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277|回复: 7

曹操墓造假无疑(转载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8-26 10: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A; s5 I+ D. Q: }

    CCTV天天打着“古都安阳,令人神往”的广告,安阳却以一座横空出世的“曹操高陵”,“令人迷惘”。昔日统帅摸金校尉的曹丞相,陵墓成了有关部门的宠爱,不知算不算报应。

( i: M! a3 I2 k9 t( W8 t$ l

古人喜欢造大坟跟现在有关部门喜欢挖坟,并没有本质区别。越是老的坟,越是牛人的坟,挖起来越是起劲。盗墓分子,亦不过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开发”而已。

i; E0 v5 @, j8 M9 O

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腹地,如今的河南全境地底下能被挖的坟差不多都被刨光了。挖曹丞相的坟,那是迟早的事。

w: t8 _* `) o+ s: O7 M& O3 \

但是,假如有关部门心急火燎的想挖曹操坟,却找不到这座坟的具体位置,可又“时不我待”,又怎么办呢?看来只能造假了!可周老虎前车之鉴又不得不小心翼翼,这年头,造假都不容易。

* Q! w8 i8 f" d3 g5 S8 L1 N& {

 

O" S! K }. |( \6 |7 r

 

3 P" i% S7 p* ~9 k

曹操墓造假无疑

4 R- b( a2 v$ F/ T* W

对曹操墓提出的质疑有两点。第一,帝制时代的官员死的时候印章应当上缴,皇帝重新赐给才可以,所以曹操的印章应该上缴。第二,曹操印章当时经研究是铜印,而不是金印。金印只有皇帝才有,曹操印章不该是金印,更不是玉印。第三,在整个曹魏王朝时期(即公元220-265年期间),曹操不可能被称为“魏武王”,有着这样称谓的石牌更不应该出现在曹操墓中:古人的姓名,生前有讳称,比如讳称“魏王”,死后有冥名,比如“武王”,但讳名同冥名不可能一起用的。第四,曹操死之前的时候,并不是河南文物界所讲的,“曹操220年之前没有墓志”,其实是有的,而且220年之前墓志还有很多的。一直到东汉末年,这都是有据可查的。

. S W* f/ G, |3 N0 m9 t1 i

当时的墓志主要体现三个方面:一、墓主姓名历仕、郡望(祖籍);二、生卒入葬日期、地点;三、祖考子女姻亲官职姓名,简单明了。南京发现了很多的墓志,都是有这种历史背景的。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东晋墓志在公元313年京都洛阳陷落前还有很多,南京在公元317年建都后随着贵族们下葬才出现。这期间在河南安阳是没有墓志的,所以可以肯定的说,这段时间河南安阳没出现一块墓志。如果说对于这种举证,安阳河南考古队只要其中一块有证据的墓志,就可推翻,但这段时间历史上其实真的是什么都没有留下来。

0 `" H6 f7 Z1 N" j

这一点同宋朝一种公刻的有意仿古是一个性质。公元375年的墓志跟曹操墓志是一样的,这说明了什么?很简单,正常推理,这个墓志跟曹操墓志是一个人伪造的。从这可以断定,曹操墓志是假的,造假无疑。加上墓志是很新的,从公布出来的所谓出土文物连石灰岩没有,是干干净净的墓志,一看就是新的。而且造假者仿的是什么字体?仿的是1980年以后的公布图片,是1998年发现的墓志。1998年发行的时候,1980年公布,所以它是造假的。现在河南考古队为了证明这个墓的真实,可能觉得这个墓仿造的太新了,河南方面换了一图片,但是对于善于仿古的人,只要看一下就能看出一点都不自然,他们已经把这个用染的染料扑上去,看起来很自然。这是一种造假。他们把这种修补造假漏洞的手法,只能说明这些人造假的手段之拙劣,内心之心虚。

0 C$ l+ Y8 t( C& S* Z$ i# J

鲁潜墓志同样造假

( N' T: w/ C1 j4 D: W: N$ }. r, x) J

1998年4月,鲁潜墓志出土。这一方墓志,明确指明了曹操高陵的具体地理方位。河南文物部门也承认鲁潜墓志是发现曹操墓重要证据之一。金石学研究学者、江苏省书画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博物院特聘书画家李路平认为鲁潜墓志系伪造。中国三国文化研究中心顾问闫润东也质疑,认为鲁潜墓志不完全符合墓志格式,比如墓址、墓主生平等,相反鲁潜墓志的一多半文字是在描述魏武帝陵方位,“仿佛是特意为曹操高陵指路”。

