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540|回复: 12

[讨论}:寻觅仪銮殿(两卷殿)[含5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2-5-24 06: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可以确认是仪銮殿两卷殿的老照片很少。

0 k$ E0 s- a# f( V- ~: j3 ?) k4 a9 m

 

* F- u# S- F2 J. X0 A

我尝试着寻觅到了几张疑似仪銮殿(两卷殿的外围建筑)的老照片。

7 Y( D/ M% }6 ~4 t" p

 

+ a5 |5 e9 ~, P/ N( j5 D5 A! G

先看仪銮殿(两卷殿)相关的地图。

8 J: M7 {" i1 @6 p4 a9 t5 ~

(二次点击看地图大图)

& o/ r; r0 ]9 x1 e) w6 W

 

& J1 ]2 F4 L6 a( k2 h! @# i4 c

 

3 {$ E( O' J0 n7 w( h' z

[讨论}:寻觅仪銮殿(两卷殿)

[讨论}:寻觅仪銮殿(两卷殿)

[讨论}:寻觅仪銮殿(两卷殿)

[讨论}:寻觅仪銮殿(两卷殿)

2 ~9 ~. S! b5 V, w3 c. r

 

, w, A1 @, i5 m; | W4 e. o) W! [

关于仪銮殿建筑群,大-贝-勒NO20曾做过描述:

8 k* s, c# H8 i* P

 

: X( W) F; M. {, D% C

“这是一组以仪銮两卷殿为中心,前后三进,坐北朝南的传统宫殿式建筑群。两卷殿前面有屏门一座,叫仪銮门,门前有琉璃影壁一座,最南面还有一座宫门,门内有东西朝房各一座,是大臣预备召见和办公的地方。整个建筑的四周围以高墙。
仪銮两卷殿是正殿,规模最大,共5间:正中一间作为召见大臣的地方,和它相邻的东次间做慈禧的寝宫,5间共面阔六丈九尺。进深达六丈余,比保和殿的面积还大,极为宏敞庄严。殿顶建成两卷形式,两卷殿即由此而得名。仪銮殿的内部装饰及各种家具陈设,十分讲究,力求精美,富丽堂皇。
仪銮两卷殿的前后各有东西配殿一座,共4座,每座5间;它们的后面有福昌殿,也是5间,规模略小于仪銮两卷殿。所有这6座宫殿,前后均有游廊相通。福昌殿后还有一座后罩楼,共十几间。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仪銮殿成为联军指挥部,1901年4月18日,该殿因所雇中国厨师用火不当,起火焚毁......”

8 ~( U2 K G4 D

(略)。

U t5 X1 L/ ? t

 

9 T" R; F8 b" g' F. {

 

( s @( a2 _2 Z1 e% q& R; n; D

下图“西苑图 (1902年)”是日人绘制的。

4 `: Z; C, b9 [6 a9 |, p

位置基本相同。

4 H6 E3 ]4 n4 T% P

结合两张地图看,主建筑是前后两殿+4座配殿,临中海西南岸所建。

( ?% r, u8 k3 v) g$ W


[讨论}:寻觅仪銮殿(两卷殿)

[讨论}:寻觅仪銮殿(两卷殿)

5 U! o& J2 y6 U& Z# q) V/ \: o

 

8 `0 a( i" S: Y9 V

比对图(中南海公园-祥图)和图(中南海-简图)两张地图,

2 ]" ~9 j7 m, [" _5 I3 r! R

可以认为仪銮两卷殿在今中海居仁堂处。

6 k' ]5 A; t) t0 K6 y% h* z$ P

 

! d G( V. t# b7 k

中南海的仪銮殿在庚子事变中被瓦德西征为寝宫,1901年4月17日不幸被烧毁;后来在原址修建了海晏堂;

/ ]- [( R, Q: B. @

1902年1月7日,两宫回銮后,在仪銮殿(两卷殿)原址处修建了海晏堂;

