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古刹听松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7-31 2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09-7-27 11:42:00的发言:
. f+ P8 e, c, q+ T; o

能不能说“英国的殖民统治带来了香港繁荣。”说“是”有些心不甘,说“不是”.........

4 e4 P5 t' p7 v4 m7 ]

呵呵,简单的常识。香港的繁荣可不是英国人的殖民统治带来的。香港是自由港,连接着中国和海外,仅转口贸易就养肥了香港。英国的殖民统治,只是给香港一个安定宽松的发展环境。从英国人占据香港始,仅经历一次战争(或者说战斗,因二战时防守香港的英军仅三、四个营)和三年多的日占时期,其余的时间人家都在闷着头挣钱,能发展得不快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9-7-31 20: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闹腾在2009-7-31 20:06:00的发言:
: U# G7 C( N& d1 _3 O

呵呵,简单的常识。香港的繁荣可不是英国人的殖民统治带来的

, Q& i* Z* m% K% m4 s8 w K

那么,看看糊涂人的发言。如何?

发表于 2009-7-31 2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09-7-31 19:48:00的发言:
" T: Y# o3 ~& c# i

别介呀,俄怎么看怎么像涮肉店服务项目的活体广告!

$ [/ H( G4 q6 F+ A0 S

[em17][em17]好创意!

发表于 2009-7-31 2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d0 T: E5 T: a
QUOTE:
- U5 y6 a+ P$ s# i" p; M0 z
' D- x0 X) M5 D- \2 }
QUOTE:
以下是引用闹腾在2009-7-31 20:06:00的发言:
* R+ j1 a* ~* M) u; K

呵呵,简单的常识。香港的繁荣可不是英国人的殖民统治带来的

; L( o# A- A) d; A

那么,看看糊涂人的发言。如何?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09-7-31 20:20:00的发言:
4 Y0 `' p; s* }( p/ x3 s1 y

反正离深圳不远,下星期去香港再看看.

" I; F6 N c# B& ?* C% J$ t1 }8 J9 L1 r$ D

糊涂,神游可能去偌曼第小屋度周么去了.同意小草说的我门都爱看你写的文章.继续.

% p" G& ?: O* o; B% t0 w- m, ~9 E

闹腾,那两位都是糊涂笔下的人物.看来你认识他们.

4 K9 s4 x! g, ^

和平苑,糊涂的文章曲不高吧?可能是若水没看仔细.

+ ~3 s$ P4 m. m; H: l$ `5 f" U# x( h

 

发表于 2009-7-31 2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闹腾在2009-7-31 20:06:00的发言:
' |. y8 { }, r0 v; A+ ]

呵呵,简单的常识。香港的繁荣可不是英国人的殖民统治带来的。香港是自由港,连接着中国和海外,仅转口贸易就养肥了香港。英国的殖民统治,只是给香港一个安定宽松的发展环境。从英国人占据香港始,仅经历一次战争(或者说战斗,因二战时防守香港的英军仅三、四个营)和三年多的日占时期,其余的时间人家都在闷着头挣钱,能发展得不快吗

: t+ g$ c, k W8 t. ^

 英国号称当初“日不落帝国”,现在英联邦国家也有不少,能有那个殖民地比得上香港? 如果不是美国联合周边国家封锁中国,当初对外经济往来大多不必经过香港。

发表于 2009-7-31 2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09-7-31 19:48:00的发言:
6 c! n- y$ v+ g" f" }3 S, i

别介呀,俄怎么看怎么像涮肉店经营服务项目的活体广告!

: Z$ ~% Q1 R$ a

% Z& o9 {: s' {( N0 h0 y# ~
QUOTE:
以下是引用革命后代在2009-7-31 20:22:00的发言:
4 ~6 c5 P6 h2 A5 P) t7 d7 e3 N& M'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好创意!