3 Z- ^( S2 {9 W4 `* E

有意思的是,2009年底,在曹操高陵被正式宣布后,河北学者闫沛东、王绩等三学者特意到河南安阳进行田野调查。他们自称,调查中,当地人讲,从1998年开始,安阳文物贩子为了卖出好价钱,就已在西高穴村一带埋进了不少“好东西”,以诈人钱财。俗称“埋地雷”。“鲁潜墓志就是当时‘埋下的地雷’之一”。王绩讲,当地村民徐玉超就曾用尿和泥,制成一块比普通砖大一倍的颜色更青“古砖”,特别烧制后给了当地一考古学者,后者一直奉若珍宝,珍藏至今。

( [, \$ p7 b) F/ ?* X$ d q

闫沛东表示,目前他仍在收集更多证据,形成证据链条,以足证“曹操墓”是弥天大谎。一旦公布“铁证”,闫沛东表示自己深知颠覆“曹操墓”意味着什么,“即使全部公开证据,维护真理尊严,我的命运也注定是一场悲惨的结局”,毕竟其间牵涉人员众多,且能量不可低估。

0 E8 @ y: y0 M! s

 

( i7 {* B7 M6 E% j

 

* i+ ~9 L( L% f, Q- y( A

 

: C: t9 t5 f2 o! {7 z' c& K

 

5 v& k& B$ ]4 x! t L8 Y& }* _7 s

曹操墓就是一场期待暴富的穷折腾

6 H$ L) D3 {" I* X+ b% r0 K

据媒体报道,就在曹操高陵展馆拟于9月开放、门票价格初定60元之际,而目前全国23名学者共同指出,安阳“曹操墓”在发现和发掘过程中,存在人为策划、蓄意造假的行为。曹操墓打一开始就活在质疑声中,舆论认为其是“华南虎”第二。不过,“华南虎”能够被证伪,是因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搞一个纸片就想冒充老虎,不是说脸皮厚就可以骗人,这也是个技术活儿。而曹操墓则可能是个“罗生门”,因为这里面有技术含量,一口咬定就是曹操墓,你也没辙。

0 H2 ?9 y' n( S7 T& | Y

事实上,曹操墓用不着辨别真伪,其早已不是一个学术问题,想用考古知识对其验明正身简直就是“关公战秦琼”。曹操墓是个人民币问题,不仅要保本,还要创收。“曹操墓”这个概念一经抛出,剩下的就是按部就班地包装运作,有人摇旗,有人呐喊,有人出具证明,有人忙着上报,至于反对的“杂音”,则一概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正所谓“搁置争议,只顾开发”。

9 o9 ^5 E4 U# C4 E$ [0 w2 J7 ?

于是,出尔反尔也就不奇怪了。此前,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孙英民还言之凿凿地表示,“曹操高陵的发掘,以保护和研究为目的,不会用于商业开发,也不会允许进行任何商业活动”。言犹在耳,曹操墓就要坐地收钱了,而且连墓地附近都已经修通了二级公路,分明是奔着赚个钵满盆满去的。曹操墓现在俨然已是当地的“明星企业”了,是要充当纳税大户的。据媒体报道,为了打造这一“明星企业”,当地用于土地征用、墓葬发掘和加固、临时展厅建设以及外宣方面的花费已接近2000万元,而这时候所谓专家跳出来质疑曹操墓是彻头彻尾的作假,这不是坏人家生意吗?真要是让这帮专家把曹操墓给说黄了,弄不好当地公安局也会发个网上通缉令什么的。

# e, b# {. t4 \

“曹操墓”有可能变成丑闻

' S e4 c+ k& s# j R" |

“曹操高陵”的定论,极有可能变成一桩丑闻。丑闻,首先自然是考古学、考古界的丑闻,因为是考古学专家主持考古发掘,并组织专家论证的。但从本质上说,它是一桩政府丑闻。所谓“曹操墓”是由当地政府组织发掘、论证命名的,国家文物局也公开表态,“认定该墓的主人为魏武王曹操,此墓即曹操高陵”,而且要求河南省 “按程序申报曹操高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果西高穴大墓被证明不是曹操墓,不是要让政府有关部门丢脸吗?

