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58|回复: 8

[原创]潼关城遗址[含1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6-20 2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f% ?; V s o4 p _; L( m5 O' ?

 

- `: l; Q6 w0 N8 B! A. q2 E

 

$ _9 r, H8 j, X" H

从运城假道风陵渡去西安。风陵渡是黄河边上一个重要的渡口,传说是为纪念黄帝时期发明指南针的风后而命名的。从前记得这么几句诗:

8 o) _3 M }* L

 

1 g- J2 q- L0 d0 n$ e( ~; m

一水分南北,中原气自全。

+ W! _- m+ y5 Q. }3 ?2 T

云山连晋壤,烟树入秦川。

7 P H, Y" Q- D. W$ J8 u O

 

7 Y1 s7 S; Z, ]0 @0 ^

这里是秦晋的分界线,在风陵渡口,一架长桥风跨两岸,河的这边,是山西芮城,那一边连着我祖辈的故土——陕西渭南。

- Q" b+ ]' m' n( k3 Y: H

汽车驶过风陵渡黄河桥时,留诗一首:

% G8 k5 r" {0 u8 [: L, i% t J

 

9 W$ j2 P7 N3 @

朝霞尽染大运天,飞渡风陵赴潼关。

; e J$ z1 J/ o$ d, o4 v0 ?" r! F

千里钢桁云头过,一弯浊流雾中澜。

& s& I( [, Q- }% C7 i* w

远辈寻近根渭水,恩祖别辞植西南。

2 L2 I' s& q- q8 L) Z! Q

我心本盼乡音路,遍走山河恋秦川。

7 {" _) ?' g4 s$ n& V

 

' o0 L7 T: m6 t- F6 B

 

8 y1 ~) G( a4 ?, R" m

 

; {4 v: }( [' K/ P$ w6 q

[原创]潼关城遗址

[原创]潼关城遗址

- Z W4 d8 {- e0 |3 }1 l

 

9 H% `& g8 b$ A! L/ ^% X

从潼关路过,想去看看传说中的潼关古城。虽然已有思想准备,这里的老城墙已被拆了,但仍然出乎我意料,拆得无影无踪,只在城外寻到一处复建的道观。

4 a$ y: G2 [; B" P" a# R


[原创]潼关城遗址

[原创]潼关城遗址

4 r+ s4 y l4 a$ x. v0 I

 

8 h3 X6 J: P5 H8 j. `. x9 D/ ]

老潼关城离新潼关城还有一段车城,老城也就一条街道。在街上连着问了十多个人,都说这里没有城墙,拆干净了。后来问到一个老人,他告诉说,街头河边还剩一个水门洞。

+ @+ {. S) o) r7 ~' e


[原创]潼关城遗址

[原创]潼关城遗址

2 ]3 I; p1 c" }; Z! B- X, j


[原创]潼关城遗址

[原创]潼关城遗址

1 S% p( t' p! N

如果不是这个老乡引路,完全可能忽视这一处遗址,几乎就是一处普通的联拱桥。桥下依旧有水,但大部分地方还是被杂草所掩盖住了

[原创]潼关城遗址

[原创]潼关城遗址

. o& O$ K4 {) W5 _. V


[原创]潼关城遗址

[原创]潼关城遗址

& c. N* `8 g4 c: f) C" U


[原创]潼关城遗址

[原创]潼关城遗址

* f; ?# w* U' ~6 Z, c! W" r


[原创]潼关城遗址

[原创]潼关城遗址

6 ?9 q! ]8 M* p! K z. Y

水门洞的一旁就是一座铁路桥,从轨道磨耗程度看,目前这里依旧有车同行。在水门洞顺着城墙修筑方向前行约200米,还有一小段貌似城墙的遗迹,火车道从这段遗迹中间穿过

[原创]潼关城遗址

[原创]潼关城遗址

' @+ _' Z$ q4 G3 M' m; B

 

9 C! g) ~& u( {( |

站在老潼关城,老乡手指十二连城遗址,说哪里还有一些遗迹,由于路途较远,没有前往。

/ j/ }8 C" Y; R- O; Y# e/ R

 

