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299|回复: 17

从北京动物园的正门看历史变化(转帖配图)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2-1-15 17: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到了一篇不错的关于动物园的文章,特转贴过来,大家分享,

% O! l/ `- x& U L+ i

 

: Z0 u; u( @ T3 K+ H* \0 J

现在社会浮躁,大家都忙,文字多的文章很多朋友都没有兴趣看了,

9 n# U7 Y8 X0 Q+ J

 

% [! J9 ]0 y$ h% u

特为此文陪上些相应的图片,供大家参考,

$ K7 F! D0 a4 f8 ]4 r0 p

 

; T- W6 ^" [& F& D& a- b

也希望关注本版的朋友也多多努力,提高本版的学术性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2-1-16 09: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正门的浮雕也是后雕琢的复制品。

$ K/ ?- h, I" r/ K$ h, m' Q* t0 F3 g* A

在民清时的中国,人能长到2米多高,实属不易。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17: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北京动物园的正门看历史变化
 

' i0 R! L O+ P, ^& f5 |. z

    不论是久居北京的居民,还是曾经到过北京动物园游览的人,对北京动物园的正门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它具有浓厚的西洋建筑风格,有立柱、拱形门和带有精美雕刻的门头、门花。不少人在这里驻足,摄影留念,记录下童年时到此游览的美好时刻。北京动物园的正门,如同一位世纪老人,历经沧桑,目睹和见证了中国百年的历史变化,也记录下诸多幸福家庭和儿童的灿烂笑容。
    一、1906~1911年,农事试验场初创,见证清王朝的灭亡
    北京动物园的前身是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的农事试验场,距今已有一百年的历史了。在清末建成时名曰“农工商部农事试验场”,也叫“农事试验场”。在其正门处,同样也是现在北京动物园正门的门花砖雕中间部位上,镌刻着“农事试验场”五个字。下部的门头部分,刻有从事农事活动的图案,在东边的拱门上端刻有“日”字,而西边的拱门上端则刻有“月”字,大概是寓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吧。而在当时举凡有重要活动,如慈禧、光绪到农事试验场参观时,其正门处就会悬挂起青龙旗。农事试验场是在乐善园、继园、广善寺、惠安寺及周围部分官地的基础上所建,占地面积1062亩(约71公顷)。建成的农事试验场,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一、动物园,是其中最小的一部分,占地面积仅1.5公顷(约22亩),主要展出端方自德国购买回来的动物。二、植物园,以花卉种植为主,设有大温室。三、农产品试验,场内广泛种植粮、棉、桑、麻、茶、蔬菜、果树和豆类。其它有各种不同风格的建筑,如现在仍保存完好的畅观楼、鬯春堂、豳风堂、荟芳轩、中式花园(今牡丹亭)等,还设有陈列室、标本室、试验室、茶厂、照相馆和咖啡馆等。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初,农事试验场还没有建成,清朝官员端方在出访时,于德国购买了一批野生动物,得知京师要建农事试验场后,即决定将这批动物转送。这批动物运至后放在广善寺中。农事试验场在当时的《顺天时报》上刊登告示:“本场为研究学术,扩充知识起见,附设万生园一所,定于六月初十日售票,每票一张,售铜元二十枚,小孩、跟役减半。每逢星期及星期一、三、五售男客票,星期二、四、六售女客票,每日午前九时开门,午后六时闭门。”这里所说的万生园,就是于1907年7月19日在广善寺内展出的野生动物,也是中国最早展出的野生动物。
