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古刹听松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6-29 22: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听松学长制作的动画视频真感人

        http://www.flash8.net/uploadflash/52/flash8net_51996.swf    蹉跎岁月---一支难忘得歌

- a6 V2 ?2 |. @" N/ @

         复制   沾贴  到QQ日记里   就能永久留存了   留下想什么时候看都方便的很。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9-6-29 22: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故国神游在2009-6-29 21:23:00的发言:
那些体系懂不懂无所谓,哲学无非是爱智慧罢了!那些体系,归总是用于创作,创作中作者与试图表现的形式、内容之关系。例如斯坦尼体系,强调演员应进入表演的角色,福楼拜强调作者应为其作品的“上帝”等等。
4 G6 }" w: R# F; e

 故国神游学姐,

# [& Q/ u% [5 b- o1 N; J

 

; R, o7 o. V! S d* G

    我给你发了邮件,这么抽象的话题,好像和这里气氛不一致。咱们邮件讨论吧。

C+ b1 b4 D- B* I

    我觉得这里更适宜讨论具体的东西。

发表于 2009-6-29 22: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故国神游在2009-6-29 22:14:00的发言:
谢谢听松!下功夫制作此一系列令人感动下泪的动画……怪哉!如何法国传媒上见不到如此美好的回忆,而只有噩梦联翩似的摧残人心灵的镜头呢?!
! O! Z1 ~; P; {

 这样啊?

发表于 2009-6-29 22: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漫步,咋回事啊?[em60]
发表于 2009-6-29 22: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刹听松:  感谢知青楼楼主校友心灵之花,以及m马达,千秋雪,善若水,草根人生等校友网友提供的珍贵资料。此片是早期几位校友网友的共同心愿,即做一个北京知青为主体的动画图片回顾,也同时感谢xingjianjun校友的大力技术支持,做动画我仍然是个初学者,有问题请大家见谅。

发表于 2009-6-29 2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方便您收藏

      http://www.56.com/p21/v_ODUzNjU4MTg.html  重逢
      http://www.56.com/p86/v_ODUzNTg0MDM.html  少儿时代的回忆
      http://www.56.com/p52/v_ODU0ODM5NDU.html   恩师
      http://www.flash8.net/uploadflash/52/flash8net_51996.swf    蹉跎岁月---一支难忘得歌

% ~1 L! t( ~/ r3 ]- t4 ], L

 

7 t4 M. M6 g$ A, W7 ^

 

7 k# C+ \! ?0 {9 K \$ c

 

' P' A( L$ y: G" I1 x) {6 z

      为方便您收藏, 复制  沾贴   到QQ空间日记里    就属于您自己的了。 随时打开QQ空间点击观看。

发表于 2009-6-29 2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古刹听松在2009-6-29 21:51:00的发言:
: c. Q H5 L o1 v

感谢知青楼楼主校友心灵之花,以及m马达,千秋雪,善若水,草根人生等校友网友提供的珍贵资料。此片是早期几位校友网友的共同心愿,即做一个北京知青为主体的动画图片回顾,也同时感谢xingjianjun校友的大力技术支持,做动画我仍然是个初学者,有问题请大家见谅。

! [3 |; X; S* f6 ]" I

 向听松大哥学习。

# E, i/ t$ s: ^* c

 听松大哥,这种媒体链接,建议把“自动播放”对勾点掉,不然,不退出页面就会不停播放。

. W! W1 F2 } I2 B: R


发表于 2009-6-29 23: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 m- ^, q' w$ [/ j+ V

难忘胡圆侨老师

) n( h: y s; w# R' M h7 q/ y

自北京机院附小师生联谊会以来,多年失去音信的老师、同学都陆续恢复了联系,令人遗憾的是,我们想念的算术老师胡圆侨却始终杳无音讯,这让我难免产生一丝失落。

5 R6 X* i$ s8 c* w B: M7 a

印象中的胡老师一表人才,人长得非常帅气,天庭饱满、浓眉大眼,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飘逸地背向头后。平日里的他衣着整洁,见到他时总能感到一种一丝不苟的严谨和威严。

