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古刹听松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5-4 21: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09-5-4 21:20:00的发言:
0 b( s3 L1 W( k$ i/ K. E& y

前排从右至左:马丽(莉)、唐伟(丽娜)、付永明、张楚梅(谢红武)、刘瑞平

8 u4 V8 I# Q' Y8 c# ?6 D

后排从左至右:苍艳丽、(于)凤芝、林路、何德忠(忠德)

- H# u# I9 e1 H' ^: _7 _

北京机院附小64.1班部分同学近照

& v2 T' }4 ^2 V1 P

不是丽娜——是媛娜!那、那、那什么池子。

7 M- l! P) F6 j. O5 O

哎——还都改性沙啦?哈哈~~~[em55]

7 X; V2 ~$ T+ _" r8 ]1 j* p2 u

一场狗世界的婚礼(一)                          rawImage(this,600,500);" border="0"/>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9-5-4 22: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5-4 22: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馨蓝霏霏在2009-5-4 20:50:00的发言:
- o& P$ z- }8 u0 {+ P6 ^ / f# G. I, b5 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n1526.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n1527.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p8 b7 F1 x9 C- m7 s9 y , D7 e3 o8 u' D5 t2 E

瞧这姐儿仨的高兴劲儿,姐儿俩那张也很传神,下载了, 多谢!
发表于 2009-5-4 22: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馨蓝霏霏在2009-5-4 20:14:00的发言:
' u" t+ n' x3 @# m; q ) m. T9 R7 c8 Y6 i- |    黄金海岸:找到你真高兴!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回信了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3 [$ l4 q$ ]: P 9 [5 f7 I9 W6 }# C; z, o$ {: N

信发哪儿去了?我信箱没见着啊?
发表于 2009-5-4 22: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5-4 17: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机部职工子弟小学北京机院附小师生联谊会”合影  发贴心情 Post By:2009-4-30 14:48:00

; \3 h. p% N H3 p7 ]2 ]8 l' S6 F. [9 ]) x8 t. `! ` K5 f! Z+ p" B3 Q+ }* v1 o; o9 i* r
& b# t+ s! A5 Y9 {. y: |8 Y
% j6 _0 T) c% g& H1 ?- F

+ w5 Y! r4 ]; p7 ^

在历史的长河中,某一特定时期的标的总有其特征,无论是当初的北京机器制造学校、管校和干校,还是汉中100号信箱、南郑“五·七”学校、陕西机械学院,乃至今日的西安理工大学演变发展,北京机械学院已成为那一动荡年代战备搬迁高校标的特征。那期间北京市迁出十三所高校,就连北京大学也在连承山下迁去了“6·53分校”(而后程度不同的回去12所)。fficeffice" />

! }# H1 o5 P7 L7 t

今年是公元尾数逢九的年头,退回去四个十年,那就是一九六九年。它落实一号战备令“转战”陕南,从此改称100号信箱,不久在南郑县创建了701信箱。我们有的住在周寨、张寨、还有范寨。不到一年,像军宣队李指军所讲“在海拔1700m的米仓山迎来了70年代的第一个春天”。在那所“五·七”学校,曾毕业于北京机械学院附属子弟小学的我们从此开始离开父母,全接触北京机械学院的大人,他们多为教师和干部。我们与他们一同养猪、喂羊、放牛、砍树、烧碳,住牛棚,睡土炕,生活艰苦,感觉与他们很亲切,他们与我们的攀谈不仅为我们带来快乐和笑声,还使我们意识到那些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学问以及49年后“镇反”、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反右”、“清理5.16”等阅历并非眼前这些农活儿所能承载的,这一特定时期,特殊的“教育”是正规小学教育即北京机院附小之后,再次难忘的。