    光绪三十四年五月十八日(1908年6月16日),农事试验场全部竣工,开放接待游人。门票售价为铜元八枚,孩童、跟役减半。如需到动物园和植物园参观要另买票,动物园票价为铜元八枚,植物园票价为铜元四枚。在农事试验场的正门外东西两旁,各设有小屋一间。东边一间是售票处,有两个窗口,分别为南窗、西窗;南窗卖男客票,为白色;西窗卖女客票,为红色。西边一间是寄存物件处,如有大件、要件不便带入场中的,可以寄存此处。游人入场由东门进,分男左女右。进门后,有人验票、剪票。光绪三十四年四月二十六日(1908年5月12日),农事试验场还未对外开放,慈禧、光绪曾先期参观游览。
    筹建农事试验场的初衷是为学习西方先进经验,“开通风气,振兴农业”。农事试验场开放之即,农工商部右丞沈云沛到场检查。并面谕该场总办诚璋,日后场规必加严正。然而,农事试验场并不能挽救清政府的厄运。随着清朝统治的灭亡,农事试验场也失去其初建时的辉煌。
    二、1912~1948年,民国时期每况愈下
    民国初期,更名为“中央农事试验场”。正门上方多是悬挂红黄蓝白黑北洋政府的旗帜。1914年,在清末最后一名状元—刘春霖继任农事试验场场长时,曾出现过短暂的辉煌。修葺动物兽舍,购买动物充实动物园,设专人制作动物标本。开设学堂,主办农业和气象两个讲习所。气象讲习所后改为气象观测所。1929年,更名国立北平天然博物院,实际成为国立北平研究院的研究基地。现在的西外大街当时曾一度被称为“博物院路”。1934年又恢复为农事试验场。1941年后,更名园艺试验场。在此期间,日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实业总署多次下令,要求园艺试验场将动物园内饲养的狮豹全部毒死。在日本宪兵队几次来人督办,拖了近3个月后,园艺试验场不得不将动物园内的6只狮子、2只金钱豹毒死,这其中有1只幼狮尚在吃奶阶段。自农事试验场附设的动物园建成后,直到1943年才又添建了一处动物兽舍,即现在仍保留完好的猴山。1945年2月,侵华日军怕美国飞机轰炸,将园艺试验场作为其储备后勤物资的仓库,园艺试验场被迫关闭。将仅有较珍贵的13只动物寄存至中山公园。而培育几十年的名贵花卉,几乎是毁于一旦,因用来养护花卉的温室,被日军改为浴室。许多名贵花卉被从温室和花洞中取出,放在闲置的仓库及院中相继枯萎。此后,每况愈下。1947年初,准备重新开放时,虽将寄存的动物取回,也只是些小型动物。猛兽亭中无动物可放,只好将狮子、豹的标本置于亭中。1949年人民政府接收时,动物园只有3种十余只动物。
    民国时期,为征引更多的人到农事试验场参观,曾在正门收票处,先后招收过4个身高二米以上的巨人在门口验票。第一个姓耿(又说姓勾),没有留下文字记载,只知个儿最高。比较有名的两人为刘玉清和魏集贤。
    刘玉清与魏集贤是同时期的。于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在国立北平天然博物院门口检票。刘玉清身高二米多,大手大脚,长得很匀称;魏集贤比他稍矮,微胖些。二人收票时常弯下腰来和小孩逗趣;也时常踮起脚,用手触摸大门上的砖雕。
    三十年代初,刘玉清被美国人雇用,带到美国好莱坞拍电影,但对其待遇却不好。拍了几部电影后,刘深感体力不支即回国。回国时险遭抢劫。因他带有手枪,并鸣枪示警,才没有发生意外。回国后,他发誓不拍电影,不拍照片。从美国带回来的钱,在西直门内购置了一所房子,娶妻结婚。1939年12月病逝,卒时五十多岁。
    魏集贤在刘玉清去逝后,与一个普通高矮的人一起收票。但时间不长,即精神失常。未婚,独自住在农事试验场北楼后的东厢房内。曾跳井自杀,因其个高,未死。最终病故。因无家属,由园艺试验场负责埋葬。卒时约六十岁。
此后,又有一个山东人到园艺试验场当检票人。身高约有2米,极瘦。随其父在北京做小买卖。初来时二十岁左右,家住西直门内。在场内工作几年后,娶妻生子。因每日上下班均经过西直门城楼,受守城人的勾引,常携带毒品出入城门;后自身染上毒瘾,负债累累,无力养活妻儿,走投无路于1942年9月1日自杀身亡。
    三、1949~1955年,党和政府大力支持,动物园事业快速发展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同年2月,人民政府接管了农林实验所。后将其更名为农林实验场。农林实验场的名称启用了约一年的时间,其间,还短时间地改为万牲园管理处。
