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否进了惠陵妃园寝里面看看?
$ \9 o3 a D# B2 K B# z4 a9 G西平桥怎么还没修好?
( g; Y( }0 x& q, B, l" N看到精彩的片片,的确是再次游历,特别是喜爱捕捉的视角, 5 S9 ~. C: R, X) C3 H) B5 U
使人激起寻找或发现自己在旅游中没注意到的地方。 * ^( ?; n. Z5 t* Y+ w
$ ]# q- Y) q- {2 i2 K如果下次还做这样的大型系列介绍,一点建议供您参考:
2 U' V8 ]7 J, t8 D 1. 取个好名字。要介绍的内容在题目上一目了然, $ Q4 h( d0 U# s# {3 k$ L& Z4 Q
让读者看题目有个选择。如: 9 S6 z# i4 q0 O. T0 B" m! @
细游清东陵(48)-惠陵(同治帝陵)。 3 Q! v y. c; m E
细游清东陵(49)-惠陵妃园寝, 6 S0 P/ R1 T! g! w* x/ Z
细游清东陵(50)- 陵内其它建筑 - 二郎庙 9 s( K" w5 I* S
……
) C+ G, a$ a( Y" b" Q. Y “三游”作为游记的题目可以,文章可以根据自己三次 8 V( i$ H$ Z' n% ~3 N3 @( G# h
不同时期的游历,让读者一起分享各次的游历特点和
d/ u* Y$ U1 k/ \1 W/ R6 _4 S, E5 ? 不同的感受。
0 l0 _+ n$ P" Z 2. 同样的内容不要重复,容易产生视觉疲劳。例如每篇开头话 ; T+ L0 k. H3 {; O" ]
我后三天在清东陵的实际行程是: " D3 H. y: M, _2 A% L5 u' y
09-25. 宝华峪道光帝陵遗址—许家峪公主园寝—惠陵—惠陵妃园寝。 ) j& [ Z& Y1 b6 F
09-26. 定陵—定陵妃园寝—普祥峪定东陵(慈安陵)—菩陀峪定东陵(慈禧陵)
* X |# b7 c6 d6 m1 c Q —裕陵妃园寝—裕陵(陵园部分)。
( `4 }5 Z; n. } 09-27. 拍孝陵石像生——裕陵(神道部分)。
4 F# W A3 r" \0 u( ` 我依照个人习惯,按“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想法,陆续上图。
2 w7 x% O7 q* i4 s" n 如果对于没有看过前面贴的人也没有去过的人来说,
4 w) d7 C7 M. j/ m 看了没有文字介绍的贴也就看看照片罢了,如果照片
2 R0 L7 f: E3 m/ g 显示得慢,恐怕什么印象也留不下来。 ' a- f1 i$ ^; _' d2 c |
最好每一篇能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内容。
! v/ T. N( W0 v 必要的文字还是要写一点。例如发一张古瓶的照片, ! } {6 K# x6 s _7 R9 w, [- D; G
如果注的是“瓶”是多余的话,一看就明白的不用注。 & X* U% {' {) R5 k+ M
如果注“宋耀州窑玉壶春瓶”是常识介绍。也是起码介绍。 " R! D% t/ P6 f e7 f0 c
如注上“宋耀州窑青瓷刻花莲花纹夔龙双耳开片玉壶春瓶” : h* d5 j1 B- W& C/ C/ n' q
就是什么文化需求的人都可以从中得到收获的介绍。 " ?$ w$ T# Q2 x! z
3. 照片照得很好,相机也不错。就是发帖用的照片尺寸太大,
% i6 z- D; e- g0 x& L3 H5 e( s 尤其照片一多,显示得太慢,对于想看,又没有太多时间 * T; w3 ^/ l1 T1 [$ b; v. e
上网的人可能就等不及了。
: p% }, }: e1 n6 @# O, K- ? 不妨学会在不减少原有像素,只缩小尺寸的方法,
( r' N) _; @6 M9 L 这样会增加发帖的效果。 6 |0 D$ q8 l) H" a- n V/ M
X* {- i9 m- J' v( d 几点建议供参考。说得不对的地方还请谅解。
) f3 X0 r# [0 v; N# N 期待您更精彩的帖! 6 h j! Z2 e- {! G4 `% x2 _
(又:您发的帖已近尾声,我一直在关注,只跟了四次贴,
6 I' I8 ^' r2 T 对您如此辛苦奉献挺不落忍,写上这篇也是表示歉意!)
9 u! p- `! m- p: W) u; Y2 c& d& Y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