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68|回复: 17

意大利老使馆教堂建筑风格[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4-22 08: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意大利老使馆教堂建筑风格

意大利老使馆教堂建筑风格

/ \' q- q. H. g! ]5 P

看其门廊的券拱,马蹄形,细柱,很有阿拉伯建筑风格,加上内部的那套伊斯兰风格装修(南欧摩尔人时代),是不是有一定联系呢?如果是这样,那么这套内部摩尔风格装饰就不一定属于方外观了。

* D% z0 I6 u' |& z# l

下面是关于此装饰的讨论

+ [" J/ X$ p4 D! d. F; v

 http://oldbeijing.org/dispbbs_11_48185_0_0_2.html

" k9 |6 `, _2 ]2 Y0 E0 T5 S

 

+ k( q) I1 r5 c: J

那款装饰的图片资料还可看东华流韵网站意大利使馆条。

, Z" N6 X( _# b# ` u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2 8:57:58编辑过]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2 15: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二世在2011-4-22 15:13:00的发言:
1 d) G$ p, Q4 Q# c: K

 

, O) \6 H5 @( i& ~2 X

相当不好进,东城相关部门下令不让任何人进去或拍照,我当年托的关系网都惊动陈昊苏了,这才勉强让我进去看了看。

1 Q* t% Q0 q' g4 T

您从您专业的角度,觉得到底有没有清皇室的风格?有没有可能是擅长西班牙艺术的洋人给造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4-22 15: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意大利老使馆教堂建筑风格

意大利老使馆教堂建筑风格

7 w! r" E, I% y+ }# {

这是作家张承志一本书的封面,那就是西班牙摩尔人宫殿内的阿拉伯文字纹饰,是同一句赞主辞---“除安拉外,没有胜者”。

* R6 d/ m4 m6 M% z+ u

 

$ y, i& D) G& m

如果说这樘装饰是意大利使馆原装,那有下面的可能:一、为穆斯林士兵装饰清真寺;二、纯粹作为一种装饰,没有宗教色彩,西班牙在结束阿拉伯人七百余年的统治之后,甚至在王宫都采用了部分摩尔风格的装饰,包括这些阿拉伯文字的赞主辞,但对于西班牙基督徒来说,仅仅是装饰花纹而已。

% I9 D. G: f F/ ^6 [4 o

 

/ O. A9 `$ L; R' G' J* ^( n

但另方面则可能是:这根本就是从外面弄来的,或者同西班牙艺术有渊源的某国或某团体某人赠送的,或者就是清朝皇室物件甚或就是方外观遗物也未可知。

$ ?* q" Z4 K& b* ~# U6 C7 w

 

% J# ~+ e6 }9 f& C4 K; [

这款装饰风格独特,不仅仅有伊斯兰风格,应该能从其鲜明的特征推出其时代和地域的,只是这需要专家学者来深入探究才行,可惜它藏在深闺。

 楼主| 发表于 2011-4-22 15: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二世在2011-4-22 15:05:00的发言:
* ~0 r. z6 w' _; j. u2 y2 ~. G

那您再给看看这三张的意思:

- `0 b* M3 j" ~

 

! A5 t5 |- w% L5 c# m* M) _

 

% G7 }: v: {+ C: Q7 k- E- I+ p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7686.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Z3 S4 V& u: }* e8 f0 d4 S


 

% Q! l s9 n* Z# T; c( |

这一个,上面的黑色字体,就是伊斯兰教最核心的“清真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

: x; z2 B7 m2 V2 C' {: j, p% e

 

I, K5 Q( q: [7 V3 q8 e- q

后面的两个图,内容一样,但需要请教阿訇,我找机会询问一下。

发表于 2011-4-22 15: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aidushu在2011-4-22 15:08:00的发言:
. B7 a, F2 J+ J- ?