1 l6 A: d% F- O: d& U! O

 不对吧,涮肉,活体,我可不敢直说了。

发表于 2009-8-2 20: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8-2 21: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8 J+ S; \0 D' e0 f- L

向竖起大旗做出宝贵贡献的老师校友致敬!

我原以为鞠大哥要描绘附小师生竖大旗于论坛上!不似美军占领硫磺岛,胜似美军占领硫磺岛!
发表于 2009-8-2 21: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胡涂人:  我没头脑也不至于你那么急赤白脸的不高兴。关于清华毕业生的议论,本是调侃。我字里行间并无一句指责美国政府的意思,也没说你留学不归,真不知你为何气急败坏?大路本就朝天!
发表于 2009-8-2 17: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09-8-2 9:01:00的发言:
  - q+ D( n" r" o4 t- b" Z0 }

  转载: 2009年6月8日 专栏作家老愚从另一个视角解读“抗日”……

. d6 n. @, B+ E, n& m- `

 

$ o( @2 E, J* {. ]4 R7 }

              抗战,那八年到底怎么一回事?

: k7 {: }4 z4 b( R4 j( u

  

4 N/ A, G, o. C* y; I& T

  中国人似乎不乐意和自己的历史发生密切关系。由此出现一个尴尬的情形:抗战将士后人找不到亲人的遗骸,敬重抗战英烈的年轻人找不到“一个给英雄下跪的地方”。

* m. m5 r/ G, a7 J4 J/ Y V, n: ?: h

 

O4 A; e* N& _

  下跪的地方有.一个纪念为国捐躯英烈的忠烈祠就在南岳衡阳风景区内,这个由国民政府在大陆建造的唯一一处纪念抗战烈士的大型陵园,祠内设“抗日阵亡将士总神位”,却乏人问津。因为人们不知道在八路军华北敌后抗日和江南新四军游击之外,还有当时国民政府领导的22次正面大型作战。

3 j) z. y1 o& l; d

 

& i a- v, H; G# S1 r4 I

                            遗忘,改写,甚至恶搞

, }) b7 U8 p5 p. u' l, \3 t: v

 

- _ j8 T' u& P6 ?, }* H7 C

  对抗日战争,中国大陆一直怀有复杂的态度……

9 t3 B6 z& e. m) `# `" Y) I

 

: ^) b8 x, p# r% `# L- C8 z# y* l

  在一个封闭的时空里,中共对抗战历史的改写相当成功,一代又一代受教育者被植入了那个伟大的神话:共产党积极抗日,国民党消极避战,经过敌后根据地人民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战的胜利。蒋介石被丑化为一个从峨眉山下来摘桃子的阴险之徒,八路军、新四军和中共领导的抗日游击队,才是真正抗日的中流砥柱。

: }. ]) _9 n4 w1 p

 

; m9 m" S+ d( G, k

  一大批影片,从《地道战》、《地雷战》到《铁道游击队》等,无一不在塑造抗日神话。敌人总是不堪一击,人民的觉悟总是那么高昂,一个计谋就能置敌人于死地。每个作品里,都回响着胜利的主旋律。

& J8 \$ D% _: [; X8 F' i: @

 

) c' r. G& |+ L3 V E$ W+ y" S

  从不容置疑,到半信半疑,再到怀疑。国民政府领导抗战的事实,才逐步浮出水面。

$ G& F4 d! k7 h, }! R! o7 k \

淞沪抗战,台儿庄大捷,花园口决堤,三次长沙会战,常德保卫战,衡阳保卫战,驼峰航线,远征军,重庆大轰炸,芷江受降,一连串恢复了真实记忆的地名,促使人们思考一个问题:那八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2 Q( B0 q8 ?2 c8 Y, N/ L H; X; T

 

