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古刹听松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1-22 19: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碗来了[em55]

& F3 U; q* Z5 _8 i0 A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9-2-4 19: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失去的记忆在2009-2-4 15:53:00的发言:
; P; Q3 J3 @" _9 w

回忆之三

# {% U, O) s! [" Q

 

4 v) A, _: a' b6 Q' ~$ `

 入队: 好象是二年级下学期,我们班发展了第一批少先队员,(满九岁方可入队)发展会结束时有女生放声痛哭,

' W" k6 z' o& d4 W

  惹来哭声此起彼伏.此后两年同学们接二连三纷纷加入,我是在四年级下学期属于班里最后几个入队的,原因

! p p& ~& m) Z% Y# ~

 是政治上要求进步不迫切.红领巾姗姗来迟很没面子.在我之后杨小毅.董亚东也加入组织使我班成为全校

$ y: [9 E! R* `! S5 x' B

 唯一(或许是为数不多)的红领巾班.同学们老师都很自豪.

! \& r9 ~) Y2 a8 K/ B8 G9 }) l

 

* _' ]' p( t8 I. s# c

  理想: 记得五年级时,老师让我们以"我的理想"为题写一篇将来长大想干什么工作为内容的作文,(顺便提示

( R; x) V5 o0 ^) e. C. i

  我的作文一向较差,分数三多四少,与数学有着鲜明的反差.)开始想写长大要当科学家,很快自己就否定了这

~0 K& Z' x8 C& d1 F

  个念头,想成名成家显然不符合潮流.虽然当时还没有到学雷锋做螺丝钉的时候,工农兵时代的主人深入脑海.

! P6 e, t) n& j9 Q

  于是写了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工人,为社会主义大厦添砖加瓦.几年后仿佛有神相助,68年我稀里糊涂的进到

7 G, A# k, ?" \5 ]/ P2 `

  工厂,当了一名工人.现在回忆当时如果作文理想当农民八成得去插队了.

) h+ K; s1 T: m6 X" X# l

      如果我猜对了,我还有印象的话,你给我的最记忆就是穿一件皮夹克

发表于 2009-2-4 2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克崮现在还担任全国政协常委的工作。
发表于 2009-2-4 12: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心灵之花在2009-2-3 20:01:00的发言:
+ V, E0 |) X8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春节090128~30 015.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K7 K. M7 C4 d. P

同学聚会非常难得,还认识我们吗?

/ ?) A+ j" z ?5 |1 T2 @

            [em12] 哪个老爷爷是心灵之花呀?个个都是精神焕发、慈祥、可亲、可爱、可敬!

7 ^% z3 d b$ @8 L, y. t

        

; a3 P* G0 k) i

     说实话:看谁都认识~都不认识[em54]

发表于 2009-2-4 14: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心灵之花在2009-2-4 12:49:00的发言:
8 A8 S0 [" ]# M. A$ G+ w; O

雨中漫步:您说的这位学姐当年可是相当的有名啊,在学校是大队长,班级里是班长,到内蒙插队也是很知名的先进分子,后来进了医学院又成了知名的医学教授,非常忙,很难有机会在同学聚会中看到她,本楼开楼的前一部分,俺们曾介绍过她,您可以浏览一下,她很少有时间浏览俺们的栏目,但她已经知道了俺们的栏目。

3 k% Q E! V: l

我知道是谁了,真是眼拙了,没认出咱们的大队长啊!O(∩_∩)O哈哈~

发表于 2009-2-4 15: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忆之三

. C, f [! {7 { X+ F I* |8 B

 

( k) ^1 O- _( v1 f* I

 入队: 好象是二年级下学期,我们班发展了第一批少先队员,(满九岁方可入队)发展会结束时有女生放声痛哭,

' o9 n _ R1 `6 m* \! u2 }( i. t Q

  惹来哭声此起彼伏.此后两年同学们接二连三纷纷加入,我是在四年级下学期属于班里最后几个入队的,原因

2 n# a4 M; r, c7 |) I( d$ V3 [& E

 是政治上要求进步不迫切.红领巾姗姗来迟很没面子.在我之后杨小毅.董亚东也加入组织使我班成为全校

: \6 e$ ~- N9 l/ ^

 唯一(或许是为数不多)的红领巾班.同学们老师都很自豪.

