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细管胡同 东城区西北部有条胡同,名叫细管胡同。细管胡同的得名,那才叫个曲折。查阅了明、清、民国和解放后的地图,请教了当地的民俗地理专家,才大致捋巴清楚,在这里向大家请教。
2 I# i- t# G# l& _2 a; ? L3 z 细管胡同在大明朝和现在不一样,只有西半截,属于教忠坊。由于胡同东北边宝泉局(负责铸钱的地方)里有个水塘,所以就叫水塘胡同。到了大清朝,这里属于镶黄旗地界儿,胡同名字发生了音转,叫成了水塔胡同。再后来那块水塘没了,在水塔胡同的东边、水塘的南边,形成了一条口小、肚儿大的胡同,好像个油罐。据《顺天府志》记载,这条胡同名为油罐胡同。到了1947年,水塔胡同又发生了音转,称作水獭胡同;油罐胡同也发生音转,成了细管胡同。不过,那时水獭胡同和细管胡同是两个胡同,并不相通。后来,两条胡同连上了,又统称为细管胡同。
, n/ F8 y2 }0 G5 c# ]- Z1 N3 C 怎么样?细管胡同的历史您明白了吧。那么,咱们在说说细管胡同的名人田汉吧。
" `4 R) f; N A% B; O 说到田汉,大家都知道:大剧作家、大诗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细管胡同6号(今9号)就是田汉的故居。 2 ^4 d" V1 e$ h& z) x
田汉原名田寿昌。1911年,在湖南长沙选升学校就读的田寿昌,参加了一次反对清政府铁路国有的集会和行动后,为了报考修业中学,而改名田汉。 % j9 W5 Q7 x1 P9 u- |( q
1922年,田汉结束了六年的留学生涯,携妻子易漱瑜回到上海。田汉非常渴望有一个自己的艺术社团。于是,年轻的田汉夫妇依据唐朝诗人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一诗,1924年办起了《南国》半月刊。从此,田汉也以“南国诗人”自诩。 + L- \3 t9 A6 f# s; _$ C* e w
1929年秋冬之际,一位叫安娥、有着浪漫诗人气质的“红色女郎”,来到了田汉身边。安娥原名张式沅,河北人。1925年加入共青团,同年转为共产党员。1927年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回国后从事地下工作。党组织派安娥到田汉身边,就是要争取上海戏剧界的“田老大”入党。后来两个人产生了爱情,结婚了。安娥也是一位颇有才华的女作家,曾经为《渔光曲》、《卖报歌》作词。 % y/ [5 z; ]* _3 f4 N7 w6 l- \
1932年,田汉与丁玲、叶以群一起,在上海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瞿秋白代表中央宣传部出席了他们的秘密入党仪式。田汉为许多电影插曲作词,像什么《毕业歌》、《开矿歌》、《天涯歌女》、《梅娘曲》、《义勇军进行曲》等等。尤其是《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 ?, f8 A0 f$ g
画家徐悲鸿曾经赠言田汉,称赞他:垂死之病夫偏有强烈之呼吸,消沉之民族里乃有田汉之呼声。其音猛烈雄壮,闻其节调,当知此人之必不死,其民族之必不亡。
+ J$ ~ t; B" f4 h! s' C 正是由于田汉和徐悲鸿之间的友谊,1948年底,田汉来到西柏坡后,曾奉命秘密进入北平,说服徐悲鸿留在了北平。 " W& |% \ V. Q+ x$ P2 A3 C; @
1953年,根据周总理的指示,国家为田汉和夫人安娥购置了东四北大街细管胡同6号(今9号)院。这儿原来是20年代迟氏兄弟盖的两所宅子,是一个两进的四合院。田汉一家住里院,秘书住外院。
/ w) ? y e" S6 r- h 夫妇二人在细管胡同6号,琴瑟和谐,创作颇丰。
& Z4 d$ {4 f% p$ Y 田汉在建国后任文化部戏曲改进局局长、艺术事业管理局局长。田汉具有诗人气质,是个重义气的“江湖老大”。在“戏曲”和“局长”之间,他更钟情于“戏曲”。为此,他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积极推动戏曲改革,推陈出新,促进了传统戏曲艺术的发展,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戏曲作品。 2 q* s S# S; W% L9 s4 ^# B$ P8 S' u; ]
