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801|回复: 37

参与策划楸树节之拍记:清晨侵古寺,初日照高林[含10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4-26 17: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参与策划楸树节之拍记:清晨侵古寺,初日照高林

参与策划楸树节之拍记:清晨侵古寺,初日照高林

参与策划楸树节之拍记:清晨侵古寺,初日照高林

参与策划楸树节之拍记:清晨侵古寺,初日照高林

参与策划楸树节之拍记:清晨侵古寺,初日照高林

参与策划楸树节之拍记:清晨侵古寺,初日照高林

参与策划楸树节之拍记:清晨侵古寺,初日照高林

参与策划楸树节之拍记:清晨侵古寺,初日照高林

参与策划楸树节之拍记:清晨侵古寺,初日照高林

参与策划楸树节之拍记:清晨侵古寺,初日照高林

参与策划楸树节之拍记:清晨侵古寺,初日照高林

参与策划楸树节之拍记:清晨侵古寺,初日照高林

参与策划楸树节之拍记:清晨侵古寺,初日照高林

参与策划楸树节之拍记:清晨侵古寺,初日照高林

参与策划楸树节之拍记:清晨侵古寺,初日照高林

参与策划楸树节之拍记:清晨侵古寺,初日照高林

参与策划楸树节之拍记:清晨侵古寺,初日照高林

参与策划楸树节之拍记:清晨侵古寺,初日照高林

参与策划楸树节之拍记:清晨侵古寺,初日照高林

参与策划楸树节之拍记:清晨侵古寺,初日照高林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4-27 19: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陆老师和闲云兄还有各位当家的,那天都够帅的!
发表于 2009-4-27 18: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补充几张:

6 k( z. c. Y$ F0 ^$ Z5 M; K+ I


与两位王校长合影

' u/ a9 h% _! c4 ?/ F* I. W



激情演说

发表于 2009-4-27 18: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画上盖张
 楼主| 发表于 2009-4-26 22: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盘子在2009-4-26 22:13:00的发言:
3 _0 j* s! a" }7 k. M' [

斋主,一看那桥我算判断出您家位置了。我在您入住前进过您那小区每栋楼的每个单元。另发一片,体现了斋主工作地忘我精神。应评个劳模.

3 c9 B3 M' d3 ~ s4 d: A6 Y

 

/ i( B9 ~7 D( h6 Y' P

 

: _2 @$ U% `6 ]1 \7 V$ T

前腿弓后腿绷,扇子别在腰带中

- |. p0 A) R; _# U5 B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33141_8534554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m% m# B+ B7 ^3 `

回复1,难怪我们那里的电器全都不好使,总是掉闸啦。

. V! n7 Y4 t& c: o. [6 r+ v: z

回复2,您也来段竹枝词啦。

# P" c( T1 O1 W4 B

回复3,那天太忙,我请来的媒体记者,还有嘉宾,全都没有顾得上陪同和说话,失敬得很啦。

y( f' ]& d3 m2 D, {" T

回复4,本想散朝以后,请您同观高楼村古城遗址,结果真的作鸟兽散啦。

+ Z: X9 V/ G% q" m1 I/ B8 O7 e3 L/ [

回复5,请等候,好戏还在后面啦。

发表于 2009-4-26 23: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22图与我同走的是北京大学唐晓峰教授的博士研究生.此番是代表唐教授而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6 2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参与策划楸树节之拍记:小蛮摇杨柳,老盘动心旌











  8 a5 f7 T4 G) P* z. A

校园里还有崇效寺遗留的藏经阁,经过整修之后,现已布置为校史陈列馆。昔日,藏经阁里珍藏着一幅《青松红杏图》,旧称崇效寺的镇寺之宝。《日下旧闻考》等古籍记述,明末洪承畴兵败于关外的松山和杏山之后,被俘降清。洪承畴手下一名副将不愿投降,出家为僧,法名叫智朴。智朴画了《青松红杏图》,用以影射松山和杏山战役,寄托爱国之情。清朝著名诗人王士禛在崇效寺发现了《青松红杏图》,为之题字赋诗。此后又有朱彝尊、翁方纲、纪晓岚、林则徐、康有为、梁启超、鲁迅等多位名人题诗,图卷陆续接裱为长达三十余丈的长卷,卷起后的直径“粗如牛腰”。

