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797|回复: 26

哪里的佛像?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3-8-15 06: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哪里的佛像?
: N9 p0 p0 q- h' n
( B5 K& y0 D- R" g

9 I! T" ~" Q9 Y) O) m; ~学习了zhonghq先生、黑龙先生等有关东西黄寺的帖子,受益匪浅。8 n, m3 p6 M& F# `. [
整理自己收集的黄寺资料,发现几张佛像老照片还有疑问,在此请教。
/ {/ h* d( t9 S1 W# g4 r) b
' \/ C; D3 d/ X* G. \/ O
5 n( g/ e8 w5 W' A0 ~( M( r) v: {
这三张老照片均标注为“东黄寺佛像”。
3 A0 Y4 L5 _) Y! S$ j' g9 B* e9 p7 g. a6 k

# O+ `8 j" k+ W" e观察佛造像的印相,左手结禅定印,右手结触地印,与zhonghq先生贴大殿佛像“北排东3号佛”所结手印相同,但观察佛像的衣着、坐下莲座、背后佛光均有细节不同,显然不是“北排东3号佛”。
, v, f- H8 T: l. H, o. q6 U4 n% i" g3 S! T0 m  h8 J# O

8 f5 a4 `7 d. ?5 }6 W7 ~2 {+ @请教诸位网友:他们是哪里佛像呢?是东黄寺其他殿的供奉?是西黄寺的佛像?亦或是其他庙宇的佛像?$ B/ i4 f* [% M& @

, b/ F1 C% x; H/ H9 c% U9 H8 X' t# y3 y: ^5 T+ E
" E! @/ _; U7 V% Z6 [

8 N$ v1 g, A  X, e
疑问照片1(原注 东黄寺佛像).jpg
疑问照片2(原注 东黄寺佛像).jpg
疑问照片3(原注 东黄寺本堂里面).jpg
东黄寺 大雄宝殿内 北排东3号佛3.jpg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15 06: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找到一张标注“西黄寺 佛像”的照片,经比对,与“疑问照片1”应为一处。
0 c8 F$ S8 u7 M. h9 N- d4 l2 m* e这是西黄寺大殿的佛像吗?% s  y# \+ P2 s) z
( r8 W+ H/ V2 k% U

% p0 t* u! n' ]- x
! b) o3 R* a3 ]& E1 A
3 z  P+ q. O& g: o
5 C' ?  `. X2 X4 ?: Z
西黄寺 佛像.jpg
疑问照片1(原注 东黄寺佛像).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8-15 06: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疑问照片2”从kuma先生和黑龙先生的帖子里找到答案:白塔寺七佛殿
: j2 Q- _1 X$ b7 G8 \" U" u+ r4 E- D3 r. t0 _6 l* T
/ ^+ m+ t: p' B: T
0 w: g8 o- l) R7 m' V9 K

9 @5 F8 k0 w3 x3 O$ j
疑问照片2(原注 东黄寺佛像).jpg
白塔寺七佛殿.jpg
发表于 2013-8-15 10: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3-8-15 10:45 编辑 : M: ~% t+ B4 h3 p) r& s  h

1 a) H9 M" g" k- I8 H关于
! ?. z' n3 z  q7 b2 B! k“疑问照片3(原注 东黄寺本堂里面)”
0 i3 w) ]( ]" d% W/ y' j: \, K0 C( Y  S
我贴一张稍大一点的。
' a7 c3 v. Z6 o6 D' ~  C( l" z- N) U( r* ]4 ^3 h+ ]; L1 c( i# S
图096.据说拍摄于1900-1902年间。
/ t/ Z- ?# k0 x6 }' n: X% }  v& M, u3 }
原图标注:东黄寺本堂内景
% d  ~2 j) b( ^- V" Y; O4 _% c 096.东黄寺本堂内景-1  (1900-02年).jpg ' c: f( W6 x8 J
" G- g; g4 d4 m/ E2 X, W5 D
图096.里,可以看到左侧边缘的另一尊立佛造像(局部) 。
. s" |' i- Q1 @( Q( m4 X图096.里,可以看到宝座西侧面雕刻的狮子像。
7 X# s8 K! n/ x$ j! I. v5 m! }0 R4 `+ r: r0 l$ g% G
黑龙先生曾引用过一段资料:' K  r  a. ]2 R  Y# H! D
- f) K( }1 c' T- `
《史地研究 · 探秘东黄寺》              作者   黑龙
- R/ k7 u7 w& [8 d$ e1 yhttp://bbs.obj.cc/forum.php?mod= ... 86&page=1#pid3202214 `& c) F5 q4 K. s8 A( Q

