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826|回复: 9

老北京的手艺之二:弓箭铺[含9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4-28 16: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语骑射”曾经被清太宗定为家法,因此清代很重视弓箭生产,在北京曾经建立过专门生产弓箭的弓箭大院。产品全部由官府收购。昔日作为军用品的弓箭,进入热兵器时代后,失去了军事意义。不过一直到民国后依然生产,供应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据说外蒙古采购量最大。解放后除四害也曾经热销过。如今还有一家“聚元号”还在生产制作传统弓箭,不过这都是后话。

* o4 Q1 X6 l7 ^

     小莫拍摄过一组民国时期的弓箭作坊的照片。让咱们领略一下这种今天濒临失传的手艺。

* H6 N) T' f- t* V6 ] v2 X7 s

 

4 {' q; I) a9 q

2010年8月14日,聚元号职工看到这组照片后,经与聚元号长辈比对,认定这就是聚元号1935年拍摄的照片。

1 U& [. M1 x$ O% c: O4 b3 B

 

4 z' d! a% m6 ~2 y" {

 

) B# F* j" _( N

杨瑞林是聚元号第八代传人,之前他只是别的弓箭铺的伙计,聚元号之前不姓杨,民国时期,原聚元号掌柜夫妇,因吸食鸦片,败家了,为求生记,以40大洋想出售聚元号的铺子,杨瑞林就四处借钱,盘下了聚元号

( V. e) r( c6 X+ G6 L

 

$ z& Z/ O( @; c6 e/ r

 

5 j+ D; Q! d' i `% ]2 [, ~* D

 

% S$ C l0 ^. r4 Z, }

老艺人在制作箭杆,炉子上那个小铁鼎应该是熬鳔胶的。此人应是聚元号的伙计沈六

( m& i5 i8 o- v: v& |* V

老北京的手艺之二:弓箭铺

老北京的手艺之二:弓箭铺

1 }8 I$ k, H0 u" n# Y; [% r


老北京的手艺之二:弓箭铺

老北京的手艺之二:弓箭铺

' Z& d: D/ O7 E9 r0 G# ?8 u

给箭杆装上雕翎。

老北京的手艺之二:弓箭铺

老北京的手艺之二:弓箭铺

. i0 V. Y9 w8 z: n4 n/ j; j

安装箭头

老北京的手艺之二:弓箭铺

老北京的手艺之二:弓箭铺

老北京的手艺之二:弓箭铺

老北京的手艺之二:弓箭铺

/ s$ b2 z+ b Y! N

 

9 _6 Y( A5 [: }: }

制作角弓  是在往弓上勒牛角,这工具叫“压马”,平时开门时,就搬到门口放着,算是招牌,一看就知道是做弓箭的,左手拿的叫“走挫”

老北京的手艺之二:弓箭铺

老北京的手艺之二:弓箭铺

, ]# K- V5 y! y$ [! e. L

 

7 @1 z- c+ g8 B

做画活,装饰弓,这弓是打弹丸的,不是射箭用的。

老北京的手艺之二:弓箭铺

老北京的手艺之二:弓箭铺

4 A5 x# x/ u& \1 F& w

4302应该是4303步骤之后的,两边上完挪子,就装上弓弦

/ @7 {! F) e, i( o9 S+ O. m

老北京的手艺之二:弓箭铺

老北京的手艺之二:弓箭铺

; J! y. u3 z7 @, K$ b

4303是在给弓上挪(念na)字,给弓定型

* K6 R0 q: A4 g: E* C& L

老北京的手艺之二:弓箭铺

老北京的手艺之二:弓箭铺

& R9 T) L7 ]9 d- d' @


 

9 h2 {8 {! H4 D, `! s3 Z' I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4-28 16: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莫的片子,过程拍的很详细。
发表于 2010-8-4 15: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漂亮
发表于 2010-8-14 23: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北京的手艺之二:弓箭铺

老北京的手艺之二:弓箭铺

美文学习啦!
发表于 2010-8-14 13: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好

 楼主| 发表于 2010-8-14 13: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聚元号的一位职工,看到此贴后,经聚元号老辈人比对,确认照片中部分人员情况。现将其提供的信息用红字注释到照片上。
发表于 2010-8-14 17: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盘子在2010-4-28 16:05:00的发言:
& J$ W6 l8 x/ Y# T5 ~$ b

以40大洋想出售聚元号的铺子,杨瑞林就四处借钱,盘下了聚元号

4 o" P% X: v* m2 X( y/ Y& i/ Y7 E; a

当时一个商铺会计月工资是6块大洋,叫做6个好钱。

发表于 2011-3-5 0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组图片就这些吗?小莫是谁啊?您是从哪里得来的照片?照片上是数字好象是近十年内的蓝油笔后写上去的
发表于 2011-3-9 22: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家这墙,,真地道
发表于 2011-3-14 1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组照片第一次看到,真不错!收藏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6 04:11 , Processed in 1.141202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