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前还曾有过一座精美的重檐方殿——释迦殿: % C' [9 p2 J0 |& c& Q: C
2 V* `, D& }1 F; }6 d
8 |" a' V( U$ b$ I
# o/ N; w6 e+ w% F[转帖]:
?' Q6 J5 X* X s, T; [ . n" Q8 U- `+ B: n3 {2 K/ X/ j+ l
天宁寺过去的规模宏大,分中路和东西三路,现仅存中路。
; C) i. f* u( U: k0 k
7 }" |2 U. N/ h: e$ ]中路有山门殿(韦驮殿),山门前有高大古槐两株。 7 V0 N1 k2 G! z+ |
* q, b9 r! B3 b2 b; ^- |0 U
山门上书“敕建天宁寺”。
2 a7 [9 ~! w3 y % T; c4 u! ^# I0 ]: P0 U
山门殿内前供弥勒佛,后站持杵韦驮。 . d3 K3 v3 H# n- o# [2 u
) R$ }3 l: J% R9 Y4 H# l! m, p
山门殿后为前院。
' p* u4 k, W, d: e3 f
$ P( V0 y6 M) x' {前院正北为寺的主殿接引大殿,殿门上书“接引殿”。
! W; Z& N8 Q1 P; n& n# m: J 1 K- j5 P: R$ {/ C& t- D
门前对联东书“金界庄严铃语钟声流静梵”,西题“运台馣霭\香云宝相现慈因”。
, h B2 w( w) ?( @; u$ @, y2 X I ' K+ G0 h" s; F* |7 ?; d/ n
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内供接引佛,寓意接引众信徒进入佛门广接佛缘。
+ V/ N4 w3 @0 g j+ t7 x
/ g+ D' G( ^- S$ T% z( g大殿前有碑刻数方,其中有乾隆年间重修天宁寺碑。 9 j* y$ L1 r' r5 J# D+ L
; R- X: F! A4 |9 } ) Y9 F, b! K3 @% h) s7 t. F4 g" |
接引殿前过去有大殿释迦殿,接引殿后为舍利塔院,高大的舍利塔矗立在院中。
. t5 P& D S8 H9 F' q9 C& p6 M3 U9 R " ^/ Z0 U" f& L4 a6 U8 q
舍利塔院宽阔,东、西亦有配殿,东为药师殿,西为弥陀殿。塔院后为清幽的四合院“兰若院”。
p2 o0 X3 j' g9 b: |; x
% ^0 D& p2 u+ C
天宁寺系列之二“大殿”
天宁寺系列之二“大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