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未来在哪里 0 O( Q# i9 ^7 T, ?7 z
9 u, V6 T0 W2 C/ h
新闻上屡次报道北京的人口爆炸已经达到城市所能承受的极限,堵车成为北京的家常便饭,有时候甚至一堵数个小时,市民出行受到严重影响。不仅如此,因为人口众多带来的环境问题、饮水问题、空气质量问题也日益突显。北京,伟大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正渐渐失去它耀眼的光环,变得越来越不宜居。 # e" [+ @, E& \' u+ n
5 L* x' c7 p: D7 Q+ q' S
北京原拟到2020年将总人口规模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而目前实际常住人口已经达到1755万人。目前,每年仍以50万左右的速度增加。北京市政府的人口控制计划宣告失败。 - W- T' M( s. {8 [
( }, r! [" ?' G, O* U
尽管高房价问题、堵车问题、空气质量问题阻拦了一部分人进军北京的计划,但北京一线城市的地位是丝毫不会撼动的。国家的政策倾斜依然存在,北京依然是很多中国人趋之若鹜的地方。
) `% h- x: Q7 w* x* W+ ^- Y( a5 F 北京市政府目前正在绞尽脑汁出台各种措施,调控人口,争取把北京的人口规模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其实,所谓调控就是控制,加大外来人口在北京落户的难度,将外来人阻挡在北京之外。北京户口日益成为稀缺资源,一个指标据说就价值50万。
n5 n% C: {' y' V( S7 e 4 ?" t1 E* m) c, }& w# k
调控会有效吗?大多数人认为这是无济于事的。只要国家的政策倾斜在,北京就永远是淘金之地。拿着高收入,享受着各种城市福利,孩子高考还享有莫大的优惠。种种优惠条件,对望子成龙的中国人自然有极大的诱惑。北大、清华、人大等虽然是中国的名牌院校,却相当于北京的地方院校。北京的孩子,受了优势中学教育资源的培养,用低于外省分数的标准入学。这种便宜,谁个不愿意去捡?
# B8 h, x A) j5 g ( d) |! \5 r4 v8 t+ q- U- V0 L% A
人往高出走,水往地处流。利益所在,不是政策所能阻挡的。可以预见,北京市政府绞尽脑汁出台的措施,不过是短暂的权宜之计。长久来讲,北京的水资源会越来越匮乏,北京的堵车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北京的外来人口仍会如潮水一样涌来。噩梦才刚刚开始,调控根本无济于事。 5 j. a, Q" T; N: S8 _" K u
5 m# f- b4 c# d w/ ?9 L 北京的问题不只是北京的问题,这其实是全国的问题。中国的政策,很多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例如,北大、清华每年享受着国家数亿元的拨款,而一些落后地方的院校可能连教师工资都成问题。在巨大的分配差距面前,只会收获更大的贫富差距。先进的地方更先进,落后的地方更落后。 $ z/ Y/ U( z' D: h O2 k3 a3 n' B
9 \- @* ]- a7 F& x
南水北调耗资巨大,为的是满足京津巨大的用水缺口。但是,如果中部地区有像样的大都市,京津的人口吸纳功能还会这么强吗?还需要耗费巨资调水吗?有那些调水的钱,为何不扶植地理条件优越的城市?
. ^; c% V7 p/ ~& b% Q + K+ f& d: \: I0 I9 r% x1 h! e, A$ w
中医治病,讲究调理,头部的病可能要去治内脏,源头问题解决,健康的清流自然会源源不断。我国目前的城市发展,却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堵车了赶紧限行,人多了赶紧限制外来人口,一说环保就强制拉闸限电。这些措施,可能会取得短暂的疗效,但下一次爆发,却更恐怖。 + O8 F# k7 _9 {5 d! Y7 f2 o
* w0 `4 @' C- O% X
北京的问题,绝不能只在北京解决。这其实是贫富差距的问题,是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只有其他地区和城市得到充分发展,涌向北京的人潮才会得到分流。如果在自己的家乡就能安居乐业,还有多少人会离乡背井去做北漂? 文/王逸风 5 s6 Z! H1 N8 X5 i7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