0 a7 n; B: Y ?9 d

 

' E$ A! e" t0 v4 s

  理想: 记得五年级时,老师让我们以"我的理想"为题写一篇将来长大想干什么工作为内容的作文,(顺便提示

\6 o' o* O# [

  我的作文一向较差,分数三多四少,与数学有着鲜明的反差.)开始想写长大要当科学家,很快自己就否定了这

. M6 _) E+ Y2 s# z* h9 i; K

  个念头,想成名成家显然不符合潮流.虽然当时还没有到学雷锋做螺丝钉的时候,工农兵时代的主人深入脑海.

$ ~. Z2 A7 B; Z8 B

  于是写了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工人,为社会主义大厦添砖加瓦.几年后仿佛有神相助,68年我稀里糊涂的进到

, }# i! R' p& I) y* C2 _

  工厂,当了一名工人.现在回忆当时如果作文理想当农民八成得去插队了.

发表于 2009-2-4 18: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心灵之花在2009-2-3 20:01:00的发言:
2 \% y9 w. A# d t2 r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春节090128~30 015.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E0 W' Z( I6 {

同学聚会非常难得,还认识我们吗?

8 Q0 [9 C: E8 D; r! s* v2 q

    左1是心灵之花吗?女士你们说的李萍萍,剩下的心灵之花是我曾经跟你题到的3个人吗?除了邓我一个也不认识

发表于 2009-2-4 17: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2-4 12: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雨中漫步在2009-2-4 9:58:00的发言:
" g& g9 I- ?4 M+ ]4 f9 j

心灵之花、老三是网上的常客,邓济生在咱们的帖子上可是知名人士了,可惜没见过他发言。其余的男士也是熟面孔,只有这位学姐是第一次见到。

: w# K1 U9 K! F( }+ F7 \& X! D

雨中漫步:您说的这位学姐当年可是相当的有名啊,在学校是大队长,班级里是班长,到内蒙插队也是很知名的先进分子,后来进了医学院又成了知名的医学教授,非常忙,很难有机会在同学聚会中看到她,本楼开楼的前一部分,俺们曾介绍过她,您可以浏览一下,她很少有时间浏览俺们的栏目,但她已经知道了俺们的栏目。

发表于 2009-2-4 09: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心灵之花在2009-2-3 20:01:00的发言:
% K) T1 M0 F W& X3 r* D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春节090128~30 015.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t% A$ ^6 ]8 d6 o

同学聚会非常难得,还认识我们吗?

0 @6 h1 U4 y9 I; y4 n

心灵之花、老三是网上的常客,邓济生在咱们的帖子上可是知名人士了,可惜没见过他发言。其余的男士也是熟面孔,只有这位学姐是第一次见到。

发表于 2009-2-4 10: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09-2-2 12:25:00的发言:
( C: b8 M% L0 V9 \! O

      "刘家有兄弟好几个。老大刘克林,记得是苏军攻克柏林时生的;老二刘克崮,是解放军攻克孟良崮时生的;好象还有一个叫刘克京,是解放军攻克南京时生的。是否有叫刘克克和刘克先的我是没有一点印象了。"

$ Q7 E5 ]6 G) ^3 j1 x

       我和刘克先在百万庄幼儿园时是一个班的,后来(1959年入学)他到小学是六三班的,我在六二班,他后来曾在38军当兵。刘克克比我们高一届,是六一班的。刘克京,比我高三届,后来上47中,文革上山下乡去了山西插队。在山西知情回忆录《黄土地》一书中,有收入他的回忆。刘克固比我高五届,我姐姐曾和他一班。

