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399|回复: 22

回回菜饭好吃,回族历史渊源流长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7-10 11: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许多朋友可能生、长在北京。但你的亲戚、家属、祖代父辈有多少是少数民族血统?当然有。回族饭、面食、清真菜好吃、干净。她的历史渊源流长。

$ X' V; y( Z+ w9 W* E& |* V

 

9 R/ n9 e% i0 N% z0 y% l2 k' {

   唐宋时期,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兴起后,大批阿拉伯穆斯林商人来中国经商,居住在广州、泉州、杭州、扬州以及长安等地。不少人娶妻生子,繁衍生息。当时他们被称为“贾胡”,沿海各地的被称为“蕃客”,生于中国者被称为“土生蕃客”。这些人中除极个别文化水平较高者采用汉姓外,一般都沿用阿拉伯、波斯人名字,没有姓氏。如赡思丁、木八拉沙、阿合马等。

- j/ O5 b" D' Z& B1 F

   回族的取姓方式有其本民族的特点,有以伊斯兰教先贤名中某一字立姓的,也有以祖辈原名中某一字立姓的;有皇帝赐姓的,也有主动改用汉姓的;有以回回族名立姓的,也有以居住地名取姓的,还有不少被迫改姓的
   13世纪,随着蒙古人的西征,中亚和近东、中东的阿拉伯、波斯等大批穆斯林官吏、军士、学者、商人以及工匠等,被签发或自动迁徙到中国来,分布在全国各地,当时被称为“回回人”。他们定居后,与汉族杂居,并与汉、蒙古等族通婚,繁衍生息,融合形成了以回回为主的民族共同体。他们仍沿用与伊斯兰教有关的名字,即回回名,亦称经名。极少数官宦和士大夫出身的人,既使用原来的回回名,又受汉族的影响,起用字或号,如回族著名诗人萨都刺,字天锡,号直斋。有的为了避免回回名字的重复,在原回回名的前面冠以汉姓,如金阿里、马穆沙等,以便称谓。还有少数人采用汉姓名字,如马昂夫、萨天锡、丁鹤年等等。
    明代,朱元璋采取了大民族的同化政策,歧视、压迫少数民族,禁止回族内部通婚和使用“胡语”、“胡姓”。回族迫于压力,隐去原来的名字,开始采用汉名。但在取姓方式上,与汉族有着很大的区别。他们大多取回回原名和伊斯兰教先贤名中某一字的译音立姓,如伯笃鲁丁的后裔取其祖辈名字中的“伯”字立姓,后又改“伯”为“白”。这种得姓方式,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所以出现了汉族姓氏中没有或少有的姓氏。如赛、纳、哈、速、羽、邸(底)、亚、虎、拜、提、撒、陕、闪、忽、萨、麻、沐、黑、沙、海、朵、者、回、玉、把、糙、阿、改、鲜、喜、定、可、靠、洒、摆等等。俗话说:“十个回回九个马,剩下的就姓撒拉哈。”其中常见的马姓回民遍布全国各地,是回族中的大姓。在回族姓氏中,除了马、丁、白等常见姓外,赛、撒、速、忽、纳、闪等十三姓在《百家姓》里却找不到。在白姓回民中,除以前辈原名译音立姓外,还有一个来源是皇帝赐姓。元代回回世家伯笃那丁,“其子察汗,赐姓白氏”。

, F$ M {4 k0 O4 e9 {! @

在回族姓氏中,以回回民族和地名立姓的虽占比例不大,但却很有代表性,富有民族特点。
    回族民间早就流传着“回回姓回”之说。在我国河北。山东、西北今居住着不少姓回的回族。
    回族立回为姓,据回姓老人讲,有其深刻的含意:一是回回本身是阿拉伯、波斯等“回回国”来的;二是回国人信仰的是“回回教门”,即伊斯兰教;三是回回经过长期的发展已形成为回回民族。为了让后代记住祖源,信仰“回回教门”,记住自己是回回民族,便立“回”为姓。

