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我说
0 ^2 n( {; O% ^5 H H- e谨以拙文献给曾互相“雪场厮杀”的敌友
* F0 o, b, ?; |) |
1 m$ d8 u$ u, j8 Z/ x# ?& o5 h 打 雪 仗ffice ffice" /> " M7 G% P6 t: Q$ H3 \# d- L- o6 l
( x5 K. ?/ y. x& g 记得小时候我们常和院外的人“打野仗”。整个方圆围墙内外处处是战场。有人戏称我们是“中国的阿尔巴尼亚”,意思是像该国一样处于众敌对国的严密包围之中。说法很形象有趣,也很有道理。或许还有人会说,当时的中国不也是四面受敌吗?话是不假,但如果改称“中国的中国”,您会觉得怎么样呢?
% W. V9 m: ~0 ] “校难当头”,院内各楼会自动互相配合,相互支援,不分彼此,一致对外。
3 [. T7 R; r- J- R0 Q 不过,冬天似乎不是“鏖战”的最佳季节,有点像不是现在意甲足球联赛的赛季。于是,大家就养精蓄锐,以备春暖时节再出外溺(?)战。 ; m, ?# k% S* T
话说机院大势,合久必分,无事必定生非。这不,闲得发慌的各楼之间就相互产生了“摩擦”。
8 K+ Q, @4 N6 }' B 那年冬天,下了一场大雪,漫天皆白。这正是各楼小伙伴玩耍的大好时机,人们不顾严寒,三五成群地跑了出来。
% b4 \/ W) B# ?6 H 有雪当然要打雪仗啦。尤其是男孩子专利和特权,拿手好戏。开始是同楼的互相打着玩,不知怎的,两个楼的人发生了小“冲突”。其实,双边都是熟人,有的甚至还是同学加密友,但大家却似乎都愿意挑起事端,扩大事态。于是,双方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大打出手”。 # Q) W/ q+ @) @: _
8、9、10三座楼呈“品”字形排列,在9号楼后面,有一片小树林,将8号楼和10号楼隔开,当中一块空地,是公共活动场所,这时也就在眨眼之间顺理成章地变为战场。 8 Q. s7 Y- x1 B" C% I# l( I# z5 G
打雪仗和别的不一样,有许多不成文的“潜规则”,首先不能动手,更不能动家伙,如棍子石头甚至土坷垃无不在禁用之列。唯一的武器就是雪球,而且还没有现成的,非得现场亲手制作不可。那情形很有些像使用大清朝老式的火药枪,——装填火药末,用探条捣实,再装铁沙粒,点捻儿,单打一。好在原材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遍地都是。谁规定的,不知道,反正是约定俗成,但谁也不去坏这个规矩。何况还有中立“长者”三林子在9号楼后面的“阴台”上现场观摩兼督战。 ( \2 j/ _; k- | S" k: h
y- ?' @1 P8 t, `' z2 D
那时,似乎有第六感官显灵,两边的人不用招集,就全都不约而同地分别自动聚集起来,有的攥雪球,有的手捏把掐——手小的拿一个,手大的拿两个甚至三个,大都是左手,右手只能拿一个,因为还得靠它“砍”(扔)雪球啊。不过也有左右颠倒的,如Mao胖子就是个大左撇洌子。八号楼的队伍中自然少不了马家军四员虎将,有人说不是还有五姐六妹吗?您别忘了,这是男子汉之间的决战!还有沙篦子和他的“随从”Zhang yan ,当然也少不了水小子,还有Liu shen,DaYinger,一群虾兵蟹将,就连平时不大来往的Er-sao,也赶来助阵。真是“胖大的威风,瘦小的精干”,个个都可以授予“洪巴图鲁”。而对方也不差, 由Su Bei-jing挑头 ,Zhang Jun,shi家兄弟等助战,净是些久经沙场、能征惯战的宿将。 ) E$ b( i- R/ n- \9 G3 }
两队人马相距二、三十米,形成对峙,虎视眈眈,像是两群斗士在进行心理较量,一触即发。突然,不知是哪方的什么人怪叫一声,如鬼哭狼嚎,于是这一边闻声而动,冲将过去。而与此同时,另一边也呐喊着杀将过来。。。。。。
' K( a! W \6 o 打雪仗讲究短兵相接,近距离搏斗。两方人马很快就搅在一起,捉对厮杀。。。。。喊声四起,银弹横飞。。。。。。
' j: j4 u, M7 g" K 许多年后,当我第一次拜读《三国演义》,品味其中精彩的酣战场面时,不由掩卷长叹,心想这不是在描写我们儿时那摄人魂魄的壮举吗?!“莫非古人与吾暗合?”不过,我还没傻到效仿书中的曹孟德那样把宝典烧掉。。。。。。 ( H3 w) C: \8 t1 K |9 z) I4 B