9 q& n. M; ]% w; e3 q

1902年1月7日,两宫回銮后,在仪銮殿(两卷殿)西北面的空地修建了新仪銮殿(非两卷殿)。

2 X7 N- X7 b+ I7 c

今中海怀仁堂处是1906年所建成的新仪銮殿(非两卷殿)旧址。

; U* G# @7 b ` b" m2 h

今中海怀仁堂处是1906年所建成的新仪銮殿(非两卷殿)旧址,与本讨论帖无关。

+ v2 m2 Q9 z( z0 ~( ~! R


 

6 Y7 o' k o$ g1 m

[讨论}:寻觅仪銮殿(两卷殿)

[讨论}:寻觅仪銮殿(两卷殿)

[讨论}:寻觅仪銮殿(两卷殿)

[讨论}:寻觅仪銮殿(两卷殿)

* }9 A) D! i/ `8 M' |

 

$ v# O2 G7 l2 C6 t

 

; e+ n( v7 o) m( n2 J/ h; F2 u9 u

 

H- T! u: d# h- y3 \1 v G

各位若赞同我以上的说法,就可以继续讨论了。

- `) o% X" X; x3 }' v' _& k# 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24 11:30:44编辑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2-5-24 08: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不错
 楼主| 发表于 2012-5-24 11: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续1楼帖。

' y! g5 Y' ?3 |6 M5 h

 

4 j# V# C2 N4 I, x

“各位若赞同我以上的说法,就可以继续讨论了。”

! i' \: S4 `7 e7 n3 v

 

2 i4 C9 H, ~1 ]. a t4 b @

讨论仪銮殿(两卷殿),先说说西苑铁路。

" j; l/ c$ a8 \8 r4 o

 

5 s c% f( {' F2 @, A

网上的资料常说,西苑铁路南起西苑的紫光阁,北止北海的镜清斋。

3 E$ ~$ F1 P, @( Q' N7 A. u

此言谬也。

& @" t; r3 D- h) z3 I3 t3 ]

 

6 K2 \' T' I# s5 x+ E! O

查看图(太后宫地图-1 )和图(西苑图 )两张老地图,

0 y, R# h% M* O J! @2 c

明确标出西苑铁路南起西苑的仪銮殿(两卷殿)。

& f& |! _+ ] t7 @

有老照片为证:

0 S) m7 f7 K; _; v; L. L" u

 

, z8 {4 p2 w- Q+ L5 K% F" p' f) g

[讨论}:寻觅仪銮殿(两卷殿)

[讨论}:寻觅仪銮殿(两卷殿)

0 j' n, U& d% Z2 D. c( Y! T5 t% y* q

 

' e* W6 K0 y. {# x3 c3 @) S3 F

上图(西苑-小火车道)源自  JNXU  旧影志·北京照相 :

' I% g6 B# X- d$ D- }: L

http://jiuyingzhi.com/antiquephotos/2262.html

5 y: ^8 h) y! h/ K) }* S( b

 

, f# C! o8 k% |

 

! s7 P2 B0 j5 x. K+ ]

 

: C8 o4 B7 f9 B4 ?; Z

上图(西苑-小火车道)的标注:

; i( K c- Q; ~4 A

 

" h6 |" J) I y

在中南海小铁路旁进行的阅兵,最远处的建筑是紫光阁。

发表于 2012-5-24 1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1902年1月7日,两宫回銮后,在仪銮殿(两卷殿)西北面的空地修建了新仪銮殿(非两卷殿)。

! h" a: L' P0 @1 u: M& S

----------------------------

9 ?# B _. e, i

不好意思和楼主打个招呼,第二次建的仪鸾殿不在本帖讨论范围内,但是还想提一下,第二座仪鸾殿本殿应该仍然是一座“两卷殿”,为灰布瓦歇山式两卷勾连搭建筑,目前还存在。

 楼主| 发表于 2012-5-24 12: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浥蕖軒先生的指正!
 楼主| 发表于 2012-5-24 12: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JNXU 先生在《 旧影志·北京照相》里介绍:

! S8 f- v5 F9 p- {' w' b5 w

 

