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睡后是早起。 : R8 U3 s- F6 m/ K m$ U2 C
06:10 . 我睡到自然醒来。
& E+ z9 @7 @+ h% S8 W今日的行程是: 崇陵,崇陵妃园寝,阿哥园寝,端亲王园寝,公主园寝,末代皇帝溥仪陵....... * T1 T( A" R0 w) V
拉开房门先看天气:没看到星星。 4 p) K- Z+ R; I; S
今天是游览清西陵的第三天,也是此次游清西陵的最后一天。
: F5 @' {4 X4 z6 l3 T2 B天色慢慢地亮起来。
" A4 V: U; @& a1 R5 O W" J" m: n今天是阴天,云厚厚的,有雨的前兆。 8 R# o9 F5 [, B4 h B4 \: e0 |% V' `
先到八角楼路边的小摊吃过早餐。
X2 y+ [; A) B# F5 z' k+ l! v今天做两手的准备:
1 t* N6 L0 q7 r& H! d$ B/ K l1.)中午天气转好,游览按原计划进行,15:00 . 结束。
6 l# i# S9 q0 ~, l4 i' x* V* M17:00 .拍泰陵及神道. 拍西陵晚霞。
/ _+ w0 V/ ^3 P$ Z$ ^- v2008-10-05 . 06:00 乘汽车中午前到北京。 0 T D5 i2 d5 ]2 Q" u- _& ?! s
2.)天气不转好, 11:00 . 结束,乘小巴去易县,转乘汽车当晚到北京。 & M2 y$ A. k" Z3 R$ ]+ X ~% L) `
现在的时间是: 2008-10-04 . 06:50 . + b5 h2 ]( D' l( f' h% g
时间太早,估计陵区间运行的小9路指望不上了。 2 P. n* {) O8 k" G6 T/ y/ i
我徒步沿着环陵公路向东走,前往5公里外的崇陵。
% a( y, B0 f+ n& _+ W0 A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六)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六)
5 b5 x, Z) i% g6 l
崇陵为清德宗光绪帝的陵墓,也是我国最后一座帝王陵墓。
, I0 u: K$ o9 Z* t- Z4 K" [2 o崇陵位于泰陵东5公里处的金龙峪。 5 i+ V5 O! f$ r& I
崇陵的建造完全依照清穆宗惠陵。
, U, U3 s5 m/ g! ?! U4 ^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六)
2 \6 z5 a: X$ j) F
今年恰逢光绪帝辞世100年.............. }) Z+ e% W0 s) |
光绪帝(1871——1908)
; U R: G5 F4 {4 |7 I* c庙号:德宗。
; F! a3 C' K9 _' O谥号: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 t% @7 ?. i: Z出生:同治十年六月二十六日(实为六月二十八日)(1871年8月14日)(实为1871年8月12日) 陵寝:崇陵(清西陵)
. `) R Y M( a父亲:奕譞(第一代醇亲王) & E( G$ m1 N+ n% C2 @
母亲:叶赫那拉氏 1 a1 o! o- \; e4 K6 b/ W
初婚:18岁结婚,配偶叶赫那拉氏等3人 4 v( `: E. _( i: H5 \
皇后:孝定景皇后 叶赫那拉氏
" m. V2 C, ] P1 C! ^+ I T8 }后妃:端康皇贵妃,他他拉氏(瑾妃) ; N. n" m+ R! r
光绪帝儿时恪顺皇贵妃,他他拉氏(珍妃)
7 Z8 y6 D/ |' q5 r继位人:宣统帝(爱新觉罗 溥仪)
' x- G- B9 ~8 |. o q. z同治十年(1871年)生于北京宣武门外太平湖畔醇王府,为醇贤亲王奕譞次子。 $ j, z% L- p( C8 ~- u1 I