    1950年3月1日,即以“西郊公园”的名义正式对外开放。西郊公园4个字分别悬挂在正门的四根立柱上方。正门上部的门花也进行了部分修改,改为双狮抱球,其下面有一只蝙蝠。
    西郊公园初时,还没有明确今后的方向是否以发展动物为主。其上级单位,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园管理委员会也没有明确过。当时拟定的是“西郊(公园)以动植物”为其今后的发展重点。这中间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插曲。1950年10月间,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园管理委员会与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曾拟定要在西郊公园内,合建西郊植物园。拟定的意见书中有:植物研究所以技术人员、苗木、种子、现金等为投资;公园管理委员会以土地、水泥、木料、玻璃等建筑材料、现金及管理、清洁人员等为投资。植物园为西郊公园一部分,园内的生产及门票收入全归西郊公园。植物研究所将来如因故迁离,西郊公园植物园内一切设备,财产均无条件给西郊公园等。西郊公园管理处主任也就此事致函公园管理委员会。公园管理委员会主任李公侠在批示同意后,报送市人民政府。同年11月2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复函:“一、1950年11月20日京园计字第671号呈,拟与植物分类研究所合作创建北京植物园一案暨附件均悉。   二、限于明年预算,应暂缓办理。附件存。市长聂荣臻副市长张友渔吴晗”为此,公园管理委员会与植物分类研究所合办植物园一事被搁置。
    1950年秋冬,中共中央副主席刘少奇到西郊公园看望他的老师王国光。之后,又在公园视察参观。当了解到因动物种类很少,游人买票进园,看不到几只像样的动物,很有意见时,即指出:“你们要把现有的动物饲养好,再设法收集一些国内的珍贵动物,有条件的时候,到苏联、欧洲等兄弟国家和他们进行动物交换,把世界上一些珍贵动物也收集来,供游人观赏,增加人们的动物科普知识,把北京动物园办成全国最好的动物园。”
    1951年5月28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秘书长薛子正在对公园工作的指示中,提到西郊公园发展时指出:“西郊公园有发展前途,要建设为大规模的动物园,要作长远打算。如虎豹山、猴山等建设及研究动物的管理方法。有机会可能派人去苏联及东欧各民主国家参观动物园,吸取经验,以扩充首都动物园。”
    1952年开始,公园开始修建象房、水禽湖、鸣禽馆、狮房、黑白熊山等兽舍。动物园的建设从原有的1.5公顷的占地中,逐步向公园的中部和东北部发展。1952年底,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园管理委员会派代表团去苏联及东欧考察。1953年2月,国外第一批动物运至西郊公园。
    1953年8月,就西郊公园改名的问题,北京市人民政府薛子正秘书长指示:园名叫动物园或万牲园,再研究决定。但此时已基本确定了西郊公园要向动物园事业的方面发展。
    1955年2月,《北京市公园初步改进意见书》中,对西郊公园今后的发展明确提出:西郊公园除动物应该发展外,应以天然式动物园为原则。1955年4月1日,经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正式更名为“北京动物园”。牌匾题字为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此时,动物园内展出的珍稀野生动物已达200种近千只。
    四、正式定名后,动物园的事业兴旺发达