. g) H$ Z. Z+ ~ |) g0 W* C1 T1 \

  答案很简单:只要说明白中共边区政府跟中华民国政府的关系,说清楚八路军、新四军的来历,由谁供养,受谁指挥,就一目了然。在中国军队之外,不存在一个什么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至于在战争后期,国共势不两立,始有共产党军队的说法。但并未有相对应的国民党军队的说法。国军指的是国民政府之部队,而非国民党之部队。因为倘若如此,就无法解释中华民国政府管理国家的事实,以及中共和其他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历史。即使共产党撤出国民政府,那个政府依然是一个合法的联合政府。所以,必须纠正这种以胜利者的口吻改写历史的倾向。

/ ^; i( g0 h# @' `7 \

 

# B' m; B x3 B* i+ M% V* _+ a7 q( S

  现在的影视剧,恰恰在几个方面颠倒历史……戏说,破绽百出的故事,只因为政治正确,电视台轻松过关,老百姓热情追捧——“只要是打日本鬼子,我们就喜欢看。”(见《新民周刊》第二十六期)。时评家赞美说,看《我的兄弟叫顺溜》“人们可以一边大骂日本兵,一边享受剧集带来的充分喜感。”(见《精品阅读》第三期)化惨痛为一笑,消费“抗日情绪”。

4 w% F( Y# Z/ d4 b7 W

 

% i7 T: I9 ]4 D6 {- z

  矮化日军,一支占领中国八年、让中国人民付出巨大代价的军队,在中国大陆导演手里,变成了不堪一击的草包。而八路军新四军,宛如天兵,刀枪难入,国民政府的其他部队则见死不救,各有盘算。这种戏说,使所有浴血奋战的官兵不再有价值,而且,借用崔卫平女士的话,是第二次杀死了他们。

3 u+ o% Z* w+ n1 c

 

. b9 A& i7 S/ @7 a# K+ H' O

  我们试图在自己主宰的影像里获得自尊。一种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几乎主导了所有抗日题材的制造。残酷血腥的战争成了施展智谋的背景,集中发掘的一个个民间精豆式的人物,跃升为抗日主角,好像在暗示:正是他们战胜了日本人。那更像一个弱者对苦难的历史撒娇。一个个无中生有的民间智慧符号,掩盖得了民族整体沉沦的事实吗?

" n- b$ H c# {# Q4 A; G. u8 _; b/ {

我们没有从战争中得到一丝长进。

9 ^, o/ v4 {9 _+ G

 

; r2 c/ r0 n' J4 }

 《亮剑》《江南集中营》《八路军》《新四军》《我的团长我的团》《我的兄弟叫顺溜》,诸如此类电视剧,一切努力都极力想把自己与国民政府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凸显自身的正当性及正义性,暗示彼可取而代之的必然性。在真实的历史面前,这种行径是可耻的。

7 D+ v2 E& U# }/ ]6 Q. C. a

 

% X; D8 Z3 I+ t+ P; D' S

      能否把自己还原于当时的情境中呢?一个是愿意与否,一个是有无能力。

& U7 J3 T: Z2 B

 

5 g" p5 H- d; Y; j

  影片《南京!南京!》走向另一个极端。美化并不存在的人性的觉醒,一个是中国民众的赴死牺牲,另一个是侵略者的良心大发现。一场惨烈的大屠杀,成为导演涂抹自己伟大发现的符号。批评家崔卫平发表在第十八期《凤凰周刊》的文章说,影片“赤裸裸”的主题就是不再追究战争的责任,在一场大屠杀中,人性觉醒的收获,胜过血腥和强奸。“没有人需要为战争、屠杀及其带来的创伤负责,没有一方是在承担、承受战争的重负。”从这样的战争赞美诗里,中国观众能获得怎样的记忆呢?