由于其兄早殇,同治十三年(1875年1月25日),同治帝病逝后以醇亲王长子身份入宫为帝,其时年仅4岁,成为满清入关后的第九位皇帝。 ! l3 [2 p1 _7 w' I3 X; K6 x8 p) I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主战。 ! a+ p H. i6 N$ R( e8 { L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主持变法(戊戌),同年,慈禧等发动戊戌政变,将其囚于瀛台。
9 T1 T$ V+ `8 P! l: p* G4 q$ ^% q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主和。同年8月15日被慈禧要挟,“逃”往西安。是日,慈禧处死其爱妃(实为爱妻)珍妃。 $ |8 W% p* e9 W; I' U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4日)酉时二刻三分驾崩于瀛台涵元殿内,时年38岁。 ! Z$ \) w! O; L2 h9 G5 d+ X+ H
光绪只有一后二妃3人。 1 h4 u% J& P3 w/ U9 L L6 z
光绪十五年正月二十日,19岁的光绪皇帝举行大婚典礼。
4 `* v8 i9 `! L1 n+ n, t+ G光绪的一位皇后两个妃子都是慈禧做主选的。 ) D, T6 E* T. A6 Q5 P
皇后不是别人,正是慈禧亲弟弟桂祥的女儿叶赫那拉氏。 6 J- s4 ~6 k% L
慈禧选自己的侄女为皇后,为的是在把朝政交给光绪后,还能利用皇后来控制和操纵皇帝,起码可以监视和掌握皇帝的一举一动。 6 r4 ? ]( k! E* o! @- j- V
光绪的两位妃子是瑾妃和珍妃。
1 L$ L! ~/ d4 j二人是亲姐妹,但相貌性格却大不相同。
3 @8 M' q: k9 D瑾妃相貌一般,而且性格脆弱;
; C9 q1 ]: U e' N9 E! P; B d珍妃貌美端庄,性情机敏。 1 t1 y: W8 [. O- h6 ^
珍妃对光绪的同情和体贴,激起了光绪对未来的憧憬和热情,同时,也引发了他要在政治上摆脱束缚有所作为的欲望。 - F% K Z h( g/ Y1 a+ g4 Y9 w0 M
大婚后的数年间,他与珍妃共同度过了一生中显得较为轻松的时光。
3 C9 D( {( s; S 光绪病死后的庙号为德宗景皇帝,史称光绪皇帝。 $ |9 {% A7 x) d4 o6 c! Z
........... ' l0 y7 V$ M! u/ J- ~
07:20. 我先看到环陵公路北面的阿哥园寝,
8 S( H0 g0 R+ {8 O# Z! j, }& B$ ]...........
4 _; {5 G, M4 q" |& Z+ v阿哥园寝东面是端亲王园寝, : w$ k0 i( Q8 G
........... 0 u/ w4 ?% J; i0 Z9 ^
07:50. 我又看到环陵公路南面的公主园寝。 . {& m* k3 _5 ?! R5 D" p
...........
1 I N( {1 Q+ g0 L9 }- f这一时间段的游记最后再补发。(所谓:尊卑有别.) - C; i, V- d0 x1 A7 c1 Q
08: 15. 我终于看到了崇陵道口的路标。 # Y/ l9 V8 n. W/ K, m
按路标指示的方向北行。
) B8 ?& O o' X, i15分钟后,我看到了清崇陵最南端的的五孔石拱桥。
9 z; h( f6 r. W: d" ?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六)
! I& x8 k7 s9 E2 w W; {/ Y0 u : p4 S# D; X- k0 d# o2 j6 o& A
崇陵的建造完全依照清穆宗惠陵。
% t0 ~! X3 b; S. U2 {- F; i崇陵神道未与泰陵主神道相接。 0 g2 @ b/ G# \4 J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六)
9 R- m: ~% B" A; y3 W2 h+ s* r+ R; j3 }7 c
9 R8 S; e6 t+ l4 v/ I最南端是一座五孔石桥。 8 T' w1 N5 e& N' i- M+ {
桥北200米有石望柱两根,柱身六棱形,边长0.57米。 5 I1 U5 X" N; s h1 N' ?