0 Q8 }0 [; J& F/ ]& d* Q

中国回族是外来民族与国内的一些民族相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共同体。由于回回民族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回族的姓氏也有自身的特点。  
    唐宋时期,中近东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较多的来到中国,受到中国政府的欢迎和款待。被唐人称为“胡客”或“蕃客”的大食人或波斯人,有些久居中国不归,在他们所在的蕃坊生活,仍然保持着原来民族的姓氏。如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来广州的阿拉伯人翰葛思,宋神宗时所非尔及其儿子赛严、赛伏丁,孙子苏祖沙等。但也有少数人因崇尚汉族文化,或为了走上仕途,改取汉姓,例如唐宣宗时的进士大食国李彦升,五代时的名人李(王旁加旬)、李舜(王旁加玄)兄妹。其祖先都是波斯人。  
    进人元代,大量的中亚各族人、阿拉伯人、波斯人、回纥人进入中原,并在此定居,繁衍、生息、融合、发展,形成了中国的回回民族。

1 ?5 a- Z) U: q( W! N# n0 X( n; V

 

: |4 V4 v! d1 r }

 

5 n) L0 _. _; o9 O4 w, y

 

q$ o7 b+ b" B

回族姓氏 

# h+ Z+ `% n2 L

目  录

A:阿 艾 安
B:把 白 摆 拜 宝 保 比 卜
C:常
D:达 答 笪 党 岛 邸 底 丁 定 端木 朵
F:法 凤 傅
G:尕 改 高 宫 古 桂 郭
H:哈 海 韩 郝 何 合 黑 洪 回 忽 呼 胡 虎 户 花 华 黄 火
J:几 翦 金
K:靠
L:喇 拉 刺 腊 蓝 兰 李 莉 梁 刘 龙 鲁
M:麻 马 买 麦 满 虎 猫 毛 米 苗 敏 明 沐 穆 木
N:纳 讷 乜
P:蒲 浦
Q:茄 且
S:撒 洒 萨 赛 散 沙 山 闪 苫 陕 单 扇 舍 双 石 苏 夙 速 宿 锁
T:塔 唐 帖 铁 佟 仝 脱 妥
W:完 玩 宛 万 王 望 巍 魏 温 乌 吴 伍
X:翕 喜 夏 鲜 契 选 薛
Y:颜 杨 羊 冶 伊 易 以 尹 尤 羽 玉 郁
Z:糟 绽 张 仉 赵 者 针 郑 朱 庄 子

" T5 i4 w! o6 A7 K* U& p$ V. C

 

1 [( A. K! j7 Q! E* W: J

从对回回民族姓氏的考察,我们也可以了解我国回族的形成、来源、成份以及民族融合、民族发展兴衰的历史。

- r4 k' T( {/ T/ ~5 S Y

 

1 O% ^0 B5 m2 u5 k2 Z4 U' x! S4 O

 

. a+ ^* G5 J6 q4 W$ |

 

* }( g( e, h5 t9 C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7-10 16: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猫姓...

) U# o9 R* K7 M$ i2 y

 

发表于 2009-7-10 16: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晚上要去新办喽..希望能看到妙心!
发表于 2009-7-10 15: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鲁丝在2009-7-10 15:22:00的发言:
1 b, u6 X! ~' R/ U& B* ^) ]+ f

你的意思是,以后大家出去,朋友屋里坐,我在外面等着

; ?" J' T" r* X" M

 

4 m5 i8 w. `" _# B7 ^ Q1 \$ p. W% L( N( k

???这到那跟那啊?我说的是维族吃饭讲究,必须进穆斯林餐厅,不像一般回民可以和汉民一起吃,只是不吃猪肉食品而已,人家维族不相信汉民的餐厅。这是民族信仰问题,这和你有什么关系吗?聚会可以照顾你去穆斯林餐厅就是了,如果你不介意,也可以在汉民的餐厅吃饭,大家不点猪肉不就完了?你是不是想的太多了?讨论一个很简单的饮食习俗就把个人拉进来?我认识的回民多了,很多还是伊协的人,大家经常一起吃饭,大家彼此尊重对方的信仰。没听说谁在外面等着啊!看东西别老带着个人感情,我只是阐述了一下维族穆斯林和回族穆斯林在饮食上的区别。甘肃的部分回民甚至连酒就都不喝。难道我也是暗指你今后聚会不能和我们一起喝酒?