+ P5 j0 w' u6 i' ] b$ N. S

历史镜头转瞬切换到09年伊始,机院附小一年级的同班同学,“五·七学校的18棵青松之一,89年去了美国的同学,逢九相逢了,清明那个假期上帝又安排我们重返阔别40年的第二故乡——陕南。在那儿,我们客串了汉中京剧团的朋友和张寨的房东,还去了汉江、汉川机床厂(上海、北京迁来的)当来到河东店筹备处(原汉中100号信总部)时,当年的风范和气氛已人去楼空,只有40年前我们亲手栽种的那九棵杨树已长得如同腰一般粗,它们默默地守候在我们曾经汗水浇洒过的地方等候和迎接着我们。“4.11”北京又圆了我们“梦开始的地方”的梦。那一天,1.33.3班的算术峦老师认出了左手写字的我,我也找到了语文李运同老师,还见到了敢向“在浅水区跳水”挑战的三林子,以及曾去云南下乡的师姐,我大哥的同学凯哥、少伟,我同学的哥哥和众多的机校、管校、干校的曾经邻居,同班、同届、上届、下届的同学,遗憾是未见到良力(同民族的)同学、四·二、五·二班的住校生林小京、黎晓静、史小晶、史晓妮和张燕文等同学。这一切旧地、旧景、旧人让我回忆、联想,使我怡悦、激动。

/ n% q; r: t& \) ?0 p

49年、69年、89年、09年这偶然的巧合使人产生联想。也许是当初的机院附小与今天的理工大学的小小“因缘”让我在今天的“五一节”(理工大学校庆60周年)之际发送了网上的“一机部职工子弟小学北京机院附小师生联谊会”照片。供奉大家分享。

, D9 F F+ A4 U3 m

 

. p. G. S% e- g, F; a

 

9 h; v3 Q9 l3 y m. G

200951日 苍健民(二胖子)

8 z/ [; T3 k4 \' H6 e8 m"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2361.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2368.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2371.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2375.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2378.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2379.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2382.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2386.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2388.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2391.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2392.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2394.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2395.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2397.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2398.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2400.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2402.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2403.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2406.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2407.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2417.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2419.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2421.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2422.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2424.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2425.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发表于 2009-5-4 14: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09-5-2 10:19:00的发言:
! [, `6 S. {. u# [# a4 ?% Z E

! U1 H9 w. Q8 K5 |: ?* w2 O! a% P- S

http://fo.ifeng.com/juewu/200902/0223_18_53263.shtml

$ m( ?/ z7 {4 ^7 a

大冬虫:你也太逗了!把什么跟什么混一起了。不过还是很佩服你和水小子的记性,继续!!!

发表于 2009-5-4 14: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wc里那池子,这外号不雅,没有你给我起的沙筚子流传广.刚才看了你们西安中学的毕业照,有原来我们班的张军赵煌等人,NIAO池子是第三排左边第一个!40多年没见,没认错吧.
发表于 2009-5-4 15: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水小子在2009-4-26 12:19:00的发言:
  4 |% O, P" a# O2 s4 X' v2 Z' J

(12)水磨石大滑梯

: j0 s7 T9 F H4 V

      我不知道耸立在附小操场北面的那个水磨石大滑梯是何时建造起来的, 但我相信,自它被建造起来后,凡是从附小毕业的校友都不会忘记这个标志性的建筑物。一提到它,我脑海里就闪现出---两个背靠背的大象造型。从操场方向看过去,那向两边分出去的滑道就像大象的鼻子,大拱形圆的两边支柱就像两条大象腿,滑道下面的小拱型园和支柱形成的图像看起来似象牙。。。。

" J. W, F8 R+ `- H: P

      大滑梯的梯子朝北,好像坡度挺陡的,用了三根大概1寸粗的铁管子作为扶手,把梯子分为上下两道。孩子们常年的玩耍,早已把铁管扶手表面磨得黑中透亮,特别是最下端的管面,都磨出一种亮银色,即使刮风下雨后,也不用担心铁管生锈,因为孩子们手上的汗渍和油泥儿早已磨入铁管子里面去了。大滑梯高度可能在3米以上,梯顶是一个5,6平米的见方平台,四周依然用铁管子做了一圈高约半米的安全围栏,4个滑道分别从平台四个角伸了下去。那滑道有两尺宽左右,道面被各种布料打磨的平滑如镜,道长约5,6米左右,整个滑梯的构造看上去给人一种安全,实在,厚重的美感。记得“遥时不知雪”学姐称它是世界上最好的一座滑梯,此话真是一点不假。到现在为止,转悠这么多年,我还真没有看到过有这么敦厚,实用的大滑梯。

% G. l* O. p- g5 L8 s

     玩滑梯的方法主要体现在如何滑下去。。。好像有点废话,不体现在滑下去,还能体现走下去不成?男孩子玩法比较多,坐滑,蹲滑,站滑,躺滑,趴滑。有那胆儿大的还敢头朝前趴着滑下去的。。。有的同学滑到一半,突然用双脚顶住梯边来个紧急刹车,随后掉头开始又往上爬,好像出门忘带钱包了。。。可上面的同学早已发车滑下来了,“噗,。。”,两车相撞,一块儿下去吧。。。

