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39|回复: 14

拆迁是一道分水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8-19 14: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 |8 U; o3 ^, j' ]4 c

 

Y; f, O0 K) K! n1 C* A: R2 r

1:

. t1 {' r1 C k

    倘若再过一百年有人写起当下的历史,一个词汇绝对不能避开,那就是“拆迁”。无论是谁,经历或者不曾经历,这个词汇一直都会跟着你,跟着你的儿子,孙子。

: g- \$ S9 D. A

    北京电视台里有一个比较叫座儿的节目,劝架——给兄弟姐妹、夫妻、父子、母女劝解现世之仇。那些人,那些小时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乃至一铺炕上的人,如今为了年老父母的赡养,为了某些财务的归属,打得鼻青脸肿。镜头下,充满表演欲的苦人们晾晒着自己的无辜与委屈,述说着亲人的不义与冷漠。电视台抓住了大众的窥私欲,找一些专家劝解心结,以法律的、道德的名义做全方位剖析与缝合。

( j8 C$ N! {( t- v3 x; Z

    底下有多少人在看我并不知道,可,从这个节目占据黄金时段并且每天一期还是隔一天一期来判断,想必收视率不低。幸福的人与不幸的人嚼着晚饭都在看。津津有味,以增加自己的优越感或者遛弯儿谈资。

6 f3 |: l. d. O7 B3 C) G/ [ n

    我问自己,我们的亲情如何丧失了自愈能力,何时丧失的?

6 t$ m/ f' B; }$ f( r

 

0 u7 s5 `$ u9 }+ g

2:

9 }6 \! }; Q% `; y6 r

    这是一个真实事件。

H, K+ n0 \. f5 I; k

    祖上留下六间房,爷爷辈哥儿俩,每人三间分家另过,无疑义。

6 W5 U; A# @3 m+ w! g5 R. w

    一房的事儿不知道。

. s9 T" U# ]: H- f

    这一房,仨孩子,中间是个男孩儿,一姐一妹。姐姐早嫁,男孩儿有房搬出去另住。独剩小妹妹守着三间房外加老妈。

5 i" N7 x* b7 b' Q

    拆迁了,货币补偿,三间房作价一千二百万。

" `1 B; J3 S) h8 I8 W% D* F

    弟弟与姐姐的意见,各拿三百五十万,给妹妹五百万。

& ]0 M$ d0 [" G% u v' v! r

    妹妹不干,要七百万。理由是你们外头都有房,五百万根本买不了房子。

6 l3 o; f7 R7 o% F5 ~4 L

    矛盾出来了,越扯越乱,甚至到了某年某月给老人多买了几块核桃酥都算起来。妹妹委屈,这房子自己一直住得好好的,不拆迁,大概会永远住下去。姐姐委屈,伺候老妈,我们出钱你出力,房你白住了那么些年,该让着让着你,凭什么你就非要多分那么多钱?

( f0 F0 E8 ^7 y) i; {+ Q9 M

    弟弟老实,多俩少俩无所谓,别闹掰喽。弟弟的儿子不干,我爷爷的房产,该归我们老某家,嫁出的姑娘泼出的水,归了外姓不成。弟弟拗不过儿子,空叹气。

7 E7 E _" J `4 r$ j

    上了法院,等着判。时不常能听见姐姐或妹妹跟老街坊数落自家人的不是。

7 L/ k4 ~4 H; C8 q

    姐姐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死喽都不跟她进同一个火葬场,没良心!

2 o- P3 _1 o* l) S. ~. n

 

U; \3 Q6 t* J8 d

3:

& h5 X; m4 E7 p n

    朋友的一个哥们,遇上拆迁,为了多得点儿回迁面积假离婚。

" J" Q% F- e9 p5 x/ x+ W- n' e+ n

    假离婚这种情况不鲜见。这两口子又假结婚,各自找了一个外人扯了结婚证。房子呢,大约多要了一大套。婚姻状况也算稳定,一家子人跟啥事儿也没有发生似的那样过着。

7 M) F0 H/ p. x6 e- n/ U7 y

    另一家假离婚再假结婚的运气不忒好。男的临时抓了一个不知根底的外地女的,说好了事儿完之后以十万元相酬。或许是男的不老实,或许是外地的那个女人有心计,怀孕了。外地女不肯离婚,死活不肯。男人呢,多了一套房子之外,还多了一个家。原配和现配之间战争不断。战火蔓延至男人租住的小区,天儿不忒热,总能听见原配站在楼档子里扯脖子骂街。

4 b- a/ A8 c9 D0 E; i" Z! s7 y

    小区门口管抬杆儿撂杆儿的一句话:骂吧,骂骂痛快。光剥毛豆对嘴儿吹瓶儿啤也没多大意思。

! E% G0 E- p4 m5 T/ P

 

# g. X+ `, _4 R) h

4:

, v3 k) u5 [3 [9 Z

    还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0 {( A, X$ A9 @% s

    一个老人,幼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

0 F6 i! X0 f* A. e4 M5 @

    前后娶了三房。头一个妻子留下一儿一女撒手人寰,二一个生下两男一女之后说了白白。三一个没生养。

8 n O1 P" C& X+ ?! R

    老头子有点势利眼,谁日子好过说谁好。并且,总给儿女拴对儿,期望以此取得某种权威与对儿女的控制。

; e8 [1 i+ p! a

    没受啥罪的老头儿走到了人生的终点。剩下后老伴儿儿。

# J0 ?& K: M' l% c x# N; b

    老太太没有自己的孩子,选择跟着二房一个孩子过。给他们带孩子,这其中还包括二房小闺女的孩子。二房的男人暴病没了,原单位照顾,两个小子先后进了银行系统。小闺女的孩子大了也回了自己的家。老太太老了。

) T- ?3 E) C9 c5 ?# ~5 w. `3 r3 P/ N

    大房的儿媳是个脆生人,瞧着老太太受罪不忍心,接过来养着。那日子也没少打。谁谁的是,谁谁的不是,下了班骑车到处找家族长辈评理。

% N8 c: u6 [& x1 A% l

    老太太九十几无疾而终。大房给办丧事。大房中的那个妹妹一家没露面。二房中守寡的儿媳妇没露面,看大的孩子也没露面。最小的小妹妹借口腿摔折了,没让报丧的进门儿。

4 A9 j, n1 o& }" _

    五个孩子,人丁兴旺,孙男娣女一大帮,重孙子都结了婚的一个大家族。

$ O8 \8 Q0 z3 p w! j

    墓碑上,老头儿的名字与前后三位夫人一共四个人,眼望着稀稀拉拉三四个祭扫的人。

+ O( ~8 V: f% L

    至于老头儿的房子,早换成了楼房,不知谁住着。

" r+ p+ r2 W) n* B2 V- C

 

( D2 b# A8 e- i) |$ Q

5:

( @% G; b0 Q" |8 V2 w

    岁月如篦子,梳理我们的时候总会篦下除华发之外人生的某些馀坠。

2 ?5 h/ i& ^! \' q

    拆迁是横亘在现世人们面前的一道沟坎,跃过去的时候,一定要掉落点儿东西。

; s. s4 H; n4 z* V. X2 W1 m1 J

    那么,具体是什么呢?

' x% F5 b, p+ F' Q8 O0 v

    分水岭,一边儿是青山秀水,一边儿是冽风瘠壤。

1 Y4 k! R- H+ w/ _! a4 r0 J

    碗破了可以锔上,鞋子破了可以缝补,人心也是这样,日子也是这样的嘛?

& ^* @# y# i, ^% y4 m+ o/ c

    ——同一个太阳照着。

, J W/ X3 J: c" |1 A7 R4 Q

 

5 W% t$ u+ C4 D0 E# n; c8 T; 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19 14:32:33编辑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1-8-19 15: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有点儿心酸。这世道什么时候就变成这样儿了?过去穷的时候不这样儿啊!过去一个窝头俩人分一人一半儿,现而今满桌子鸡鸭鱼肉倒打起来了。奶奶滴! 9 c+ W( u3 K y3 s. n%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19 15:02:47编辑过]
发表于 2011-8-19 15: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中国嘛,所有的地方都要"焕然一新“的。
发表于 2011-8-19 15: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拆迁惹的祸!

: R" K: l6 Y, e+ l# G; x8 m+ \

拆迁几乎把涉及到的人们又一次推到危险的人性边缘(上一次是那个**大革命),在显而易见的切身利益面前,人人都剥去了伪装的外衣,被赤裸裸地拷问着隐蔽在内心深处的自私和贪婪。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5: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安德路在2011-8-19 15:13:00的发言:
) Q! Y0 @. d4 w U# l+ r

都是拆迁惹的祸!

H% c `" r! \* r8 Q9 _

拆迁几乎把涉及到的人们又一次推到危险的人性边缘(上一次是那个**大革命),在显而易见的切身利益面前,人人都剥去了伪装的外衣,被赤裸裸地拷问着隐蔽在内心深处的自私和贪婪。

; C. K. J$ V1 [: t* |: f: K. L

是文化与道德感的缺失,没了那道看不见的箍儿箍着,多好的东西迟早散架拉倒!!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5: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董瑞征在2011-8-19 15:02:00的发言:
  看完有点儿心酸。这世道什么时候就变成这样儿了?过去穷的时候不这样儿啊!过去一个窝头俩人分一人一半儿,现而今满桌子鸡鸭鱼肉倒打起来了。奶奶滴! $ \3 d4 P8 n6 O& 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19 15:02:47编辑过]
# N$ @0 A' r6 m# @4 N: a