    北京动物园正式命名之际,正值国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之中,国内各项工作都处于蓬勃向上之时,北京动物园也顺应全国的大好形势,实施大规模的发展建设,此阶段也是动物园历史上建动物馆舍最多,动物种类、数量激增的时期。不仅动物馆舍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而且野生动物展出的种类和数量也是快速增加。科学知识的普及,与国内外动物园的合作交流,使动物园在保护野生动物的饲养、管理、繁殖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这一时期建成的狮虎山、长颈鹿馆、熊猫馆、犀牛馆(今貘馆)、河马馆、羚羊馆等。在野生动物的饲养、展出方面,也摸索、总结出许多成功的经验,不仅成功地首次饲养、展出了众多不同地域的野生动物,还使它们适应了北京的气候、环境,在北京动物园成功地繁殖成活后代。大熊猫首次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成功始于1963年。
    文化大革命期间,北京动物园也遭受到一定的损失。动物交换工作处于停滞状态,动物种类和数量急遽下降。同时,因郭沫若被认定为封资修分子、反动权威,刻有郭体的“北京动物园”牌匾也被捣毁。正门上部门花部分因有龙的图案被铲除。但北京动物园不能没有牌匾,园文普科负责人急中生智,在毛泽东的三首诗词中集出5个字制匾悬挂。从词《沁园春雪》的“北国风光,千里冰霜,万里雪飘”、“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两句中取“园”“北”和“物”3字;从《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诗名中取“京”字;从诗《七律送瘟神》的“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一句中取“动”字。自此,北京动物园有了“毛体”的牌匾。1987年,正门的门花部分也依据照片复原,只是雕刻的手法、技艺大不如前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北京动物园的各项工作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五十多年来,北京动物园已逐步成为野生动物饲养、展览、保护、研究的重要基地。在这里,40多处造型各异的动物馆舍掩映在碧水绿茵鲜花之间,为野生动物创造了适宜生存的生态环境,成为它们安息生子、繁衍后代的家园。在这里,展出的约500种6000余只(不含海洋动物)野生动物,有50%以上的属、种为国家级保护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这些宝贵的野生动物资源,为广大科学爱好者和少年儿童,提供了一个了解自然、学习和掌握野生动物知识的良好场所。与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100余家动物园建立了互通有无、互惠互利的友好联系,为保证展示动物的来源,扩大珍稀动物种群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1978年,采用人工授精方法繁殖大熊猫成功,在世界上引起轰动,国外的新闻媒体争相报道。1989年6月,世界上第一只人工饲养下繁殖的朱鹮,诞生在北京动物园。采用人工授精方法繁殖白鹤成功,填补了国内白鹤繁殖史上的空白。
    良好的绿化环境,不仅为野生动物营造出模拟自然的生存环境,也为前来参观的游客提供了四季常青、三季花香,舒适、清新、优美的休憩场所。每逢假日,扶老携幼、偕亲伴友来参观的人们,于美的享受中兼得着丰富的知识。
    1998年,北京动物园被授予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1999年,又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000年,被国家旅游局认定批准为4A级旅游景区。近年来,又不断吸取、借鉴国内外动物园的先进经验,逐步提高动物园动物的福利。不仅投资改善动物的生存环境,还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完善游客参观的环境,使游客在参观中有不是天然、胜似天然之感。努力创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
    如今的北京动物园正门,每天都在笑迎着来自国内外的游客。