6 h2 u, Z5 Z' [/ x

      他们家住在百万庄。他们的父亲叫刘坦,资格很老,战争年代负伤,好像独腿。


2 \4 m" _2 {% Z& z. O9 g' p7 J

刘坦(1911~1979),原名刘振庆。莱西顾家村人。
  刘坦1927年小学毕业后任初级小学教员,并加入“莱阳县少年同志社”,组织农民协会,开办农民夜校。1930年,以农民协会的名义组织贫苦农民批斗了叶家庄村(今属莱阳市)大地主陈东明。193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任招(远)莱(阳)边区特支委员、莱阳边区区委组织委员。他积极发展党的组织,筹集党的活动经费,带领党员同地主恶霸开展经济斗争,并率游击队员收缴了招远县马家乡公所“手提式”机枪两支。同时,主持创建了顾家村党支部。1934年2月,中共莱阳县委遭破坏,刘坦等人遭到“捕共队”的搜捕。刘坦脱险后,主持招莱边界党的工作,安排已暴露的党员安全转移。后经党组织介绍,到黄县、蓬莱等地以做短工为掩护,开展党的工作。9月,中共胶东特委遭破坏,刘坦与党组织失掉联系。11月与共青团山东省工委接上关系后,主持撤销招莱边特支,建立招远特支,任特支书记。1935年4月,因叛徒出卖,在青岛被捕,押在济南反省院。
  1937年10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刘坦被释放。回乡后,恢复了党组织,以马连庄为中心,成立了平招莱掖边区临时委员会,通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组织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2月,莱阳国共合作局面形成,刘坦任“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县队部驻莱阳城办事处主任,4月任中共莱阳县委书记,在县内建立了3个区委。6月,国民党南岚乡校将马连庄小学查封,逮捕了校长田绰永、学董田文广,刘坦在领导师生和群众请愿斗争中受伤被捕,1939年经党组织营救获释后,离开莱阳去胶东区党委工作,历任组织部组织科科长、代理组织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胶东区委常委、胶东区行政公署主任等职。建国后,历任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中共华东工业部委员会委员、副部长,国家一机部党组成员、基建司司长、电器局局长等职。
  “文化大革命”中,刘坦遭到迫害。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恢复了工作。1979年3月20日病逝。

4 C' @! g d! r: |2 N2 i
- ?) u4 f s5 _2 o: w' c( O
 
发表于 2009-2-4 1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克崮

0 g1 }5 @7 `, E; M1 O* i

 

3 q x, l; g2 c" _1 Z7 u, b5 V

刘克崮先生简历:

- d8 R5 @. x9 H

  男,1947年生,籍贯山东省莱西,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导。曾在黑龙江下乡,后返京做中学教师,1977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2年起先后担任北京市委研究室、市政管理委员会、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干事、副处长、处长、副总经理。1990年起先后任财政部财税体制改革司副司长、税政司司长等职。期间,作为改革方案设计的核心成员,直接参与了1993-1996年全国分税制、工商税制、国家与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和进出口税制等重大改革方案的研究、制定和组织实施工作。1996年起先后担任辽宁省省长助理兼财政厅厅长、副省长。2002年9月至今担任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

; @( l$ H- W" A. E3 |

  曾先后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编《党政机构改革研究》、《税利分流》、《中国税收制度》、《转轨时期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等著作8部;出版个人理论专著《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财政货币政策》。

i3 v) P/ o) ?1 I


 

发表于 2009-2-4 02: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了各位前辈. 我是63年入附小的. 老师是李运彤李老师, 体育老师是王竟. 那真是难忘的时光. 希望听到其他同学.

, a: g& k+ b7 g) v# Q+ O

 

. _4 _5 }6 v, r% N3 L- A$ ^4 Y* `! Q

这里有个前辈贴的机院附小的照片, 非常珍贵.

. v2 ]! q& I* I

http://bingtuan.com/blog/?uid-2171-action-viewspace-itemid-14206

发表于 2009-2-3 16: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革命后代在2009-2-3 15:29:00的发言:
& W- y8 R1 x# z. u0 f- t7 W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糊涂人和变色龙应是同年生人(52的)。

' N2 L5 |. U: C

对,我就是52年的,59年入机院附小一(4)班,65年7月毕业。前面“哈哈哈”发的老照片大队委的照片中,有我班董桂华。王小宁的哥哥和我同班,也是大队长。最前面我把全班同学名单公布过,遗憾的是已有两人去世。

! Z# J) O* Z. n) t& k7 F

愿机院附小的校友们开心、快乐,健康常在!

发表于 2009-2-3 2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 |& r0 V: ?* J0 w* K

同学聚会非常难得,还认识我们吗?

