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9 n' q( w/ m b' P; V; l 091224《北京晚报·44版城记》
& d9 d& {$ p; y3 Z, n桂公府探秘“凤凰巢”
; @" b" [$ B/ U- a+ n陆原 撰文、摄影
6 y" `! m F L- H; o+ ?9 y桂公府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南小街的芳嘉园胡同11号,昔日的主人桂祥是慈禧皇太后的二弟。桂祥因为女儿做了光绪皇帝的皇后,受封为三等承恩公,被称为桂公。由于桂祥姐姐是慈禧皇太后,女儿是光绪的皇后,桂公府被人称为凤凰巢。前不久,利用桂公府旧址营业的北京桂公府餐饮有限公司在装修施工中,在庭院地下发现了一口古井,使得神秘的“凤凰巢”里又增添了更加神奇的色彩。
) O) a6 ^6 n& |2 G慈禧太后不会出生于长治或芜湖 $ k. J# E7 a" ^3 D4 O' N
人们常说桂公府是“一门两个皇后”,还说慈禧太后出生于山西长治或安徽芜湖。其实慈禧太后不是皇后,也不应被说成是出自二弟桂祥的家门。
; N, e' s8 F2 @& d+ q6 K$ g/ ^清朝咸丰二年一月至三月的《内务府奏销档》记载,咸丰二年二月初八日和初九日(1852年3月28日和29日)清宫选取秀女,到了二月十一日,“敬事房太监传谕旨,封惠征女叶赫那拉氏为兰贵人,命于五月初九日进宫”。
1 n7 Y' G4 q8 y2 _; i2 U" Y就在开始选取秀女的前两天,朝廷于二月初六日“调徽宁池太广道张印塘为云南按察使,以山西归绥道惠征为徽宁池太广道”。出自《咸丰二年二月军机处上谕档》的这条记载,破解了关于慈禧太后出生于山西长治或是安徽芜湖的无稽传说。
; X0 f1 ~7 g* f8 i* [慈禧太后的曾祖父吉朗阿曾任户部从五品员外郎,祖父景瑞曾任刑部从五品员外郎(员外郎相当于副司长),父亲惠征曾在北京国子监学习,是相当于秀才的监生,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任吏部笔帖式,相当于秘书官。惠征在评审政绩时得到过“京察二等”、“京察一等”的好评,历任吏部文选司正六品主事、验封司从五品员外郎、验封司正五品郎中(相当于司长)。慈禧太后出生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这段期间父亲惠征一直在做京官,她只能是出生于北京。 % q6 X: H! K$ U4 E% m+ W& [* R* B
惠征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升任山西归绥道的正四品道员。
/ {' a4 G- v: A4 w1 ]& ~$ z《清史稿·地理志》记述,归绥道虽然隶属于山西,但是管辖着位于现在内蒙古境内的归化城、萨拉齐、清水河、丰镇、托拉克、宁远、和林格尔七个地方,衙署驻在归化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当时的长治县在山西南部的潞安府,惠征的女儿怎么可能会出生于长治县呢? $ ?) ]( J! {) F0 T. v g
惠征在归绥道的政绩不错,两年多以后调任安徽的徽宁池广太道,管辖着徽州府、宁国府、池州府、太平府和广德州,衙署驻在太平府芜湖县。咸丰二年二月十一日,慈禧被封为兰贵人,这时惠征尚未及到达芜湖上任,他的女儿怎么可能是出生于芜湖呢?
: ^, k' p# B; ?- f7 X0 p4 c咸丰三年初,太平军进攻安徽,惠征擅离职守逃往江苏镇江避难被革职。咸丰三年六月初三日(1853年7月8日),惠征病故于镇江。
1 p- _9 j" S! K P! r生子有功步步高升 ' o5 j- n6 j. Z2 T6 ~, W; ?