只是这需要专家学者来深入探究才行,可惜它藏在深闺。

- ~ _, ]8 H6 P1 q, Y

 

8 k5 m I5 r1 y; R' \

相当不好进,东城相关部门下令不让任何人进去或拍照,我当年托的关系网都惊动陈昊苏了,这才勉强让我进去看了看。

 楼主| 发表于 2011-4-22 14: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二世在2011-4-22 9:28:00的发言:
' ?6 n4 z T9 G: C B

 

+ }, y7 o9 Z5 G4 \+ I

教堂1907年才修建,方外观则毁于1860年,这俩相差近50年,怎么个隶属关系呢?

" Y& T2 Y4 G% u) L' d

对啊,我也觉得结论为方外观遗物不太准确,但说是意大利使馆原物也牵强,因为即便是为北非士兵所设清真寺,也不会采用西班牙摩尔时期的风格,而应该是北非风格。

发表于 2011-4-22 14: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aidushu在2011-4-22 14:48:00的发言:
5 ]0 r9 Y+ C& H+ a% _& T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二世在2011-4-22 9:28:00的发言:
q R2 a+ P) O9 O: P

 

2 e5 w& R8 D& d' ]" j, ?( w

教堂1907年才修建,方外观则毁于1860年,这俩相差近50年,怎么个隶属关系呢?

- O- s* h" C8 T6 Y# k

对啊,我也觉得结论为方外观遗物不太准确,但说是意大利使馆原物也牵强,因为即便是为北非士兵所设清真寺,也不会采用西班牙摩尔时期的风格,而应该是北非风格。

* r+ p7 @5 T- K; g+ p( r

 

- l6 X% D: S3 V- G4 g

所以很有意思,你查查意大利早期的公使有没有信仰伊斯兰教的西班牙太太什么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4-22 14: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两图中,阿文意思均为“除安拉外,没有胜者”。这是西班牙格拉纳达红宫内装饰最多的一句,字体非常有摩尔时代风格。

9 c& Y2 U& J; o( F# N F# Z. G( }% `& M/ E

& Y# r6 c" Q( f' w

 

, N# p3 G9 s+ J

, S Q( D, y b# U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2 14:58:35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22 15: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您再给看看这三张的意思:

" y% E0 B8 {* T8 K% z2 \- w" m

 

1 W5 ~6 s3 h8 u

 

# X: {& W5 y% K! `7 S

意大利老使馆教堂建筑风格

意大利老使馆教堂建筑风格

r i# Z' E: S( @2 Z


 

3 b5 K( U& H7 u2 S

意大利老使馆教堂建筑风格

意大利老使馆教堂建筑风格

# o p& A. T% B% u( m) k7 g

 

7 L' {$ l& y. s( h1 X

 

意大利老使馆教堂建筑风格

意大利老使馆教堂建筑风格

 楼主| 发表于 2011-4-22 15: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二世在2011-4-22 15:28:00的发言:
+ Z) O" C6 n) [$ T

 

. n! r$ A, g- O# u5 e

我其实是为谣传的方外观去的,但我觉得就像那对狮子一样,和圆明园一点关系都没有,老拿圆明园说事,尤其是东城的文物部门,不止一次了,动不动就圆明园的,当年麻线胡同3号内的石刻东城官方也说是圆明园的,其实一点边都不沾。

9 J( N5 c6 J( j

看来和圆明园没关系,那和皇室有关系吗?还是说就是外来的。

发表于 2011-4-22 15: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aidushu在2011-4-22 15:17:00的发言:
* k. i0 q4 X; K: l4 F& t' t7 A* W2 @, {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二世在2011-4-22 15:13:00的发言:
! E+ N" T* z% p- c4 b8 T

 

& l5 h) Q T/ ?. d

相当不好进,东城相关部门下令不让任何人进去或拍照,我当年托的关系网都惊动陈昊苏了,这才勉强让我进去看了看。

2 }" R$ j0 r7 q* _7 Y5 _

您从您专业的角度,觉得到底有没有清皇室的风格?有没有可能是擅长西班牙艺术的洋人给造的?

