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718|回复: 13

[原创]京西大觉寺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3-30 17: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觉寺位于海淀区西北旸台山麓,始建于辽咸雍四年(1068年),为契丹人所建,坐西朝东的寺院,体现了契丹人尊日东向的习俗。因寺内有清泉流入,故又名清水院。金代称灵泉寺,是金章宗时著名的西山八院之一,被称为“西山三百寺中之巨刹”。明宣德三年(1428年)重修后改称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30 17: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牛街礼拜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原创]京西大觉寺

发表于 2011-3-30 17: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玉兰开了吗?
发表于 2011-3-30 21: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觉寺是我最喜欢的寺院。8 t( S5 c/ v8 l5 j) e' c7 n
; v1 ]7 k6 w! G- Z

! `' j+ A1 D# c: [9 C  [' i3 X. S' X目前通行的解说有一点不符合史实,一提到辽代建筑,只要是坐西向东,就都说是体现契丹人拜日习俗,这是不科学的。看一看大觉寺、戒台寺等在辽代定型的寺院,都是建在山的东坡上,在这个位置建寺院,除了因地制宜坐西向东之外,实在没有别的布局方式。* u: B7 O0 B& F9 N) u

  f' {+ [/ S( S! }+ N9 [7 y4 {5 U) s真正能体现契丹人拜日习俗的,应该是那些建在平地上,又坐西向东的寺院。最典型的是大同的上、下华严寺。这两座寺院原是一体,都在大同城内(辽代西京),虽然一马平川,但仍然坐西向东,这才是真正的受拜日习俗影响的建筑。/ D( @2 O* ?: M8 H. e; J6 H. h

' [& i3 p- Z; @* i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建筑,即使在辽代也是少之又少。离华严寺不远的善化寺,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也是辽代的,但是确是坐北朝南的传统汉式布局。原因就在于,华严寺是辽代新建,而且是国庙,所以才坐西向东。而其他民间建造的寺庙,还是尽量遵循传统的。即便是辽南京(今北京)的宫室建筑,也是正门、各殿均南向,只是把东门修的壮丽了些,权当第二正门使用。而辽代后期的皇帝行拜日礼,也是在宫殿台阶上南向跪拜了。可见习俗在汉化。
2 ]4 ^6 ~  ]+ h! S  m; m- w: y; D& T. F
1 L9 w+ e6 r! T/ l( I而中国古代汉人修建的寺庙、宫室。也并非都严格面南,也是因地制宜的。最典型的是唐高宗和武则天在东都洛阳修建的上阳宫,就是门殿东向。难道他们也有契丹人的拜日习俗?完全是因为地形制约。上阳宫那块地方就是东山坡,没有别的布局方法。7 r7 a! C+ t; P2 k: @4 P. j
/ v8 F% d" a( i2 s
所以我觉得,大觉寺、戒台寺等寺庙的东向布置,也完全是地形造成的。而非契丹人习俗的影响。
发表于 2011-4-2 16: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MiguelWang在2011-3-30 21:28:00的发言:
大觉寺是我最喜欢的寺院。 目前通行的解说有一点不符合史实,一提到辽代建筑,只要是坐西向东,就都说是体现契丹人拜日习俗,这是不科学的。看一看大觉寺、戒台寺等在辽代定型的寺院,都是建在山的东坡上,在这个位置建寺院,除了因地制宜坐西向东之外,实在没有别的布局方式。 真正能体现契丹人拜日习俗的,应该是那些建在平地上,又坐西向东的寺院。最典型的是大同的上、下华严寺。这两座寺院原是一体,都在大同城内(辽代西京),虽然一马平川,但仍然坐西向东,这才是真正的受拜日习俗影响的建筑。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建筑,即使在辽代也是少之又少。离华严寺不远的善化寺,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也是辽代的,但是确是坐北朝南的传统汉式布局。原因就在于,华严寺是辽代新建,而且是国庙,所以才坐西向东。而其他民间建造的寺庙,还是尽量遵循传统的。即便是辽南京(今北京)的宫室建筑,也是正门、各殿均南向,只是把东门修的壮丽了些,权当第二正门使用。而辽代后期的皇帝行拜日礼,也是在宫殿台阶上南向跪拜了。可见习俗在汉化。 而中国古代汉人修建的寺庙、宫室。也并非都严格面南,也是因地制宜的。最典型的是唐高宗和武则天在东都洛阳修建的上阳宫,就是门殿东向。难道他们也有契丹人的拜日习俗?完全是因为地形制约。上阳宫那块地方就是东山坡,没有别的布局方法。 所以我觉得,大觉寺、戒台寺等寺庙的东向布置,也完全是地形造成的。而非契丹人习俗的影响。
8 M* U, S( |' H4 J; ]2 P& ? }6 S5 f

说的很有道理

发表于 2011-4-2 00: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拍记

7 {4 ]; x! w0 R* C2 c

大觉寺大部分还保持着原貌,不像有的寺院翻修的太新了。

- X! @$ t9 x2 r0 v

最喜欢乾隆爷御笔匾额,没刷新漆,古味够浓

发表于 2011-4-2 00: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去来处,动静等观,意味深长
发表于 2011-4-1 20: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觉寺应该大木结构是明代建筑,据说还发现有明代的彩画

发表于 2011-4-1 20: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京虎在2011-4-1 16:57:00的发言:
' p4 g4 g: O/ M+ M+ ?

   谢谢各位老师光临浏览留评!

9 N/ h& j) j/ U8 s0 t" h

   玉兰花我没找到,很遗憾...MLHG老师说的藻井我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也没拍,请见谅!

. Y% P" B& P7 j/ g- o

在大雄宝殿内。

发表于 2011-4-2 0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玉兰花开的时候俺们去拍记一次!
 楼主| 发表于 2011-4-1 16: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老师光临浏览留评!

( G& {+ L0 s3 e, d/ J

   玉兰花我没找到,很遗憾...MLHG老师说的藻井我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也没拍,请见谅!

发表于 2011-4-1 15: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开呢。
发表于 2011-4-1 14: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BR] 
1 Q( ^* s- a$ }7 S( p[BR]大觉寺的玉兰特有名!
发表于 2011-4-1 12: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寺里面的那个藻井,京虎没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7 15:54 , Processed in 1.162982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