( C# P% t* n% Y, t! N

胡老师是我们五、六年级的算术课老师。他讲课很有特点,首先简略地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然后引出新的内容,可谓温故而知新,总是由浅入深,抽丝剥茧,直到同学们都能理解和掌握为止。

8 Y" I+ i/ U0 i; N' @

胡老师不仅教课认真,而且因人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记得有一段时间,胡老师专门给我们班几个完成作业比较快的同学增加一些兴趣题,引入一些新的概念。当时小学的算术课还没有引入数学方程思想,小学生们由理解算术问题到用方程思想解决数学问题,是一道比较难以跨越的门槛。胡老师为解决这个问题,给我们班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出一些非常难的“算术”题,让大家通过研究,讨论的方法求解。当然,多数情况下,我们这帮小子们是无功而返,但是即使如此,这种学习方法确实极大地调动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我们对数学的兴趣,接触到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培养了逻辑思维的能力,受益终身啊!

4 L+ y) r* [! l# j# B/ |

胡老师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1963年初秋的一节算术课,当时课堂纪律很不好,嘈杂的声音恨不得把屋顶掀翻了,讲台上的胡老师却意外地、静静地看着我们,久久没有讲话,待课堂里的声音稍稍安静一点后,他用那略带南方口音的普通话沉重地说:“同学们,前些天海河发大水,京沪铁路被水冲断,我为了从南方老家赶回来给你们上课,从上海乘船到天津新港,踏着满是泥泞的土路,步行几十里到汽车站,终于在开学之前赶回北京。我为的是什么?……你们现在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却不懂得珍惜,一寸光阴一寸金,……”说着说着,他的眼圈有些泛红,声音开始哽咽,课堂里顿时鸦雀无声,我们都被这场景惊呆了,就连班里最闹腾的“邓爷爷”也低下了头。要知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时至今日,我们这些当年的臭小子们,也经历了无数人生磨砺,早已为人父,为人师,这时回忆起往事,才能充分理解胡老师当时对我们的关爱之心,那是他打心底里为我们着急时的真情流露!

: F+ }: Z# C# ^4 ~) {$ z6 [$ G

胡老师生性耿直,一生坎坷,但是却深深地热爱教育工作,为我们的茁壮成长,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胡老师,您在哪里?胡老师,我们想念您!

发表于 2009-6-29 19: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故国神游在2009-6-29 16:36:00的发言:
文学创作并非演戏,国内演戏以斯坦尼斯拉夫体系为导者众。
但愿莫在此涉嫌为出版社作,广拙作中有篇《羽笔文人福楼拜的征途》,涉其生平创作方法。这也是何故,窃以为拙作尚有一定启发创作价值。心一学弟若耐心等,下次回京再买《猎美的足迹——从塞纳河到诺曼底》再版书赠送,若想要更早读到,可通过当当网、卓越网订购,勿忘强调要2008年再版书。
; `* l4 s7 Z4 ~- k7 P6 Z

 不好意思,这些体系我实在是没关心过。在网上找福搂拜,也是因为看了你博客里的《羽笔文人福楼拜的征途》,你一定比国内多数人更接近福搂拜研究,昨天在我们家附近的一家不小的书店,你那本书只有书目,2005年版的。

- ]3 _. C! g, y' K4 k A

 不过我有个立见功效的判断方式:我就是读者,你文章是写给我看的,其中逻辑一定得在我这里通过。多数读者都是很聪明的。虽然有点“短路”,但那些理论、体系必须能处理这样的问题,否则太不完整了。

* u$ a: P( q) U5 d1 T4 u, z

 当然,有些事情殊途同归,我是从另外的路径走过来的,还有一些“形而上”的思考,先不在这里说了。

4 n, b1 @) a3 e! Q4 Y

 

5 p* X) h! e. Y1 F W

还有,我们是在书写历史,历史细节真实,是最重要的要求。对于文学作品,除了报告文学,历史细节真实并不重要,因而我觉得文学理论在这里不适用。

发表于 2009-6-29 21: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给外研社发消息:书店架上仍不见书

