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30
帖子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04-2-27
最后登录1970-1-1
|
一部北京史,半部中国书
5 f: E& ~: v- Y5 I
* {8 ^/ K6 L- ~1 f) Y1 J" V( s5 J1 M 北京崇文区东半壁街83号院,遭遇拆迁。张巍眼睁睁地瞅着在推土机的轰鸣中,自己的家被夷为平地。当时卸了老屋一扇红松木的窗棂,忽然萌生一念:“做个网页,追悼自己对老房子的哀思。
. q/ T6 X/ K3 ~* I% c1 t
- @. {3 t5 \9 W/ t# s 2000年11月1日,由张巍先生创办了网站“www.obj.cc--老北京网”,是一个带有公益性、文保性、学术性的老北京传统文化网站。
5 Z# |% ]) G( N& _1 Y& E* m" A" ?! ]1 C4 b2 J
建站21年以来,老北京网以弘扬北京传统文化,宣传文物保护意识为办站的中心工作。从书籍、地图、网络等媒介,分门别类搜集整理了超过5000万字的文字资料和数十万张的图片资料,包括老北京的历史、地理、民俗、风物、建筑、艺术品等等,其中不乏一些珍贵的历史资料。使老北京网逐渐成为一个老北京传统文化的资料库,成为北京传统文化门户网站。/ F9 N; |6 @( `6 |( Q+ O m
q Z# J2 U# @4 c. a" j
2004年,老北京网论坛正式开通,吸引了众多对钟爱老北京传统文化的网友,来自不同地方的京味儿迷,在论坛中畅所欲言,交流信息,互通有无,感受老北京千百年文化沉淀的独特魅力。而如何将老北京文化和文化遗产,更好的传承与保护话题,很自然的成为网友中间讨论得最为激烈的话题。
# }- A O. f4 M) L( |# R* `$ H
# X5 U0 l/ t# l8 Z- L1 F0 x' H 2005年6月,随着大规模城市改造对城市历史文化遗存破坏的情况愈演愈烈,老北京网召开了网友见面会。会间,众多的民间文保人士齐聚一堂,对北京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会后以老北京网论坛为平台,由网友自主发起老北京网拍记队正式成立。7 j# r! R W* }, s; }& A
; y$ b( ?* S( ?2 Y) C$ e$ T
老北京网拍记队以完整,客观,真实的纪录古都变迁过程为宗旨,利用业余时间,系统的拍摄北京城的胡同,寻访胡同里发生的故事。参与活动的人不分国籍,种族,年龄,性别,只要对北京文化感兴趣,均可参与活动。自活动开展以来,参与拍记活动人数累计过万,并留下了数十万余幅的图片资料,几乎囊括了北京所有的胡同影像。至今,很多照片已经成为了绝版得记录。在拍记活动的带动下,一些北京史地民俗界的专家学者,也参加到活动当中来,沿途为大家讲解,为拍记活动的针对性,知识性,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活动的同时,使网友的历史文化知识,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增加了拍摄的效率。一些外籍的朋友也参与进来,共同交流。- r& b1 g4 I7 [2 e9 H6 H
: `9 F9 Z X' S
老北京网通过网络平台,积极传播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得到了媒体界的广泛支持,各种媒介争相报道。
$ j7 `5 }( y5 _3 R
. [$ s, M4 @9 C 除了利用网络平台,老北京网在2005、06、07、08四年内,于北京近20所高校及一些社区中,举办了人文北京胡同摄影展。并在影展的同时,举办北京传统文化知识的讲座,对北京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s& t. ]0 V8 U/ u* _1 e9 Y0 X) q1 D. K* m7 d/ V$ O
在《文明北京 胡同2005》公益摄影作品展中,一幅根据卫星遥感图和1937年北京旧城地图对比制作而成的《北京最后的老城区》一图。作为展览的结束语,引发了观展观众的思考。
3 n+ V7 q' X- ?2 T4 o! Y# L# z$ h& @5 L" f0 o# ]
颁奖词, “他们奔波、呐喊,像保卫自己的亲人一样,用影像的方式挽救着北京文化的印记。在一个古老城市被现代化冲击得摇摇欲坠的现实中,在我们借2008年奥运之际展现民族风情、传播中国文化的背景下,这个保护民间文化古迹的群体所做的努力显得异常珍贵,也体现了现代公民依法保护文物、传承历史的公益心和法律心。”
+ T e( l0 p u# ~" l% Y" {' I- j, r* s; f
2007年12月4日,中央电视台,老北京网胡同“拍记队”作为2007年年度法治人物登上央视的颁奖台。' B% e2 s, r+ z+ J
) U* v; P2 ?- q: G 2008年,北京,老北京网拍记队获得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颁发的年度贡献奖8 c: G; L3 _/ n9 M; u9 ]- J
: G3 f4 q4 y- I& ~; j& U$ w: ^
2009年,无锡,张巍获得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颁发的年度杰出人物称号
2 r4 F# M# s. S 特别说明,所有的荣誉都是大家共同创造并分享。
0 ~% T) k8 v2 l0 J, W
3 G7 z* m: N$ O( [" D$ ]! _) L8 j6 v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通过老北京网平台,大量的民间文化遗产的传出人被挖掘出来,比如春节庙会期间,在老北京网的策划下,成功恢复了绝迹了百年的 幡鼓齐动十三堂 的花会表演形式,受到了民间花会界的广泛称赞。一些民间草根学者,通过老北京网的平台,使得他们的才艺得以进一步显现。6 i* L ] h4 W! a1 c
, Q; G4 [9 X7 Q/ X/ N/ _ ?
在老北京网网友的关注下,老城区基本停止拆迁的行为。这也是老北京网代表了民意的体现。# y/ t3 s, R3 k9 ^0 L/ ^5 ^
. f6 a. L) s$ @ 21年,记录一个古城,分享一个文明,老北京网,永远与您同行。" ~0 h! v8 ?4 c. O9 n7 e9 \
( |) I& s( Q. k1 H! n! I/ ]4 E5 `# o7 g/ t8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