发表于 2009-7-10 13: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最近因为研究,接触一些维吾尔族朋友,他们在饮食上还是比较在意的,不像我身边的其它回民朋友,可以和我一起在汉民餐馆就餐但不吃猪肉就行了。他们则不然,必须去信得过的纯穆斯林餐厅就餐。所以我一般就请他们带着去自己的朋友开的饭馆吃饭,如果答谢或档次高点的,就去新办或乌办吃饭,去那里吃饭不但可以叫我的穆斯林朋友绝对放心,而且也叫人家觉得亲切。
发表于 2009-7-10 14: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鲁丝在2009-7-10 14:25:00的发言:
; H- |8 H# B2 v8 c

回民和入教是两码事

0 b# X9 e1 N6 H- d9 W5 g$ l

 

$ \1 L: L- ?. m$ M

我记得北京穆斯林协会一个副秘书长和我说过,回民都是穆斯林,但穆斯林不一定都是回民。不过我说的维吾尔人饮食讲究和这个有关系吗???我印象中,只记得我小学同学姓马,是一个回民。我们小几个孩子在一个同学家吃过一次午饭饭,那家是汉民,后来回民同学的父母知道了,好好的教训了一下我那位回民同学,从此以后那位同学再也不在汉民家吃饭了,也饮料也不喝了。

发表于 2009-7-10 14: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族竟然有复姓.....

$ I; z$ o: V" g

曾有一个同学是回族,姓“靠”,但是读“HU”或者“KU”,不读“KAO”。但是活该他脾气好,同学们读“KAO”,叫他的时候就说“KAO,做这做那....”......

3 O! ?, d7 x2 Y3 m( q; F1 m

 

发表于 2009-7-10 14: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识的回民似乎“马姓”和“满姓”居多。好像都是默罕默德译音?我记得小时候,同学父母和我讲过。我小学附近就哟一个回民聚居区,好像都是当年在旗的回民。对了,我记得我同学和我说过,他们很在乎“回回”这个称呼。为此还和叫过这个称呼的同学打过架。

发表于 2009-7-10 14: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在2009-7-10 13:46:00的发言:
我最近因为研究,接触一些维吾尔族朋友,他们在饮食上还是比较在意的,不像我身边的其它回民朋友,可以和我一起在汉民餐馆就餐但不吃猪肉就行了。他们则不然,必须去信得过的纯穆斯林餐厅就餐。所以我一般就请他们带着去自己的朋友开的饭馆吃饭,如果答谢或档次高点的,就去新办或乌办吃饭,去那里吃饭不但可以叫我的穆斯林朋友绝对放心,而且也叫人家觉得亲切。
4 s1 X J+ I8 b4 c" G3 b) |5 J

回民和入教是两码事

发表于 2009-7-10 15: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识:回、马、杨、金、宛、李、王、丁、靠。

$ R9 W" A) }; p, F- c7 ^$ E0 @

我觉得姓猫有点怪

发表于 2009-7-10 15: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在2009-7-10 14:41:00的发言:
7 k5 a4 z% W- e& q

 

9 L# Z( Z, q& p' c

我记得北京穆斯林协会一个副秘书长和我说过,回民都是穆斯林,但穆斯林不一定都是回民。不过我说的维吾尔人饮食讲究和这个有关系吗???我印象中,只记得我小学同学姓马,是一个回民。我们小几个孩子在一个同学家吃过一次午饭饭,那家是汉民,后来回民同学的父母知道了,好好的教训了一下我那位回民同学,从此以后那位同学再也不在汉民家吃饭了,也饮料也不喝了。

6 @4 q( U% K/ P6 F) U

你的意思是,以后大家出去,朋友屋里坐,我在外面等着

发表于 2009-7-10 15: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在2009-7-10 15:35:00的发言:
( A2 p6 _5 [) |/ x# N, X4 p

 

7 R& c" S3 ^+ y0 t9 b

看东西别老带着个人感情

k! m$ v& P) d" F2 g+ w8 r

你从哪句话看出我有这个意思了?

