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摄十三陵——(17)万娘娘坟
$ C( c# `* J3 p
% w" [( r7 i# M" R8 m7 p' R7 P% w
/ x" `$ F) w q$ }7 F5 p$ j0 Z
4 K' H: R, I6 }3 q, O % w3 O( W4 Q+ y2 [. _* {, G4 d
10:00 我离开昭陵。
; G! H+ S4 S ^ : R/ c7 f+ l3 l$ ^3 j r4 k+ |6 K
我沿着昭陵南面的公路先向西行,在德胜口处向南过德胜口桥。 2 _. ?1 s9 @" A$ W3 C7 O
5 d0 O2 t7 P1 q& I W
那里是十三陵陵区的陪葬园区。
/ v6 d% d b, v9 O. h" N & s1 x0 X7 K* F' V) ~
+ ]9 v0 o5 v& A y. d# p
我行我摄十三陵——(17)万娘娘坟
/ f8 o6 [) X5 Q0 ^" _8 ]0 C& [ t
+ g) C/ r+ X0 j% A0 R8 P- y9 a
/ U3 R3 t; p/ e + D2 {- `2 k: n) H+ j
在明代天寿山陵区曾建有10座皇妃(含一座皇太子妃)的陪葬园寝。
: T' w& C& U4 V/ z8 G: c5 h, B * B% U& l# J# v$ e
明代天寿山陵区皇妃陪葬墓
+ d! w( c( R! K8 f- ]* j 01) 长 陵 妃 园 寝 (东 井)
0 m3 H2 P9 {) Z A% r+ ?02) 长 陵 妃 园 寝 (西 井) . {) N! A) E4 Y- L7 D
03) 茂 陵 妃 园 寝 (万 娘 娘 坟)
6 @4 s6 T& |2 L7 `; C04) 永 陵 皇 贵 妃 园 寝 (悼 陵 ·大 宫)
/ l( y5 \9 x) L05) 永 陵 妃 园 寝 (小 宫)
6 ^) a# o& J3 d' Y3 _06) 定 陵 皇 贵 妃 园 寝 (王 娘 娘 坟) ) o0 J8 H" \3 D$ z0 U3 T1 k" N3 I4 ~
07) 定 陵 皇 贵 妃 园 寝 (郑 贵 妃 墓)
6 ?1 V) U6 h5 X% B08) 定 陵 妃 园 寝 (神 宗 四 妃 墓·东 小 宫)
* Y* ?; M& N" h" N* r; Q. }09) 定 陵 太 子 妃 园 寝 (长 岭 坟 园 )
& k' s- ~. B0 h, Z2 p5 t" a10) 思 陵 妃 园 寝 (田 贵 妃 园 寝·思 陵)
. Y1 A4 P7 R- e- O; T) M( t* j
6 B1 w6 S8 B5 H r; _ ' C j' U- f. S: o0 q
其中的7座园寝就坐落在这一片陪葬园区。 , R$ R9 w. k6 @9 |
" M% n: W) h5 L/ Q1 \; K+ G
$ V2 D. F5 y; ]; t
我行我摄十三陵——(17)万娘娘坟
: G7 N" f+ n U2 p 7 g' R+ k3 D' |. h2 L
秋高气爽,天空如洗! , p) R2 ?" l8 X6 g, s
5 l% N, B3 g7 f( Q
沿途的风景很美!