?4 @9 q* [! R4 }2 ]) i

(作者单位:北京动物园)

: Z; Q6 c: s4 X! [% m, D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17: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配图一;清代的“农事实验场”

' u/ ]0 F1 W5 D& ?

 

% E' Q) @ I/ r

从北京动物园的正门看历史变化(转帖配图)

从北京动物园的正门看历史变化(转帖配图)

/ t4 w9 `* g0 t. }4 }/ S

 

% @* }3 F" q. e( B. O0 O- ~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18: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农事实验场”大门,是欧式三拱门,外有四根欧式立柱,上部由大量中式砖雕构成,都有龙纹装饰。

$ V1 n1 Q; l. M, J

 

# E2 Z5 R1 \* U4 x# l x' i

上部正中是两头升龙,围绕着一个椭圆形的匾额,中间有砖雕的“农事实验场”的字样。

, m7 J9 g1 k8 ?" @

 

& e8 ~8 y8 o8 z1 w

顶部有一旗杆,整体造型中西结合,很有特色

( b) \9 O9 [! O, |

 

S2 i; P$ g. V; J+ \+ |4 Q

 

6 u* J4 ~, }' [- {8 l. z1 o' x

这张照片是日本人拍摄的,怀疑1906年,“农事实验场”刚开业,或是光绪或慈禧等权贵来时拍摄的。

1 B" ~. C1 ~" `

 

) q7 i) `' v: S% h

因为四根立柱外装饰了松枝的盘龙,而顶部左右又装饰了两条对称的行龙,顶部旗杆上挂了龙旗,但

9 c" x, w; [# a9 Y/ R! D

 

/ e- i+ G3 E7 p) W8 W

没有被吹起来,比较特殊的旗杆下还有两片硬材质制成的龙旗,交叉布置,而正中大门上同样布置

# H/ q6 a5 U3 {) t3 k3 T

 

+ D, H9 m* T' k9 e$ ?8 P

了交叉的龙旗,这种高规格的接待标准恐怕要慈禧或是光绪这样的人物来参观时才够资格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19: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配图二;

! ]! `- {( t0 k8 k! U

 

) c/ L4 \; W& N8 f

“农事实验场”砖雕特写,

. n4 j+ }3 K. R, N0 l+ U

 

8 _- M# X( N z. |& s

 

从北京动物园的正门看历史变化(转帖配图)

从北京动物园的正门看历史变化(转帖配图)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19: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配图三;清末“农事实验场”

8 g- f _9 G I# M0 E5 B0 ]

 

1 n; U) R0 A5 x' Z4 l4 p. j

时间大概是1906-1911年间,没有了上一张照片的松枝装饰和中门的布制交叉龙旗的装饰,

* j- o) K8 y% o% M# f7 _" s1 c

 

* S9 \; _& U" x( P

但是顶部的硬材质的交叉龙旗还在。

* Z; H9 _: A$ t& f1 V. x

 

1 p. j# q! f1 l" @& }! q. ^

门内侧的遮阳布的架子没有什么变化

& l4 g6 {9 g! W( y

 

+ M1 A& r7 `7 J

 

0 }! U3 m' m) W) S+ N/ R

 

/ ~* W/ G- o- l- ~ H- Y$ s- V

 

从北京动物园的正门看历史变化(转帖配图)

从北京动物园的正门看历史变化(转帖配图)

  4 u# i& w" n" n% I! d4 S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15 19:37:36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2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配图九;借用网上一张现代的图;也不知道是哪位网友拍的。

% g1 R6 E; D4 N' b/ \$ `

 

+ ?) T% b8 k# m; N$ o5 G

自己也拍过,但一时找不到了,

8 L1 z7 f" `, c( |' c8 h) B2 ^

 

" S0 ]9 n3 k z

后修的动物园大门顶部整体和老照片比感觉还是非常逼真的,工艺不错;

; J6 v* X& S0 i5 D7 |

 

* o9 }, a' |3 j6 B* W! E: W

但原名额处砖雕和实际情况稍有不同,对照五十年代的照片;

5 a; I) r0 x# F _ e' n1 [

 

0 q& ?1 i/ B( h6 G2 q, K

原来中部的浮雕是突起的高浮雕,估计是为了遮盖当年的砖雕,所以突起很高;和其他砖雕完全不同。

! M( u, u' m0 k+ b8 Z

 

( _3 d# P% v* m: e( n4 i2 u

而后修的中部设计成双狮捧球,和周围砖雕是一样的,一看就是同一时期修造出的。

& v- T$ Y+ K9 i. m3 p0 N* \

 

0 P7 L5 k' ?0 I2 ^1 j O

 

从北京动物园的正门看历史变化(转帖配图)

从北京动物园的正门看历史变化(转帖配图)

发表于 2012-1-15 20: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好资料!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2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配图八;1985年的动物园大门