发表于 2009-2-2 2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09-2-2 12:25:00的发言:
; V, n2 O g6 t

      刘克固比我高五届,我姐姐曾和他一班。

% W$ w& ^4 W0 v& G' `# o

      他们家住在百万庄。他们的父亲叫刘坦,资格很老,战争年代负伤,好像独腿。


' k$ a+ c, ]+ L

我与刘克崮是一班的,如你说的对,我应该和你姐姐也是一班的。如果你姓胡,那就应该是胡俊风和胡澄靖的弟弟。

发表于 2009-2-2 22: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小子:好文笔,好记忆!出长差回来细细拜读了你的一篇篇大作,很是亲切。回味之中,恍然觉出了你便是那个当年令父辈们赞不绝口的小弟弟。我给你的信箱发了封信,希望我没有估计错,更希望能看到你更多的倾情之作。
发表于 2009-2-3 15: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童在2009-2-2 20:06:00的发言:
1 n& `! ^0 Y& ?$ M

我与刘克崮是一班的,如你说的对,我应该和你姐姐也是一班的。如果你姓胡,那就应该是胡俊风和胡澄靖的弟弟。

0 d& }+ L& u* N

老童大哥:据我所知胡涂人是住校生,所以说不会是胡俊风的弟弟吧?

发表于 2009-2-3 15: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65]糊涂人和变色龙应是同年生人(52的)。

发表于 2009-2-1 08: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你是哪位老同学
发表于 2009-2-1 04: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aojy在2009-1-29 15:16:00的发言:
2 E) ^8 `$ e$ z0 v, |1 U( @

      ...我儿时在这个学校上学时,虽然不是住校生,但是我却在学校食堂吃了一年多的饭,饭菜可口,那时餐具都是食堂的,不需要个人带餐具。食堂的师傅和阿姨和蔼可亲,对我们的照顾周到备至。那时食堂是靠近学校南围墙的一溜儿平房,(所说的围墙实际是竹篱笆)。我虽然没有住校,但是我经常去学生宿舍楼看我们班的同学。宿舍内的环境被阿姨们收拾得整齐干净。一人一个带有围栏的木床。学校的各项设备也是当时最好的。我们当时确实是掉到福窝了。什么是幸福,那时就认为这就是幸福。一个让我们享受幸福童年的地方,也是让我们难忘的地方,....。

5 g& Y1 R# o8 T. X

 

1 l7 L+ \, T- L" H" _6 }4 |

老学长对幸福的温习和彻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每一分钟。。。

发表于 2009-2-1 08: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玩玩流浪在2009-1-31 16:41:00的发言:
& f% u' e, e" T; e9 o7 }) d8 ^

    好象你也应该是63班的,我的记忆不太清楚。总是仿佛有这样一个同学,她应该住在百万庄。后来好象跟她爸爸去东北了你好失而不得

; y( x7 ^* F6 a/ }/ L( q

玩玩流浪 能告诉我你是哪位吗?

发表于 2009-1-31 23: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哈哈哈在2009-1-30 17:50: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大队委.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 b# u2 G' h8 x

我认为,“哈哈哈”保存的这张照片很特别,非常有意思。。。因为它是一张专题照片--辅导员和大队委的合影!!!这照片是集那几届好学生之大成!他/她们与胡老师是少先队组织中的“高级领导干部”啊。。。。

- j( G0 @+ R+ ^; E3 o# J


从“变色龙”和“水小子”的回忆文字,可以看出此照片的基本背景。在他们回忆的基础上,我大胆推测,这是1964年之照片,是64届,65届,66届和“应为67届”这四届的大队委与辅导员之合影(“67届”大多数人实际没上完六年级就被文革阻断了,因此说“67届”不一定准确,就只好说“应为67届”了)。

& K, R- p& v0 ~

 

1 B) z3 ]. g! }

我的一位同届校友,且是当年的大队委回忆,当时每届的大队委一般为四人,每班一人。这照片上学生共17人,涵盖4届大队委,正好印证了我那位校友的说法。

. W- p# w% i- j. R% o7 W

 

3 z5 @5 e6 F w7 E

我已经认出66届即我的同届有4人,分别为左一左三,右一右二。这四人名字全记得,我与三人最近还有来往。其中两人是2班的。另两人是4班的。而另一人左二也疑似66届,似乎是1班的但不能肯定。

/ t1 E! h; _6 z0 z% z; K% ~2 @

 

# b7 N% l2 _6 Y/ S: c& C* O3 P

最前面的是“应为67届”的四位同学。当时应该是三年级吧!右一这位我有印象,也知道名字,前面的帖子也有人提起他。左一这位面熟,汽车局的?有意思啊,那一届全是男同学?看来,那一届的女生在三年级的时候还没得到老师的赏识啊!呵呵。。