! x6 T& r% a! {; j! s4 J【资料摘录】2 ]& L' I5 ^7 i  e( s8 U
东黄寺师徒三尊造像,释迦牟尼像位于殿内正中,左为摩诃迦叶,右为阿难,其造像形式均面向释迦牟尼佛,他们同为释迦佛的两大子。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俗称盘腿打坐)于狮子宝座之上,左手横放在左脚上,名为“定印”,表示禅定的意思;右手直伸下垂,名为“触地印”,表示释迦在成佛之前,为了众生牺牲自己,这一切唯有大地能够证明,因为这些都是在大地上做的事情。这种造像名为“成道相”。表现的是释尊在菩提树下成佛的瞬间。狮子宝座前还供奉香烛五供(香炉一、烛台和花瓶各一对),作为对佛的恭敬和朝拜。
  l9 I# b/ |; o9 Y$ f9 A/ _6 \
* n  g, [3 X' j3 a2 i3 E9 W
8 X/ `- \7 e( Z! O6 |【讨论】+ a! L" [( O: y0 y+ `! I" W6 H
黑龙原帖发表于2009.01.05.
2 y3 G' l/ Y9 p, F( Y- ?" n数年后重读这段文字,该文字的描述与图096.里的场景颇有些相似。
0 R, h6 _0 h7 X% I8 L6 F, K/ x/ {7 K( u
我以为图096.疑似是“师徒三尊造像”。% f. r6 Q' Y1 C6 D# c& Z6 f
我以为基本可以排除图096.是东黄寺的佛造像。
3 _6 g/ \: n; R/ |: U/ X
3 c6 X# y9 r) k1 q我们再把目光移向西黄寺。
  E( S1 ^1 r8 e' k' m
  T& J$ H1 P* |4 E: b1 U6 `1 k7 j# a- W1 C, u
【引文】      西  黃  寺
( J$ K" U) c7 B" {* J, P7 p, C
8 _. |8 l2 A& M西黃寺的主體建築包括兩個部分,分別為東側的逹賴喇嘛廟、西側的清淨化城塔院。
7 `  l* J9 J) g9 T0 h- m/ w* ?* r' ~  ~* w, o! b  K
逹賴喇嘛廟又稱(匯宗梵宇)。0 f& K, z: C, `- y: L6 N: H
匯宗梵宇的主要建築有山門、大雄寶殿、都綱殿、達賴樓。
1 j. r+ U  Y3 g$ a. g. `+ K山門。% _( z  |! l7 r$ c0 e( k% W0 X; u
大雄寶殿:供奉釋迦牟尼。
) M* }; h' r  L; y( Q2 w0 R都綱殿:供講經說法用。
  O- V) _2 h! g, \+ J; h$ m' _逹賴樓:供逹賴喇嘛起居用。
9 a# k! \9 w/ L- o0 l1 y
7 `' e2 M' Z5 f/ N9 G7 C( f7 A
6 u1 [: o8 ]6 N0 C: C9 y; M清淨化城塔院。; J3 x( o$ `- {
清淨化城塔院的主要建築有山門、天王殿、大殿、清淨化城塔、慧香閣。
% c* M- f" p) f' O8 O山門。
* E  q; d. I5 b天王殿:頂覆琉璃瓦。
: J/ n+ i# o& q大殿:頂覆琉璃瓦。
% L; g8 `9 o3 ]  N清淨化城塔。
' K: o% c. _# o2 R  g+ N/ t% t慧香閣:中華民國時期,西黃寺成為國民黨軍隊的軍營及倉庫,慧香閣毀於一次彈藥庫爆炸。
1 C9 G3 u" ~% }0 P% K1950年代初,北京市的有關部門在慧香閣的原址上建起了一層平房,建築十分簡陋。: [" U3 d+ \7 l9 [  n' V
2006年,慧香閣按照歷史原貌進行了復建。# U& S9 o" A+ U
......(略)。
' c5 i1 S" A9 S) M; e) |) v7 e$ X2 E$ G+ @) |) X
请注意:# v# \  {8 v3 S5 Y" R7 I# P  j9 V
西黄寺达赖庙有一座大殿(大雄寶殿)。! I1 F  u9 k5 z+ l) Z! e8 n
西黄寺清淨化城塔院也有一座大殿。* P/ ?. |' {" l+ Y' i& N
5 ~5 {: ^- K3 G3 }" @0 _. \8 K/ @
. m* ~! z$ d- d- I  b! v& Q7 f
【个人观点】1 C& J0 \$ u+ N$ A2 T0 w
4 N/ b' L7 E& K* H( k0 t7 M
A).2楼帖第1图疑似是重檐建筑。; O' `( q+ A" A6 R- P: Q
B).2楼帖第1图有通向殿后的通道。
, A- ~7 }* I+ G2 {8 k
( M5 T; q1 |" D8 G- C达赖庙?大雄宝殿内景
  k% e, o1 D7 [7 ~ 238.大雄宝殿?内景.jpg % r. a5 Q; d3 s& }$ B3 {

+ b6 C% F, S$ R- \1 M5 c
* M( A0 |1 t/ {, ?图239.大雄宝殿-后甬道?
9 {. m8 N: w5 r1 y) @& N
0 C4 M' a  x4 W3 |239.大雄宝殿-后甬道
, w+ d* q* }9 V6 O5 q' @4 m! } 239.大雄宝殿-后甬道.jpg
1 x# o" I: b, V4 W, ^% l! W
5 D( l( A$ P2 w/ u6 s. Y. R& N8 r# q3 M2 t' n' t  n- U9 ^

