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15|回复: 4

北京的“八厘公社”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9-26 1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年困难时期,北京郊区农民的生活非常困苦。六零年代初,由于农村食堂还没有解散,大多数家庭都是以糠为主(少部分玉米面多部分稻糠做成的窩头)。直到六一年下半年,农村允许开十边地(道边田边闲置的边角地块),农民的粮食状况才有所好转。毎年生产队分给社员粮食及一部分蔬菜,这部分费用算做借支。但很多社员全年的劳动报酬偿还不了这部分借支,所以到了年底很多家庭都超支。在我所住村庒旁有个大武基村,年底结算时每一个工分八厘钱(一级劳力每天十分),所以每天报酬是八分钱(当时一个油饼的价格)。
 当年我们戏称大武基为“巴黎(八厘)公社” 
 四十多年过去了,郊区农民的生活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大武基村已变成了一片瓦砾,只有几处(所谓的钉子户)房舍还屹立在那里。
 再过一、二年,昔日的“八厘公社”大武基就会从北京的版图上彻底消失了!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1-9-26 15: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每天报酬是八分钱(当时一个油饼的价格)。"

5 {, e1 }, p- T; o v

 

3 a- R- }/ E) U! t3 y

我记得是油饼每个六分钱 二两粮票.好多年不变的价格.(好在绝不是地沟油!那时节,油水极少,何来地沟油!)

6 @( D3 X. d; {0 M4 l: [ \. `

"物价稳定 市场繁荣"---

: i0 r1 \. s! z" Y( w' z

前四个字,基本正确.后四个字,基本不对.

# ~; [% I; [- B" D

有价无市!!

/ K, {5 u4 X* m1 r& V( D9 W5 L* S

尤其是三年自然灾害,

4 c9 \" e9 L; i1 i! S% J

京城四大菜市场,就像西单菜市场,货架子琳琅满目,那是给外宾看的,不卖!!

7 u, E& B: J" q4 \/ N% K6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26 15:07:08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9-26 17: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我们村子是比较好的,每天报酬能达到五、六角钱。7 J+ Z& F& Z* U/ u! Z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26 17:55:10编辑过]
发表于 2011-9-26 15: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分钱是少了点。

/ u9 A' @% M, D/ Y8 M6 A% g

内蒙赤峰有一个村,我在那里呆过。上个世纪60年代,一个劳动日2.50元。

+ M {1 i/ ?+ M* L1 W! D& w

须知,那时全国的物价都一样。

6 |4 `+ \8 p; `- e0 ^% {6 `

 

9 p y' b/ g3 i0 e

如今,他们仍实行着集体化。据2007年数据,该村工农业总收入7.1亿元,上缴国家税金3000万元,人均纯收入8500元……

0 T; |1 \; d( N* w0 R

该村如今被称为“内蒙第一村”。

发表于 2011-9-29 16: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60年代后期我在塔院上小学,同班几个农村同学来自周边东升公社塔院大队。有一户最穷的同学母亲守寡,他亲口跟我说去年他家的年终分配只有5元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8 23:00 , Processed in 1.133599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