2 R' i# _ N5 l/ U. E8 |* f

     还有一种玩法是从下面跑着往上冲,顺着滑道跑到梯顶。这活儿比较费劲,没点腿劲跑到半道就抗不住了,如果有人在滑道上再用蜡笔涂点腊(损招),您就甭想跑上去,那半截腰的非滑倒不可。另外,还有多人追逐赛,参赛者滑下去,从梯子爬上,再滑下去,再从梯子爬上来,再滑。。。。最后看谁滑得最快。也有人敢从梯顶一开始就撒丫子顺滑梯道往下跑,够鲁的吧?。。。不知道是想体会飞步疾跑的感觉呢,还是体会到什么其它幺蛾子感觉?我的感觉是,跑一次就够了,那要是控制不住飞出去,。。。。

( `! J V5 N" k) j' R) t h

     记得那时,我最喜欢滑道端头下面有许多干土,然后猛滑下去,一个屁股墩儿坐在干土上,冲起一股尘土,弥漫四周,好像电影中的战争场面,很刺激的噢。。。至于身上揣了多少土回家,只有老妈周末洗衣服才知道。

4 E( h) D4 Q7 E' @

     在大滑梯下玩打垒球,是我们男孩儿最喜欢的运动,前面已经有校友提到过。由于条件限制,我们不能像男子棒球和女子垒球那样设有投球手,也没有专用手套,头盔和球棒。玩的球也不是那种硬邦邦的专用球,而是用一种红绿花纹裹身的小皮球,直径大概有4公分左右。玩时,攻方击球者自己先把球抛向空中,然后用拳头击打。击打方式有横轮, 竖扣和“地出溜”打法。横轮打法能使上腰部力量,击球有力,但准头差些,击出去的球容易被守家“干接”而出局。竖扣打法击出的球虽然不是很有力,但方向比较容易控制。“地出溜”打法是击球者突然一猫腰,一个轻磕小打,让球慢慢滚出,然后迅速跑位。此打法看起来贼眉鼠眼的,有点小家子气,可有时起到出其不意效果,且打哪指哪,经常用于掩护自己跑一垒。当一人跑完4垒,就为本队挣了一“命”(我忘了此“命”是否能救出局人员,因为过去玩儿挣“命”的游戏太多了)。其他的规矩基本跟棒球比赛差不多。

- N6 B' q% p4 x5 Q6 c

     在大滑梯下,我们男孩儿有时还聚众玩蹦纸弹弓仗,就是先用纸做成“V”型纸子弹,然后用小弹弓蹦出去打人(虽说不伤人,打到皮肉上还是满疼的)。一般以大拱形圆洞中轴线为界,两边开蹦,你探出头来射一镖,我躬身反射回一镖,左右交叉又飞过来两镖,。。那纸子弹划破空气的声音,“嗤,哧。。。”,真可谓枪林弹雨,不时有纸子弹击中皮肉的动静,发出“啪啪。。。”的响声。仗一开打,那滑道下面的六个大小不一的拱形圆洞就成为掩体了。那个最小的小洞只能用来坐在里面休息片刻,比如,叠叠子弹,揉揉被击中的面门或腮帮子什么的。但如果赶上对方冲锋夹击过来,坐小洞里就很难出逃,又施展不开,只好让人家顶着脑门硬生生地蹦一下,挺惨的。。。

; I% ~3 h2 H. s& w7 Z0 H9 `! s* u

          

( p: ?: K/ R6 b) N$ l* O: s' w$ E" @

     我对大滑梯的感情,则全在于它给我提供了一个能无忧无虑吃东西的好地方。此话怎讲,听我慢慢道来。。。小孩儿爱吃、贪吃,这是很自然,特别是经过六零年自然灾害年代的煎熬,孩子们对吃的欲望极为强烈。记得小时住在一个楼里的孩子在一起玩时,谁要是手里拿着什么零食,一定会有人凑上去,“给点儿。。”。长此以往,大家彼此彼此,最后演绎得连“给点儿。。”的话都不用说,一个眼神,后面的动作就基本到位了。年龄大小不一的孩子们在一起玩,小的有上贡的心态,以求得“跟屁虫”位子,大的则有布施的心态,“罩着”小的们是龙头老大的活计啊,嘿嘿。。。,那班底相处地是非常和谐。其实那时候家里能拿出来吃的东西很简单,什么生黄瓜,生西红柿,烤馒头,烤窝头片,白薯干,还有冰棍儿吾的。。。。也不知是怎么的,那时肚子油水少,老想吃,可真有了吃的东西却不在家里整完,偏偏要拿出来在大伙面前吃。是显摆,还是?。。。。。到现在也没搞清那是一种什么心态。