+ }, ]. D$ q5 m

 

2 p T% c& |' }: t2 |; g% M

第二排的全部和后排中间的三位女生就应该是64届和65届的了。看上去多是“成熟长大的脸”。也有意思啊,这两届的大队委共8人,只有一个男同学,阴盛阳衰啦。。。

7 W" [7 V3 c# b% ]* T' W

 

! L: k9 D1 m4 n" g# i5 M" A, f0 G

还是我们66届的男女比例平衡啊,哈哈哈哈。。。

% B7 Z9 C8 Z3 _- M

 

$ s: z: P, k* i6 w3 [

胡老师旁边那位老师看着眼生。。。。

1 H* q) Z* t% L0 G: r/ i

 

, t: U" c' @7 x- l# }2 B/ f7 T4 X

另外,在照片的右下角有一年份记录看不清,差不多是1964字样。。。。。这一点这有待照片提供者“哈哈哈”确认。如果是1965,那我的四届推测就是乱弹了,那就只能是三届大队委了。

- N4 m1 J* z3 j

。。

6 t! u. D. ?/ m9 A' o1 t7 f& h( L) U

并且,我斗胆猜测,“哈哈哈”或许是照片中之一位。“哈哈哈”是否确认此事无关紧要,我也不主张在网络上玩“精确制导”。能把珍贵照片保存下来并贴出的校友就是功德无量啦!!

' m4 p1 l) K# V) Z

 

* d4 P: Z3 ~& H9 U! [3 V

表扬“哈哈哈”,戴朵小红花!

发表于 2009-1-31 23: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雨中漫步在2009-1-30 18:25:00的发言:
哈哈哈:照片扫描像素再高点就清楚了,这样不能放大,有些人认不清。
. B, O8 c$ a+ m0 n6 L

此片还算清晰,只要是同届的,就有可能认出来,同班的更不在话下。“水小子”比照片上的大队委低几届,也还能记得一些人。

# K# O6 l, _" V; G: }# b


 我认为,“哈哈哈”保存的这张照片很特别,非常有意思。。。因为它是一张专题照片--辅导员和大队委的合影!!!这照片是集那几届好学生之大成!他/她们与胡老师是少先队组织中的“高级领导干部”啊。。。。
 从“变色龙”和“水小子”的回忆文字,可以看出此照片的基本背景。在他们回忆的基础上,我大胆推测,这是1964年之照片,是64届,65届,66届和67届这四届的大队委与辅导员之合影(“67届”大多数人实际没上完六年级就被文革阻断了,因此说“67届”不一定准确)。
 我的一位同届校友,且是当年的大队委回忆,当时每届的大队委一般为四人,每班一人。这照片上学生共17人,是否就涵盖了4届大队委?
我已经认出66届即我的同届有4人,分别为左一左三,右一右二。这四人名字全记得,我与一些人最近还有来往。其中两人是2班的。另两人是4班的。而另一人左二也疑似66届,似乎是1班的,但不能肯定。
 最前面的是“67届”的四位同学。当时应该是三年级吧!右一这位我有印象,也知道名字,前面的帖子也有人提起他。左一这位面熟,汽车局的?有意思啊,那一届大队委全是男同学?看来,那一届的女生在三年级的时候还没得到老师的赏识啊!呵呵。。
 第二排的全部和后排中间的三位女生就应该是64届和65届的了。看上去多是“成熟长大的脸”。也有意思啊,这两届的大队委只有一个男同学,阴盛阳衰啦。。。
 还是我们66届的男女比例平衡啊,哈哈哈哈。。。
 胡老师旁边那位老师看着眼生。。。。
 另外,在照片的右下角有一年份记录看不清,是1964吗?。。。。。这一点有待照片提供者“哈哈哈”确认。如果是1965,那我的四届推测就是乱弹了,那就只能是三届大队委了。
。。
 并且,我斗胆猜测,“哈哈哈”或许是照片中之一位。“哈哈哈”是否确认此事无关紧要,我也不主张在网络上玩“精确制导”。能把珍贵照片保存下来并贴出的校友就是功德无量啦!!
 感谢“哈哈哈”,戴朵小红花!