我总以为这与穷富关系不大,是整体文化现象把人逼的。

9 a, p! H2 C6 K3 s

当人不顾一切追求成功、追求财富之后,道德总会被无限度挤压。猫论对道德的损伤是难以修复的,只求结果不问过程是否合乎正义,那是杀鸡取卵饮鸩止渴,是光棍儿逻辑。

$ e: S5 ?, v$ t: q$ k4 D: s" }, _

信仰缺失之后的空茫令人们会更加疯狂地追求权力金钱与地位,人,或者说是中国人,正在这样走向没落。这种没落没底线,没终结。

. i! ?, r3 D2 y% t; Y8 s

追逐小额名利的小恶一再被世人羡慕、肯定与鼓励之下,大恶来了。此一来,没有东西能够阻拦。

" h B, \& I0 y4 |

整个社会日趋腐烂下去。

8 `+ ]7 P9 w! ]- Y; e4 N! O$ g% h

问候老先生!!

发表于 2011-8-19 15: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草长鹰飞在2011-8-19 15:33:00的发言:
# s0 M- d' I" ^0 p7 ?% P) q

我总以为这与穷富关系不大,是整体文化现象把人逼的。

. \- a$ m+ p$ Y# I5 Y& z

当人不顾一切追求成功、追求财富之后,道德总会被无限度挤压。猫论对道德的损伤是难以修复的,只求结果不问过程是否合乎正义,那是杀鸡取卵饮鸩止渴,是光棍儿逻辑。

7 \2 |8 z! E: T I5 A

信仰缺失之后的空茫令人们会更加疯狂地追求权力金钱与地位,人,或者说是中国人,正在这样走向没落。这种没落没底线,没终结。

h! D6 H$ k# k: c5 M S* C

追逐小额名利的小恶一再被世人羡慕、肯定与鼓励之下,大恶来了。此一来,没有东西能够阻拦。

7 M' P5 ]/ M2 {

整个社会日趋腐烂下去。

! Q. \3 G6 y, m

问候老先生!!

+ A8 d* K& ?' Q& m) b9 p" g) I K1 U

文章千古事啊,这才算历史。道德只有同信仰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追名逐利的社会,道德就是碍事的长袍马褂。

发表于 2011-8-19 16: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为财死~老话儿说的真在理儿,拆迁拆迁一步登天,有的登天了,有的登半截摔个半死,有的就直接玩儿完了,都是钱闹的。说拆迁,骂拆迁,我看绝大部分老百姓都盼着拆迁,我们胡同就是例子,刚说要拆的时候,老百姓这个骂呀,那叫一个团结,恨不得把拆迁办点着喽,末了~就变味儿了,有打小报告儿的,有煽风点火的~满街嚷嚷 不给多少钱就不走、不给几套房就不搬,后来比谁走的都早,邻里之间没几个真正抱团儿的。老北京已经慢慢被瓦解了,从上到下都尼玛外地人,北京人的憨厚、朴实、诚实都已被全国各地人民串了秧儿了,很难再找回从前的影子了~真他妈悲哀呀- X# J# x4 P) E) S7 x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19 16:23:06编辑过]
发表于 2011-8-19 19: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那里有个村,拆迁的事八字还没一撇,有个老太太就随口说了一句“以后拆迁分了房,小子一套,闺女一套?”,儿子就和娘翻脸了。因为拆迁而家破人亡的太多了,气死的老人,反目的兄弟姐妹,成仇的父母儿女太多了……
发表于 2011-8-19 21: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毁是当代的信仰嘛

发表于 2011-8-19 19: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街门上这副对子常见。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从194几年,斗地主时候就常说。都忠厚,怎么造反?诗书继卋,还能斗争?用阶级眼光分析人,分清敌我。温情主义要不得。扫四旧,破字当头。
发表于 2011-8-20 22: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可同患难,

1 k9 S9 e3 X/ [! w

不能共富贵!

3 t* T$ e0 ?% o) g

 

发表于 2011-8-23 22: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嗨,也就那么回事儿,突然那么多钱砸眼前,搁谁都得晕菜一会儿,吵吵闹闹绝对正常,不吵不闹的那就要出大事喽!

7 f. p: R- T+ ^( X' Z

 

: v4 n% S. }8 d

 

* y \2 W- U3 B2 f, |" s

幸福的人与不幸的人嚼着晚饭都在看。津津有味,以增加自己的优越感或者遛弯儿谈资。-----人都有缺点,正常.

) t1 l: x7 e& g, z5 l

 

2 Z4 j) r! Y: q) m( c# B

 

1 N8 U W2 Y4 v

我问自己,我们的亲情如何丧失了自愈能力,何时丧失的?-----亲情的自愈能力不会丧失了就像血缘关系断不了一样,是自愈能力差了,好比伤口以前自愈需要一天现在需要三天,还要吃抗生素喽.

发表于 2011-8-29 1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拆迁在哪都一样 北京外地都是这德性
发表于 2011-8-29 13: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临上事前,装圣人不需要啥成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6 12:50 , Processed in 1.211489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