话说回来,正当两拨人马杀得昏天黑地的时候。我却孤嶙嶙一个人呆立在雪中。这倒不是我胆怯,而实在是另有苦衷。按说,我是8号楼的人,应该和本楼的弟兄并肩对10号楼的人马作战。可我却和10号楼的人有特殊的渊源——原来我家原本住在10号楼,用个文词拽一下,是生于斯长于斯。那帮人中,基本全是我的发小,邻居还有同学。和他们交手,简直就是手足相残,兄弟相煎,让我如何下得去手呢。。。。。。 1 W3 I; { D! G# r/ f9 @
就在稍一愣神的功夫,战局急转直下,似乎对我方不利——一些勇将已经弹尽,力不从心,而且身上弹痕累累。而对方似乎像吞噬了兴奋剂,越战越勇,甚至渗透到我们的后方。。。。。
" q0 O8 w' c2 Q7 a1 ^- g- t5 U( o0 R 我正不知如何是好之际,冷不防一道雪白的光飞来,擦着我的耳边撞击在身后的树干上,砰然有声,爆裂的雪渣扑簌簌地落下,有的竟钻进我的脖领,一股刺骨冰冷的液体顺着脊梁沟向下流淌,却又反而像烧红的铁棍烙在皮肉上,顶得我的身体向前绷凸,活像一张拉满弦的弓。还没等我有所反应,又有一两颗银弹向我飞来。 / h p+ N2 R' [ p' s
我靠。。。。还让不让人活啦我!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我此时已顾不得多想,奋身投入了这“自欺欺人”的战斗中去。
; A6 o# }/ Q/ z 打仗可不是好玩的,不管什么仗,不管真的还是假的。在底下你可以品头论足,指手划脚,甚至打鸡骂狗。一旦动起真格的,才知道什么叫玩不转!什么叫“草鸡”一个!你会声嘶力竭,你会手忙脚乱,而且“技术变形”,甚至干脆直挺挺地呆立在原地,一动不动,给人当活靶子打。估计和现在国足踢球一个样儿。 . X2 y# I- T! J9 K) U4 z
我在人群中盲目地乱跑瞎蹿,却歪打正着,客观上起了迷惑和牵制对方的作用,为局部减轻了压力。这时,对方的一个大个子(这里就不提其名啦),凶巴巴地向我迎面扑来,我慌忙连发两弹,其中一弹打中他的肩头,不过他没有丝毫反应,就像打在坦克的钢铁之躯上,反而加速一个箭步冲到我面前,此时我已经两手空空,我半蹲下身,一手胡乱抓雪,另一只手本能地扬起,试图遮住头脸。 $ C1 \- D1 A. Q+ o- M0 D K
只见大个子高举雪球,以泰山压顶之势,向我砸下。完了,我本能地抱头闭眼,等待承接这致命的一击。。。
5 Z3 H( i2 O. P+ X7 s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斜刺里杀出我们的一个人,向大个子攻来。说时迟,那时快,大个子在就要雪球脱手的一刹那,感觉不对劲,大概他用眼角的余光发现了侧后的“黄雀”,这大个子也真不含糊,一个“白鹿回头”,身子扭了个90度,银弹随之出手。
' J+ @/ Y$ x% D! r! v" H7 t `! J 大个子一个漂亮的防守反击,打跑了偷袭者。不过,由于用力过猛,加之旋钮过度,造成重心不稳,他身子一歪,趔趄地跪坐于地,和我脸对脸。
2 {0 @6 i/ N! b3 N' @# U 简直是天赐良机呀,从上边掉下馅饼啊,我乘机用双手和双前臂临时做了个 “人肉簸箕”,抱拢了一大捧雪,“偎”到大个子面前。大个子大概自己把自己的腿脚压住了,一时挣扎不起。望着他那近乎绝望,无奈,茫然,又不服气表情,我将头一扭,心一横,手一松,将一“簸箕”的雪都拽在他的脸上。。。。。。 7 U* }: w& W1 N2 I3 P1 C/ ~3 B# m
“好!”有人大声喝彩。循声望去,原来站在阴台上观战兼督战的三林子目睹这场面,早忘了中立的身份角色,情不自禁脱口叫起好来。。。。。。
* G! Z0 r: r% q3 w" H* b- [7 | 这时,激战已经停止。两队人马有各自聚起在一起,热烈地议论着回忆着刚刚结束的战斗。也有一些人从各自的人群中走出来,互相亲昵的互相捶擂对方一下,笑着说些什么,那样子就像《水浒》中经过陆地和水中恶斗的黑旋风李逵和浪里白条张顺在互相“骂捧”。
0 u: r: G0 B( E 此刻,我还沉浸在大战的兴奋和颇有斩获的喜悦之中。突然,对方的大个子一步跨到我面前,鸟瞰着我,悻悻地说:“你小子,够狠的!”
' a8 [" V' K* {4 G2 h. q9 _ 没等他的话音落下,我“嗖”的一声拔腿就跑。身后传来大个子的笑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