发表于 2009-1-31 23: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哈哈哈在2009-1-30 17:50: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大队委.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5 i. w$ B3 i# Z! c9 S

 我认为,“哈哈哈”保存的这张照片很特别,非常有意思。。。因为它是一张专题照片--辅导员和大队委的合影!!!这照片是集那几届好学生之大成!他/她们与胡老师是少先队组织中的“高级领导干部”啊。。。。
 从“变色龙”和“水小子”的回忆文字,可以看出此照片的基本背景。在他们回忆的基础上,我大胆推测,这是1964年之照片,是64届,65届,66届和“应为67届”这四届的大队委与辅导员之合影(“67届”大多数人实际没上完六年级就被文革阻断了,因此说“67届”不一定准确,就只好说“应为67届”了)。
 我的一位同届校友,且是当年的大队委回忆,当时每届的大队委一般为四人,每班一人。这照片上学生共17人,涵盖4届大队委,正好印证了我那位校友的说法。
我已经认出66届即我的同届有4人,分别为左一左三,右一右二。这四人名字全记得,我与三人最近还有来往。其中两人是2班的。另两人是4班的。而另一人左二也疑似66届,似乎是1班的但不能肯定。
 最前面的是“应为67届”的四位同学。当时应该是三年级吧!右一这位我有印象,也知道名字,前面的帖子也有人提起他。左一这位面熟,汽车局的?有意思啊,那一届全是男同学?看来,那一届的女生在三年级的时候还没得到老师的赏识啊!呵呵。。
 第二排的全部和后排中间的三位女生就应该是64届和65届的了。看上去多是“成熟长大的脸”。也有意思啊,这两届的大队委共8人,只有一个男同学,阴盛阳衰啦。。。
 还是我们66届的男女比例平衡啊,哈哈哈哈。。。
 胡老师旁边那位老师看着眼生。。。。
 另外,在照片的右下角有一年份记录看不清,差不多是1964字样。。。。。这一点这有待照片提供者“哈哈哈”确认。如果是1965,那我的四届推测就是乱弹了,那就只能是三届大队委了。
。。
 并且,我斗胆猜测,“哈哈哈”或许是照片中之一位。“哈哈哈”是否确认此事无关紧要,我也不在网络上玩“精确制导”。能把珍贵照片保存下来并贴出的校友就是功德无量啦!!
 表扬“哈哈哈”,戴朵小红花!

发表于 2009-1-31 23: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哈哈哈在2009-1-30 17:50: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大队委.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F5 ?% m( _7 r9 U* Z4 v' {# B: S

此照片大概是65年5、6月份吧,应当包括了当时4-6年级的大队委,但不是全体,少了一位刘克先(前面曾提到过的刘克崮的弟弟,他还有一个哥哥叫刘克克,大概与李萍萍是一届的)。

发表于 2009-1-31 23: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哈哈哈在2009-1-30 17:50: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大队委.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v2 ]3 r- Z; H8 u- [# J

前排左一:李小刚;左二:刘力力;右一:林刚;右二:王小宁;四人当时均为四年级(名字中的字可能有误,音应该没错)。中间胡老师右边是郭阿姨,当时好象才17、8岁。

发表于 2009-2-1 09: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失而不得在2009-1-31 8:46:00的发言:
3 C, h, T- i! Z

曾记得我们在校园门口东侧每人种了棵树

" y7 q* }4 _1 Y/ ?6 l& q; s

       我种的树在东北角的第2棵,第一个就死了

发表于 2009-2-1 1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失去的记忆在2009-1-28 10:25:00的发言:
/ B8 I) G6 m1 ~% ]7 @4 g# I, X

我是63届的,今天偶然进入,没想到有这么多帖的回忆,你们说的很多人和事儿对我都不陌生.

! p* v' p) ~4 z$ {, W

各位记忆力的顽强和照片久留使我惊叹.给老同学们拜个

晚年.
. ~' D8 |0 c9 t

      你如果是63班的应该是我们班的,如果是61班的应该和闹腾一班的,62班就实在没有印象了,太对不起了

发表于 2009-2-1 13: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9 A/ r9 m9 g1 a% T2 i