发表于 2009-7-10 15: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鲁丝在2009-7-10 15:39:00的发言:
0 l4 F( w5 e f8 \

你从哪句话看出我有这个意思了?

- k7 g* [- C% I

 

! E/ | r% L6 H) f& E" t

" S/ n: N X! B+ J& \+ K

' k& H. _+ }; D, E# K5 ~3 h4 G: P$ }) a! s8 p5 c: v: U! Y* c& r" o& t8 O c1 M6 X4 K
& l5 V) Y1 s8 _: H
: R; ?7 E" `( l" W' c# n6 r/ N3 K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在2009-7-10 14:41:00的发言:
. V) Q4 T8 }# \+ D, q

 

5 J: y. e5 W3 u' V: q7 r. m. O

我记得北京穆斯林协会一个副秘书长和我说过,回民都是穆斯林,但穆斯林不一定都是回民。不过我说的维吾尔人饮食讲究和这个有关系吗???我印象中,只记得我小学同学姓马,是一个回民。我们小几个孩子在一个同学家吃过一次午饭饭,那家是汉民,后来回民同学的父母知道了,好好的教训了一下我那位回民同学,从此以后那位同学再也不在汉民家吃饭了,也饮料也不喝了。

! c" i) t; E6 k e. F! \' Q

你的意思是,以后大家出去,朋友屋里坐,我在外面等着

) ~, \. P' G. J, S Q

 

& o& ~0 Q2 |7 Q6 |- `( G

 

3 A$ A7 Y6 r6 n3 ?& \ E

那您这意思是?

发表于 2010-4-19 09: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盘子在2010-4-18 22:17:00的发言:
7 [7 M. J5 R* _) w: b" @

北京的回族由于民族特性,保存下很多北京传统文化。对于非回族的朋友,只要您是热爱北京文化的。都应抱有一种诚惶诚恐和瞻仰的态度去对待北京回族的传统。多看多听少评价。

- G2 O" `/ X: H8 S3 G! q0 f6 Q

回族是极珍爱传统的民族,这是穆斯林的特色,中国内地的回族穆斯林,比如北京回回,更是无形中保留了或者说参与创造了很多老北京的传统。比如北京小吃百分之八十是清真小吃,比如你在牛街礼拜寺还能听到老北京惯常的嘘寒问暖和老爷子们的逗乐。

6 L1 {7 u; [% \+ T- D1 w+ H1 M

 

5 [2 c9 r; J3 E

而从一神教传统来说,相对于犹太教和基督教社会,穆斯林社会更忠实地延续了信仰的原初形式,并在生活中点滴阐释了其内涵。

发表于 2010-4-18 19: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最好的好友就是已经丧失了信仰的回民。但能看出伊斯兰精神已经融入了他的血液中。他不饮酒,不抽烟,远离丑事,注重功修,内心很纯净。
发表于 2010-4-18 16: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族的全称就是“回回民族”,不过民族这个说法,还是近代的事情,尤其建国后搞的,也算一个合法外壳吧。回回主要靠信仰得以延续至今而未被彻底同化,但那些远离了甚至背离了信仰的回回人,则已然被化于无形了,最多保留了吃不了大肉那一点饮食习惯。真正的回回人,是虔诚的穆斯林,不饮酒,不抽烟,远离丑事,注重功修。至于维吾尔人因为浸透了伊斯兰信仰,且长期聚居于边陲,所以背离者要少。以前都说回回都是穆斯林,甚至称伊斯兰教为回教,但如今不同了,很多内地的回回后人,经历了文革那些中年人和如今的年轻人,一部分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穆斯林了。越是到了末尾的光阴,越是乱象丛生。
发表于 2010-4-18 14: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源纳婷)回回菜饭好吃,回族历史渊源流长感谢

    感谢文章作者。也感谢几位讨论者。有的回民只知道自己是回民,至于其他的回族基本知识一点都不了解。这不能完全责怪他们。我们都应该一起静下心来互相帮助,学习,了解,掌握本民族历史和基本知识,继承和发扬回族优良传统,要自爱,自尊,自强。自己都不尊重自己的民族风俗和生活习惯,别人还能尊重你吗?从生活一点一滴做起,作一个地地道道的回民人。
发表于 2010-4-18 22: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的回族由于民族特性,保存下很多北京传统文化。对于非回族的朋友,只要您是热爱北京文化的。都应抱有一种诚惶诚恐和瞻仰的态度去对待北京回族的传统。多看多听少评价。