 楼主| 发表于 2009-4-26 22: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参与策划楸树节之拍记:掌柜忙拍记,嵇康赋广陵











, R" F6 J& [$ z$ Q: B# c

 

- V$ a0 V9 v2 q! L8 ]

2009年4月24日,北京市宣武区白纸坊小学举办了首届“楸树节”。当天上午,美丽的校园里古槐绽绿,长楸吐艳,群贤毕至,少长咸集,400余名师生和各界来宾出席了建校八十周年庆典大会,观看了“楸树节”学生歌舞表演,欣赏了旧称崇效寺“三宝”的楸树、画卷、碑刻。

( N1 n& P+ k2 ?2 g+ }1 C

 

8 ~2 p) q" t% U. k. i1 l5 o. G/ i

学校历任老校长和部分退休老教师在庆典大会上,遇见了一位前来寻找自己老师的残疾学生。这位老毕业生在找到年过古稀的邵老师以后,情不自禁地与邵老师抱头痛哭。他说,五十年前,因为自己双腿严重残疾,险些失去了求学机会,是白纸坊小学的邵老师收留了自己,培育了自己。这位也已是满头白发的老毕业生,向邵老师奉上了一件亲手编织的毛衣,以示感念难忘之情。

发表于 2009-4-26 22: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1,难怪我们那里的电器全都不好使,总是掉闸啦。

; K, z& P8 I5 _7 g# M, j8 o

 

( w- M/ j) J, z/ ?( F n

 

+ z5 D+ j! S2 U0 q5 w r' V

掉闸属于强电。这个怪不得我,您那监控好使吧。楼宇对讲好使吧,我看好像保驾期,基本没报修

发表于 2009-4-26 22: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斋主,一看那桥我算判断出您家位置了。我在您入住前进过您那小区每栋楼的每个单元。另发一片,体现了斋主工作地忘我精神。应评个劳模.

, R4 R2 q, V1 O0 y# w( v# d0 s

 

1 M) b9 I9 d" N5 G0 m9 [: B( g

 

& c/ N4 r2 u4 ?

前腿弓后腿绷,扇子别在腰带中

; n% h0 I n; o0 V

 


发表于 2009-4-26 23: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腕云集啊!

' ~2 l( S# ^, C) d- t0 ?

         掌柜、食烟兄、老盘子、闲云、居士~强阵容!

发表于 2009-4-26 23: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帝京子民在2009-4-26 23:24:00的发言:
1 e* N/ j; Q4 i

    大腕云集啊!

1 J7 r! P; A! T) ]) L

         掌柜、食烟兄、老盘子、闲云、居士~强阵容!

3 V3 d) E1 N- Z9 {

哈哈   老北京网  又做一善举

发表于 2009-4-26 23: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批石刻题记有点意思,关于那草书题记,斋主已有专贴介绍,此不赘议。建东花厅记作者是崇效寺住持越宗和尚,他是民国著名高僧,这篇文章我按照片抄了一份,顺便查了查后面题诗的那个世侄杨某。不过水平有限,仅见其曾编纂过杨氏的宗谱。不知哪位能有更多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09-4-26 23: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参与策划楸树节之拍记:好想带走你,花季真绚烂











发表于 2009-4-27 0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日如果没有蝶舞妹妹和飞哥老兄的大力协助,拓匾工作就不会进行的那么顺利

8 u( B4 Z, v1 W; t

特此鸣谢

& V5 h% s( i5 P

, A [ g" S) S' T


再请大家仔细欣赏一下聚贤图

& H% @, T* o1 P4 E

 

( R/ r D) j# T! |



 楼主| 发表于 2009-4-27 0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参与策划楸树节之拍记:槐阴尽余兴,香烟燃宝篆










4 y; ]1 O0 g' t5 J2 o/ O; S

 

( s5 L n/ {# J

 