5 B. J, b$ c- J) b8 @我以为,2楼帖第1图很有可能是未曾谋面的西黄寺都纲殿(方殿)南面之大雄宝殿内景图片。$ J8 S& l  |! d7 d
( A2 L; L  U" u' p, A% k( q
我以为,图096.暂作为西黄寺清淨化城塔院大殿(内景)照片存疑。
& V$ q' i6 ?- B7 [& K
/ L4 |" h4 ?3 U410.塔院-大雄宝殿     (1930年视频截图)6 T& @! g/ g& ^5 |1 m+ l/ N+ k
410.塔院-大雄宝殿     (1930年视频).jpg
" L; y* U5 y% I2 _8 p" _+ f# ?6 d' @) v3 J6 R- O& P
096.东黄寺本堂内景-1  (1900-02年).jpg
2 j, S$ s9 N3 V6 E( Y4 q( g
+ N4 _6 U* W% u+ v& E/ C5 x" a
. j4 C- m/ n6 G( ^4 n
2 E  Y5 W" c1 I" C6 e' O9 a- C7 G/ O
# C" w3 ^6 r2 j* c5 H* s
发表于 2013-8-15 11:56: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张照片,第一张已经能确认是西黄寺塔院大殿被毁前的内景照片;
7 Y/ {1 [7 A* f3 D" V          第二张已经能确认是白塔寺七佛殿内景照片。4 x% }  ]5 e4 |: n+ [" C+ F
          第三张存疑。照片来自于,小川一真的北京皇城写真集,拍摄于1900年标注为黄寺。根据现有资料可以排除东黄寺大殿和西   黄寺塔院大殿内景了。无法完全排除是否是西黄寺方楼前的大殿内景。 个人不支持是方楼前大殿内的佛像,
6 @: N3 r3 H0 `          雍和宫内有一组佛像和该照片他长相几乎一样。我不能确认是否是小川一真标注错误。
 楼主| 发表于 2013-8-16 04: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zhaohq先生讲解,得以明了西黄寺达赖庙大雄宝殿内景。5 j; ?& B" d5 @* V7 z5 |
8 ?* k% j6 D+ f

: E/ H" J% {. C' t, q# W感谢黑龙先生指点,又查阅了雍和宫的资料,查得一新一老两张佛像照片,经比对,与“疑问照片3”应为同一佛像。
/ |& |' j* [. @) E% ]
7 w1 M0 p; E. l) E0 s8 g
* c" d: o8 w8 U* ~6 V4 I# B

4 k% u3 s: F# r' y( J/ n
雍和宫殿内的释迦牟尼像.jpg
雍和宫殿内的释迦牟尼像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8-16 04: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黑龙先生说“第一张已经能确认是西黄寺塔院大殿被毁前的内景照片”
' }. A6 J+ h6 |6 N3 K1 S0 G1 i4 e; p/ n0 {# B

& a7 u5 G7 }  p我仍有些疑问:' [% Z$ A3 t5 x2 E: b% C
2楼第一张与“疑问照片1”是同一地点,从内部看似乎为重檐建筑(较高),而zhaohq先生贴出的“410.塔院-大雄宝殿(1930年视频截图)”,从外部看似乎为单檐建筑(较矮)。
: ]  d- Y% D* a( f
: U- x+ B$ g9 B9 V0 d" v8 C所以,“疑问照片1”不是塔院大殿,而应该是达赖庙大殿。
/ _) D8 [  P& ^# p6 H5 D  j% {- b
发表于 2013-8-16 04:5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3-8-16 05:35 编辑 7 R9 ~8 L7 b- M4 `
  h# g9 m, n$ A  L1 y
甘博在1918年拍摄了连续编号均标注为黄寺的4张照片。( b$ Q# [) W4 l( `& P  l& _! A
" S3 ~& y! w0 a5 t0 H
4张图片源自8 a9 k+ @3 Y' D% X% z
http://library.duke.edu/digitalcollections/?facet=Creator=Gamble%2C%20Sidney%20D.%20%28Sidney%20David%29%2C%201890-1968- G) @5 P% a4 C9 D
: v# e0 T( n- v
编号  105A_586   Yellow Temple Main Building — 黄寺主殿
  f8 h& N  l+ T& K编号  105A_587   Yellow Temple Altar — 黄寺里的祭坛
" c, x) w; R: {: G: U+ A编号  105A_588   Yellow Temple Gods — 黄寺里的神像% {3 }7 h( O6 A" m: d- e
编号  105A_589   Yellow Temple Pagoda — 黄寺塔
/ V$ x& c9 K3 E) |, m: t& U2 f/ M5 T, a5 S/ c7 ^! Y

% ?3 ]1 ^% Q4 x2 V2 o/ @这是编号  105A_587   Yellow Temple Altar — 黄寺里的祭坛
- l. B. W1 v3 ? gamble_105A_587[2].jpg 7 e9 e9 \- c4 ?
) B4 l& k1 P  f3 |

0 O- e" \3 i+ Y7 ^' u, w! k9 v6 Y9 ]1 n
【我的感觉】" g# o' w# b# M) I# N
此祭坛应在双黄寺范围内,待考。8 D. Q* E/ G) @

; H2 [7 z. C" ~5 o( t
发表于 2013-8-16 05: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3-8-16 05:25 编辑 $ U! g7 P, B, m6 r* Y' h8 o
6 Y9 W$ W# Z' K5 d$ K& o/ Y  R" B
关于 adam58588 先生7楼帖里言道:
4 H* r( T7 P# j“塔院-大雄宝殿(1930年视频截图),从外部看似乎为单檐建筑(较矮)。”1 h1 H1 ]3 q6 u  h