我在前面已经出了三个帖子,回忆了一些当年少儿时期的往事,Beiwei 学长建议最好每次都有个小标题唔的,以便今后查找。那我就从 (4)开始啦。。。


. F6 ]/ O7 n' Y

(4)少先队员,红领巾

8 {' D) b1 z% z$ A

中国少年先锋队是过去全国小学范围里的先进组织。打从入小学第一天开始,家长和老师就不断得向学生们灌输一个理念—争取尽早加入少先队。我当时才7,8岁啊,哪知道什么入队不入队的大道理,只明白当上少先队员就是成为一个让人喜欢的好孩子,还有来自爹妈的物质奖励。

' M7 M/ C+ O: Q. G$ J$ \

那时候要想成为少先队员的条件也不低,也得要学习好,体育好,德育好。我学习和体育两项没问题,就是对德育没反应,后来才知道要“积极,主动地为大家做些工作”才行(这些工作我后来确实做了,并收到效果。。)。对少先队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夏季看高年级少先队员集体向队旗行礼过程。那老远看过去,队伍整齐划一,队员们个个意气风发,朝气蓬勃,穿着一色儿的白衬衫,?色短裤(男生)或短裙(女生),鲜艳的红领巾随风在前胸飘荡;随着胡老师一声口令,大家右手齐齐地高举过头顶, 嘴里念叨着“时刻准备着。。。”(记不得具体什么词),随后一个手放下,那队伍看上去比解放军还解放军,多神气啊,特令人激动振奋。仪仗队的行进操练更是让我记忆犹新。大鼓在前,小号居中,小鼓押后;随着仪仗队指挥把那带有铁五角星的指挥旗从空中向下有力得一顿,霎时鼓号齐鸣。。“刀的刀刀,扫扫,刀扫刀瑞咪。。刀咪扫刀咪。。。筐筐筐,筐筐筐,筐”。。。真提气儿,真威风,真好看,真令人羡慕,。。。“一定早日成为少先队员,成为仪仗队中的一员,多神气啊”,这基本就是我那时候的一个心愿,虽然认识朴素浮浅,但还是事实求是。俗话说,心想事成,也可以说积极争取吧,反正我第二年的某一时间就戴上了红领巾。记得当时我那个高兴啊,父母也很开心,没隔多久还带我去位于王府井大街的“中国照相馆”照了一张戴红领巾的像,算是物质奖励吧。照片照得还行,但因为一年前刚换过人生中的最后一次牙,看上去脸小牙大。。。呵呵,一张值得纪念的照片,是我戴红领巾的一张绝版照。后来文革开始,少先队从组织上在全国范围内被取缔,被烈士鲜血染成的红领巾变成了一块普通的红布料。文革中,有人把红领巾栓在长竹竿上轰鸽子用,有人用两块红领巾缝成一条游泳裤,我也有一条,还挺耐用。。。。

# f5 @* V0 c$ r7 m9 I) Y# I

红领巾有两种,一种是纯布料做的,一种是用丝绸做的。前者是给一般同学用的,后者是给辅导员用的或者用来赠送给校外来宾,我记得胡世坚老师就是用丝绸红领巾。大队委是不是也戴丝绸红领巾 ?。。。这以后“红小兵”成为全国小学范围内的合法组织。机院附小红小兵的标志是一块菱型塑料臂章(见69页1721楼照片所示)。

% o; j! S1 s. N- z' X& f

。。。大概在68年,学校从库房里把鼓和号找出来,又成立了仪仗队。我有幸入选,成为一名鼓手(小鼓),圆了自己的一个梦想。可悲的是由于文革期间机制管理不善,有很多东西丢失。仪仗队再成立时,只有一驾大鼓,小鼓基本都没有鼓槌。我是让父亲找到一根很直溜儿黑枣木棍儿,再自己用刀削出一对鼓槌,也是后粗前细带圆头,看上去不专业,但已经很不错了。我们仪仗队的同学(主要是69届和70届)经过一段练习,终于可以出山表演了。但只有一个大鼓的仪仗队行进起来总感到别扭。现在想一想,觉得形象不健全,是不是给前辈们掉份儿啦。。。唉,当时就那条件啊 !

! T& C2 ? k' B" ^: x" e3 j7 E5 {

与此同时,金文老师亲自组织了一个女子腰鼓队。小姑娘们头梳双辩,一身草绿仿军服,腰系红色安塞腰鼓,脚穿平底黑色一脚蹬,手悬带有红彩绸小木槌,一路扫遍校内校外,在当时也蛮出名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8 07:29 , Processed in 1.188273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