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摄十三陵——(12)德陵
+ A% J! y4 c, f; b # K j- f* j4 i& b
' m# G% @& T8 g
7 L4 P0 C) v0 Y' P时间是 12:50 ) k1 J! H! p$ h2 ]
) T( W4 z# Z: M: }我离开永陵,步行去德陵。
6 g* z9 k) c! F0 h* i8 _
) M2 k- Z1 N" ~* k3 M- `
, b' j# \1 y. v0 Q
我行我摄十三陵——(12)德陵
% t, h" D; s2 U1 w% q
7 I- e! e7 T% i, j3 y& r! i. s, U' h
2 h' G2 ]9 x9 B a也许是我与当地老乡的交流出现失误,我走到了德陵监。 ' p. L& d0 [* ]6 Q
6 x2 H( C& o" k
时间是13:05
+ Q3 j+ X- ~, Y& G6 Z+ R' \8 T) j' W
" x/ t) H$ v2 H时间还很富裕,到德陵监的“回”字型院落里转了一圈。 : i6 G' `& P% ]3 |4 K I
" x/ n, k9 I2 N P7 U请教居民后得知,德陵监的“监”字在这里念四声“舰”。 1 l3 v ~1 o* `
) G% u* o3 e/ j5 Z4 `; e; K5 n
我行我摄十三陵——(12)德陵
我行我摄十三陵——(12)德陵
我行我摄十三陵——(12)德陵
+ r E6 E1 N. q$ i5 ?2 }
+ _+ ^5 R* X) u- o( G) Y在德陵监北开的院门前有一条路向北通向德陵。 4 r; C0 q: e' R& j' R( x
$ S( E& s$ j: ^. m, e13:40.
- i' a$ Q& W! K( ^+ e! x
4 w5 t& \! v( [* r远远地看到了修复后的德陵神道的五孔石拱桥:
4 |/ w7 M: ~* l* u6 S: h4 q# M
, z% F: _% k) @/ b/ v* l
我行我摄十三陵——(12)德陵
我行我摄十三陵——(12)德陵
我行我摄十三陵——(12)德陵
我行我摄十三陵——(12)德陵
7 C& J2 b' E& R* }! l
$ \5 w5 }/ e: b) f ~" `8 m/ E3 J0 t7 Q ' v8 C3 r( P$ T! Z, }* O
德陵是十三陵陵区内明代所建的最后一座帝陵。
' Q/ _4 u+ w& I, u5 i {) e 9 p. ]4 v* _3 `& s) c! H8 U
[转帖]: E- O- H% T+ }+ J
......
+ ^2 A4 y9 f" C6 y9 }9 A( o0 r5 k6 e明十三陵之德陵位于潭峪岭西麓,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熹宗天启皇帝朱由校和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 熹宗朱由校,明光宗长子,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十一月十四日生。 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六日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天启。 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二十二日去世,年23岁。 谥“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哲皇帝”。 崇祯元年(1628年)三月八日葬德陵。
/ W4 H1 q. A6 n# R: f+ O# R......(略)。
9 A6 q5 t7 L( H5 O) O
我行我摄十三陵——(12)德陵
我行我摄十三陵——(12)德陵
我行我摄十三陵——(12)德陵
我行我摄十三陵——(12)德陵
% ^1 ^) F* r0 ~7 Y$ _
, n8 h7 p; @# h6 w# F! Q2 k
# ^' {( s3 x! k! l
: [% D8 |" K) h% J* n; ?4 g( v# M- a4 a14:10 我离开德陵,由原路往回走。 % y# ~, h1 A2 c2 k' ?* W! |* _
. m+ n; d1 D/ K# [# Z14:20 在路边我找到了农田里的“东井”——明长陵的贵妃园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