尽管在下哲学、艺术均门外汉,但一直关注思想领域之论争,略知一些皮毛。例如近年国内有关新儒家论争、例如李零那《丧家狗》……(此书第三页注三所奚落“热衷此道”者,正是愚姊也!)
 《羽笔文人福楼拜的征途》网上可见只有一小段,原文有一万多字,印象派莫奈有三万多字…… & Z6 Q! W q4 B6 ] W# B写作意图,并非针对大众读者,而是针对具备一定阅读水准的创作者。试图用前人之探索,激发艺术、文学创作的灵感。 , ]' N, P R9 N% {6 ?# R拙作绝不会成畅销书,难怪书店不上架,但愿成常销书,文学、艺术家探索过程中,桌头常备书……2 [; O4 |0 Q6 J$ q4 B/ x$ A
不敢指望学弟全盘认同,只要学弟“通过”一部分,愚姊即足矣!, L- l: d; C: _" y' X, ` + [+ c+ L& d: { & B; j/ f+ I* { X1 b, D- i
发表于 2009-6-29 21: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心一在2009-6-29 19:25:00的发言:
. U7 `" N$ h( Q# D7 i/ x8 S - `" M$ c* P' V0 u 2 N1 t) D2 @2 k& Q8 B1 f

 不好意思,这些体系我实在是没关心过。在网上找福搂拜,也是因为看了你博客里的《羽笔文人福楼拜的征途》,你一定比国内多数人更接近福搂拜研究,昨天在我们家附近的一家不小的书店,你那本书只有书目,2005年版的。

! K P0 L6 q$ c% s( h

 不过我有个立见功效的判断方式:我就是读者,你文章是写给我看的,其中逻辑一定得在我这里通过。多数读者都是很聪明的。虽然有点“短路”,但那些理论、体系必须能处理这样的问题,否则太不完整了。

) ?# _3 M& M# t. V

 当然,有些事情殊途同归,我是从另外的路径走过来的,还有一些“形而上”的思考,先不在这里说了。

% K* N! ^% [ h( b" x

 

+ I1 c" f. ` N& u2 A2 o" G* ]

还有,我们是在书写历史,历史细节真实,是最重要的要求。对于文学作品,除了报告文学,历史细节真实并不重要,因而我觉得文学理论在这里不适用。

" E0 w" `% P2 C6 N& p( ~) {7 G * n0 B- W; A# K 9 Y% c6 ?. O, p6 ^6 U
那些体系懂不懂无所谓,哲学无非是爱智慧罢了!那些体系,归总是用于创作,创作中作者与试图表现的形式、内容之关系。例如斯坦尼体系,强调演员应进入表演的角色,福楼拜强调作者应为其作品的“上帝”等等。
发表于 2009-6-29 09: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6-29 09: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玉龙雪山回燕赵愚公学长信

玉龙雪山学弟:你好!
% s1 w8 n1 f- d) y6 s
    我每周都要看望父母,刚回到家。今早我一发现你的大作之微暇之后就立即给你发邮件告知,目的是不让别人发现,白璧微瑕终归不如白璧无瑕更令人赏心悦目啊。你改过来就行了,怎么还把我给你发的邮件也披露出来了?当然,自揭已丑是德行高尚之举,无可非议。不过愚兄之见,如学弟方便的话,还是删除该邮件较好。
/ u# h# \' V: H2 I' A/ g
    看来糊涂人也认可学弟的大作,祝贺!
0 C8 ? V5 d& h ]
    学弟身处逆境,百折不挠,另愚公佩服!
. j1 Y4 k# ]; \3 d) _% r
祝学弟工作顺利!
; H) O+ X% h% I: M% z
                                        燕赵愚公
: T' P% F" B2 |* ]4 ~. K& ^# w4 Z
 