- e. ^- Y/ O. a7 Y- T3 m . }. J1 @5 s8 @
我行我摄十三陵——(17)万娘娘坟
我行我摄十三陵——(17)万娘娘坟
我行我摄十三陵——(17)万娘娘坟
- P5 r: x* Q* y( b8 v4 n
+ g* X' l8 |! s" K
4 x7 Y& _1 ?% G% ?; M; N
' M; R; }; H! L, x( k! s11:00
$ e+ `: L% N2 O
0 t2 I+ ~: O# f; k; }! R远远地看到了茂陵妃园寝 (万娘娘坟)的园寝院墙和外宫门。 9 U- X W: W( E0 f# `) E
; }3 l }0 C+ y
我行我摄十三陵——(17)万娘娘坟
2 Q+ B9 S6 j5 F1 O& y) c. ^
' I5 H2 C5 `. `% c% Y8 [
8 I _- ]1 J% l$ ^9 ~/ A8 \. F / A9 l2 H5 O2 y" i. }1 G
8 [# ]. o. f( a, J% Q
[转帖]: % b% B3 @' \+ V
0 I2 Y; b4 _/ c+ e! l
...... ; N) h$ @! f! x" o, J9 c3 c" k/ J
茂陵妃园寝 (万娘娘坟)
+ g! k9 K% W( c8 W5 Q# P+ F& o
5 g$ R3 P( w! C# J葬1人:
% m; v) g w1 J1 P! H1)宪宗皇贵妃万氏
Q5 G* c }; f / W; d+ M2 E9 `' {" H* ~, x
恭肃贵妃万氏,诸城人。 ' k/ s8 e1 R ~! F
四岁选入掖廷,为孙太后宫女。
5 Q9 P$ y4 @% z- `! a及长,侍宪宗于东宫。
: f+ ~7 z3 G3 S# m6 d2 G: O宪宗年十八即位,妃已三十有五,机警,善迎帝意,遂谗废皇后吴氏,六宫希得进御。
' ~! M+ B! N! r" Z( F成化二年正月生皇第一子,帝大喜,遣中使祀诸山川,遂封贵妃。 1 u( z" x( \! V& z
皇子未期薨,妃亦自是不复娠矣。 R3 o7 K( H1 X/ B3 {9 N
二十三年春,暴疾薨,帝辍朝七日。谥曰恭肃端慎荣靖皇贵妃,葬天寿山。《明史 孝宗本纪》 3 ~! g7 k& N0 ^* B6 |( N
7 z( j+ r2 }' v9 l9 |
7 g \/ G, e: t4 @) e 万 娘 娘 坟 5 g) p% ?9 t i6 ^
- ^' M n: j0 e1 j5 L( Z宪宗皇贵妃园寝(万娘娘坟)位于天寿山之苏山东麓。
# j; x( v9 m3 J& T E皇贵妃园寝(万娘娘坟)坐西北朝东南。 3 u3 \0 K6 _) v- ?7 o
9 ]" g" `( u0 e# D
万娘娘坟前院呈方形,后部两边内收呈半圆形,与东西二井略异。
) u$ c5 w$ ^ V$ b+ j - `1 D& v$ i+ W7 ~% f; E% d4 e+ D
万娘娘坟园寝外院,前院东西长197.80米、南北长138.50米。 : `# L* u0 d2 Z6 B
垣墙以大城砖砌成,顶部平砌四层出檐。
, b& `8 g! y& f7 H% K: _1 ?垣墙顶部绿色琉璃筒瓦,檐外挂黄琉璃瓦滴水。 2 {/ m4 k6 s i; y m
垣墙高4.30米,厚1米。 7 t- J* q8 i5 {( q# E3 e
南面垣墙正中设外宫门。
* Y/ l8 ]- c" y外宫门通高5.35米、宽3.23米、进深2.10米。上建有门楼。
: } |( W Z6 J( _! b3 t( O两侧距正门6.15米处各设一掖门,门宽2.77米。 * {9 Y3 q. Y6 ~# O' `* Q. P. q/ J
万娘娘坟外墙,门楼保存基本完好。 1 E7 r% d% [" n0 p
$ Z& u/ \0 Q. X' g1 c6 U" N" c: ~垣墙内围绕享殿及两庑建有内垣墙,长71.2米,宽47.58米。内垣墙高2.35米,厚0.75米。
; ?7 V) s% `8 x0 g! W内垣墙前后设门。
" B3 x p) Z4 n: M宫门(内垣墙前门)宽16米,进深3.60米。(面阔三间的殿宇式宫门?) 1 [% q4 D Q. K: {$ q+ c# M4 j
宫门北面,享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享殿柱础石保存完好。
6 q% r' m4 K; v享殿前两厢配殿各三间。两厢配殿基址今已不存。
2 c. g8 |; n7 D后寝门(内垣墙后门)宽2.88米。 # V- a. {* {! L% x. _/ k8 {7 B. N1 Z
. E3 l6 `& \: V! `: [9 g! C