石望柱北有清西陵内唯一的冲天牌楼门一座。 " }5 s( l/ U$ K, U' x# H( S8 e4 }4 I/ p
牌楼西南角有一座布瓦卷棚顶班房,是唯一保存完好的此类建筑。
, j$ ?2 Y3 k7 T& }% s Y牌楼北东.西各有下马碑一块。 $ e( z1 S- P0 [2 B0 ^& |
东侧碑北是井亭。
( k4 i, o& k" p4 t0 |+ N0 B井亭北是神厨库院。 % h2 I4 t! `' x7 T% M
神厨库院西侧大路中央为神道碑亭,石碑上刻有“宣统尊亲之宝”的印章。 3 z8 M- W# A/ h+ J
亭北是三路三孔神道石桥。 $ v, V& N, F# D+ O
桥北东.西朝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出廊。
) S. K; R, C5 ?+ s0 q3 t. ^朝房之北各有一座班房。 4 B) p" ?/ | W! A, A, U
隆恩门后与定陵、惠陵皆同。 U& P2 Y0 z q
隆思殿木料均为异常珍贵的铜藻、铁藻,质地坚硬无比。 $ ^& `# E' H+ I+ J9 j; c. x2 H- Q/ D
用这种木料制作一把普通太师椅,重量竟高达百余斤,所以隆思殿被誉为“铜梁铁柱”。 ( ?$ f8 V& m" d7 ^+ B( Q
梁架之间增加了隔架料,既能托顶,又使殿内更加美观。 5 n! A* C9 M4 }# v
隆思殿内的四根明柱,底部有海水江涯图案,柱身为一条金龙盘绕向上,较其它帝陵的宝相花更加富丽堂皇。
) r) p0 @! K1 @6 l) ]5 X- r" y$ s; \9 i g崇陵地宫也为九券四门式,但比裕陵小,雕刻也较为粗糙。
, J# _( \7 n2 W. p: b6 x四个石门上刻的是罗汉而非菩萨。 6 y. s/ p# q6 \) f) {( P. `0 }$ W' H
地宫上方效仿慕陵,取消了琉璃瓦顶。
7 a! V7 g a v0 D' n( k1 f6 k
* a' `" K( E& v3 s # S5 U3 {7 V& t. V& k, P. ?7 G
; q9 x/ F2 a% d M6 t* G
崇陵为清德宗光绪帝的陵墓,也是我国最后一座帝王陵墓。
' X. G0 y8 q5 m崇陵位于泰陵东5公里处的金龙峪。 # D3 C" P3 {6 x8 \ e/ M
崇陵的建造完全依照清穆宗惠陵。
: R. f3 a5 F7 p9 Z3 I崇陵神道未与泰陵主神道相接。
- z F5 s8 i! o. w7 p) M9 F先鸟瞰一下崇陵:
& b7 R/ N# }' G0 l7 d: o3 ~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六)
- y1 f. [/ \7 }1 @7 H5 q, H% C0 K
最南端是一座五孔石拱桥: 2 W5 J8 Q( m' C H) l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六)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六)
% h/ v N/ C4 x9 S 五孔石拱桥的东和西各有一座五孔石平桥:
. s7 Q4 q4 N% i% C, D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六)
9 m+ W' l. J- k/ ^ 注意看:桥下中间三孔加固了桥墩,变成八孔桥啦!有创意! 4 C0 f5 ]8 \" a' }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六)
) l9 H6 R. V/ [5 W! S
. `1 p* y( C7 @桥北200米有石望柱两根。 " y, _1 q8 W5 ^& P8 `8 P7 v
( I0 H, O' }$ E1 z3 r, c% x5 c
走上五孔石拱桥向北望崇陵:
6 \4 m% _" w" U1 t, L) M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六)
& z2 x" \1 z O& Q桥北200米有石望柱两根,柱身六棱形,边长0.57米:
; J+ s5 g0 Z# n9 c) [6 w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六)
9 ?% ~4 b# z; @" N" Z# } z& o6 [8 x 石望柱北有清西陵内唯一的冲天牌楼门(棂星门)一座。 5 R: j9 \! P, V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六)
- J4 s6 ?7 r% c. R {* C; r9 n( t) t) h
2 R( v7 D: L( F! Y7 S: {( y& P/ B棂星门西南角有一座布瓦卷棚顶班房,是唯一保存完好的此类建筑。 2 l* j. X" b2 P5 P
冲天牌楼门的稍北,东.西各有下马碑一座: * r3 q# M" R/ [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六)
' F; y5 C& b2 j( G& r4 U