: |! l7 j' B# w# T$ F$ P ~! w( ^! V4 x
燕赵愚公学长:
c& H8 ^9 o+ x
       您好!能得到您及时善意的指正,并且还是悄悄的,我感觉您是真心帮我的人,我感觉特别好!
V' h2 A& k# Z, q3 g& Z
       删除邮件就不必了,实事求是、治学严谨不正是我们附小的学风吗?我想老师们看到我们互帮互学,这不正是他们学生的可爱之处吗?
* Q) M' {! K2 s, N; ~9 ]$ t9 a) X
       再次的感谢您真心帮我!
+ H3 y- S$ _& F8 n2 U) M0 b
 
T' ~- j. X) L9 I
                      顺祝
9 E) ^* e8 G2 H4 x. m" a
您和家人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1 H4 ~9 R! n# o: U7 i' r& [
  
) r, |" A1 i" b+ V# d" N3 D9 v% Z
                                                                  玉龙学山
" t1 o# _ t4 [6 ?4 w; l
                                                                                     2009.6.29
0 f# v" c" [9 _1 D" k
     
发表于 2009-6-29 09: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玉龙雪山回小字辈同龄同学贴

       “玉龙雪山你的文章是我们这一级同学中写得最好的!写出了我们的心里话!高兴,真高兴!我是你平房的发小,我跟小忠是同学,我们家住平房第一排。”

1 W0 p. }. Z8 L1 ~' Y/ e' C- A

         谢谢你的夸奖啊,我写东西必须有感而发,要让我凭空编是编不出来的,华丽的词藻嚼之无味,因此,我喜欢看真情实感的文章。

: h; U& a e2 H4 A7 Q3 |5 X

         得知你是平房一排的,那我们小时候常在一起玩了,我还记得齐林是我的发小好友,还有小胖子、小墩、胜利、两杰兄弟、肖家众兄弟、霍家众兄弟.....还有众多想不起名字的朋友们。

- L' L. w0 B( }/ Y: c' h5 P

         祝福我的童年小伙伴们,家家幸福,健康快乐!

7 ?' F+ Q" k* I' z

         

发表于 2009-6-29 10: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胡涂兄好幽默

        “截止目前,我收到和搜集:老师稿件约35000字。同学稿件25000字,喔考?!统计完后,着实吓得本编辑一身冷汗啊!估计,这不是什么“册”了,且是“书”啦!恐惧。 2 R: h; E0 [ o2 m; E

 

A1 ?, h! u0 S; j' P9 d4 U% t

    我又想起小时在朝阳文化馆看过的那个令胡涂刻骨铭心的电影《突破乌江》:

: i0 v. ?( \. K% m( }

    匪兵甲:“大哥怎么这么臭哇?”

$ U& H+ d! H0 V/ r

    匪兵乙:“兄弟,我拉啦……”

" ]9 @1 u; l! @5 v# l

 

% o, f6 J5 P" j; H% h1 A

 

$ S T0 f; K1 Z+ ^

    各位老师和同学,本编辑见到老师和同学如此积极热情的写稿、来稿,文字数量堆积如山,俺快成了那“匪兵乙”了……

2 R' b! k- U1 u; G7 \6 G$ J

    

0 O; k& a: i" N7 ?- L' d

     学长真幽默,也是够你受的,我都觉得恐怖了。不过这不是着急的事,又不是通讯报道有时效性,慢慢来吧,要是您已退休当坐家了,不正好解闷吗?

4 G Y- b x) R* b

     您辛苦了啊!我先安慰安慰您,学弟这厢有礼了!

发表于 2009-6-29 1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6-29 1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09-6-29 9:55:00的发言:
! E' w; L3 Q9 B5 q

 

! Z; ^4 Y: F. n/ K' s+ E+ O

     1、好个 “也 说 孙 树 林 师 傅 ”,谢谢,冬虫夏草,你补漏了!

6 o7 ~' M, S* r: l) u

 

4 L i- j+ \9 d+ o3 ^5 A3 {

 

1 S7 ^9 a: d5 U* I( I

    2、“迟到的悟”也不错,谢谢“窗含西岭千秋雪”!

) i; r; [' o) d

 

9 {' ?* _( Z0 H3 Z# C- D" r

  3、从汇集到的稿件,质量越来越高。好,大家继续。

9 C! Y" g8 U. u) k8 n3 k4 Z

 

8 F, Z! a/ H5 e; J" C$ I

   4、这批黑白老照片真牛!小学昔日的资料越来越详实,可贵!

