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27705
帖子
阅读权限10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09-3-27
最后登录1970-1-1
|
本帖最后由 逍遥游天下 于 2012-8-12 19:21 编辑 , Y9 T1 C0 E u% R& v
9 j( x( Y% C$ t; x5 Y
四、五十年前我的几年人生参与的一次工作,最近在网上有人披露,当时绝对的保密。但现在解密了。我沒有参加现场的建设,但我在北京的工作单位,参加主控制机房设备设计。我看见了现解密的照片,有我当时工作的涵迹。感到有些许感慨。岁月如过隙的白驹,一切都过去了。 大概的情况是这样的:上世纪60年代开建,成为世界最大人工洞体;现部分开放为旅游景点
( C( x& j4 v6 X, y; T 重庆“816核工程遗址”对外开放。这个位于重庆涪陵大山中的洞体,是世界上最大人工洞体,有20多层楼高,可抵抗100万吨TNT当量氢弹的空中爆炸,被喻为“人工奇迹”。
/ z- C3 m- b2 j; x4 U, l* s* [ 在上世纪60年代中,中国实行核工业转移,历时10年在山中挖出洞体,并有71名官兵牺牲;该项目集合全国顶尖科技精英,共耗资7.4亿。后因改革开放,国家战略转移,“816”被停建。$ ]4 D% q" M3 ~( s4 J
该工程2002年被解密,遂成为重庆旅游开发项目。有人称,这能使社会记住那段历史和那些英烈。 b; p' V h- F4 Z8 T2 d5 t
■ 816核工程特点
5 s/ t% d7 _) z7 W1 d$ D# {( L7 |! M( ` 1 军工洞体位于重庆涪陵区,从1966年开始修建,是由中央领导批准修建的中国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
" W. K- v9 p; k6 R# a9 j+ E 2 整个洞体总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洞内建成大型洞18个。1984年,随着国际形势变化和国民经济战略调整,工程全面停工。# ~# o5 R5 y4 E
3 据评估,816核工程乃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可以承受100万吨氢弹空中爆炸冲击,还能抵抗8级地震的破坏。8 R+ L+ q$ `; W: i
4 神秘的、耗资7.4亿的816核工程2002年被解密,遂成为重庆旅游开发项目,于今年4月正式向国内游客开放。
3 c* C" |; S8 `7 U 从远处看,816洞体唯一的明显标志,是高出山体约150米的烟囱型通风口。在通风口下面的这座大山里,是816地下核工程设施。
9 X8 b' D. Z( g1 Y 这个工程始建于1966年,主要生产核裂变材料钚239——为原子弹的核心材料。工程于1984年停建,2002年解密,今年4月24日向国内游客开放。& k2 m2 p- I) L( U) m& V
这也是世界上目前最大的人工洞体,总投资7.4亿。) V+ g% A1 o( M0 S Q
导游小姐唐说,如果世界末日来临,她就躲到816洞体里。这个洞体可抵抗100万吨TNT当量的氢弹在空中爆炸。 d) Y( L2 F( _/ K
: J1 l0 j( I+ P
! A- f) i$ s; \8 J 世界最大“人工洞体” : M% L) F. h/ i9 y, n% n* }
为建核工程掏空一座大山,洞内有20多层楼高,18个洞室;目前只开放不足十分之一
0 G1 z! E* Q# ~1 G' ^! y 816主洞口位于一小片裸露的石灰岩地表附近,位置并不显眼。能提醒游览者注意的,是路边一块旅游广告牌,以及墙壁新刷上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常见的宣传画和标语,“不要战争,要和平”。( ~$ ?, X0 k: \# ^9 b1 Z. L
主洞口原先的铅门被拆除,墙体上剩下一道2米宽的凿刻痕迹,显示着当年这扇数百吨的铅门所有的宽度。) e! ?% V) P' u7 }
据导游介绍,洞体内曾经还装有一些小型铅门,由光电控制,只要核爆炸闪光一出现,铅门就会自动封闭,“这在当时是最新的技术”。
8 p2 g% o: y7 u% q1 ?4 l2 `7 G 7 H) K0 M1 ^& [ M k
这个洞体共有13层,主隧道位于其中第6层。拾阶而上,可至第8层,走上一个观景平台,能观看主反应堆大厅。那里是816最大的洞室,高79.6米,相当于20多层楼高。面积则有一个标准足球场大。7 F5 p1 g: ]" ]
离开观景台,上至第9层,为中央控制室。在那里,能看到一些圆形的巨型显示仪表,那是当年中国最先进的中央控制计算机组。! _6 B# }2 U6 |2 D
以上是这个洞体目前所开放的所有部分,也是816厂的核心部位。但其所开放的面积不到这个世界最大“人工洞体”总面积的十分之一。# f6 b8 M2 A5 _) l. b1 }