2 d1 i9 B. j+ V% K, T# J/ A

 

. v4 [% Q: y: @$ q/ y

  恢复战争记忆的,是《这是湖南。1937—1945》。这篇刊登于张立宪主编的连续出版物《读库》第三期上的长文,为作者邹容在2005年5月至10月实地考察的硕果。深入抗日战争期间湖南几次重大战役遗址现场,通过当事人和知情人的讲述与追忆,为我们提供了一幅立体可感的战争图景。1942年新年的第三次长沙会战,薛岳将军统帅的第九战区,以伤亡两万八千人的代价,使日军遭受毁灭性打击,伤亡总数超过五万。

# C( Y8 l; ~1 p7 z8 ~9 f m+ T0 ?

 

( F4 G) O( m# ]1 T& K+ }. m

  这场被世界公认的战役,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胜利,提振了整个太平洋反法西斯战场的士气。常德血战,彭士量、许国璋和孙明瑾三位师长壮烈殉国。衡阳保卫战,方先觉将军率领陆军第十军坚持四十七天,造成敌人重大伤亡,让日寇心寒胆颤。日本战史称:“第十军官兵,皆以必死之心负隅顽抗,寸土必争,其孤城奋战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仰。”

1 |) z" O6 h( `9 |

 

6 R) s' D2 w" o# R7 L& e0 E

  遗憾的是,即使在这样的文章里,仍处处可见“国民党部队”“国民党第八十二师”的字样。我们已经偏离事实太多。这些部队番号前面唯一能加的只有“中国陆军”,不可能出现《我的兄弟叫顺溜》里“国民党陆军五十五师”的荒唐招牌。

- ^1 p6 H* s+ E2 _% s+ ?4 M& X

 

. q# j) V1 O9 n; f: k5 W

  ……依照邹容的这篇报道,最早自1953年3月,湖南省就责令南岳管理局“迅速清除各处所有的‘反动遗迹’”。到当年六月,忠烈祠内一百余处国民政府军政要员赞颂阵亡将士的题刻,就悉数被毁。紧接着,1958年的大跃进,碑断墓毁,毁尸扬灰。到1966年文革时期,国民政府存在的遗迹基本上被消灭殆尽。蒋介石题的“忠烈祠”侥幸保存下来,据说是由于老百姓取下当剁猪菜的案板而幸免于难。大陆只剩下干干净净的红色标语。割断与历史的所有联系……遗留在大陆的抗战老兵及其眷属,屡受磨难。许多人死于非命。

, s- U3 t: }; l' f6 E, x; U

 

# h0 ~. X% L/ Z; F9 W3 O+ F

  至今尚未有一份抗战英烈名录。原有的谱牒遗失之后,后人难以接手,随着时间的推移,无名的真的无名了,有名的也有意无意被遗忘了。以纪实作品《雪白血红》著称的作家张正隆,给出了另一种无名者的秘密。他在采写东北抗联事迹时得知,抗联有规定,战士都没有名字,只有号码,所有场合只叫号数,干部只称呼职务,顶多加上个姓。

' b: r, Z# v9 {+ b& M0 B

 

* r2 E" U5 C# q# U+ F

  他在第二十六期《南方人物周刊》的专栏文章说,这样做为的是防备奸细和叛徒。平时聊天时也不准谈个人及家庭情况。他们牺牲后,也就只有一个数字在人间,供后人揣摩数字背后那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好汉姚振山率领的吉东义勇军六百余人全部战死,留下姓名的仅有他和两位营长。“这是一场需要把姓名都牺牲了的战争”。作家感叹道。

5 C- [' U" \* n( M

 

: l$ t+ f' A8 V9 k/ \+ P, Z: `& D

                        毁灭记忆最终是徒劳的

6 U; H6 d ~9 t ^, a

 

2 N1 I1 i% k7 c/ Y4 r

  我们能否尝试,在杨靖宇、赵一曼、王二小、小兵张嘎之外,记住史恩华、王超奎等先烈的名字?在日本军人敬重的对手灵前,献上我们迟到的敬意与感激。

. I: h* U. B0 P; F6 J. H* T

  衡山上的忠烈祠,在每年七月七日抗战爆发那一天,都会有一场庄重的公祭。自1949年3月29日,民国政府最后一次春祭之后,烈士们已经静悄悄等待了很久,“而万千国人像已忘掉,你死是为了谁?”(林徽因《悼三弟》一诗中的句子)