1958年,为纪念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田汉在北京西山的古庙里,创作了12场话剧《关汉卿》。全剧以关汉卿写作《窦娥冤》和上演为线索,塑造了元代戏剧家关汉卿不畏强权、为民伸冤、“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的艺术形象。其中的《蝶双飞》,成为千古绝唱:
: ?' x" d6 m- U3 k 将碧血, 6 k; g- C: z" s( f) m) s6 E3 z
写忠烈,
/ [9 H8 ?% x' l8 w3 L) F 作厉鬼, , N' n2 Z: x- R7 X0 ~# {/ a0 v. z
除逆贼。 - Q# ~; W7 P0 G$ r0 V) d4 O
这血儿啊, 7 R* t5 w* _ C9 L6 \
化做黄河扬子浪千叠,
1 v8 N& K) U) a 长与英雄共魂魄! ' X N }4 A1 g+ ]9 D) [3 q6 k( r
……
, _$ _8 Q! M% t 提什么黄泉无店宿忠魂, ' o; c9 b6 R. R7 s- k4 ]
争说道青山有幸埋芳洁。 2 h0 p5 w* H1 l& Z' ]
俺与你发不同青心同热;
! s$ R8 T% w4 ] 生不同床死同穴;
! z5 z5 ~7 h* m 待来年遍地杜鹃花, 2 U$ a$ Y ]1 W2 X2 ~
看风前汉卿四姐双飞蝶。
S9 e) v1 w' L 相永好,不言别!”
( r9 W: K6 C4 H: N. i! V8 v 《关汉卿》结构完整、语言精炼,是田汉戏剧创作的高峰,也是中国话剧史上的一座丰碑。
) l( I0 H. q0 U5 d0 V# _ 1960年,为了促进民族团结合作、歌颂历史上的民族友好关系,田汉根据7世纪吐蕃英主松赞干布遣使向大唐求婚,唐太宗将文成公主许配松赞干布的历史,创作了《文成公主》。 1 R" c+ u+ K- E4 N1 h$ D2 i; Z5 z
《关汉卿》和《文成公主》,是田汉晚年艺术创作的双璧。 + y1 a: I; n. U; u$ C9 h
细管胡同6号留给田汉的,并不都是美好。
* U& V+ L2 Y- ?* `8 h6 \- X 随着政治风云越来越猛烈,“四条汉子”之一的田汉,1965年被下放到顺义县牛栏山公社劳动。他对来看望他的女儿田野说:“我是老了,身体也不好,但是我愿意长期到农村去住,去生活。我自小长在农村,还吃得起苦。”
9 [8 b5 ]- ~) X; W) d/ x 但现实不是田汉创作的剧本。 . r3 T; i5 g) D" r+ C
1966年12月4日夜里,一伙儿人冲进细管胡同6号,将田汉抓走。临别前,田汉对94岁的老母亲说:“妈,没事,您多保重。事情会弄清楚的。”
9 \% ]. f8 w6 L9 V M 当专案组转来妈妈送来的粮票、钱和衣物后。田汉给母亲写了一张回条: 6 \ a4 w! U' I* G% P8 |3 X
“妈妈:我很好,粮票收到,请放心。妈妈万岁!” . B6 N; _1 ^5 o* [
心力交瘁的田汉病到了,糖尿病、肾病和心脏病一起爆发。他被化名“李伍”,送进301医院“将军楼”。 $ G0 K$ E3 _) x3 j& @% F w
1968年12月初的几天,田汉时而清醒,时而昏迷。清醒时,他低吟着:“放我回家见见我妈妈吧!” 9 k9 F- y* _! t0 D! Y6 t
田汉最终没有见到妈妈。12月10日,田汉在301医院孤独地离开人间。此时,广播里正在播放他作词的《毕业歌》,似乎在为他送行。 # X8 S6 b# j1 Y7 ^, M& C, B5 x/ |
妈妈不知道她的儿子已经先她而去了。四年之后的1972年,田汉的母亲临终前喃喃自语:“寿昌儿,快回来吧,妈妈想你!” & g& x: h9 M0 e7 D' y& L6 g/ ~! E
又一个四年之后,1976年唐山发生大地震。夫人安娥在细管胡同6号搭防震棚时不慎摔伤,撒手人寰。 8 P# t! @; w7 v8 v) n
如今,田汉早已经“复活”了。他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伴着初升的太阳,每天在天安门广场回荡。 1 P( j8 A9 O) a g9 y# k3 l9 V
夏衍曾评价田汉“是现代的关汉卿!”
/ p! {" \- _- l! D!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