) ?9 m* t+ f! W$ }有一张肯恩在1909-1913年间拍摄的图335.(塔院-大雄宝殿)。
( y$ d5 \* x" `( Q比对今塔院大雄宝殿丹陛石照片,可以确认图335.是塔院-大雄宝殿。3 a* L- _( u7 F4 ?5 t7 @" H1 N6 u
7 D* ~/ q& H% x# D
0 N8 Q: E. d7 M7 @: F% \$ @* g5 s
图335.(肯恩1909-13年拍摄)3 u4 {' k: l3 w
335.塔院-大雄宝殿     (肯恩拍摄).jpg 2 O5 K9 ~. q* u2 L
1 J' B/ {* i% ?3 ]; i, {
图336.今塔院大殿丹陛石
, K7 h! p2 A! [% Q9 Z* |) } 336.大雄宝殿-丹陛石.jpg   x8 h9 L( _* \+ t2 c( N& c
9 [- L+ n+ h- l) M0 T- v" c* H( M
图410.塔院大殿(193-年代视频截图)- W3 a/ q3 o0 |0 e! W9 r/ s* k
410.塔院-大雄宝殿     (1930年视频).jpg
, B, R5 ~4 i# n  S* ^( o( w# R8 y2 {) L4 K! U7 y
我对古建的结构是门外汉。# H" \" q5 m/ l$ }' t
我只是直观觉得图335.里的明间较窄,不像是重檐大殿。' l. }0 V! S: H, f3 p; ~+ E$ n
& D7 ~4 D/ d$ I0 F
经查,西黄寺的塔院,民初仅在1927-1928年间维修过一次。
" A! T' T" D+ u5 K【请查阅】
* }5 B3 W8 Z6 L2 v1923年11月,九世班禅率少数随从自扎什伦布寺出走,北上寻求中华民国政府支持。1925年2月20日,班禅一行抵达北京,受到中华民国政府代表以及西黄寺、东黄寺、雍和宫僧众欢迎。1927年,九世班禅在福佑寺设立“班禅额尔德尼驻平办事处”,九世班禅还组织修葺西黄寺清净化城塔院,工程于1928年竣工。此后,清净化城塔院一直由班禅额尔德尼驻平办事处派人管理。9 {9 x/ S2 e1 f! Q5 I4 i

! e  v/ G: z/ c8 h+ E$ X! e, O7 X' H3 s* l
我以为,肯恩在1909-1913年间拍摄的图335.应是清末(1900年以后)的原状。
3 t# I) H! X! V) `5 g" S; N6 g我以为,“疑问照片1”不是塔院大殿,而应该是达赖庙大殿。
* u; [! P, w5 s5 U  l  a$ L) G0 {: F  p7 N  Q! v
7 z# w2 c, {, ~2 T8 T
! V/ q, u6 s. [! q! R
8 Z" N- S- s, a/ W1 D! A) d
& R5 v/ Q1 A$ y  |+ Y
/ r  |0 N. {+ B% T  [6 [
! V! d7 e1 \- t- a3 O$ c

$ b8 `# u& u& j2 q: H9 b6 J1 e- K& N# \$ U+ p
发表于 2013-8-16 09: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寺是非常特殊的一座寺庙,包括东西黄寺,以及后期名声超过西黄寺本身的西黄寺塔院。
; w* F' {2 E. w+ y
+ |6 J4 i# d2 _" e; m& H5 q+ {各个时期对黄寺的记载都不完整,究其原因可能是其变迁较多,其二是密宗寺庙,汉人记载多不能详尽
  R- @4 l8 y1 Q+ R第三东西黄寺又多有混淆,民国记载已经多不准确了。
2 V" a+ F; R5 ]- f: [8 G1 I5 ]5 ~( M9 e8 v% r" q5 Y
关于西黄寺被称为达赖庙这个称呼我认为非常不准确,只是一个民间叫法,不建议过多引用。3 Z" p2 z. x* y+ t9 k- I0 W
但西黄寺的官方称谓“汇宗梵宇”又太生僻,几乎没人用。& H- K# F. d$ Z& R! g8 B

; A" f- G3 B( X个人推荐,东黄寺静福禅林还是称为东黄寺,
/ I$ N* P: ~9 p西黄寺汇宗梵宇还是称为西黄寺3 I8 J- G" q* |, Z- }
而清净化城塔院称为西黄寺塔院# V* t7 @/ ?# P: k) \