( J! S- n9 ?0 J4 z# l) |

 

+ S7 q( q& X) R2 h# ^- L

在文革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动物园的大门是没有顶部的。

' `& h8 V! |' J) o ^! l

 

- l4 @$ ~+ X4 B/ @$ V- K

可惜这时期的照片也不多。

5 {6 r; b" z! W# L0 B& ]0 a8 C

 

" w3 s- j( v* O1 T [' b* n, L+ W

 

从北京动物园的正门看历史变化(转帖配图)

从北京动物园的正门看历史变化(转帖配图)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2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配图七;五十年代的动物园

6 k9 l* z3 P7 G& I1 w: [+ Q

 

; j* u4 |2 O% G' A

这时的“农事实验场”已经变成了现在的“动物园”;周围种了几棵大雪松,

8 Y, E6 }; d1 U1 L* ?

 

2 L0 Q( G: C( Q6 L1 ?

民国年间的两个岗亭都已经没有了。

; K( T+ B8 B0 g* F

 

8 k1 z- U; i; K/ ?) u3 |

比较奇怪有特色的是中上部的“农事实验场”的砖雕已经没有了,被一个

. n; ^5 n2 h9 v& u# p! V* k7 l

 

1 m# z0 i& M m. j+ f$ |

浮雕的球装的装饰替代了,

T: {7 o1 E7 u! v2 }! |! H* [

 

' h8 C/ [, S! ?1 C

 

) c5 y0 n1 O5 D

非常遗憾,缺失民国末期的农事实验场的照片,无法判断中部砖雕名额

- b$ H5 Z; C# ^

 

, g$ n& I6 R; |( O

部分的变化是什么时期搞的。

( H ~- i; ?- q3 K

 

' u. Y# z7 u; g) K, h9 |8 W

 

从北京动物园的正门看历史变化(转帖配图)

从北京动物园的正门看历史变化(转帖配图)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19: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配图四;民国年间的“中央农事试验场”

1 c& Y( L* I. d( t# n0 q5 z

 

2 A R+ P) g2 m& a; H6 [

拍摄时间大概是1915年前后,这时的农事实验场和清代的还没有特殊的什么区别

+ R8 o. {# S1 a4 x s& n

 

5 t$ q) B( e' d

主要是在中门洞的两侧门柱上挂了两个“中央农事试验场”的牌子。

& H$ [% h+ b/ i

 

; e7 D& e- q: U+ B2 J

而顶部硬材质的交叉旗还在,但是旗的内容却变成了民国的五色旗。

! S. ?3 |4 ^ N- }

 

/ V- V9 D0 v( w1 \1 a( T) k

 

从北京动物园的正门看历史变化(转帖配图)

从北京动物园的正门看历史变化(转帖配图)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19: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配图五;民国年间的细部和售票长人之一,

9 Z8 C7 w4 m7 S; O, L8 c' o

 

5 t, H: S0 s; j( {

 

从北京动物园的正门看历史变化(转帖配图)

从北京动物园的正门看历史变化(转帖配图)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19: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配图六;售票长人之二

" X$ M4 N1 l% Y- D0 @1 g

 

3 X# ~, b# i4 X+ {0 P9 k" c

 

从北京动物园的正门看历史变化(转帖配图)

从北京动物园的正门看历史变化(转帖配图)

发表于 2012-1-29 1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动物园还有一阵子,顶上的图案是花纹,而不是龙,后来很快就拆掉改了。
发表于 2012-1-27 23: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看完,很想去趟动物园了!!
发表于 2013-7-22 13:5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北京动物园百年纪念》画册中,看到一幅动物园正门图。您帖中已有介绍,但未附图,今翻拍跟帖共赏!
5 c6 |4 M. @2 C" y: V
" t4 c" m1 {' ~  K4 m& k9 q dsci3483[1].jpg dsci3486[1].jpg 2 N6 a- `4 [4 H! Z
发表于 2013-7-22 14: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6 03:55 , Processed in 1.16429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