/ H0 }8 B( G) q n, y. W

     分羹时,为了能准确控制被分走的食物,上贡者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食品进行上下定位,以免对方在“就一口”幌子下,夺去绝大部分资源。这种定位方式有时也会出现意外。记得有一次那老谁家的孩子,吃别人馒头时,心一沉,嘴下的大了点,那上嘴唇是碰到了上贡者定位的拇指,可下牙却咬住了别人的食指,“哇”,一声响彻云霄的惨叫声。。。。

3 i* Q6 [6 k/ }) |; ^

     我为了能更好地独自享受美味儿零食,一下子就盯住大滑梯了,因为人坐在上面不太容易被周围的人发现。天气好时,滑梯北面长得枝繁叶茂的槐花树即挡住了7号楼前马路上行人的视线,又能为滑梯顶挡住日头的照射。坐在梯顶,一览操场,微风吹来,手持零食,细嚼慢咽,品赏零嘴,无忧无虑,那个劲儿,别提多舒服啦。。。如果有人发现想冲上来分吃,我可以在他冲上来之前加快节奏,当然最后还是要给人家留一点点。记得有一天中午游玩泳,肚子很饿,突然冒出想吃江米条儿的强烈念头,于是回家取了藏集的钱和粮票,去合作社一下买了二两粮票,2角二的江米条(文革年代北京的江米条是6两粮票,6角6 一斤,桃酥也是这个价。我记得非常清楚,因为盯它们不是一天两天了),挺大一打包,住平房的售货员阿姨一边给我打包,一边抬眼不抬头看着我,眼神里明明地透出一种疑问眼光,但还是叮咛我路上小心,别弄撒了。我则紧张的离开合作社,生怕看见熟人,一路小跑地奔滑梯去了。还好,因为是中午午睡时间,路上没见到熟面孔。等上了滑梯,来吧,这个吃啊,那味道是真香。。。。一会儿工夫,我拍了拍手,抖了抖掉在身上的和贴在脸上的糖渣,带着满嘴的江米条味儿,一个出溜下了滑梯,心满意足地回家了,晚饭照吃,一点不耽误。。。。除此之外,我还在大滑梯上消灭过2两粮票2角二的桃酥点心;一大把二分一根的果丹皮;等等。    

* K3 x( F+ V8 x7 z: r4 g- _3 B

     唉,现在一想到大滑梯早已消失,气儿就不顺,谁把它给拆了呀 ???。。。。

8 W& l z& T( I8 j* K' L0 k, N

 

; U3 s! f5 |6 h! X' Y0 j% J: Z

 

2 K4 h7 K* _" ?& H# w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125.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0 h1 H9 C/ V q0 I8 r

发表于 2009-5-4 15: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滑楼梯还有一种玩儿法,就是把细土撒在滑梯上,滑下来时看谁飞得远,经常有人飞出去3-4米,屁股礅得不知有多少瓣,

* H( I: F9 @5 D+ y' i8 @

还是乐此不疲.

发表于 2009-5-4 15: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心一在2009-5-2 8:49:00的发言:
8 W, n5 t' z! j + Z+ o, i9 G5 b; t) e4 v: x6 f B9 C% l" ?1 C5 n0 e M

 

8 X5 Z2 W, R5 ]; ^& J5 B

刚注意到你来自大洋彼岸,欢迎游子,不管是到哪里,也没忘记当年听到的“八角楼的灯光”。

* F5 v- a5 S: r

 

% y& z" C; j& n4 v

给大家讲讲你小时候的故事,讲讲你如何知道这个帖子?