' V1 W; Z0 W2 c( _) Y这样非常清晰明了。
发表于 2013-8-16 09:36: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举一个例子,西黄寺塔院大殿原是重檐歇山顶,殿内佛像级别之高能排在北京前几位。但在1910年后未知原因被毁。
) d" A3 @/ Y+ \/ c又在1920左右重建,重建因财力原因,只建成了单檐歇山顶。就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这座。
9 a( n) Z' v# d7 m  I
. \' Z; q" n6 Q0 f  t. h6 Q这段历史至今我没有查到任何相关的文字记载,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张照片记录这段历史的变迁。
# g+ l0 ^" x6 _, P6 S
! }8 I1 m1 R! ^3 r2 }) q黄寺是我重点研究的寺庙,历经接近10年的资料收集,刚刚把东西黄寺的轮廓搞清楚和变迁。! a' c  h0 Y: K( c

; T0 [! b5 ]9 q& v4 z- T于是乎发现各种记载中的各种错误,总想写一篇完整的黄寺变迁文字,可惜为了照顾一岁的女儿,' h6 L) A3 x9 c3 d5 S5 e' E7 b
耗尽了我的时间和精力,一直没时间提笔
6 q3 e+ {3 j" L5 s, U8 ^& d
发表于 2013-8-16 18:42:4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照片中一些佛像、寺庙建筑(尤其是现已消失无存的)鉴别确实有难度。看到版主老师以上的讨论,学生我没有“插嘴”(发表)的个人意见,只能“听喝”(学习)了,哈哈……
发表于 2013-8-16 18:5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河豚毒 于 2013-8-16 21:07 编辑 $ `' m5 D  v; g) W

+ e% g( e* F4 g- m; {5 Y从建筑彩画的各种细节上来看,疑问照片3与雍和宫的是一模一样的0 T; ^8 I8 Z' a6 v% b, l- s$ t% N
可以肯定是雍和宫的
发表于 2013-8-16 21: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裁了一下楼层“沙发”下面的两张照片
. K1 h/ Y% v; h, D, v0 a$ }" s& M4 b- E* ?
* U6 k3 J1 ]) e7 i
通过建筑结构、彩画的对比,可知楼层“沙发”下面两
照片确实为同一建筑。
! C" Z# y. Z- O6 W& J+ Y7 q" Q
QQ图片2013081621002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8-17 01: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zhaohq先生、黑龙先生、河豚毒先生的解答释疑,三位版主对古建筑深厚的造诣及诲人不倦,使本论坛成为学习的好场所。
7 N7 R; b( K- p8 }/ T, D
1 A( ?/ ^  K" O. _2 q  V/ k
6 x. P4 m2 W  U* |- h' u
盼望黑龙先生早日完成“完整的黄寺变迁文字”,以馈广大网友。
' @, [4 |  i% ~+ W4 K$ N( _* Z* @) @. G8 t7 D( J
发表于 2013-8-18 22: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各位老师学习

点评

先生您就是老师啊,古建彩绘专家!向您学习。  发表于 2013-8-19 05:23
发表于 2015-2-2 11: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枫影斜渡 于 2015-2-4 13:52 编辑 ; a$ U6 Z3 F) Z! d0 R
黑龙 发表于 2013-8-16 09:19$ I( m; v  e8 l, W
黄寺是非常特殊的一座寺庙,包括东西黄寺,以及后期名声超过西黄寺本身的西黄寺塔院。% x1 \/ |" g, O' G( y5 P
. ?: \2 h8 H! X0 J. F. M5 h
各个时期对黄寺的 ...
5 Y' Y* h" \, D
希望对“东、西黄寺”的称呼在网内有一个相对清晰明确的叫法。1 _0 X9 E0 n( r) |( @4 L7 f
同意黑龙先生的提议,即:
4 f6 e# i3 }6 s- `& P$ l东黄寺:指普净禅林 。
8 p' g8 p9 _+ N西黄寺:指以班禅“坛城” ——“方楼”为中心的“汇宗梵宇”(乾隆重写殿门额匾,其意在弘扬康熙爷为“多伦盟会”而建的“汇宗寺”的“清皇一统”。)。顺治九年达赖五世来京时,方楼尚不存在,也未专门为达赖此行建“榻邸”。至于有人把“西黄寺”早就称作“达赖喇嘛庙”,只能理解为“刻意的附会”。如想附会称作“班禅喇嘛庙”更符合习惯。不过在光绪三十四年达赖十三世曾来京八十来天。史载达赖十三世主要下榻在“黄寺”。如果 一张慧香阁-东北转角的照片(见下图)确认是肯恩于1909年-1913年拍摄的。那么达赖十三世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在京住“黄寺” 期间,就不可能住“慧香阁”,应该是住在“都纲殿”(方楼)里。从1909以后世人把“都纲殿“(在香山的昭庙里称”都罡殿“)称作”达赖喇嘛庙“才能说的通。
, t. `" `6 v* |+ |西黄寺塔院:清净化城塔院原为西黄寺的附属建筑。由于“西黄寺”后已不存在,结果“以偏扶正”  把“西黄寺”的“偏院”--“塔院”说成了“西黄寺”4 q; W" ?! t0 F: H% \
“双黄寺”一词最好也不用:因为最初的称呼和后来的叫法在内容上是不一样的。
4 g" ~! Z7 v9 R* e2 Y而今天讨论时用“东黄寺”、“西黄寺”、“西黄寺塔院”,“资福院”更容易表述清楚。6 d  S$ }# i: I' X5 b
过去曾有另一个名称“黄大寺”,把那里的所有寺庙建筑,甚至”资福院“都囊括进去了。: H' q9 D/ l( Q- D2 B  {/ Z
$ J* m7 H( R, S
4 Z3 y- z! T) c4 [+ B& [; C3 @
据传肯恩在1909年- 1913年期间拍摄完的西黄寺塔院内的慧香阁。
4 l& L9 C. ]0 x( q 肯恩在1909-1913年间拍摄的慧香阁-西北转角.jpg 2 q2 i5 O- O; l+ N
发表于 2015-2-2 12: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adam58588 发表于 2013-8-15 06:25
: [; E* V9 q# L+ f2 g找到一张标注“西黄寺 佛像”的照片,经比对,与“疑问照片1”应为一处。
) H  |9 n3 G  A1 R8 k9 R2 b! L这是西黄寺大殿的佛像吗?

