外地人也在这里买房子,要不然利益集团肯定让政府难看,再或者利益集团里本来就是政府的人。收不回钱来,谁干呀????

4 ?+ D1 S8 I! z+ N

 

' @0 c% n- C1 I

无语~~~!!!

发表于 2010-7-22 14: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打破户籍制度是早晚的 所有人都可以做北京人 排外是行不通的

' f' O7 P! t0 Q: ^" U, H& y

 

, w5 {: x% E9 I/ a' V8 j

世界上只有贝宁 朝鲜和中国搞这种倒行逆施的制度

" e, D9 A3 v9 g! p

 

" X3 p- S0 h7 r

好在改革领导说了算 北京人自己说了不算 开放的历史潮流也是无法违背的

. U9 d/ ?1 x! U8 M

 

A: Q8 N( }3 _3 l

对待国民一律平等 公平公正 取消歧视政策 才能解决贫富矛盾和社会问题

8 }. D2 ?0 ]; C1 J5 M0 D$ P, E6 v

 

3 z4 t `) W$ V7 ?$ k4 b" j- T

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 不仅属于全中国人 也属于全世界人

{! B2 h7 L2 W- ?, t0 y9 k

 

/ H- i0 r) H3 v. ^% s+ |

等到没有了户籍制度 也就不分什么北京人和外地人了

发表于 2010-7-27 18: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贝-勒NO20在2010-7-22 14:31:00的发言:
/ E6 I, j% S# U# s' J6 S# N

打破户籍制度是早晚的 所有人都可以做北京人 排外是行不通的

- a6 s5 y2 |( u! _& e

 

# Y' v9 ^ \4 Y5 c3 g

世界上只有贝宁 朝鲜和中国搞这种倒行逆施的制度

9 X: P) A- ^; Q% |% j

 

4 _8 t% M+ w$ w, ^' [# w

好在改革领导说了算 北京人自己说了不算 开放的历史潮流也是无法违背的

- m) p2 Q) z/ @6 D# b5 G

 

9 V) S: l, j! F0 F% o1 |" w" |$ _

对待国民一律平等 公平公正 取消歧视政策 才能解决贫富矛盾和社会问题

8 i% S9 v1 H4 ~, f2 B6 [

 

2 I7 t" ~$ }: L, D" w, q

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 不仅属于全中国人 也属于全世界人

& F n( `$ X% d

 

+ X, _- e5 h+ \8 z% s2 D

等到没有了户籍制度 也就不分什么北京人和外地人了

2 T1 ~8 e8 W; J4 ^* d! W0 g3 p' |: {9 @

 

7 L; }: E7 Z" X/ g7 y$ ?; N6 `

 

8 ?! e: U) c- Z8 x% L

人家西方国家的市长是怎么选的,要为他本市的人服务吧,你影响了本市的人你能呆?早给你弄下去了,我最不爱听什么北京属于全世界哪哪的了,中国人都是流氓假仗义外加喜欢当好人,北京人够倒霉的了,谁要首都立马拿走,喜欢博爱这城市最后的矛盾就是崩溃

. i z! k9 p& ^$ I) D6 j

发表于 2010-7-27 18: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思维还是户籍制度的产物 世界只有中国 贝宁和北朝鲜有户籍制度 早晚要消亡的 到那时 就没有什么北京人和外地人之分了

! }% j& b7 _* P* n: X

一个城市的文化还是会保留的 这是历史和地理决定的 至于人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下是流动的

发表于 2010-7-25 15: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贝-勒NO20在2010-7-22 1:11:00的发言:
北京的面积不小 关键是安排不合理 学学东京
; ^( Q! V% }8 K6 x! K

东京是反面教材的典型,死疙瘩型城市规划,北京就是学的东京所以变成了死疙瘩。

) H3 m2 n+ c) x" {* X2 ]5 ~5 I

 

8 L, Y- c. [: A/ s2 I/ I) N

具体分析请自己看《城记》去,里面写的很清楚。

发表于 2010-8-17 22: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贝-勒NO20在2010-7-27 18:35:00的发言:
Z$ A4 r# k2 \. a! k2 a" w

你的思维还是户籍制度的产物 世界只有中国 贝宁和北朝鲜有户籍制度 早晚要消亡的 到那时 就没有什么北京人和外地人之分了

4 B# P4 X% Q+ q

一个城市的文化还是会保留的 这是历史和地理决定的 至于人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下是流动的

3 ?2 F# X. ~4 N. f" c4 o" c

这点我觉得大汗的观点还是很正确的,户籍制度,现在已经有很多学者在倡议取消了。户籍制度是束缚国民的一个很大的因素,说实话我也是北京人,对这点我的体会也不是太深,是我的老师,一位研究中共党史的,在不断的实例中同我们谈这个观点。

- F7 m- _% i0 o$ S e1 e/ P

不过咱们国家,或者说中共的发展,还需要很长时间的,想在当下完成这个任务,恐怕不是易事。不光如此,许多我们写在党章或是宪法中的东西都是我们的理想,但我们离得还很远,需要长久的去发展。

发表于 2010-8-18 01: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正处在历史的三峡中(唐德刚语),走出三峡汇入大海最早也得本世纪中叶

* J1 C, F" Z* z

毛不死 我们走不出文革 同理 今天的一些人不死 我们也很难转型为民治的社会

4 Y% ]; w3 y0 N& X5 o

好在 皇帝老子万万岁 也有死到临头的那一天 王八才万万年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6 18:11 , Processed in 1.170600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