: B* r* P& l0 P% j2 ~

今年的春拍有不止一家公司上拍了《北京照相》。这是一本德国人1902年在柏林印行的,记录德国远征军1900-1901年庚子事变期间在北京的情况,其中的照片主要是紫禁城、中南海等皇家建筑和风景以及阅兵、斩首等事件(天津10张)。

+ Q2 |, ]( B1 V

这本画册长33.5cm,宽24cm,有两个版本,一版的封面是布面白底,印五爪行龙一条,左边有“北京照相”四字,另一个版本封面是蓝色漆皮。两个版本的内容完全一样,共190张图,分别由Aufnahmen von den Herausgebern、海军外科医生王先生、Meerscheidt Hüllessem男爵(中尉)拍摄。

# e$ L& ?3 f& Q. ~( u

 

* l; z& p% u3 p8 B

 

/ E7 s* J# R. Z7 e# ?. T

 

6 m7 |2 c' s" A* y+ N1 ?( r' w# r

网友 rishon 先生曾经上传过这本相册的照片(全部?)。

& }' t$ Y7 R( ]) ^ @9 |( P. @

 

) d, `8 H; v# m: [. \) g4 P; H7 @

我转贴这本相册里与仪銮殿相关的几页,只可惜照片的清晰度稍差了一点。

f" S/ x5 \) t$ f' T3 y

 

9 L. K, M- [& U1 h; l: a' Z) [

 

( X8 O6 u- W8 J/ a: y7 g

Mcyab75U.jpg
OR0PeoEs.jpg
9ml2W5Hi.jpg
vr2GENLV.jpg

2 v, l# D ?1 H B# H

 

6 a$ X% y( O7 T! X. b9 ?2 K

 

1 m. a0 M7 ^) r% e5 f

 

* ]- s. l, x% {. J: V9 ^+ ^

以上4页图片源自:

1 E& g. P5 l" x0 A6 g. p, C. M ~

 

{. I2 n e* Q

图说-老北京 (非原创区)

" {" a% b3 M1 w& ?

再来一帖:1900年德随军人员拍摄北京老照片  作者:rishon

+ B& l: O3 H, j. }/ N& B( V

 

4 g" I) B% s: T* h

http://oldbeijing.org/dispbbs_16_45044_30.html

s& _" O, W+ _# |( q3 t, b

 

( p* \, T- s7 ~

 

0 M: W! j& u6 D/ y/ Q* d

请各位先比对地图查看一下。

# `3 v S1 P5 r4 C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24 12:26:44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5-25 04: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续6楼贴。

& I9 Z0 k+ e5 X& H, G: d3 R. r

“网友 rishon 先生曾经上传过这本相册的照片(全部?)。

6 u- m) T8 I4 i2 B5 T' u

 我转贴这本相册里与仪銮殿相关的几页,只可惜照片的清晰度稍差了一点。”

7 x7 D; C6 Q/ V' h6 X, K

 

3 e* E; t- y! \* ^; h7 g

 

6 a( D% H G' G2 T0 E

先做地图(西苑图)的截图 。

) R( k2 o2 ~5 R1 n, d& _: V8 F- a) P9 a

 

S3 S+ D2 F8 v( a

[讨论}:寻觅仪銮殿(两卷殿)

[讨论}:寻觅仪銮殿(两卷殿)

2 u: O* _+ z1 e: S+ n2 S$ V& I) n3 V W

 

+ o, f! R B/ K8 z! Q

 

7 r5 Y& S1 x4 }, ?

 

: K+ E8 {2 z: ]7 X3 L: K

 

$ ?1 Z) p" q8 l

再做“这本相册里与仪銮殿相关的几页”的分割图片。

- \5 X0 Q2 Z: S( O s. k: s2 T9 ]2 b7 C

 

" k( D& U" q4 U& t8 q

第12页里,上右图是1900年的紫光阁。

8 |6 V( a9 x6 w0 C# i* j- W

看来紫光阁的建筑在拍摄时还基本完好。

8 \. r* O+ I' }% s' [& B

 

5 Q$ G8 Q3 B0 p6 C9 f

[讨论}:寻觅仪銮殿(两卷殿)