2 o3 F, \  e' F, y* I9 ~  L# { 1.jpg 2.jpg 3 r9 X5 s* |" R( V1 u
发表于 2015-2-2 12: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zhaohq 发表于 2013-8-15 10:057 A3 \* f. b6 L' z
关于
1 l! i$ ^  H$ [$ W+ [  [; L/ K“疑问照片3(原注 东黄寺本堂里面)”

1 V4 w# d2 Q" r( C4 M8 @先生引文中有以下文字:1 {1 R9 N" I. g( h' Q6 f; I
逹賴喇嘛廟又稱(匯宗梵宇)。7 s/ |2 u% Q5 S! }
匯宗梵宇的主要建築有山門、大雄寶殿、都綱殿、達賴樓。" [# }' w9 N5 c* H0 l
3 w+ b3 I1 `! n/ l, \. {: Y( \& Q
请问“西黄寺”“匯宗梵宇”内的“都綱殿”殿名是否有“出处”?
发表于 2015-2-2 14:4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5-2-2 14:52 编辑 5 o0 ]3 S+ d% g) h

) f' @* C  {. S+ k" n; z9 o9 w都纲殿的出处。
" A* e: }, }2 B5 w% f; P2 k% G/ N+ B+ {, e* q! T( K
都纲殿出处
' Y+ }& r( `8 r' ~" \! X. q; x& r" ~# U4 g0 X9 ]

* L* Z7 J4 @, O1 s6 d3 p4 u3 Q. N5 \, b; G/ e+ G

" B, r# Z2 D. R8 Z0 O; k《 钦定日下旧闻考 · 卷一百七 · 郊垧北一 》! c! Q1 B% F$ `! S
, E& K5 v2 C  A% z/ d$ a) }/ O# m7 C
http://wenxian.fanren8.com/06/05/276/118.htm
4 X, g; {  P# `1 ^2 A( I/ d% Y  l# g% U& `8 I
都纲殿出处.gif
发表于 2015-2-2 15: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5-2-2 15:09 编辑
$ Q* ?5 y4 P4 {, w3 H/ M3 A3 \
0 ~2 B! @3 W3 U【另】
$ F% c+ [" @# M  {# [/ C
/ p3 P- p* C. Y( L, F! [  s0 O3 U4 ^双黄寺词源
( B* n' ~6 o( d- t
0 K! B; Y# g6 m0 u& q( n% N! k《 钦定日下旧闻考 · 卷一百七 · 郊垧北一 》
/ k: a: q5 S* Q7 D# ]+ T( B* u$ y  D! g2 b- r# r9 T+ b% e2 _
http://wenxian.fanren8.com/06/05/276/118.htm8 p8 k9 c- [6 b, p$ o
+ _* n4 k. s3 l- t- Q! u( Z, |
+ I$ o( Y! W4 M* ^
1 N$ U2 ^' E- J5 f2 T
双黄寺词源_副本.gif
发表于 2015-2-2 16: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枫影斜渡 于 2015-2-2 21:41 编辑 ' ~- k; A: A/ X4 ]6 {6 a0 ^
zhaohq 发表于 2015-2-2 14:468 p: s7 T/ T: e  N. b6 O
都纲殿的出处。
  j: q# g$ {. I0 @
  q& I! [5 A) _" X' u都纲殿出处