) e% b C0 Z9 l% M! r2 V5 c

 

+ Q0 y, s' O$ L4 N % s# Z6 B2 M& E I 6 b) @/ x G, y* p

谢谢”心一“ 对我帖子的关注。因为我家兄姐妹四人都是附小的校友,又是马家军的近邻,这帖子的消息就由热心人传递给我兄姐,又从我们的每周一通话的越洋电话中传递给我。这不,看了两周之后就忍不住参与其中了?这个”五一“周末我已写了一些儿时的事情,在网上与老友聊天真是享受。可惜我的记忆力比起水小子及冬虫夏草相差甚远,能挖掘的儿时记忆着实有限。。。也期待听听你的故事。
发表于 2009-5-4 15: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三在2009-5-4 7:07:00的发言:
\$ x. h. M J3 q3 h/ l8 f+ T

也可以直接进入机院附小的博客:

3 K e$ \ y1 F: Z

 

3 c+ r- L B7 q: ^ d

http://jyfx411.blog.sohu.com

; U5 Y- k& v7 \' I; }- u9 A

    糊涂人你真糊涂,在帖子上不是都有吗,我也是后来者利用的!你在密码处同样输入jyfx411,进入相册即可找到!

发表于 2009-5-4 15: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漫步学姐和糊涂人学长

         谢谢漫步学姐这么快就把照片发上来了。平房的兄弟姐妹们可以看到我们的聚会了。还有西安的朋友们也可以看到了。昨晚电话时,刘婶刘叔和我的兄弟姐妹们正看我们在论坛的照片呢,说真不经念道,正说着呢,电话就来了!呵呵.....

, G0 F! R2 W( G J8 D0 x

        还要特别感谢糊涂人学长给我们的照片给做了技师处理。更突出照片主题了。您看我们的付总正做报告呢,多精彩!呵呵.....还有平房的兄弟姐妹们亲入一家见面的场景,跨越了40年的握手,多不容易啊!真是“厉尽沧桑兄弟在,相逢一见鬓染霜”啊!

发表于 2009-5-4 15: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09-5-2 10:19:00的发言:
1 m" z- a- R- d ! z" V0 R* N; U2 C1 y 两年前,湘江风雷吼,毛委员发动群众闹革命,一轮红日照九州,一轮红日照九州。照亮了井冈山,人民翻身抬起了头,成立农会掌大权,一轮红日。。。。(又绕回来了,和上句重复了,这句哼不出来,忘了) . w v1 a! Z; b g- A 可恨那陈独秀,可恨那陈独秀,他让解散农会把抢丢。乌云重来水倒流,白狗子,似豺狼,家家失去亲骨 ,可怜我那时六岁的孩子也入牢房。新四军打下沙家浜。。。。不对了,怎么转到沙奶奶哪儿去了!, E/ |9 P8 y- @ @# ~9 r! ]

z2 x3 Q6 _3 Y; s& P - Y! H2 G6 |5 f! B2 z& x" |8 m' z

冬虫夏草,你忘记的歌词应是: 5 n# m/ i" V. c9 v7 @毛委员发动群众闹革命,一轮红日照九州,一轮红日照九州。照亮了井冈山,人民翻身抬起了头,成立农会掌大权,紧紧跟着毛委员走,紧紧跟着毛委员走, 紧紧跟着毛委员走。 3 M. H$ }# ?2 B! V% b下一段转接到沙家浜怎么就那么自然而然哪?Crack me up!
发表于 2009-5-4 15: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清风细雨在2009-5-4 9:04:00的发言:
$ o; k2 e* ~% I, R3 K- z

我也帮忙加几个人:

! S: W2 T- a7 n1 \

     第一排: 左5  王沈北               右15  顾胜

8 X4 f+ ~2 q$ P$ w/ u" t3 v. n

     第二排: 左12 王彦声老师         右2张冀秦      5 魏(琪?)芝阿姨 (小魏阿姨)       7 唐玉梅老师

* Q8 j( A0 d5 D7 L6 D

     第五排: 左5 汪惠芬老师     16 牛宗亮大叔

' B; c- i; }% Q P

        第五排: 左4 郭老师(411聚会组织者之一)  左7  闫阿姨   左18  董老师(教过我们写大字)

+ J( g t# D1 c* A, }

        第二排: 右2  大队辅导员胡老师?好像不对。

发表于 2009-5-4 15: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哈哈哈在2009-5-4 15:48:00的发言:
6 B) D7 B+ W, s9 \

        第五排: 左4 郭老师(411聚会组织者之一)  左7  闫阿姨   左18  董老师(教过我们写大字)

' W5 O, K; p! K% H8 ~

        第二排: 右2  大队辅导员胡老师?好像不对。

; Y! V" Z# [* [

第二排:右2 是63班的张冀秦,照片上没有胡老师。

发表于 2009-5-4 1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帮玉龙雪山贴照片:

/ @0 V6 g% N. y! [3 Q







发表于 2009-5-4 1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黄金海岸在2009-5-3 22:27:00的发言:
) w: [- E$ m, Z2 x

冬虫夏草,你的欲擒故纵的幽默文笔堪称一绝。昨日我在越洋电话中与我兄请教他当年回敬你的“绰号”,远不如你给他的名字流传之广。你的近作“审浮记” 拜读了,特意告我兄也上网来看看。他不是一个常在网上挂着的网民。
5 M e. R% Z9 E) ^

沙小妹:很高兴看得你的赞誉,但愚兄受之有愧,故预定退回一半。其实并非有心欲擒故纵,完全是瞎怕啦,水哥哥在一旁没事偷着乐,我却在挠头,很像同在一个教室的师生,被考和监考则是地狱和天堂之别。说到令兄回赠的“礼品”,有点像榴莲,或odd-odour beancurd,故好说不好听的,慢慢就灭绝了,前一个时期,远在四川的老同学Fatty Mao,你改不陌生吧,也是8号楼的,偶尔叫出来,觉得很“洗耳”只是他们不知典出何处。。。有那么一次,说起“沙篦子”的来源,有不止一个人声称享有发明权和专利权,争得血涌,我则在一旁冷笑,不过听到说沙篦子本人可以作证,我就真有点害怕啦,没有实证,没有文字记载。。。三说两说,我就成了骗子了。不知沙兄是不是还记得我们兄弟之间的那些逸闻?故事的来龙去脉?首先就是这沙篦子三个字怎么解?。。。。

! d; i! m' B5 I3 G* B, R \

  40年没见了,往事如昨,思念依旧。。。沙兄可好?5736层是我们在西安的高中毕业照,历史原因,两结合成了一个班,哈,如果沙兄已在西安,我们真正成为同学了,不过那样就反而比较别扭了。。。沙兄,阿伟及沙小妹,你们能找出30多年前的我吗。。。。?

发表于 2009-5-4 13: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5-4 13: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huwjh在2009-5-4 1:01: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hy.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是我们班的合影,上点颜色,好像比老照片层次丰富一些。
! j2 B5 S2 ?( d% ^' U
QUOTE:
是煌兄吧,你好厉害,几十年不见,见了就给我们“颜色”。照片太珍贵了,我的早就遗失了,在你的帮助下,终于可以说失而复得啦。老兄多加保重,面对美味佳肴,兄只能吃糠咽菜 ,弟也咽不下这口饭呐。。。。哼哼哈哈
5 E$ a6 l. |( c# A- |# ?
QUOTE:
煌兄知道我是谁吗?照片上就有啊,。。。为了验证,请指出吧。。。另,兄在网上的感言已拜读,很感慨!希望多写点,让大家分享。
发表于 2009-5-4 13: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5-4 13: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5-4 13: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5-4 14: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09-5-4 13:07:00的发言:
- G& \' p9 `& y$ t$ h$ ]5 T ' J9 S) J& O/ D6 _* i& W) B! C % Z6 d7 s0 o5 ]+ k1 l

沙小妹:很高兴看得你的赞誉,但愚兄受之有愧,故预定退回一半。其实并非有心欲擒故纵,完全是瞎怕啦,水哥哥在一旁没事偷着乐,我却在挠头,很像同在一个教室的师生,被考和监考则是地狱和天堂之别。说到令兄回赠的“礼品”,有点像榴莲,或odd-odour beancurd,故好说不好听的,慢慢就灭绝了,前一个时期,远在四川的老同学Fatty Mao,你改不陌生吧,也是8号楼的,偶尔叫出来,觉得很“洗耳”只是他们不知典出何处。。。有那么一次,说起“沙篦子”的来源,有不止一个人声称享有发明权和专利权,争得血涌,我则在一旁冷笑,不过听到说沙篦子本人可以作证,我就真有点害怕啦,没有实证,没有文字记载。。。三说两说,我就成了骗子了。不知沙兄是不是还记得我们兄弟之间的那些逸闻?故事的来龙去脉?首先就是这沙篦子三个字怎么解?。。。。

4 P) p1 p2 Z4 a2 h

  40年没见了,往事如昨,思念依旧。。。沙兄可好?5736层是我们在西安的高中毕业照,历史原因,两结合成了一个班,哈,如果沙兄已在西安,我们真正成为同学了,不过那样就反而比较别扭了。。。沙兄,阿伟及沙小妹,你们能找出30多年前的我吗。。。。?