9 |8 w6 ?8 \( y; `, H+ k3 Y) ?5 f/ Y

     雨中漫步要搜集此批照片啊。 fficeffice" />

& w! Z) [1 V- U

照片我都有了。

发表于 2009-6-29 1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09-6-29 10:40:00的发言: + Z6 W2 z- N6 r& G

 

9 s. l" N: f p

   我说我说,你那“老蔡”和另一篇……什么来着?累出老年性痴呆了,刚看就忘了。其实,我做的那里是“主编”啊?“主编”可动嘴不动手,我是老师和同学们的“大秘书”。

: i7 ~$ H$ B( |! y: W3 D) T4 w5 ~, |

就剩最后一哆嗦了,“大秘书”多受累![em218]

发表于 2009-6-29 11: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6-29 11: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09-6-29 10:40:00的发言:
^ ~9 D$ k5 k+ Z" V

 

# {3 y' r' B# ?% i# b( W/ i9 @- v

8 I. V% t% R" t0 N$ ^

) K) R: `- S- l/ @) f/ b

5 C0 l6 x2 o" |4 W5 j6 O# J3 _8 y

   我说我说,你那“老蔡”和另一篇……什么来着?累出老年性痴呆了,刚看就忘了。其实,我做的那里是“主编”啊?“主编”可动嘴不动手,我是老师和同学们的“大秘书”。

. i4 t$ j& e& W" p

真是“人不如旧”,老兄能干,实干,苦干,实在辛苦啦!有劳老兄了,领主编之衔,行“大秘”之职。不过,话说回来,小秘请不起呀!

2 ?0 t. l; t/ A3 K3 h0 M% K

我说我说,另一篇是《打雪仗》,不会是被拙文累出病了吧。

1 H. Z7 \6 i0 j( n* S5 `5 u

说真的,胡兄不要过于劳命。注意身体呀。

发表于 2009-6-29 05: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印证了福楼拜的创作原则

QUOTE:
以下是引用心一在2009-6-27 16:44:00的发言:
3 c) g; K9 n6 \: ~' j5 D/ A 2 l1 j/ H/ |* U( b9 L9 t , z9 f) T) r9 o) `: r

 找到了,楼层是3496。有个字写错了,帮他改过来了。

1 f W& w* `* C @! i# U

 他说了半天别人,没说自己,在那帮混小子堆里,和第一闹将最要好,不可能是旁观者啊。

: }6 @- g5 o/ C5 {

 

0 d2 N8 a" j; @& X+ | F ( b/ k; X, \8 y 6 X2 k# _" y* r6 q3 W" t: E' w( n

荆学兄此文找不见“我”,其实却藏有“我”。似乎印证了福楼拜的创作原则之一:作者犹如其作品的上帝,怹无所不在,却又无迹可寻。

发表于 2009-6-29 06: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荆其柱与姜阳所体现的“哥们义气”

我好像都没听他说过话,可能那时他不是上大学就是已经工作了。只是知道他那个体形和相貌,不亚于电影明星。- ?  y3 T; [; \3 ^% j; _# |0 S
9 G% E( s' x1 ^! D8 Y- l! k/ D
还记得他清晨在21号楼前大操场跑步,那么大一个操场,加上旁边的小点的球场,只有他和跟随其后的你。 想想真是奇怪,那些大学生都到什么地方去了? 放假?好像不是。派仗打累了?能吗? 反正没其他人。4 o1 B7 O0 s- k
7 W( i. H" A8 l7 a6 W! v
        自从荆学兄从母校名单上发现中国青年出版社同事小赵的名字,便通过网络找到在下,见面后方知他的好友姜阳乃我们班最淘气的男生姜甡的哥哥……从他不断回忆、讲述姜阳的故事,可见其“哥们义气”——此乃文革期间所体现的干部子弟重大特点之一呵!
发表于 2009-6-29 06: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荆其柱与姜阳所体现的“哥们义气”