" c6 B" ~' |6 y  ?* m. X先生跟帖的文字摘录于 《维基百科》 – 西黄寺 一文中的“建筑”部分
" F, ]; J2 u. }' O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5%BF%E9%BB%83%E5%AF%BA, [$ x9 S) c/ I  b6 X
* t% K, C* X6 O6 x$ i
下面我重新载出:
, `! o* u% B8 J$ D9 u: g8 P3 z  U' x/ A4 g3 d* {) B8 j
西黄寺的主体建筑包括两个部分,分别为东侧的“逹赖喇嘛庙”、西侧的“清净化城塔院”。[11]
! e) }" S+ w/ L6 d. ^逹赖喇嘛庙[编辑]) X4 F; o& m$ J; B# K
逹赖喇嘛庙(又称“汇宗梵宇”)的主要建筑有山门、大雄宝殿、都纲殿、达赖楼。[11]
1 D8 U# E0 R$ O2 D! ?& o•        山门:[11]" ~3 X- X+ P3 O. p& X& Q
•        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11]
! M/ _; \5 }3 j9 c& L& h4 q•        都纲殿:供讲经说法用。[11]  `/ r; l3 i) e4 q5 J
•        逹赖楼:供逹赖喇嘛起居用。[11]
1 {5 v3 l3 ]8 r+ Q1 J9 O0 K清净化城塔院[编辑]
2 ?* g* o1 u3 l1 f清净化城塔院的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殿、清净化城塔、慧香阁。[1]
3 l- d8 p7 _- g1 m* s•        山门' F) o+ s5 G! w, ?7 i/ H
•        天王殿:顶覆琉璃瓦。
% p, d4 U3 y0 D4 S6 k6 S•        大殿:顶覆琉璃瓦。
3 G" A* T  ~7 [- ]$ _  P, m•        清净化城塔  I" b7 d3 A* Z
•        慧香阁:中华民国时期,西黄寺成为国民党军队的军营及仓库,慧香阁毁于一次弹药库爆炸。1950年代初,北京市的有关部门在慧香阁的原址上建起了一层平房,建筑十分简陋。2006年,慧香阁按照历史原貌进行了复建。[6]0 q$ `( p. z7 i  L
4 J* ?/ L/ n# A0 R
从《钦定日下旧闻考》只有“都纲殿”,并无“达赖楼”一说。
3 u1 |1 a* K7 X按“维基”记叙: 达赖楼是“达赖喇嘛庙”的主要建筑,它是由南向北中轴线上山门、大雄宝殿、都纲殿之后的主要建筑。从文字看“都纲殿”和“达赖楼”是前后分开的两个建筑,而不是同一个建筑中不同部位的不同称呼。
0 D+ n& b' h9 `5 |自顺治朝除达赖五世来京,只有达赖十三世于光绪三十四年九月初四日(1908年9月24日)来京,住西黄寺。为迎请达赖十三世,“由内务府会同理藩部勘测西黄寺房屋,两次施工,共修葺、添盖住房238间”(摘自“维基”)。8 s3 U( O" _; W" }! Q8 b# h* ^
从文字看不出“达赖楼”是建在“都纲殿”迆北。从历史照片看(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方楼”的建筑在逐步衰败,其间无修缮迹象。在历史照片中也不见“方楼”(这只是从其建筑的外形,给了个便于区别的“别名”)的北部有“楼”的建筑。& N: f. P2 S$ {, s* u
我认为在“西黄寺”的原建筑中并无“达赖楼”的存在。  s* i( O* p( K6 V1 Y) L6 W' F
而所称“西黄寺”的“达赖楼”,我认为可能是“西黄寺塔院”内“清静化城塔”北面的“罩楼”-- 慧香阁。从海达-莫理循“黄寺”一组照片中可见1908年修葺后的“罩楼”,这也许就是“达赖楼”。& v: {3 v$ O2 C  O. a
因此我们常说“方楼”的正名可能是“都纲殿”。
# ?% m* A" p2 B) [! R在“维基”- 西黄寺一文中,有多处会让人误解的叙述。
因此我们常说“方楼”的正名可能是“都纲殿”。
在“维基”- 西黄寺一文中,有多处会让人误解的叙述。
“都纲殿”是不是“西黄寺”“方楼”的“殿名”?
我觉得可能性不大。这就像“厂长楼”,“公使官邸”一样。按中国人习惯都会冠以一个“名”。
经查“都纲”意为“由政府任命,统领全国寺院僧尼以维持教法之官职”。这里的“殿”可以理解为“都纲的法堂和寝殿”。
“都纲”可能还含有“都纲法式”的意思。而“方楼”就是“都纲法式”的体现。
“黄寺”是清八大驻京活佛敏珠尔呼图克图的驻地,我理解所谓的“都纲殿”就是“敏珠尔呼图克图”的私邸和法堂。其名可以殿正门额匾题而称。由于藏传佛教中特殊的“都纲法式”是以“曼荼罗”的仪轨和教义而建的一组建筑,其中的每个建筑局部又有其特别的名称。
因此我认为“都纲殿”是指“方楼”内全部建筑的总称,而不是我们习惯上理解的“天王殿”、“大雄宝殿”单一的殿堂。

8 N4 c$ L# y0 Q
发表于 2015-2-3 11:3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枫影斜渡 发表于 2015-2-2 16:48' `/ ?+ @! X/ K+ e
先生跟帖的文字摘录于 《维基百科》 – 西黄寺 一文中的“建筑”部分
. E! h# R4 ?4 M& V/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 ...