[讨论}:寻觅仪銮殿(两卷殿)

, a: }$ w9 o: z6 O9 ?* k$ M+ _4 ^

 

$ e/ _% V0 w/ K! u) A* p- j

 

4 {, Z5 o1 l; m" `

第12页里, 下图JNXU 先生曾标注为“原仪鸾殿内部陈设照”。

h$ S: u, {8 c7 l

我对此无法确认,留存。

7 K$ F: F2 b6 Z; [% |1 o \

 

1 t ]6 W/ ~# {


[讨论}:寻觅仪銮殿(两卷殿)

[讨论}:寻觅仪銮殿(两卷殿)

) W/ a2 _, f7 W. S8 ?

 

- D: [) ?5 I$ `

 

9 C" r% u4 t. r% |$ s4 w

我尝试着将已做好的“这本相册里与仪銮殿相关的几页”的分割图片,

g6 n. _1 |. d8 G+ I$ O

按着由北向南的场景顺序贴在下面:

& z% I' B) r1 x0 I+ z

 

- \$ v4 I8 i3 K5 m% a4 J1 T {8 F


[讨论}:寻觅仪銮殿(两卷殿)

[讨论}:寻觅仪銮殿(两卷殿)

[讨论}:寻觅仪銮殿(两卷殿)

[讨论}:寻觅仪銮殿(两卷殿)

[讨论}:寻觅仪銮殿(两卷殿)

[讨论}:寻觅仪銮殿(两卷殿)

[讨论}:寻觅仪銮殿(两卷殿)

[讨论}:寻觅仪銮殿(两卷殿)

[讨论}:寻觅仪銮殿(两卷殿)

[讨论}:寻觅仪銮殿(两卷殿)

[讨论}:寻觅仪銮殿(两卷殿)

[讨论}:寻觅仪銮殿(两卷殿)

5 k5 q, Y% h u' X) l+ v" R

 

! i0 q& N- l% j% B

 

5 K e4 y: A( j' M3 R

 

; [* e: {3 W5 X: a5 A% H% R* e! E; B

以下2图的具体场景方位我未能认定,但应该是仪銮殿(两卷殿)的一部。

# k- d1 N0 v! Z7 s9 Z- G

在图(no.14 左上图)里,隐约地看到了卷棚式殿顶的一角。

8 g6 |- H) F9 d, R# h6 l' r

 

, Y( S0 y6 v+ O2 t+ [

[讨论}:寻觅仪銮殿(两卷殿)

[讨论}:寻觅仪銮殿(两卷殿)

[讨论}:寻觅仪銮殿(两卷殿)

[讨论}:寻觅仪銮殿(两卷殿)

% g; _' }; J4 z- I+ @

 

+ F, `; C$ ~* G4 P- X! I9 ^

 

% L3 j' U9 O, }+ B& ?

 

! a" f) ^: x) y2 z

 

; @4 b# O9 z& \

no.15 上图里,我以为应是仪銮殿(两卷殿)的东配殿。

; a8 R+ D5 V0 w

no.15 下图里的建筑,我不清楚是哪里。

* I& Y/ g- J1 s% j! L

 

0 v5 W2 h8 C1 _1 ]! d7 _

 

: _3 I( i% H: H7 b

[讨论}:寻觅仪銮殿(两卷殿)

[讨论}:寻觅仪銮殿(两卷殿)

[讨论}:寻觅仪銮殿(两卷殿)

[讨论}:寻觅仪銮殿(两卷殿)

" Q- w$ s5 w1 C% j( J8 L

 

9 V7 X" T4 V) Y' ^# ]0 q9 _7 Y3 S

 

8 _, k7 z8 R% G

 

, M) i; v* K# N$ [

 

4 n2 q4 n( I2 U" T

在《东洋文库·写真日记》里,其中的一页也有仪銮殿(两卷殿)东墙外的场景。

" ]4 J( v/ ]: x' o: {( [

 

* o( \* R( @0 }

原标注为:

8 _4 u: c4 _+ Q3 Z* w; L$ z% B

北京 帝都に招かれた醇親王とその他の皇子たち

. x$ F+ x0 K# P! H% ^

在《 写真日记 ·0227页》里最下部的一张图里,

) f. b9 p. {/ a) S) g/ K3 P

疑似是醇親王等人会谈以后正通过东墙的随墙方门离开仪銮殿......