万娘娘坟园寝后部形如长陵东西二井,东西长89米、南北长90.80米。
5 e# H. O' ^9 B+ L后寝院垣墙高3.50米、厚1米。
3 f3 B! P, k# V4 N1 l: E( W垣墙下部两侧以大城砖垒砌,中间夹石块灰泥,高1~1.35米;
4 A v9 ^* p! Q- Y5 l垣墙上部用山石垒砌,顶部平砌三层砖出檐,脊中间立一横砖,两边填碎砖抹灰泥作成屋脊形。
8 r$ D/ q; \/ [1 G% R0 d4 T坟园内外墙墙皮均抹厚一厘米的灰泥,再刷以红粉。 : e7 M" o$ d \, `
5 q* M% N8 h2 N
后寝门内,北面6.35米处立照壁一座。
' h$ ~2 g* z/ N$ w- r) U/ ^照壁宽5.1米,厚0.5米,高2.10米。
! y/ z/ l, O5 U9 x5 H) D% o照壁下以绿琉璃砖砌作束腰形座,上部为琉璃砖砌出屋檐,中间以三层方砖嵌心。
0 d# l+ o( w7 x. u' d6 V照壁北面立石碣(即圆顶的碑石)一通。
. o( G2 m% @: ~% X/ K# o石碣碑高2.2米,宽0.93米,厚0.27米。
7 q( E' z2 H) z( k, k8 _碑额雕出云凤纹。 3 S5 N5 P( J' B
碑座束腰形,前后两面各雕二凤,中间为一卐字云,束腰部分亦雕二凤,中间各一云凤纹。
! n; y" _, g$ z/ G, p5 Z1 R石碣北面置石供案。 2 Z7 h6 A8 J- D
石供案长2.23,宽1.05米。石供案大部分已陷地内,五供已失。
% [4 f N' G* t. _3 l1 r石供案北面为宝顶,残高2.5米、直径14米。 ( E0 h# x4 j; o5 q9 [
# {; V- B/ L! ^! r T3 z后面圆形的宝顶的院落今已被改成柿子林。
- ]. {+ N1 r1 B3 ]" r 2 u6 ^' B% ^, F2 }2 E
3 f4 e0 |3 R: C" D7 y0 Z
[正史]
9 f9 _9 L# t! k0 ^2 O 成化二十三年 二月乙亥(初五),以工部右侍郎陈政代左侍郎贾俊,修建皇贵妃万氏坟茔。 《明宪宗实录》卷二八七
5 X- \1 a8 L, j5 A% i) @$ W) a成化二十三年 三月丙午(初六),葬皇贵妃万氏。 《明宪宗实录》卷二八八 1 P% d7 P, n4 u- E$ x! p
......(略)。
. I* P! n2 Z2 r# `5 V
2 M, |) J0 [' B) y) W$ O
" t% Q" R! f' A
4 n/ j; Q- j9 h M9 L. s
我行我摄十三陵——(17)万娘娘坟
我行我摄十三陵——(17)万娘娘坟
我行我摄十三陵——(17)万娘娘坟
我行我摄十三陵——(17)万娘娘坟
我行我摄十三陵——(17)万娘娘坟
我行我摄十三陵——(17)万娘娘坟
我行我摄十三陵——(17)万娘娘坟
我行我摄十三陵——(17)万娘娘坟
我行我摄十三陵——(17)万娘娘坟
我行我摄十三陵——(17)万娘娘坟
我行我摄十三陵——(17)万娘娘坟
我行我摄十三陵——(17)万娘娘坟
我行我摄十三陵——(17)万娘娘坟
我行我摄十三陵——(17)万娘娘坟
我行我摄十三陵——(17)万娘娘坟
我行我摄十三陵——(17)万娘娘坟
我行我摄十三陵——(17)万娘娘坟
我行我摄十三陵——(17)万娘娘坟
我行我摄十三陵——(17)万娘娘坟
5 [' s& O+ @) q" r, B8 S
7 T3 ^1 q& S, Q+ @: f% C7 t: e
4 p' a, q! m& }- n0 d
; x! A$ r* l* s# L8 L$ K/ y秋季的陵园被繁茂的农田和果园遮掩着。
1 k) u% z }7 F/ r2 ?
- C. Z4 H! M- Y. o转贴二张图片:
3 V& ~! f. |$ l! I
" O, K) q x. w7 {
我行我摄十三陵——(17)万娘娘坟
我行我摄十三陵——(17)万娘娘坟
7 E% j6 F( d1 B2 ]; {: d3 I/ E# e( O5 u 3 I5 F9 @1 K4 A
! J1 C( \$ G) N% ]% i
1 y; C& C5 I5 \/ v
" I: `3 J* K3 Q: C6 f0 }5 S) S7 r
时间已是11:40
$ d2 J7 _* J$ E. A0 g: _ . ~6 J; Y) b @1 b. `5 L9 A
下一站,我要去悼陵监(悼陵村)周边的明帝陵的陪葬墓群看看。
! ~. Y/ _: r8 m# s; c; @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