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 e% O {$ g1 U# O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形式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在“密苏里”号上,日本代表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这时国共两党围绕接收北平胜利果实的斗争也展开。当时的情况是国民党的军队尚未到达北平,日本军队也没有放下武器,蒋介石命令日本人维持社会秩序,不许向共产党的军队投降。而中共在原华北局城市工作部基础上成立了中共北平市委,开始为向日军受降和接收北京城做准备。据资料记载:此时的中共北平市委建立于1945年9月30日,刘仁任书记,武光任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周小舟任宣传部长,甘春雷任军事部长,韩庄任秘书长。市委下设学生、工人、平民、铁路和文化等5个工作委员会。北平市委成立后,主要机关的工作地点设在平西北安河村一带的,以大觉寺为中心的庙宇、私人别墅以及学校里(见下面的照片)。当时的北平市委机关对外称之为“八路军”。
, P- ^2 \/ ]7 y 之所以将机关设于此处,一是由于交通便利,其西可通过妙峰山中道和中北道两条香道达门头沟和河北的中共根据地,东可乘马车等交通工具过温泉、颐和园、海淀等地进入北平城区;二是由于群众基础较好,这里在抗战时期就有很多八路军的交通点、堡垒户。比如有个叫赵麻子的车把式,家住北安河村,曾多次以马车运输为掩护,完成了市委主要领导亲自布置的从北安河向阜城门送情报的任务。 6 H6 Q. o6 G( ]
北平市委在这里领导了与日军进行受降谈判、集聚接管北平城的武装力量、培训干部、办宣传刊物等活动。如:当时,按照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的命令,市委市委书记刘仁与占领北平的日军代表的谈接收北平城问题的谈判就是在大觉寺旁边的莲花寺举行的。据说当时为壮声威,中共武装力量的布防从莲花寺沿途一直到温泉以东。市委还在这里组织了袭击清河的伪军军校,夺取武器的战斗。这次战斗是趁国民党军队还没完全占领北平时候进行的,共缴获长短枪900支,轻机枪11挺,还有大批弹药和军用物资。中共北平市委的一些宣传机构,如《北京日报》的前身《新闻要报》等,还有平西情报站等情报机关也设在这里。 % P' b6 P4 r/ i' A
当然,国民党对接收北平也早有准备,在美国的支持下,1945年的9-10月份,国民党大批接收官员、军警等,很快就到达了北平,并先行从日军手里完成了对北平城的接管,使中共对日军受降和接管北平城都未成功。国民党军队占领城区核心一带后,很快向郊区扩展,后来连从大觉寺到温泉的路边小山城子山上都驻扎了傅作义的208师所属军队。由于在北平开展斗争困难,1945年12月底,北平市委机关转移到张家口。到1946年6月,国民党挑起内战,北平市委又从张家口撤出。 2 c6 P) T" t2 u- h7 T% M
从这一段历史可以看出,北安河地区,大觉寺一带,也就是现在被称为“大西山风景区”的地域,不仅有很深的历史文化内涵,而且还经过一段红色风暴的“洗礼”。由于党中央在井冈山、延安驻扎过,而被称为“中国革命圣地”,从这个意义上讲,大觉寺地区也是北京“革命圣地”之一呀! 6 X( G. }/ K) d: p
根据有关人员的回忆和历史资料,辑以下照片供参考。
/ z' z- c* v6 f9 e1 N中央批准北平市委成立后,主要领导和工作人员主要在大觉寺以及其南一华里的莲花寺、北一华里的普照寺居住和办公,对外统称大觉寺。原北京市领导、抗战胜利时曾是北京学生运动的负责人张大中在《我经历的北平地下党》记述:1945年9月15日,我接到通知,说刘仁已经到西郊,让我立即去他那里汇报工作,地点是大觉寺。我立即借了一辆自行车,出西直门,赶赴大觉寺…… + F+ X5 N. a5 X. O# W
[原创]抗战胜利后中共北平市委的活动遗址研究
* r# ]* C$ ]/ {' |) x; K6 E- ]禅房 7 J% j# P5 t9 z* y
[原创]抗战胜利后中共北平市委的活动遗址研究
; m' J/ v. n! I j- ?无去来处殿
[原创]抗战胜利后中共北平市委的活动遗址研究
% W, B! D2 M9 H: Y与日军谈判处
[原创]抗战胜利后中共北平市委的活动遗址研究
' d7 k9 }0 S4 ^0 B* S# m. ^2 n( W中共平西情报站所在地
[原创]抗战胜利后中共北平市委的活动遗址研究
7 c5 S7 Z; x+ H9 Q% u! y9 `+ _ 2 t" X1 u$ X( n. O( }' p
大觉寺主要大殿挂着匾额两面,一曰“无去来处”,一曰“动静等观”。原为佛教用语,不意却成为北平市委后来活动之谶。第一句是说这里不是北平市委长期驻扎之地,果然不到半年这个新成立的市委就撤出北京地区。第二句是说驻和走是一样的,果然不到三年这些人又回来了,三年前的工作也没有白做。(戏言而已)
4 Q# I0 c; e: z2 Q) l
. w8 j8 B2 d' i3 ^; h' x, d& Q 张大中《我经历的北平地下党》多次提到:“莲花寺北面有一个小院落,名叫贝家花园,是法国医生贝西叶的一外别墅”。1945年9月,“在贝家花园的小楼上,我向刘仁汇报了工作”。“1945年11月1日,刘仁在北平西郊贝家花园同安捷(张大中夫人)谈话……”
6 L4 f3 E) U* L
[原创]抗战胜利后中共北平市委的活动遗址研究
. @: s& s& q9 s% o" Q' C% k6 i
碉楼门
: O* S7 ?) U- h( _: \ & {7 ^ ^0 p0 J; n( a; s
北大房
 & _- R7 v0 y! I* ^. I7 b
碉楼

, i1 U" k1 }/ l碉楼内部
2 K2 a3 G1 h. k2 _+ z6 ~2 B3 l
; j: T, \# l5 m3 A
有关资料记载:1945年9月,北平市委在原中法附中(现北京47中)召开北平市委首次干部会议,市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武光在会上代表市委作形势任务报告,对接收北平问题进行布置。
; y, g j) L$ y$ Z' ^3 C( T
6 N! l# K. C8 w0 K0 i; y9 F北平市委召开干部会议处
 + i1 w4 Y; I- s1 S2 ?1 D
 围墙
! A) a) m% f, J. x4 b0 A1 ?
" c. V3 X4 ]8 s 有关资料记载:日寇投降后的1945年8月至11月,中共华北局城市工作部在秀峰寺创办了专对北平人民进行宣传的《新闻要报》,即《北京日报》的前身。当时采访、编辑、电台、印制、发行工作人员都住在禅院,著名作家杨沫曾是报纸的编辑人员,在其回忆中多次提到这里。
- C5 O C6 d' P0 s7 b% i
[原创]抗战胜利后中共北平市委的活动遗址研究
* B$ Y/ y5 L f1 ^: R$ ^; L2 ?3 K
主大殿 0 p, N& e6 {( N A

0 d( p9 T3 ^- l$ J1 `& U% @* m+ j$ C入口处
 7 ?! _+ k L' Y3 y/ u; D5 H
禅房
5 Y$ f a) m$ P. ]6 ?
诗曰:
& N, U0 Y. l/ F0 A* S/ b, ~青山曾经一抹红,先驱聚首向北平。 3 l$ T: R: I2 R5 S
风吹雨打石印在,长卷书写大英雄。
8 m0 l% p5 F8 @5 U0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