, D9 y, t* i0 P) |2 |

白纸坊小学校园所在的崇效寺旧址,是始建于唐朝的千年古刹遗迹。学校南侧的崇效胡同,即因崇效寺而得名。学校北侧的枣林前街,也因崇效寺曾经种植着上千株枣树而得名。2008年,王红校长在学校五年发展规划会议上主持修订的校训“崇真、效善、尚美”,就是化用了古刹崇效寺名称里的“崇效”二字,激励学生们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

6 Q7 x) W) v' J# p


 

发表于 2009-4-27 07: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老照片和崇效寺整体图,及拓文来看,现有藏经阁东侧几间平房也是重要建筑遗存。
发表于 2009-4-27 08: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发表于 2009-4-27 08: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赞 我再补充一些

8 _& S5 Q( ~/ R) S

前期多策划

6 ~, @; n) S8 Q) F0 i% E% V$ R

/ z5 C2 E* E) X9 M# F+ I8 `


檐廊多美 

* U0 i1 z5 V9 s& Q. D

; _$ h; d2 P$ K


斋主做贡献 

7 Q M5 P8 f* o0 Q- p, P

& M; T; V1 |1 e7 a

 

% l( W% v. L) m; |9 Q

亲书卷题头

8 L3 G' }& [# h4 O3 R! M

+ c0 K3 M$ {- t9 O+ q7 W" I

 

3 ?5 g/ }, N- L! Q& Q

动人时刻现

$ T! O8 K2 J1 H1 _5 S$ X8 @

5 w! W' }$ x( Z9 o' |- @


留影作纪念 

2 y, b' Q& Z3 e, v' E8 d6 i; B

; m" a: A& b" w6 {# O2 v8 I

 

# D) K) R0 {/ [! Z. X7 F2 R o3 P

美女来相伴

" j9 z: c+ \: R% f5 _

. n, {! f9 Z8 b* d% I

 

/ N k5 {- R) M3 T' s7 `) i

亲手拓石匾

: I, {& [2 l# j) z, D


珍贵的图片 

* W& ]: s5 y; m0 W; g: X! m& j

' E$ ^( g2 X$ ?; b' X

 

/ s7 R* o) ~6 ^7 [+ t) j2 U

二老共合影

+ r5 O3 T3 d9 \( u' e9 B7 K

9 X2 C9 U) z4 H* {& a


居士凡心动 

" t* H& [% U; m7 }/ M2 `" R2 G9 M

, \/ d/ @5 v& K* n: {

 

$ v7 J. n! V. E$ ]9 Y, k

缶走真划算

发表于 2009-4-27 01: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点花絮

. e4 G ~. Q# ? K4 B( C

瞧把孩子冻的,内天可不暖和

8 r! o, W- U' h

5 t7 n2 o# F& Q o4 i

这个号手最上镜

小眼镜大家都注意到她了


斋主可知身后有黄雀

) D. ~9 h$ @& m+ D( `- Z' Y

& {6 g8 N& Z# |" t- h

 

0 B8 o( w- A9 Z4 b6 w h8 W

潘恭老先生是我敬重的长辈

* F! J- L' |/ \8 `

 

& X! a: Z Z0 R3 d7 u# x9 E


发表于 2009-4-27 02: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顶!
 楼主| 发表于 2009-4-27 02: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老盘子,您拍摄的那两个丫头,

与我所见略同。
 楼主| 发表于 2009-4-27 00: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参与策划楸树节之拍记:侯垒自凭栏,斋主赋诗篇








7 M7 o# J0 R; r* w6 g5 g

 

1 s* p! W) C z& a4 F# w

白纸坊小学楸树节校庆即景诗曰:

! v3 N' d0 [7 U/ B

楸树花开日,建校庆典时。

) v5 K s4 k1 m; L" n+ e

要做栋梁材,努力求新知。

- U9 f4 B) }" g% ~+ ?% J' |( P) O




5 _, ]2 N( ]5 s

一谢析津志,通风报信时。

; o, B1 ?2 I5 _ _7 {' |

二谢施无畏,教我压缩图。

4 G& F2 \; K( [3 y- n" G& H, T

三谢董野鹤,翩然入云中。

5 l* Y0 Y) ?/ Z6 b" D8 Q

四谢众网友,暮春雅兴浓。

0 P! `' m: @) {! O L# j3 `* V3 f

五谢我自己,拍片又撰文。

; M! L) ]! A5 o

六谢浏览客,费电又耗时。

! k$ x+ N4 F9 `" r3 k8 W& n

七谢众西施,赏心养眼神。

6 X) f! c8 [5 S0 p- h: v

八谢古楸树,使我俱怀逸兴壮思飞,可上青天揽明月。

# \( O, g5 K) z' u' C7 v4 b

 

发表于 2009-4-27 0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陆老师的诗不错.
 楼主| 发表于 2009-4-27 01: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一篇楸树诗

佳树称“木王”,

: ]9 |! K2 h5 K* L( h& e$ x. S( V

三春绽千芳。

) q& j/ b' B, U9 T( l9 D" x

寂寂依古槐,

; a, Q% N* M9 D

松楸是家乡。

. B G# m' ]5 Z( ]

 


 楼主| 发表于 2009-4-26 2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参与策划楸树节之拍记:庭中生佳树,花开正销魂










) u {, H1 }& `+ h0 `; A- P2 B

 

( L" F1 y9 ]3 K$ @& }0 k7 q$ z2 N# R

 

/ r: y$ a# B' e* E

白纸坊小学校园里的两株楸树是古刹崇效寺的遗物

! p! S' r' A- S* e

楸树,是紫葳科、梓树属的高大落叶乔木,每逢暮春时节,盛开上万朵淡紫色的喇叭状繁花。在北京,楸树存量稀少,只有33株,仅见于故宫、皇家园林、王府、古庙等处和少数宅院。楸树自古享有“美木”、“木王”的美名。桑梓松楸,同为故乡的代称,常入文人诗词吟咏。例如唐代李远有句“谢公何岁掩松楸,双鹤依然傍玉楼”。宋代苏东坡有句“倾盖相逢胜白头,故山空复梦松楸”。明代米万钟有句“高亭梵阁杂松楸,云尽烟沉翠欲流”。

0 h" D' g/ R& l* T# {3 N: r' I


 

 楼主| 发表于 2009-4-26 19: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参与策划楸树节之拍记:析津志是牵线人,闲云野鹤拓匾文











 楼主| 发表于 2009-4-26 19: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参与策划楸树节之拍记:答案,白纸坊学校80周年校庆

) o4 l( a* W9 z5 s

 

7 n! s4 n" S5 l2 X0 u% I

 

8 L' l6 @5 _) I( O

一,白纸坊小学校史沿革

1 ^& D- U7 F; ? r. a# m( n. l0 `* X

北京市宣武区白纸坊小学始建于1929年,原为民国政府财政部印刷局员工子弟小学,原址尚存,位于现在的白纸坊西街北京印钞厂一座小院内。建校初期为四年制初级小学,有学生100余人。1941年改为六年制完全小学,有学生200余人。1949年至1955年学校改称北京人民印刷厂职工子弟小学,1956年至2001年学校相继改称宣武区白纸坊小学、白纸坊第一小学、第二小学、白纸坊西街小学,2001年使用宣武区白纸坊小学校名至今。

3 q0 V, Q# z( I) _

1949年,学校迁入古刹崇效寺,即现在的校园,办学规模一度发展至教职员工40余人,教学班30个,学生1200余人。

- B* Y5 q ]9 o; S% s, c/ U0 `

 

5 y( @3 I$ c4 a3 [' ~9 c7 t! f3 S; O% t5 K




发表于 2009-4-26 20: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呼万唤始出来呀,密切关注中,哈哈

+ G% M3 p8 x% B, A& c6 P3 u

吃您的摈榔把我们的头都搞晕了

' \* J, \% s# ]

我先添个彩发一幅“未装裱的敕赐崇效寺山门石匾拓片”,随后的等斋主继续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4-26 17: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参与策划楸树节之拍记: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9 00:23 , Processed in 1.21673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