) B; O3 {& S+ d( l0 n' S8 \% f e东面下马碑的北面是井亭。 ) Q, I3 z- j2 T) Z }* u7 G. u7 p7 R
井亭的北面是神厨库院:
& y3 A- l! D( p/ _. q: j/ U U$ B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六)
7 {# @& ^' V% _: j7 G3 D神厨库院西侧中央神道上有小碑亭,小碑亭北是三路三孔神道石桥。
! m) B4 x2 a: J" I 3 y2 z5 L' k8 s% h0 N( U
4 ^) f$ {" T2 q) L3 P- W 9 t E( r2 c5 I
光绪皇帝(一八七二年——一九零八年)是清朝入关后第九代皇帝。
/ Q0 I& A$ x5 ~9 _+ Z! f" M一八七五年至一九零八年在位,爱新觉罗氏,名载湉。
, S% `, g, j5 R% {载湉系道光皇帝第七子醇贤亲王之第二子,其母叶赫那拉氏,即慈禧太后之胎妹。 ) X+ F' U# L* A, a& e9 a$ K1 Y3 Y
按辈份排列,既是同治帝的堂弟,也是同治帝的表弟。
4 b5 I2 I+ J# W* z( r& N+ w6 l同治十年六月二十八日子时生于醇王藩邸槐荫斋。 * C* @- { G' ]7 e1 T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酉刻,年仅十九岁的同治帝因病死于养心殿。 " o, E8 e" n8 o: E. D% A7 e. A
同治帝无嗣继位,由慈禧太后作主,将年仅三岁半的载湉接入宫中,入继为帝。 " @3 [" O1 W( X; l. e s
第二年正月二十日登极,年号光绪。
8 ?( b; f( s/ N; ]4 _1 s因年幼,由慈禧太后“训政”。 ; A' m& V: j: R! O
一八八九年光绪帝亲政。
% q; U( u" t* \( B, I% v至一八九八年“戊戌变法”。
0 Q# T9 A( s6 c' c慈禧太后于同年八月初六日发动政变,再出“训政”,光绪帝被软禁于中南海瀛台。
. J: @2 Y4 M! ~/ c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一九零八年十一月十四日)光绪帝先慈禧太后一日死于瀛台涵元殿,时年三十八岁。
: A1 ^* x3 Z7 ~3 u5 ~其庙号谥号全称为“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 x8 y; l0 y- G' u# q无子女。 7 F+ i' M9 ] m5 b5 ]
民国二年(一九一三年)十一月十六日申刻,光绪帝梓宫奉安于西陵金龙峪崇陵。
3 Q: U2 V5 ?0 I2 J' G按常规皇太子应从载淳下一辈近支宗室中择立。
1 m5 y2 l' V) z/ F' G; i6 P然而慈禧太后却执意选择了载淳的叔伯兄弟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她也成为当然的养母,从而使她可以再次垂帘听政。 % q5 G/ ^7 |' K7 N1 v- g8 c/ }
慈禧的安排注定了载湉悲剧的一生。 ) d) m0 v! A# c, g- q, P3 t
慈安、慈禧两宫皇太后命年仅4岁的载湉继清文宗为子,次年嗣承皇位,年号光绪。 ' H- ^% z* C1 s8 N; c' R1 e
自光绪二年(1876年),载湉开始在毓庆宫入学读书,师傅翁同龢力图把他培养成一位有作为的青年皇帝。
' l5 d( \2 d- c h4 \光绪十三年(1887年),载湉举行了亲政典礼,然而慈禧太后又玩弄政治伎俩训政了两年,才允许载湉亲政。
- g, Z$ f8 V3 t) ?/ w& q2 P$ p为了继续控制光绪帝,慈禧太后又立她弟弟桂祥的女儿为皇后,使光绪帝在亲政与大婚后仍然形同傀儡。 0 ~$ g( b& b2 d2 Q7 ~
载湉亲政后最受震撼的莫过于甲午战争和戊戌变法。
! D- q. u$ h8 O, o中日甲午之战,光绪帝极力主战,反对妥协,但终因朝廷腐败,而以清朝战败告终。
8 w7 \$ m" D. o痛定思痛,他极力支持维新派变法以图强,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
$ \5 r! g8 \. `4 S' F由于变法直接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党利益,而以光绪帝为首的帝党因无实力又未能控制政局,反被后党发动戊戌政变,导致变法失败。
! F9 G; V e# ]& M! ?" S# L政变后大权再次落入慈禧太后手中,对外宣称光绪帝罹病不能理事,实将他幽禁于西苑瀛台,成为无枷之囚。
+ k& D$ @) U+ g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沦陷。 ( {( ?" }/ v+ j/ \
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往西安。
; \3 {- Z) ?/ T7 U支持变法的光绪宠妃珍妃,力主皇帝应留京抗战,慈禧太后对她早有切肤之恨,临行前令人将她推入井中溺死。
; L5 @3 H. C( Z9 n而此时的光绪帝竟只能下跪恳求而无力阻止慈禧太后的肆虐!