$ k4 `0 t$ d7 K$ L8 y《钦定日下旧闻考》中关于西黄寺的描述中,有,/ z+ \! y+ f. I1 Q; z( d. P1 w
% h! ~1 }. L8 U* Q) H# M
臣等谨按:
* d0 M( O2 W% |* @西黄寺与东黄寺接连,雍正元年建,乾隆三十六年重修。殿前恭悬御书额曰觉海慈云。
8 `1 \  K" g/ c. u& B四十五年御题山门额曰彚宗梵宇。大殿柱联曰:馥郁香台辉慧日,庄严宝界拥祥云。
( z  o/ |) h# w+ {. i; X0 p5 y5 r都纲殿额曰妙缘具足,联曰:三乗普满仁慈愿,十地常凝福德云。楼上额曰法云普遍,$ V  W, ^- L$ w4 c
联曰:金界拥祥辉,齐瞻七宝;香林滋法雨,溥润万方。楼后层额曰:慧灯朗照,
6 H$ J2 @/ o; a8 j) l3 R联曰:福地涌华严,妙参功德;浄因开舍卫,境现清凉。寺内碑亭二,东亭
( [, w- g3 `* J- W. a! W恭勒世宗宪皇帝御制碑文,西亭恭勒皇上御制碑文。+ C5 b5 m. _8 T

6 `8 `3 e/ R3 T7 |结论:从文字上可以看出,都纲殿不是一层,有楼,且楼前,楼后均有挂匾额,联。纵观,东西黄寺,除了+ M; J& |# H& r) k" q
慧香阁外,似乎两层的只有大家说的方楼了。也就是说“81间”的方楼在西黄寺,而非东黄寺。$ B6 A0 w% ^; J( Z
  b' |6 A' b6 i
另外,从德国人的这张东黄寺的图上,也没有标注出方楼,如果方楼在东黄寺,这是不应该的!
* V! {9 h! m$ Z+ r 东黄寺平面图.jpg + Q- p' |9 z+ f0 f! [. L
; v* j2 ~/ p6 k* @  ?: l& i6 V
/ ?: Z3 w( w- S9 S% [& t
. H& \' H) B/ {
% G# c* T5 D) c7 H2 F
* H6 ~! l$ o1 S' G( D- f: }& g
发表于 2015-2-3 14: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枫影斜渡 于 2015-2-3 14:17 编辑
7 q$ ~  X$ w9 M
气定神闲 发表于 2015-2-3 11:37. F6 d7 d3 k" F, ?8 C" y  P
《钦定日下旧闻考》中关于西黄寺的描述中,有,$ y. v8 j: r7 R
$ i/ {3 U4 l7 A3 ~" C8 v5 d
臣等谨按:
1 Q9 p/ m) d6 G, D7 V
请先生看看本帖17楼我的跟帖。好像这里的跟帖没人把“方楼”归在“东黄寺”内。
% C& e* f* d- a( d《钦定日下旧闻考》中 “楼后层额曰法云普遍”,其中“楼后层” 其实已点明“回字形”方楼中“北边的“东西向”楼的上层中央的额匾。
& H9 ^0 e& o- P" D5 x  X
发表于 2015-2-3 17: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枫影斜渡 发表于 2015-2-3 14:10
' m3 k9 l& a  G' o6 u# Y请先生看看本帖17楼我的跟帖。好像这里的跟帖没人把“方楼”归在“东黄寺”内。
* b3 \8 l4 `8 w" a* Y《钦定日下旧闻考》中  ...

" Z# S' W1 ?" O不好意思,未交代清楚。指的是维基百科中的东黄寺的解释。见下面。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9C%E9%BB%84%E5%AF%BA
东黄寺坐北朝南,建筑宏丽。特别是该寺的大殿,十分高大。过去老北京有谚语:“东黄寺的殿,西黄寺的塔”,即称赞东黄寺的大殿同西黄寺的清净化城塔。东黄寺的主要建筑自南向北依次为:[2]
  • 山门:位于黄寺大街路北。[2]
  • 天王殿:殿内东西分列四大天王塑像。[2]
    • 钟楼、鼓楼:位于天王殿前左右两侧。[2]) C0 n; D- N5 S5 p
  • 大殿:面阔五间,重檐庑殿顶,四周有廊,正脊中央有金属覆钵式塔型脊刹。殿前有大型月台,月台周围有汉白玉石栏杆。月台正前方有三道台阶,其中两侧各一道台阶,正中的台阶中央有大型丹陛石一块。走下正中台阶有重檐圆攒尖顶青铜香炉一座,置于石座上。殿内供奉三世佛。殿内左右两壁分别设有“Г”、“˥”形佛龛,其中北侧贴北墙各设有一座佛龛(面朝南),东、西两壁各设有若干佛龛。[2]
    • 东、西配殿:位于大殿前左右两侧。[2]
    • 碑亭:位于大殿前院落内左右两侧。四角攒尖单檐亭式顶。约1930年代被毁。[2]
      # }) u8 |/ I# j5 P6 H
  • 后楼:大殿向后有一条甬路,通向后楼。后楼四周及甬道两侧为一圈矮墙,后楼前的月台侧面各有两个吐水兽。后楼二层,面阔七间(另有两梢间),进深七间(另有两梢间),四面均为庑殿顶,中间为天井。# I1 `( n3 n  u1 Y; l9 w  d

1 Z0 J7 Q( b$ N7 S) K" a  C
' r0 i8 X1 N8 G( o# I
* j: X6 x6 E$ \5 m; `
* f; i) m- W/ w# i( ]

& y, b8 F9 |2 v% @. L9 q1 J
/ F/ C7 E! Q7 u
发表于 2015-2-8 00: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东西黄寺混淆的资料很多,所以才要考证啊,早期资料几乎没有一个能准确描述东西黄寺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6 18:43 , Processed in 1.277582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