[原创]潼关城遗址

[原创]潼关城遗址

4 e; `! W4 Z A+ _

从网上查到的资料来看,潼关城应该还有好几处遗址,不过就是住在当地的人很多都不太清楚了。

[原创]潼关城遗址

[原创]潼关城遗址

8 [. e5 P+ }0 ~) U- m

[相关链接]

) v* _5 k' }/ |5 n4 b# i

        潼关,从始建至唐代,两经迁徙,三地设防,城池多变,设施不一。 东汉建立初期, 废秦在河南灵宝县创建的函谷关。武帝和献帝先后迁关于河南新安及弘农衡山岭。献帝又于建安年间,迁关于潼关上南门外,即今港口镇杨家庄、城北村一带。潼关之名,始自于此。从其遗迹看,东起原望沟西沿,向西穿城北村至禁沟东岸。东西两面临沟,地势平坦而广阔。南北朝时,北周愍帝宇文觉打败东魏大将窦泰的战斗发生在这里。愍帝取胜后,改潼关为"潼谷关"。

  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东汉的潼关,迁于南北连城关间的坑兽槛谷(今港口镇禁沟口附近)。隋亡后,唐朝仍在此设防约八十年。 唐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再资助迁关,移近黄河(即今港口镇的旧城址),建有关楼,城外开挖堑沟。

  宋、金、元三朝仍在唐潼关城地依险设防。

  明代,潼关为军事治所,设潼关卫,城池空前扩大。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对前朝关城向南、向西作了大规模的扩建。东、西、北三面由板筑而成,城高 约16米,南与东南一隅,是顺山势之高下,削成垛口,高达30多米,城池周长11。2公里。这就把麒麟山、凤凰山、象山、印台山、笔架山等囊括于城中。建有六处城门:东门名"金陡";西门名"怀远";南有上南门、下南门;北有大北门和小北门。东、西门和大北门建有高大城楼。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又修建了两个重门。万九年(公元1601年)又作了大规模的重修。

  明代潼关城的城墙,现在仍有留存。

  清朝二百多年,仍在明代潼关城地设防,城池规模一依明朝,但进行了多次复修,并有所新建。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约下临黄河的北面土城墙约2400多米砌了砖,并兴建了南、北水关楼,复修了各大建筑物。依然有六个城门。南水关有闸楼七间,北水关有闸楼九间,规模宏大,映照山川,潼水穿而而过,中经横跨东西的石桥,宛如长虹,复波往来,引人入胜。后来又给东、西两面的土城墙俱砌了砖, 更加完美,雄伟可观。

  明清的潼关城池,除城墙上的宏大建筑而外,在关城内外,山上山下,还建有30多外庵堂寺为庙以及木石牌坊,这些古建筑物,雕梁画栋,飞檐叠障,,古色古香,构筑精美。到了清代,潼关城内的街道主要有育贤街、帅府街、四牌坊街、牌楼南街、牌楼北街、府部街、县门通街、下南门街和西关大街等,纵横排列,50多条巷道,起伏密布。在这座不大的城池内,有如此这多的街、巷和古代建筑,其繁华程度是可以想见的。

 在战火纷纭的年代里, 潼关故城历遭兵燹,民国二十六年——三十四年(1937—1945)年遭日本侵略军炮击、空袭和驻军拆毁、火灾,使本城遭到严重破坏。

1959年,三门峡水库拦洪,县城搬迁,城垣建筑物拆毁贻尽。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6-20 21: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关券洞,还是“五券五伏”的规制,和老北京的城门一样:

8 _# T* [- O9 d* k' [

 

/ ~! z2 F m" [, F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楼主| 发表于 2010-6-20 21: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
发表于 2010-6-20 2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趟可远了~
发表于 2010-6-20 21: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坡羊,潼关怀古》

5 L, p- f5 _* `. B

元,张养浩

. C, h% s$ p5 q8 W

峰峦如聚,

3 e" l: m) W$ ]9 |6 J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

% ^9 P J0 l7 f! L

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5 \* a( }4 E2 Z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 z0 {; g4 S+ z

亡,百姓苦。

发表于 2010-6-20 23: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潼关自古以来是兵家必征之地.多谢分享!
发表于 2010-6-21 12: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好,拜读了,下次去陕西一定去看看
发表于 2010-6-21 1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52]不错
发表于 2010-6-22 18: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恶的鬼子和三门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9 06:12 , Processed in 1.135537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