3 F8 l8 |. ]+ [第二年自西安回銮后,光绪帝仍居瀛台,形同废帝,惟行光绪年号而已。 " C$ U! L3 @: B @- B, w
光绪帝本来体质孱弱,加之多年的抑郁与愤懑,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先慈禧太后一天去世,年38岁。 % J' O5 G+ e, D' j- Z
谥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庙号德宗。 ) L" y" [8 h* ?8 Y
葬河北易县清西陵之金龙峪崇陵位于泰陵东南九里左右,是清陵中建筑年代最晚的一座,至今不过九十多年。
& }& X9 W0 @$ f* O5 Y, i$ r8 J0 a 地宫中除葬着光绪皇帝外,还附葬着孝定景皇后叶赫那拉氏。
M3 j2 ]- b4 s% o9 J* c 清德宗孝定景皇后叶赫纳喇氏(1868-1913年),都统桂祥之女,慈禧太后之内侄女。 : k& h% p6 E8 d3 O6 \
光绪十四年(1888年)十月,慈禧太后为德宗纳聘。
/ W6 j- j5 o8 C1 j十五年(1889年)正月,立为皇后,长德宗3岁。
8 O& `0 P. D+ ]+ j, `二十六年(1900年)七月,八国联军进逼北京,随皇太后出逃至西安。一年后还京师。 ; K* [& t r6 K
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宣统帝入承大统,称之为兼祧母后,尊为皇太后,上徽号隆裕。
* a& O, k0 l( O! a6 U$ h, Z) g9 y宣统三年(1911年)十二月,携宣统帝下诏退位。
9 k; P# J% ~, p- h" K; N两年后卒于紫禁城后宫,年46岁。 ( e% ~; k: k% I" F, K. J
合葬清西陵之崇陵,祔太庙。
" y& P0 ^# \) S: a" }谥为孝定隆裕宽惠慎哲协天保圣景皇后。
9 T% m3 T% _( k孝定景皇后是清代最后一位皇后。 ' T* d' S$ I8 v* f6 g; E
神厨库院的西面是宫前广场: % E, D& K% n! u3 _% K( @; @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六)
$ D/ V6 j/ Z" X# e+ d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六)
+ a+ C3 ~6 K1 U8 ~ 神厨库院西侧大路中央为神道小碑亭: . r' Y( ]" l& @% y% \- K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六)
0 U9 G7 Q7 C9 p# T 神道小碑亭内建谥号碑:
; b* |* X5 @% [" \* z- F7 b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六)
; y$ g6 c" s4 S, \$ t * N- y, E: i: C' r' A5 X8 x
谥号全称为:
2 T k0 W3 t4 I: j/ @8 f“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 M3 S! `7 L1 Q石碑上刻有“宣统尊亲之宝”的印章。
0 G" t6 \* U3 E+ u+ {+ ]- j小碑亭北是三路三孔石拱桥: 8 s, l5 I7 m- |" _+ r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六)
9 A* `% R9 ~3 M6 n3 }3 W 小碑亭北是三路三孔石拱桥: 7 d1 I) R) b# E5 O; j/ |' ~: W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六)
L8 F4 s9 h1 h/ K. L6 V2 f三孔石拱桥栏板上精美的柱头石雕:
5 y# P. J' c) E( ^, {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六)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六)
. ?, d% V, a c
三路三孔石拱桥的东.西各有一座三孔石平桥:
2 A$ K3 O! J- U. x2 f% A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六)
6 }- c& M/ f& g- H. [( o. B
东面石平桥之南有小路向东通向崇陵妃园寝。 ; L3 @. j) D. ?, |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六)
3 ?- y, X' p6 i' @% [8 C9 @
2 M" w5 `+ j. G; o* p6 H ~8 T三路三孔石拱桥的桥北是东.西朝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出廊。 , g. w, u& S% m+ z. a
朝房之北各有一座班房: 0 a1 R9 J- V, h& j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六)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六)
/ I7 B C+ |7 q) h! y 北面的正中是隆恩门: ) X( t$ }, s# U8 B9 @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六)
2 P) q5 b# _/ m" M9 |5 E
隆恩门檐下悬匾:
5 i1 A5 S2 T+ ~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六)
% r! B" m5 ~& t$ f: Z3 |
7 T: [+ M5 d% r Z3 k隆恩门内是收费游览区。 / h& \9 r1 s: U1 i5 }
1938年,军阀混战时期,一伙不明身份的兵匪盗掘了崇陵地宫,多数随葬品被劫走。 & V# a/ q Q# i4 L- e& V; R4 m
1980年6月,经上级批准,清西陵文物管理处开启地宫,清理整修,供国内外游客参观。 . d: f" k/ ?/ p$ y4 X6 J
崇陵门票: 47元. (含地宫) 清西陵通票 122元.
3 P5 T9 {6 _$ u, n; q. j0 e虽然光绪帝生前很忧郁,但院内重檐九脊的大殿显示着皇帝的威严:
9 r* m4 S# X0 _/ G |
初游清西陵—永宁山下(十六)
2 m9 b/ k) q! o x
, U7 r5 Y+ h% p
3 P3 M- X0 A% @
7 a+ b3 z: W& X" G 2 S# k# V( T: N3 I8 @, g9 B! n3 C& m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