3 v% V4 O& E! q1 F , p( u* a# y( }- L

冬虫夏草,我兄“昵称”的出处完全没有疑问,我在电话中求证此事,他一口应承来源于你。一旦你见他上此贴 (难),赶紧抓他为此作一个历史见证吧。省得发明权和专利权被争得血涌,你还担个骗子的冤名。By the way, 你讲的很多故事他都记得,打雪仗,审俘虏,偷汽水。。。他当年可是个爱拔刀相助的义气哥们。动辄与马家军中的四哥等人提上板砖与“院外的”打群架,害的钱老师三天两头来我家家访。 6 `8 C( P' q x4 `. y7 V至于你留的作业太大了,本人功力甚浅,不敢妄加推断。看来你是被考得流油,抓垫背的哪?印象中依稀只记得冬康姐儿时的样子,按她那样子寻找莫不是在某排最左手的英俊小生?现丑了。。
发表于 2009-5-4 0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bjwy在2009-4-30 18:11:00的发言:
1 ~, M1 b: r) \' u. N

俺知道是who了,laodixue吧?哈哈哈。怎么吆喝来着?你还记得么?

3 y& n# p. V7 a" J

欠揍!

发表于 2009-5-4 01: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馨蓝霏霏在2009-5-4 0:06:00的发言:
, |$ E7 n! c. [4 L# o ( s/ L; Q) ~! m9 Z
黄金海岸:你好!我也想写撒传单的事,只是出去玩去了没忙过来。我没去西安春节后刚去过。
7 K) j; z7 X6 Y% V0 t: }/ U4 E
我没像你扔过废纸,只是攒了很多从各个教学楼抢来的传单。小时候我很爱整齐,把捡来的传单整整齐齐的装了一书包。一张都没看过。攒了很久,后来觉得也没什么用。忽然想把它撒了吧!打开窗户高喊:“撒传单了!”真是没有不开张的油盐店。这一嗓子来一大帮,差不多都是咱们楼的小孩。我一沓儿一沓儿的撒,看见一个个伸着双手,满脸兴奋的笑脸。过去一直以为抢传单好玩,不知道撒传单,会有一种居高临下统治者的感受。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字:“爽!”
$ F3 e8 L1 P5 E% V2 G# ? 5 X3 ~' q( X+ ?, U

2 _9 S P. ^% H7 L4 U7 X: x馨蓝霏霏: % N# ?% l7 z4 z/ n& W& v- v这点儿时的懵懂举措给姐们一写就传神多了,最恰当的便是你画龙点睛的最后一个“爽”字。 给你信箱发了短信,点击右上角“我的收件箱”查看一下吧。请将你的电话留给我,到时call你。
发表于 2009-5-4 06: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玩玩流浪在2009-5-3 20:09:00的发言:
    老三 你们班的曹卫平和我们把的曹建平是一家人吗。如果是有他的联系方式吗
) ~! }: d: A: J8 t3 L; B( g. _ @. s

可能不是,没听说他有哥姐在我们学校。

发表于 2009-5-4 07: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09-5-3 22:44: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Post By:2009-5-2 23:35:00

, H0 @3 R3 S3 r' h 6 d& b( R+ q' o$ E3 q8 Z, V9 @% f( \8 |/ I$ u% g/ r; N! V1 Z6 B$ H; e
* l# k3 q: A5 K6 I3 R7 j/ I
糊涂人,我已将420的照片上传到搜狐相册中了,请查看,妥否!
- w! w a6 Y5 h, a( g


    1\周崎--怎么进入搜狐像册?

+ _3 W* h; j8 |% @9 \) H

 

' _% {6 Z- L2 r1 i% P

  

/ r. a) z0 }! x

也可以直接进入机院附小的博客:

9 t% X; Z% e5 j3 y

 

# Z. L% }2 b5 G+ i- }- P

http://jyfx411.blog.sohu.com

发表于 2009-5-4 07: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玩玩流浪在2009-5-3 14:49:00的发言:___________我希望我们63届的同学一起来完成这件事情,否则以后就更想不起来了,我们毕竟是在一起回忆46年前的事情
, d( e b) m' i

    流浪:谢谢你为寻找老同学所做出的努力!

m' T( L$ ]' D6 h2 Q. o

      我已给你发了短信和照片在邮箱里,请查收!