/ k/ _8 Y$ X9 W

现在,对“曹操墓”的真假只是存在争议。面对“权威”和官方的定论,有一批各方面专家“不信邪”,存在异议。但他们不是为反对而反对,而是确有证据。专家提出这些不同意见,并不能彻底否定西高穴大墓为曹操高陵的可能性,但严格基于事实的质疑已经使此前的定论成为“不一定之论”。发掘“曹操墓”,本带有强烈功利色彩,考古发掘本应属于学术范畴,却被当地政府全盘“掌控”,又是电视直播,又是组织专家论证,请来的专家全是挺曹操墓派。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专家团一行12人,1月11日从北京出发,14日就认定西高穴大墓为“曹操墓”。数日后,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就赴安阳考察,认可了“曹操墓”定论。

; x, y( q1 u; r/ c+ U0 G w+ H

考古本是一个学术问题,不同专家有不同意见,就让他们进行争议好了。有争议,就不要过早地定论,通过学术上的相互质证,真理自然会愈辩愈明。学术讲究事实与根据,没有任何权威,权威的意见不能仅凭自己的权威压制“非权威”的意见。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很权威,但在学术上他们仅是一家之言,不能直接否定不同意见。在当初发掘“曹操墓”时,就有人质疑当地政府筹划“旅游经济”动机可疑。如果为了吸引游客,就把他人之墓认作曹操墓,这当然是一桩丑闻。不过,国家文物局可能犯了一个更严重的错误,就是不顾考古的学术性、科学性本身,以行政意志和公权力强行为一个并不可靠的结论加持。图什么呢?捞到政绩,失去信用,得不偿失。

4 \4 R! n! t3 E: c$ ?3 H, K) ]

 

/ Y% {4 v4 ]( ?( s: q

 

' l& t* o- H2 z- f" ^- r3 s* o+ q

 

0 m& P0 z$ }7 T. g

 

O' `& Y0 P, @: s) E- S

不老的三国故事,不安宁的曹操墓

8 p! V+ J% @+ t @0 c5 I( w

《三国》影视剧的一再热播,证明大多数百姓对这一段不足一百年的历史有着莫名的兴趣。历史人物和历史题材不规则的“冷与热”,反映的是历史人物本身的人物可塑性和人格标杆性往往并非历史成就能简单衡量之。刘备终其一生未能全面光复汉室,即便不作“关公战秦琼”式的比较,仅与他的先祖光武帝刘秀相比,刘备作为帝王的政治成就和历史价值远不如刘秀来的至正亮洁;“武圣”关羽论武力连同时代的吕布亦不如;丞相孔明先生勤于理政、外交而疏于奇谋,并非传说中的“诸葛之智几近妖”。

9 M$ X# |2 d, O$ }, S8 D* @7 p

所以三国历史和三国人物被反复谈论,绝对不是六百余年前的一部《三国演义》所致。三国故事架构和人物风骨实在是满足了太多文人武人的偶像想象。刘备——隐忍与权谋、关羽——忠义、诸葛亮——智谋、曹操——豪迈与狡诈、周瑜——帅气与胆略、袁绍——愚蠢与自负、司马懿——野心……宋元以来,《三国演义》和三国话本、段子、戏曲的流行和今天民间号召力,都是这种偶像想象所结下的果。三国人物不仅是中国历史人物,他们是中国人的历史偶像。

% o' G: ?3 e, _- `5 \

自然而然,对曹操这个顶级知名的三国人物的着重探究和对曹操墓的执着开挖,体现了民间愿望影响官方考古现象泛滥的背后,是民间会通过掏钱买票参观来实现对这种愿望的追求心理。而这,正是河南官方一再重申曹操墓为真的主要心理动机。

' e. K q3 C2 _8 B: [: o

曹操墓、学者和地方政府的三角恋

5 } b& z- w$ S4 e c

曾经组织专业盗墓队的曹丞相,不可能想象不到自己死后亦遭相同待遇。千百年来,包括曹操墓在内的帝王墓穴屡遭职业化盗窃,世上盗墓挖坟的风气从来没有中国这般兴盛。历史偶像的经济要素,在于历史偶像能跳出专业历史考据的学术层面,进入到民间日常的话语兴奋点范畴。这也是为什么大肆炒作“曹操墓”的安阳,明明已经有一座更有历史价值的殷墟遗址,却还要绞尽脑汁大做曹操坟文章。而今的河南,可以挖掘的名人墓穴已经不多了,曹操,有关部门是不会放过他了。