清朝皇帝的女人,分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八个等级,地位待遇相差悬殊。以乾隆钦定《国朝宫史》记录的后宫配发猪肉数量为例,每日“皇太后猪一口,皇后猪肉十六斤,皇贵妃十二斤,贵妃九斤八两,妃九斤,嫔六斤八两,贵人六斤,常在五斤,答应一斤八两”。
/ h4 P0 w6 b' g1 O1 X慈禧初进宫门,就是第三等级的贵人,起点可谓不低,两年以后又于咸丰四年二月二十六日(1854年3月24日)晋封为懿嫔。咸丰六年三月二十三日(1856年4月27日),懿嫔在紫禁城西六宫的储秀宫后殿丽景轩,为咸丰皇帝生下了长子载淳,当天就被晋封为懿妃,一年之后又被晋封为懿贵妃。
2 u6 H" f1 v- N R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1861年8月22日),咸丰皇帝死于避暑山庄,长子载淳即位,次年改元以后称为同治皇帝,死后庙号称为穆宗皇帝。 , X+ z, P4 |7 Y# g- b0 ?5 L6 `
载淳是咸丰皇帝的长子,但不是独子。《清史稿·诸王列传》记载,“玫贵妃徐佳氏生悯郡王,悯郡王生未命名,殇。穆宗即位,追封”。咸丰十一年九月初一日(1861年10月4日),载淳尊奉咸丰皇帝的皇后钮祜禄氏为慈安皇太后,尊奉自己的生母为慈禧皇太后,后来又追封已经夭折的弟弟为悯郡王。 6 G- d& V: [' m
慈禧兄弟两人先后受封承恩公 / ~) j- i+ x$ v# P6 l+ T- N
在清朝,亲王、郡王、贝勒、贝子这个系列的爵位是用于赐封给皇族成员的,非皇族成员赐封爵位是公、侯、伯、子、男的五级系列,每级爵位又分为一、二、三等。其中男爵是从一品,子爵是正一品,公爵、侯爵、伯爵都是超品,可见公爵的地位是极高的。 & l+ E( y) Q3 B# C- P' a5 B
《清史稿·职官志》记述,雍正八年定制,外戚封为一等承恩公,外戚特指皇后的父亲。乾隆四十三年又规定,外戚没有文臣武将那样的丰功伟绩,只能封为三等承恩公。 % m2 z, U; |: B. K3 v' z
《清史稿·外戚表》记载,同治元年八月十八日(1862年9月11日),正式追封慈禧皇太后的父亲惠征、祖父景瑞、曾祖父吉朗阿均为三等承恩公,慈安皇太后的祖上三代同时也都被追封为三等承恩公。按照清朝制度,慈禧太后没有做过咸丰皇帝的皇后,娘家父、祖不应受封承恩公,但是慈禧太后破坏了这个制度。当时,慈禧太后的父亲惠征已经死去,由慈禧的兄长、惠征的长子照祥承袭了爵位,并且在照祥死后,于光绪七年六月初二日(1881年6月27日)由照祥的儿子德善承袭了爵位。这是慈禧娘家人得到的第一个三等承恩公爵位。
% z, r( h/ }# C$ j0 g. m到了光绪十四年十月初五日(1888年11月8日),慈禧太后在紫禁城西六宫储秀宫里的体和殿,为十八岁的光绪皇帝选定了二十一岁的静芬为皇后。静芬的父亲、慈禧太后的二弟桂祥于十月二十一日受封为三等承恩公,并且在桂祥死后,由桂祥的儿子德恒承袭了爵位。这是慈禧太后娘家人得到的第二个三等承恩公爵位。 ( C' W1 ^+ V6 z# v
常见一种说法:慈禧娘家人的第一个承恩公是照祥,照祥死后由桂祥承袭爵位,这是错误的说法。
+ k2 x5 M! J" b, b7 D3 i4 A5 Q桂公府原来是胜保的住宅
M$ Z. z+ @, Y( L桂公府地址在清朝属于镶白旗的辖区。慈禧太后家族本来隶属镶蓝旗,居住在镶蓝旗辖区内的劈柴胡同(今西城区辟才胡同)。咸丰皇帝死后五个月,慈禧太后于咸丰十一年十二月十八日(1862年1月17日)以同治小皇帝的名义下诏,将原属镶蓝旗的娘家抬旗升入镶黄旗。那么桂公府为何又设在镶白旗辖区内的芳嘉园呢? 5 m4 A0 I8 ]+ |: m( i
原来桂公府本是胜保的住宅,胜保正是镶白旗人。
& i8 Y3 V" x" k8 t# j; d9 m《清史稿·胜保列传》记述,胜保,在道光二十年考中举人,历任顺天府教授、光禄寺卿、内阁学士,“屡上书言事,甚著风采”。太平军攻略武昌时,胜保上奏军事方略,得到咸丰皇帝赏识,命以内阁学士的文职会办军务,屡建战功,累次受到赏赐花翎、赏穿黄马褂、赐予巴图鲁(英雄)勇号、赏加头品顶戴的奖励。咸丰十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胜保率领八旗军驻防东郊定福庄,参加了通州八里桥大战,咸丰十一年,被提升为兵部侍郎。咸丰皇帝死后,胜保支持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反对肃顺等人掌权,得到慈禧太后的信任。但是胜保在打击太平军和捻军的时候,因为招降敌军将领,遭到朝廷疑忌,被以“骄纵贪淫,冒饷纳贿,拥兵纵寇,欺罔贻误”罪名革职抄家,于同治二年判令自尽。胜保的住宅被赐予了慈禧太后的二弟桂祥,桂祥的女儿就是从这里被迎娶进入皇宫做了皇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