' J1 v6 G' @& ]' U- o9 x4 O% F

 

) j( X+ s' K5 X8 l


ilPLf0Qr.jpg

9 Z/ D- j: R& ]: I _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25 4:59:31编辑过]

[讨论}:寻觅仪銮殿(两卷殿)

[讨论}:寻觅仪銮殿(两卷殿)

[讨论}:寻觅仪銮殿(两卷殿)

[讨论}:寻觅仪銮殿(两卷殿)

[讨论}:寻觅仪銮殿(两卷殿)

[讨论}:寻觅仪銮殿(两卷殿)
发表于 2012-5-25 07: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oldbeijing.org/dispbbs.asp?BoardID=16&ID=71148&skin=0

' F* B1 ^$ K7 Y0 c1 ^

 

7 V. R c! q) y7 o

这里有比较清晰的版本。

发表于 2012-5-26 07: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紫光阁还是挺有特色的,这个要是复制盛京凤凰阁是不是更好?
发表于 2012-5-26 21: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长,没细看,这个是有清晰的,但最好告诉我哪些。我好给你。具体分析我就不参与了。

发表于 2012-5-27 00: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zhaohq网友的细心,这些照片我都看过,却没发现居然是连贯的一组,

$ v- d- |8 {0 _3 ?0 d9 W3 u

惭愧啊。

" B; k; ]2 j; _

 

* p6 }( e0 }: w$ B" f5 ~* c

这几张照片是拍摄者不断的向南移动机位,拍摄的由紫光阁到仪鸾殿的照片。

# g O3 ~: f# p9 v# R

前几张可以清晰的看到铁路西侧的迎春阁(zhaohq标注的是no 14),

& c$ d+ w6 }# `9 o" {' C

 

3 ~! q' T& E4 Z# i9 H5 o

然后看到仪鸾殿的西墙,比较容易定位的是在仪鸾殿东墙靠北部根据地势

9 G% s. k! D+ S

围墙有一个小折角(no13左下),

6 B1 L9 D, Z+ K; g8 G/ P8 W ~

 

( U4 I8 x$ c" M7 ~! u4 H6 G

然后能看到仪鸾殿,正殿天井部分被巨大的凉棚整体遮住,完全看不到;

. l: _. Y; @. O# ?

因凉棚过于高大,有些遮阳,故在凉棚东侧开了好多采光窗。

0 U( ^8 F6 \1 G7 R' ?

 

k5 b5 i. k1 O

引用图虽然已经盖起了居仁堂,但道路格局和原来都没有变化,其他几

8 D5 }, s+ q3 I7 `) ~$ i, v

图比是和照片能结合的最紧密的一副了。特别是“no14左上”的丁字路口。

0 Y) E) f$ d3 f( I) q* s

其他图上没有。

# G1 H; i$ F# v

 

9 W1 T. K& z. j( U

 

发表于 2012-5-27 0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标注 “1” 就是的就是“仪鸾拐弯处标注

6 H) N8 p( c$ j' @* b: h) y( q, c

“2” 就是就是“仪鸾殿西侧的丁字口"

& L* d, x/ U* F0 Z1 E6 J

 

' _, Y- D; K9 E' L1 l

 

! J, {/ q7 A" g! m4 p1 v

 

[讨论}:寻觅仪銮殿(两卷殿)

[讨论}:寻觅仪銮殿(两卷殿)

发表于 2012-5-27 0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3是怀疑是仪鸾殿的东门,(no15下)

5 W' _" ~6 n1 l) |

 

2 M+ w8 I! T5 s7 X3 z9 w/ g; n

“NO15上”--怀疑是仪鸾殿东配殿

' Z5 e7 u5 ]5 E$ u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6 13:02 , Processed in 1.16696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