发表于 2010-4-19 2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爷爷这门是元朝时跟达礼麻一起来的这边  

! Y, R. x4 \5 H! ?7 \9 T6 G

 

发表于 2010-4-19 23: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源纳婷在2009-7-10 11:40:00的发言:

( s+ p: n* f, W5 ^4 k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许多朋友可能生、长在北京。但你的亲戚、家属、祖代父辈有多少是少数民族血统?当然有。回族饭、面食、清真菜好吃、干净。她的历史渊源流长。

5 k6 E. ~5 J& H( _/ q7 a

 

( o$ O; a b9 }, Y) t9 @

   唐宋时期,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兴起后,大批阿拉伯穆斯林商人来中国经商,居住在广州、泉州、杭州、扬州以及长安等地。不少人娶妻生子,繁衍生息。当时他们被称为“贾胡”,沿海各地的被称为“蕃客”,生于中国者被称为“土生蕃客”。这些人中除极个别文化水平较高者采用汉姓外,一般都沿用阿拉伯、波斯人名字,没有姓氏。如赡思丁、木八拉沙、阿合马等。

8 R2 a8 E& x. Q/ `3 Y

   回族的取姓方式有其本民族的特点,有以伊斯兰教先贤名中某一字立姓的,也有以祖辈原名中某一字立姓的;有皇帝赐姓的,也有主动改用汉姓的;有以回回族名立姓的,也有以居住地名取姓的,还有不少被迫改姓的
   13世纪,随着蒙古人的西征,中亚和近东、中东的阿拉伯、波斯等大批穆斯林官吏、军士、学者、商人以及工匠等,被签发或自动迁徙到中国来,分布在全国各地,当时被称为“回回人”。他们定居后,与汉族杂居,并与汉、蒙古等族通婚,繁衍生息,融合形成了以回回为主的民族共同体。他们仍沿用与伊斯兰教有关的名字,即回回名,亦称经名。极少数官宦和士大夫出身的人,既使用原来的回回名,又受汉族的影响,起用字或号,如回族著名诗人萨都刺,字天锡,号直斋。有的为了避免回回名字的重复,在原回回名的前面冠以汉姓,如金阿里、马穆沙等,以便称谓。还有少数人采用汉姓名字,如马昂夫、萨天锡、丁鹤年等等。
    明代,朱元璋采取了大民族的同化政策,歧视、压迫少数民族,禁止回族内部通婚和使用“胡语”、“胡姓”。回族迫于压力,隐去原来的名字,开始采用汉名。但在取姓方式上,与汉族有着很大的区别。他们大多取回回原名和伊斯兰教先贤名中某一字的译音立姓,如伯笃鲁丁的后裔取其祖辈名字中的“伯”字立姓,后又改“伯”为“白”。这种得姓方式,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所以出现了汉族姓氏中没有或少有的姓氏。如赛、纳、哈、速、羽、邸(底)、亚、虎、拜、提、撒、陕、闪、忽、萨、麻、沐、黑、沙、海、朵、者、回、玉、把、糙、阿、改、鲜、喜、定、可、靠、洒、摆等等。俗话说:“十个回回九个马,剩下的就姓撒拉哈。”其中常见的马姓回民遍布全国各地,是回族中的大姓。在回族姓氏中,除了马、丁、白等常见姓外,赛、撒、速、忽、纳、闪等十三姓在《百家姓》里却找不到。在白姓回民中,除以前辈原名译音立姓外,还有一个来源是皇帝赐姓。元代回回世家伯笃那丁,“其子察汗,赐姓白氏”。

