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22615
帖子
阅读权限10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08-7-18
最后登录1970-1-1
|

楼主 |
发表于 2020-1-10 11:2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先生,受到您说的可能是隆某寺的启发,我辨认是隆恩寺,网搜北京市西郊隆恩寺,果然找到了。您说的也可能代表住在部队大院,也有线索了。, F( Z0 E, y* }- s- j) D8 X" m
请看网搜的文章片段,那还是网文作者引用的一个熟人写的呢。可惜那个熟人已经仙去。/ X# y* J' w, ] @8 T
. ~! U0 |3 [% D& w8 L; E
西郊隆恩寺的王爷坟9 n, ], J- t3 ~6 D
文章来源:《清代王爷坟》
; J0 q" q4 m: G R, u4 r/ l1 {5 J6 X* d! @0 ^
辽宁省抚顺市已经开放的“元帅林”(即张作霖墓园)陈列有从北京西郊隆恩寺移去的明、清石刻六十二件。“北京西郊隆恩寺怎么会有这么多精美石刻呢?”我带着这个问题,1982.年7月去了隆恩寺。经过任齐鸣技师协助,我到北京军区工程兵司令部(今工兵部)占用的隆恩寺旧址看了看,发现这里原为清代的王爷坟。" t0 z0 @/ Z) Q' X, D8 z( ]$ L& k
+ [, [$ ]0 [8 m2 z7 N9 E2 L
乘336路公共汽车西行,到煤矿学校下车,往北望去,只见东西两山蜿蜒对峙呈弧形,居中的劳子山(亦名老祖山)山下即是隆恩寺。隆恩寺因寺庙得名。《日下旧闻考》记载是金大定四年(1164)秦越公主所建,名昊天寺。明正统四年(1439)太监王振修之,改用今名。这里的庙宇很多,以至有“一庙十三庵”的说法。因这里被视为风水吉地,明太监自然要买山建坟。1644年入清以后,这里东到潭峪,南到麻峪,西到搭拉峪,北到香峪的山场为清太祖第七子饶余郡王阿巴泰家族占有(不包括全部庙产),陆续建造了王爷坟。
, ]; b }1 y. z+ H" W# m( U 2 T% M2 Y7 k9 i* z, T' `5 D6 h3 [
《爱新觉罗宗谱》丙册•5202页记载,阿巴泰之母为清太祖侧妃伊尔根觉罗氏扎亲巴晏之女。阿巴泰生于己丑年(1589)六月十六日午时。他二十几岁即驰骋沙场,带兵攻打蒙古札鲁特、辽东、山东、永平,围困过锦州、北京。初封贝勒,顺治元年(1644)晋饶余郡王,顺治三年(1646)三月二十五日酉时薨,享年五十八岁,立坟地于隆恩寺。+ H- S$ [3 H: l! d! y! u
) ]0 h+ ^7 t) s) R1 g+ a
( _! X& o& `* `; ?: I+ B, e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