$ R8 B; j2 h9 m" Y0 ^- X; _9 X

    

* g6 e y( d" _5 j! E

          

; i9 K6 L" Q; J8 h: v g

           

" N! Z4 q# Y2 j. U8 o9 x y. h' j. d q

     

9 K% @4 O# ?" }

 

0 `, d' q) g' }: A s8 _

 

$ x3 h- J& D- ]- g. j5 L" i8 Q6 j

 

' z: f$ J+ a; A" I# a6 u

 

& q! j" x0 X, U

 

发表于 2009-5-4 09: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玩玩流浪在2009-5-3 12:15:00的发言:
  5 W5 s0 Z5 w3 i% w

63届毕业照的排序

, m2 c8 a9 @5 z/ p- [3 M3 S

   根据我们的51聚会回忆再加上一些63班的同学

+ D4 J. V5 \8 D r1 g* \

   第一排  从左数:1张安京、 2王抗美、3王集贤、4井司荣、9王翘、6王白 、10秦燕、11毛静中、12杨南莺、13马建华、 14孙敏 、15尹建华、

. h v- E+ O6 N. O# d, Q

    从右数:1程正年、2钮伊裙、3王淑萍、4安莉莉、5魏荣桥、6曹建平、7邹**8皇甫凯、9亓艳林、10陈菲菲、12丁小朋、14郑凯红

6 N) R1 H7 d+ L. F

   第二排  从左数:1师国芳、2张宁、4教音乐郭老师、5栾兴佳数学老师,6杨洁兰语文老师、7丁锡珉老师、8陈淼言老师、9胡言乔老师、10金久雄老师、11赵环老师、13张薇语文老师、14李珍阿姨、15姜淑勤副校长、16谭文盛校长、

7 J. ~5 ?( E4 C% I8 ]% b

   从右数:1莫霓坊、2大队辅导员胡老师、2张冀秦(?)、3张筱秋、4韩老师、6赵雅秀老师、8郑尧老师、9康瑞兰老师、10张兰老师、11于志纯老师、12陈主任、13宁主任

- n$ [" R; y1 q4 b% g

    第三排  从左数:1何德生、2孙业红、3李代银、4李京、5曲继武、6、闫洪福(百米全市小学第2名,已去世)、10王金伯、12胡呈伟、13胡世明、14孙方平、15杨忠合(音)、17安利堂、

- ~- R* [# j& x5 g: I$ g4 |

   从右数:3吴卓、5曲继武、6殷福来,7储小毛、9、董亚东(沈小设)、10朱长发、11张强(于都)、12肖立亚(胡成伟)、13刘一帆、14聂振东、15杨晓毅。

0 G# t+ q M9 u& a% X+ l% f+ r8 c+ n

   第四排  从左数:2崔惠民、4南平、 5王浩 、7刘庆周、8孙进京、9高明礼 、10曹小煜、14、魏际超、16周大可(蒋瑶吉)、

8 o- x- m# M- `4 q

   从右数:2张维嘉、5黄培原、6梁新华、8马永明、11张小维、12万建新、15何小阳

]3 `/ k5 p4 L. Y" e6 g# P5 M

   第五排:从左数1 吴小绿、3、陈爱莲、8、马海涛、9王红霞老师、10孟丽娟老师、12秦永强、13吴立春、 14裴沛、15闫吉英、17杜永保、 19王伟、 20吴敬、21杨维佳、22王敬育老师、23高金楼老师、

2 c9 b8 j8 m( [

   从右数:5朱小明、7晏晋生、10甘强、11任登陆、13廖永哲老师

9 o S _, q$ |9 |# ^9 `0 I1 {

       括号里面的是原来网上的根据其他的同学回忆整理的,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89221543357224.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9 ]) f l5 T% t) N1 P

我也帮忙加几个人:

/ K+ X5 l, G+ ?, d' I1 A

     第一排: 左5  王沈北               右15  顾胜

6 g+ |8 R# e$ K; I9 ]6 M. M$ _

     第二排: 左12 王彦声老师         右2张冀秦      5 魏(琪?)芝阿姨 (小魏阿姨)       7 唐玉梅老师

& @# D5 w, [- [. z7 j* D; E

     第五排: 左5 汪惠芬老师     16 牛宗亮大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10 19:18 , Processed in 1.27214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