. @& |8 a( e7 ?1 J, U

在回族姓氏中,以回回民族和地名立姓的虽占比例不大,但却很有代表性,富有民族特点。
    回族民间早就流传着“回回姓回”之说。在我国河北。山东、西北今居住着不少姓回的回族。
    回族立回为姓,据回姓老人讲,有其深刻的含意:一是回回本身是阿拉伯、波斯等“回回国”来的;二是回国人信仰的是“回回教门”,即伊斯兰教;三是回回经过长期的发展已形成为回回民族。为了让后代记住祖源,信仰“回回教门”,记住自己是回回民族,便立“回”为姓。

% L& J, Q! b8 ~' I

中国回族是外来民族与国内的一些民族相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共同体。由于回回民族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回族的姓氏也有自身的特点。  
    唐宋时期,中近东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较多的来到中国,受到中国政府的欢迎和款待。被唐人称为“胡客”或“蕃客”的大食人或波斯人,有些久居中国不归,在他们所在的蕃坊生活,仍然保持着原来民族的姓氏。如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来广州的阿拉伯人翰葛思,宋神宗时所非尔及其儿子赛严、赛伏丁,孙子苏祖沙等。但也有少数人因崇尚汉族文化,或为了走上仕途,改取汉姓,例如唐宣宗时的进士大食国李彦升,五代时的名人李(王旁加旬)、李舜(王旁加玄)兄妹。其祖先都是波斯人。  
    进人元代,大量的中亚各族人、阿拉伯人、波斯人、回纥人进入中原,并在此定居,繁衍、生息、融合、发展,形成了中国的回回民族。

+ Q6 S6 H/ u9 Z8 ]& d" l4 E' {

 

" q* A2 O% V4 C) _4 \( y8 v

 

) b& @) W( }# m0 F! ^

 

' n. E. N9 A1 M; \8 v7 o8 K# \

回族姓氏 

7 C7 J3 G( B: Z

目  录

A:阿 艾 安
B:把 白 摆 拜 宝 保 比 卜
C:常
D:达 答 笪 党 岛 邸 底 丁 定 端木 朵
F:法 凤 傅
G:尕 改 高 宫 古 桂 郭
H:哈 海 韩 郝 何 合 黑 洪 回 忽 呼 胡 虎 户 花 华 黄 火
J:几 翦 金
K:靠
L:喇 拉 刺 腊 蓝 兰 李 莉 梁 刘 龙 鲁
M:麻 马 买 麦 满 虎 猫 毛 米 苗 敏 明 沐 穆 木
N:纳 讷 乜
P:蒲 浦
Q:茄 且
S:撒 洒 萨 赛 散 沙 山 闪 苫 陕 单 扇 舍 双 石 苏 夙 速 宿 锁
T:塔 唐 帖 铁 佟 仝 脱 妥
W:完 玩 宛 万 王 望 巍 魏 温 乌 吴 伍
X:翕 喜 夏 鲜 契 选 薛
Y:颜 杨 羊 冶 伊 易 以 尹 尤 羽 玉 郁
Z:糟 绽 张 仉 赵 者 针 郑 朱 庄 子

8 F7 L3 v9 I% r" C

 

- V% ]$ `# Y! p7 b

从对回回民族姓氏的考察,我们也可以了解我国回族的形成、来源、成份以及民族融合、民族发展兴衰的历史。

% i( e5 u: |5 z2 p9 `

 

& D# b) T; S3 [

LZ标题党 我还以为这帖子是讨论清真菜系的...发现满不是那么回事

发表于 2010-4-20 09: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dak:                 吾尔来昆,赛俩目。

发表于 2010-4-20 0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和平门人在2010-4-18 14:51:00的发言:
    感谢文章作者。也感谢几位讨论者。有的回民只知道自己是回民,至于其他的回族基本知识一点都不了解。这不能完全责怪他们。我们都应该一起静下心来互相帮助,学习,了解,掌握本民族历史和基本知识,继承和发扬回族优良传统,要自爱,自尊,自强。自己都不尊重自己的民族风俗和生活习惯,别人还能尊重你吗?从生活一点一滴做起,作一个地地道道的回民人。
% S# x7 u6 u- Z8 g, [$ A! q

安塞俩目而来库姆

发表于 2010-4-20 22: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族的东西比较干净,吃着放心,眼下这市场,地沟油充斥,可不敢乱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8 11:27 , Processed in 1.230221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