0 E( Y5 m2 l# N/ @4 w3 y+ S, w( A

但麻烦的是,开挖一个名人的坟茔不是开发一座楼盘,建完了就等人掏钱入住。挖坟是有个真假争辩问题的,就像周正龙拍年画虎,这玩意不太好骗。所以具有鉴别真伪权威的专家,就粉墨登场了。曹操墓的真伪争议戏剧性地把考古界高密度地推到了新闻版面上,这似乎是过去几十年不曾有过的事情,当年发现兵马俑的人就没面对过这阵势——那时候没有这么多媒体,没网络,也不准随便报道。

& p6 S( r* w- l

考古学界长期以来算是冷板凳,不像文学评论、哲学界、经济学界等轮番占据显要位置,社会影响大,这次沾了故去千年的曹操的光,闹出了大新闻,可如今河南安阳方面和部门考古学家们提交的证据,在非主流学界的质疑下似乎漏洞重重。但更有意思的是学术争议后面地方政府扮演的角色。如今中国似乎是个什么题材都可以用来做商业开发的时代,神话传说中的史前英雄、小说里的主角和近代学术名人都轮番登场为发展经济做铺垫,这真假莫辨的曹丞相墓自然也没让人放过,据说曹操高陵展馆9月份就要对外开放,门票价格初步确定为60元,后续据说还要大事开发修建景区建筑。

7 [+ w3 A3 j" @! X+ e

 

! p7 W) U0 G6 ?+ q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8-26 1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和故宫一个价,这帮人疯了。
发表于 2010-8-31 21: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敢问 这篇“造假无疑”文章的作者是何方人士?
发表于 2010-8-26 18: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fang916在2010-8-26 17:25:00的发言:
2 R% p+ z6 ?7 f8 F F7 {

我希望它是真的。我相信它是假的。

8 E/ p$ R: T0 s; I# E' S4 G( \% R

我相信,过不了多久孙悟空、猪八戒的墓就会被发现了。

0 u& z ~% S" V- U

精彩,高见。好口才,跟杨立新、宋丹丹、老刘麻子他们练的吧?好像曾经见过一个帖子,说孙悟空的坟墓已经出土啦。

发表于 2010-8-26 17: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希望它是真的。我相信它是假的。

5 c- Q" W, G$ F( M& ?" v

我相信,过不了多久孙悟空、猪八戒的墓就会被发现了。

发表于 2010-8-27 1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相信这些所谓民间专家。

. }4 a: i: w8 J) S, j X5 m9 x

 

4 ]/ R/ p$ Z& E, h. `4 E' P

所谓曹操墓真假问题本来就是个假命题。考古界并未定论,而且就一座已经盗空的墓而言,永远都不可能定论。何质疑之有?

) W; P2 W1 c1 b

 

- n c: O0 S k2 O W' W* F

何况他们质疑真伪的论点都站不住脚,且不值一驳。

7 \0 d) t: a' \4 O9 t( N8 n& q

 

2 |/ `* U! v, P

别拿制度说事,如果曹操那么老实那么守规矩,他就不是曹操了。

* H. P+ i' ^8 B$ p2 @

 

1 |1 Q% l( w( V% K

单从某些人用三国演义当证据就足以表明这些人水平之低劣。恐怕这些人都没听说过还有一本和三国演义名字差不多的史书吧。

6 m& k; J! W' i2 i) n, G

 

" o& ?& T. {% M! C4 t1 u( ^

我以一个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硕士毕业生的名义发表上述言论。

& G4 v5 F6 \; p. W1 s

 

. v6 B( [2 C* J2 R

实在不想一一驳斥,别逼我

发表于 2010-9-7 11: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炒作,利益驱使。
发表于 2010-9-10 08: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燕京琐忆昔话在2010-8-26 10:19:00的发言:
2 I5 r% e/ Y1 X7 s

" Z" Z/ o2 }( q4 C2 h1 P

昨天,因自称手中有“曹操墓”造假“铁证”而备受关注的闫沛东,在济南接收了山东商报记者的专访,并首次向媒体亮出了他手中的“铁证”——参与造假村民写的书面证明

既然这个农民本身就是当初参与造假的骗子,那么他的书面“证明”又有多少可信度?
如果这个农民是个可信的人,那么按理不会参与造假。
因此,这种让骗子进行作证,在逻辑上就属荒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6 18:11 , Processed in 1.152008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