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410|回复: 10

1900年的“全浙会馆”[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2-11 14: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整理图片中,偶然发现一张老照片上标注的是全浙会馆的,虽然被德军占据,但大院子气势还是不凡的。

6 z" _! K# F/ y! o

 

4 N% ?1 k# ~7 P6 D9 ?$ ~( x0 u' J. p

还没查到为什么德军大量在南城活动,他们的1900年控制的区域通常是东便门到东单一带啊

$ u2 z9 E2 z+ Z( R/ N

 

1 i, }7 ^- W. v* e a

全浙会馆 南横东街95 破损现为民居

2 a) O' i8 c* i, B- ?5 d

' M4 M9 e! a2 M) R! Q' Y

& m+ c5 k# J0 u& I' Z5 D# e* R8 M) p8 {. i) j* L) a' c! @$ u8 B* y# G0 ~( x7 Z5 v0 d% x( o1 |& W' T/ c) }0 m5 M( f. v- |$ p$ s/ e; K3 k; t1 a8 s; M6 E- N1 Z" T R6 W6 M: k# R U3 |+ p' j0 D! I4 C6 J9 d! w! f# o* z( a% J2 I7 O3 H. N) @. u* F6 S4 J$ b) n- z0 O( S: x+ |5 H3 C# ^* o+ ]
全浙会馆
/ A$ n4 N# H$ C3 q3 p: ` + U* M2 Z) i8 h7 M, B: C5 R- _1 U+ z# z1 b$ H! n! m5 w. U: q
9 v. H: i* t! i) d9 J 0 i4 ^" z/ t/ T6 l* E- m( Z
/ W- n- B7 L2 R

宣武区下斜街。

& J( R7 Q6 {9 ?5 |

是清康熙年间赵恒夫“寄园”旧址之一,寄园最早为顺康大学士李■(上雨下尉)的别墅,故这里又称做李园。传说,园中有一株梨树,味美,李氏喜食,1684年,李氏病逝后,梨树也随之枯萎,时人叹为奇事。张大受寓居此地时,顾侠君、王玉衡在园中赋诗:“故人载酒城西地,狂客吹萧月上时”。朱彝尊曾在此地居住,查慎行等经常把酒

- L. ^" \7 _* @

言欢。

' ~& q0 |# }7 e7 {

 

3 n' X! x3 E" Q, @1 U% T

 

$ g. n% I" U% X$ ^& g1 V1 x& g

全浙会馆 南横东街95 破损现为民居

+ Z+ f. U9 P/ v# b

 

1 J4 F+ e$ K; G: ~5 g

 

" F% B% }& p2 y O2 x+ e

 

1900年的“全浙会馆”

1900年的“全浙会馆”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1-2-11 14: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黑龙版主分享!好久没见!祝好!
发表于 2011-2-11 18: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黑龙在2011-2-11 14:29:00的发言:
% L, ?4 W6 y, a( @* n

 

' L2 C* `: n+ a4 n" i$ f: @

 

7 i9 O! Q( ^* g

; E0 ]1 }- F- I" C" ]9 S6 R5 u

1 s8 ~+ {3 w) F1 J! d! T $ p! c+ D7 y# I3 T) o0 _0 J( @, c$ ^% m/ Y [% B: K4 X" N$ M$ u4 m; F" {- [" L9 O+ Y! h, c; X% _1 }* @" S# T$ X) {- A- Q3 e, r! i9 x/ ?: x9 b* B2 L ; `' W) D' G; Q, e6 W* V+ [ + @8 [) \9 ~- l# Q2 V# r, o/ V3 @ K0 s6 h( Z' v2 O; G, { 8 x m: ^ I* u( E5 v- g* w% X6 P
" U* J9 v% n0 t1 } . B% I0 d0 x" e( r \7 V- y/ C8 D. D$ j+ C3 J9 x2 N: q$ A# m0 z) `2 @7 L" n: K
; e8 [; O2 @0 L9 C

 

& F; d2 G6 @( h H1 }9 p7 t" {

 

& N' k J! y1 ~1 i) ^ m

 

. e0 j' {) Z$ Y

全浙会馆 南横东街95 破损现为民居

+ y( f; [8 i% x9 F9 P

' o" g% K6 ~0 ]7 g0 W

; \+ ~9 \( M3 A7 |; ~) {( @. D {" r& S; V( @9 S: U3 \0 N3 r6 y0 ^* m7 J$ r8 s# N2 S0 t. q, h6 b" {5 U9 X8 t7 |& m. B# V* A& v5 y$ ?7 ?1 u9 v; o" c" b0 e% q- ^* a' M: O+ c' d& p0 P! E8 Q. _( h4 w: V6 e8 Q# h/ T5 h+ O$ ~ Q% n5 s ^, b4 l2 @ p2 @; Y; a2 H1 {3 |# x
& q) e: [; J* i; ?$ s- w - I3 l' ?/ o# \: n$ V9 u3 P: g: u, P! Z8 |% a% j [% _: t2 L3 f2 p7 x3 N
3 q' j0 Q1 M* g6 T0 E

 

, S, T; u% m' v% m. N% z& a8 y

 

: O9 o# H* x+ y# f* `# f5 }7 Z( q

 

6 N4 p/ w7 |0 k6 w8 b

 




% V) S) t6 t; B" O8 A( Z" t

破损?现在南横街应该已经没了吧?