9 i3 b& l8 A: l0 T% z6 M

 

" R2 p" v8 {: C/ j/ j$ H' U x

我其实是为谣传的方外观去的,但我觉得就像那对狮子一样,和圆明园一点关系都没有,老拿圆明园说事,尤其是东城的文物部门,不止一次了,动不动就圆明园的,当年麻线胡同3号内的石刻东城官方也说是圆明园的,其实一点边都不沾。

发表于 2011-4-22 16: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aidushu在2011-4-22 15:32:00的发言:
- U. p, U& u/ F& p8 [8 I x" n8 A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二世在2011-4-22 15:28:00的发言:
# x( `$ Q) c: d: }

 

) Z5 O7 v' m* q( C( C

我其实是为谣传的方外观去的,但我觉得就像那对狮子一样,和圆明园一点关系都没有,老拿圆明园说事,尤其是东城的文物部门,不止一次了,动不动就圆明园的,当年麻线胡同3号内的石刻东城官方也说是圆明园的,其实一点边都不沾。

5 h; ]" n% s8 @( x( G2 q

看来和圆明园没关系,那和皇室有关系吗?还是说就是外来的。

/ y( t' N, B. W5 i3 E! y7 x, N. y

 

) K8 i8 o) \6 [7 n6 p

皇室信仰伊斯兰教的多吗?会不会是宝月楼对面的那个清真寺的内装修搬到了使馆?

 楼主| 发表于 2011-4-22 16: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二世在2011-4-22 16:04:00的发言:
. N, U$ a& n3 |2 e. y; d6 h+ k

 

- ~- x# b5 N: d$ b( i7 `

皇室信仰伊斯兰教的多吗?会不会是宝月楼对面的那个清真寺的内装修搬到了使馆?

8 a- E% H. r0 f7 p, o, W0 {

我是说作为一种艺术装饰被清宫廷所用,不在圆明园,但也许是其他地方的装饰。我总觉得这不是清真寺的,而只是一个建筑内部的西班牙摩尔风格装饰。

发表于 2011-4-22 09: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风格在国内不多,我在意大利看教堂的时候,满街都是这种风格的,此教堂可惜没有能完整的保留到今天。
; @& K* f+ E6 T& G, 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2 9:25:43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22 09: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aidushu在2011-4-22 8:49:00的发言:
$ I0 U4 ?, t, V+ o0 U


 

) i' h7 c0 \5 O$ _3 h1 |! ]4 @! c8 B

看其门廊的券拱,马蹄形,细柱,很有阿拉伯建筑风格,加上内部的那套伊斯兰风格装修(南欧摩尔人时代),是不是有一定联系呢?如果是这样,那么这套内部摩尔风格装饰就不一定属于方外观了。

3 [+ J6 ?9 K. c2 r' X) m4 s+ D

 

+ j$ V7 a% B9 A$ I$ R% W; x6 ~

教堂1907年才修建,方外观则毁于1860年,这俩相差近50年,怎么个隶属关系呢?

发表于 2011-4-22 23: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aidushu在2011-4-22 16:21:00的发言:
' A% a/ h2 T. N6 X* m+ P% G+ z

我是说作为一种艺术装饰被清宫廷所用,不在圆明园,但也许是其他地方的装饰。我总觉得这不是清真寺的,而只是一个建筑内部的西班牙摩尔风格装饰。

3 L' r% C9 W. E8 H: D+ \

 

0 n+ ] T0 E" Q; b

待考

发表于 2011-4-23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吧,这是教堂的建筑风格啊?!

h& w, U5 r* w# q& h! W- g

意大利的很多教堂都是这样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4-25 07: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油油在2011-4-23的发言:
% M+ N4 r- q; ^. Z

不是吧,这是教堂的建筑风格啊?!

& A# M, [) |& D

意大利的很多教堂都是这样的

& l1 i M/ B( ^

您说得也有道理,也许这不是当时当地的借用,而是意大利教堂很早就被阿拉伯建筑风格浸染后的自然延续,尤其是威尼斯这些同阿拉伯世界很早就有往来之地,更是风格明显。

0 H$ j/ U1 B2 f, L( o( Y)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5 7:50:56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7 10:24 , Processed in 1.19585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