据重庆建峰化工集团公司洞体工程总经理何成福说,整个洞体共有大型洞室18个,道路、支洞、隧道等130多条,总面积1.3万平方米。洞内通风设施完善,四季恒温,维持在25℃左右。( e% p- H- D1 ?3 A! H
目前未对外开放的,比如洞体第3层,为核反应堆锅底。进去时须穿过一道类似潜艇水密门的小门。8 L+ @- Q! v. b% t
记者还参观了未开放的核废料存放处,那是一个足球场大小的大厅,高耸、阴暗,犹如哥特式教堂。大厅下面深达数十米处是引来的乌江水,核废料将在此浸泡1年才能进入后处理阶段。
. ?3 q8 X4 H8 |2 X 据介绍,816洞体共有大小19个洞口,分别规划为人员出入口、汽车通行洞、排风洞、排水沟等等。
: I7 g: v$ e+ R( p. Z 洞体施工石方量达151万立方米。那些土石方曾把当地一条白涛河给填平了。出于国防安全,中国核工业向西南山区转移;山高雾浓的白涛镇被定址后从地图上消失
: o8 K1 k1 t5 I! d) ` 由于816洞体已经解密,816厂建设的历史背景。! C% N3 Q4 P1 ]& E: L# h: z
816建厂和1964年在全国推行的“三线建设”有关。
, a2 i3 a0 \8 ^; [* x- N W E' z 据韩明介绍,上世纪50年代末,中苏关系急剧恶化,在中国参与援建的苏联专家被全部撤回,“于是我们的军事工业则变得无秘密可言。”
$ Y# m/ L' W6 |( B$ g' N 韩明说,1964年8月4日,越南战争中,美国炸弹落到了北部湾和海南岛。当时中央认为,工厂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于是发起了“三线建设”。- L M" z' {+ b9 v- C/ C: {
" D% n. U2 e r* b1 C8 U+ x$ G& o 重庆涪陵的白涛镇,当地有水量充分的吴江,背靠武陵山,山高林密,气候多雾,具有良好的隐蔽性。( s* J6 o& w1 s# o
定址白涛后,这个地名便从中国地图上消失了。因国家战略调整为经济建设优先,1984年816被叫停;当时已投入7.4亿3 H+ y! G" L9 k0 [2 ?0 T
- p1 f$ u! p/ V7 B6 k* Z 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当时有造反派找到816厂里,要“借颗原子弹用用”。
; p: t+ q, k8 ^$ c! W$ ? ' ^/ `6 d# e: L/ L; c
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与美国恢复外交关系。随后,苏联实力逐渐削弱,世界核战争威胁进一步减小。6 V, l4 E& H, l5 X; ]" L4 N9 [
而中国,开始全面实行改革开放,国家战略由国防优先,调整为经济建设优先。
& E) O% T& l, H) C/ \9 Q* O: I 截至816工程停工,其洞体已完成建筑工程量的85%,安装工程量的60%,总投资达7.4亿元人民币,前后共投入6万人,包括军人和技术职工。
1 G5 L4 K9 j. ? “7.4亿,在那个时代什么概念?相当于现在的三峡大坝。这是个人工奇迹。”当时7.4亿折合现在的币值超千亿,“当年普通干部月收入也就30多块。”( Y/ ^' p( m9 `9 [- h) o" U
变身景点对外开放 b0 u& H5 M" _1 |/ M4 m, W( H% @
“816”被解密后成为重庆旅游项目;当时参建者认为这能使人记住那段历史和那些烈士% S$ s: k+ q1 @8 N' l1 M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于2002年决定对816洞体解密,但对工程的文件资料、设备及其他涉密载体依旧保密。! n4 O, ~6 _$ ?8 v7 W9 R
得知解密消息,这是一个难得的旅游资源,“具有唯一性”。
# w. `" X' J+ y. G* W8 d0 b0 i 近期,“建峰集团”获得国务院三峡办公室一笔千万元资金,用于解决因三峡大坝而使乌江水位上涨后对816洞体造成的侵蚀。 \# r3 ?; G/ R( T
建峰用这笔资金对洞体的电力设施、道路等进行维护后向外界开放。# f Q/ {' N( g! L
“816工程遗址”已于去年12月被列入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出于国家安全方面的考虑,洞体只对国内游客开放。
/ ~: i: j/ j- ^ : ^: q' [# H, B$ r$ w
& D8 ^ A7 `% c, I( k+ n# w
www.stnn.cc
( H6 D0 A& }) l! hwww.stnn.cc # _# v5 Z% b8 K6 R
www.stnn.c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