发表于 2011-2-11 21: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飞哥在2011-2-11 18:30:00的发言:
# i6 |+ U* D4 h8 C$ T

破损?现在南横街应该已经没了吧?

$ b, C0 O$ z. n$ q/ L9 j) I

彻底没了,连小肠陈都平了

发表于 2011-2-12 1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全浙会馆对联(李慈铭)

: _) V. q1 C; P

 

/ S3 X: n2 L! E, E! r7 R

旧记续名园,略参东浙西湖,别有洞天开日下。

7 E% h# M$ b2 a5 ^" C( b- W

先贤传胜事,相勖文章道德,长留典录照寰中。

发表于 2011-2-16 15: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1936年4月出版的《北平旅行指南》三版400页记载:

6 c) ?& a0 S2 x' [, z


全浙会馆——下斜街西头路西  

- O9 |1 G- l* r8 J1 \% i6 K- K2 U

                 电话:南一〇二九

发表于 2011-7-28 15: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猜想这张也是全浙会馆内的照片。1901年摄。     19iPy6Bp.jpg
& W; e  Q' ^8 k& B5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28 15:34:01编辑过]
发表于 2011-7-28 16: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火炬在2011-7-28 15:31:00的发言:
猜想这张也是全浙会馆内的照片。1901年摄。    
3 _2 E2 \$ a) s, s. a) a

好图!但最好再考证一下,有没有具体的文字记载的佐证?

 楼主| 发表于 2011-7-28 18: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火炬在2011-7-28 15:31:00的发言:
猜想这张也是全浙会馆内的照片。1901年摄。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28-1.jpg
( p& L. j. Z4 d, C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28 15:34:01编辑过]
m6 G) J3 Y, p) t

 

5 j5 \5 O; c% l# d% S! e" f

要想了解北京会馆,一定先要了解他的来历和用途,通常北京的会馆都是由汉人官员舍宅而建,

1 u$ J9 o' B$ u0 G- C3 ~

所以多是普通四合院的格局。北京的会馆不是宗教场所,通常都没有宗教建筑和碑刻。

' A# d, @, t7 p; _% G* C) F* n

这和外地的山陕会馆多是关帝庙不同。北京的会馆做用是一个地域的驻京办和同乡会。

1 c' K5 a4 D* } h5 m

多是集会沟通,新人落脚之地;大型的会馆会有高级同乡们沟通用的娱乐场所--戏台戏楼。

$ a. S& ^/ r9 Z6 ?2 Y& i4 \& H

 

! x: F. E2 l ?7 v. ]7 a

 

" r1 [5 b4 @+ F+ L3 I$ D

所以这位朋友贴的一定不是北京会馆建筑。

& `, k& p( z h$ p) b9 b

 

) ?8 C; ^6 e4 e5 j* u, U

另外,从繁复的琉璃件,脊剎的使用,香炉和碑的风格来看一定不是北京的。可能是天津或

) _( ?' Q; Z% B' `. C1 B

是河北南部接近山西一代的寺庙。

发表于 2011-7-29 13: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BR]
好图!但最好再考证一下,有没有具体的文字记载的佐证? [br]

1 L9 D: @% w  w/ D9 q( |2 i! N[BR]没有具体文字记载。这组照片是八国联军法军军官拍摄的,相册这一页上明确写着 "ekin",有九张照片,分别是天安门、故宫午门、故宫翊坤宫、北海团城、三座门弘佑天民牌坊、雍和宫寰海尊观牌坊、及另外三张(包括这张"惠我浙民")不知道具体地方的照片。6 ^- K& _1 a. L* J" i
[BR]
要想了解北京会馆,一定先要了解他的来历和用途,通常北京的会馆都是由汉人官员舍宅而建, [br]所以多是普通四合院的格局。北京的会馆不是宗教场所,通常都没有宗教建筑和碑刻。 [br]这和外地的山陕会馆多是关帝庙不同。北京的会馆做用是一个地域的驻京办和同乡会。 [br] [br]多是集会沟通,新人落脚之地;大型的会馆会有高级同乡们沟通用的娱乐场所--戏台戏楼。 [br] [br]所以这位朋友贴的一定不是北京会馆建筑。 [br] [br]另外,从繁复的琉璃件,脊剎的使用,香炉和碑的风格来看一定不是北京的。可能是天津或是河北南部接近山西一代的寺庙。 [br]

! N, m/ ?. k) b% K5 {[BR] # \+ u5 s- u! s6 Z5 m0 v6 \6 g5 d
[BR]认同你的观点。老外经常把照片标错地名,多次碰到这种乌龙标注。很可能是天津、保定府、河间府、或冀晋交界一带的。法国鬼子在这些地方都留下大量照片。
# m$ F( N9 q; W9 O[BR] 
0 }/ f  a2 n. ?% }& C- f  J/ j[BR] 
 楼主| 发表于 2011-7-29 14: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火炬在2011-7-29 13:12:00的发言:


没有具体文字记载。这组照片是八国联军法军军官拍摄的,相册这一页上明确写着 "Pekin",有九张照片,分别是天安门、故宫午门、故宫翊坤宫、北海团城、三座门弘佑天民牌坊、雍和宫寰海尊观牌坊、及另外三张(包括这张"惠我浙民")不知道具体地方的照片。
0 B5 L0 W) g- x* n# b7 W1 W

 

- z1 U* w4 E; x" t, Z

这相册我知道,其中正定和保定的照片由为珍贵;其他的道一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6 21:41 , Processed in 1.150593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