自从荆学兄从母校名单上发现中国青年出版社同事小赵的名字,便通过网络找到在下,见面后方知他的好友姜阳乃我们班最淘气的男生姜甡的哥哥……从他不断回忆、讲述姜阳的故事,可见其“哥们义气”——此乃文革期间所体现的干部子弟重大特点之一呵!
发表于 2009-6-29 06: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翻拍老照片后,尽快发给了老三、漫步、beiwei,我算完成自己的任务了。今天把未发的老照片补发上来,供校友们回忆。此批老照片均为丁锡珉老师保存,再次谢谢她提供的十足珍贵的历史记录,这些文物级的老照片。


炼钢工人





发表于 2009-6-29 06: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6-29 06: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故国神游在2009-6-29 5:54:00的发言:
+ x/ E/ U! N4 U

. i$ X4 ^% I3 d& \8 ]4 v

荆学兄此文找不见“我”,其实却藏有“我”。似乎印证了福楼拜的创作原则之一:作者犹如其作品的上帝,怹无所不在,却又无迹可寻。fficeffice" />

) K4 x! J# B. H7 L

 我正在网上找关于福搂拜的文字,没发现什么像样的东西。

9 X1 l5 P8 ]0 C, k4 H' K

 我有不同看法。作者好像导演,文章人物好像演员,导演可以兼演员,前提是上台时作为演员出现,而不是说戏的导演。 演出的时候,导演不能上场,演员不能缺席。在那出戏里荆大哥缺席了,不管什么原因,观众都有疑问。有时候可以调整剧本,把一个人的戏让另一个人演,那只能是对小说这种可以虚构的作品而言,对回忆录则应避免。

! }- w; n( l7 P$ `) a/ i- j

 

发表于 2009-6-29 07: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善若水在2009-6-29 6:44:00的发言:
翻拍老照片后,尽快发给了老三、漫步、beiwei,我算完成自己的任务了。今天把未发的老照片补发上来,供校友们回忆。此批老照片均为丁锡珉老师保存,再次谢谢她提供的十足珍贵的历史记录,这些文物级的老照片。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B3 Y% C' O0 F0 L0 ~9 {

 

# T+ ^0 E0 Y/ ]

 明星气质的个人照,在那个年代难得吧。

发表于 2009-6-29 07: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善若水在2009-6-29 6:44:00的发言:
翻拍老照片后,尽快发给了老三、漫步、beiwei,我算完成自己的任务了。今天把未发的老照片补发上来,供校友们回忆。此批老照片均为丁锡珉老师保存,再次谢谢她提供的十足珍贵的历史记录,这些文物级的老照片。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c; ]0 r: r$ p7 D& f5 R; Y( q. ] T

 8号楼还没建起来,年代比较早。

发表于 2009-6-29 07: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善若水在2009-6-29 6:48: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T9 A% i1 H+ |# [; m

 附小的牌子,机院门口。是否,那时人们不是太喜欢在附小门口照相?

发表于 2009-6-29 07: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帮故国神游排版: - l- J. Y" }2 ~6 ~

, b4 O1 }) D. Q

QUOTE:
以下是引用心一在2009-6-27 16:49:00的发言: 0 S: Z$ B* z" W( y

我好像都没听他说过话,可能那时他不是上大学就是已经工作了。只是知道他那个体形和相貌,不亚于电影明星。 : r! T9 K. c8 i

还记得他清晨在21号楼前大操场跑步,那么大一个操场,加上旁边的小点的球场,只有他和跟随其后的你。 想想真是奇怪,那些大学生都到什么地方去了? 放假?好像不是。派仗打累了?能吗? 反正没其他人。

2 j( a3 H& u! l7 _$ d

自从荆学兄从母校名单上发现中国青年出版社同事小赵的名字,便通过网络找到在下,见面后方知他的好友姜阳乃我们班最淘气的男生姜甡的哥哥……从他不断回忆、讲述姜阳的故事,可见其“哥们义气”——此乃文革期间所体现的干部子弟重大特点之一呵! 5 c5 D1 _/ K8 B2 Q% 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12 15:20 , Processed in 1.192422 second(s), 4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