& A" B5 l. R# S4 X- L I

      这老愚是危言耸听。并且也愚得可以。他如果真想找个跪的地方就去天安门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就可以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镌刻毛泽东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背面是毛泽东起草、周恩来题写的碑文:

, v7 |: I6 n7 n5 ?6 R* s
# `0 m9 `0 R( D, g: q8 ~, t5 M# [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 P4 [" @& N9 v2 @* a+ R9 V4 o3 F
- N+ [. ?: j7 X3 X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i* M D$ x) Y5 M8 j8 |
) P2 P$ \& M' ?) T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5 G1 K. K' a% s, j5 B" }

      这其中也包括了所有为抵御外辱而献身的中国人。
     中华民国政府及其领导的国军在抗日战争中确实做出了及其卓越的贡献。人民也不会忘记。现在颂扬国军抗战的文章、影视作品充斥着各种媒体。

; o3 e8 m3 G- W. z- g, _8 V) A' y0 Z( k

    但是,自1931年9.18事变始,国民政府的所作所为却怂得可以。未经一战就丢掉了80万平方千米的东三省,继而又丢了热河和察哈尔。9.18后留在东北的东北军余部和民间自发的抗日武装,展开了激烈的抗日战争,一度发展到30多万人,但从来没有得到国民政府的领导和物质支持,最终被日本人一一剿灭。这样的国民政府也够令人失望的了。

: _, j( y1 @9 \* l' ]& u* P) B0 n" B

    顺便说点常识:八路军和新四军仅仅接受国民政府的番号,自筹粮饷,对日作战是不受国民政府指挥的。

' \+ G& ^6 x) F- G7 U0 Z

    1942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对美英宣战。12月8日,美英对日宣战。12月9日,中华民国政府对德、意和日宣战。对德、意的宣战书为一份,对日宣战书为一份。对日宣战书无有效期,按国际惯例,是一份无效文告。是疏忽还是另有苦衷?

发表于 2009-8-2 09: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8-1 2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鞠大哥:你太棒了!构思太巧妙了,有机结合,一想起来我就忍不住要笑。冬教授不好意思了。[em01][em01][em01]
发表于 2009-8-1 23: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心一在2009-8-1 21:06:00的发言:
7 \/ J1 B* x3 C% | c

那下回就不敢接你话了。

' m# @, z' t& s

      你最好离我运点。别因为我连累了你。也别问什么。要不是有人希望在这里看见我,我不会在这里出现的。有些腕咱惹不起!咱们可以在摄影版交流信息。

发表于 2009-8-1 23: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呀呀,....
发表于 2009-8-1 23: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胡老师,我给您发了个邮件,请查收。

发表于 2009-8-1 18: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换个方式试试

QUOTE:


以下是引用和平苑在2009-7-30 16:24:00的发言:

7 G2 ~0 e: s" K8 G

2 W' g' @0 j1 e1 x4 }' V. f

 

( V' a& q. ~' i* [5 m. T

鞠大哥的构思太妙了,看到这幅画,我情不自禁地哼起“黄河船夫曲”:“……咳!划哟!咳!划哟!咳!划哟!咳!划哟!咳哟!划哟……划哟!冲上前!划哟!冲上前!划哟!冲上前!划哟!冲上前!咳哟!咳哟!哈哈哈哈……

h+ }$ c5 q" J% C5 o

    让心一与和平苑见笑了,既然你们感到有像划船,连想到“黄河船夫曲”,我就试试着改改,搞了半天,变成众人划船,凭我这拙才的本事,效果不理想。我想年纪都一大把了,竖起个旗是可可以的,划船可能会比较吃力。干脆变成到北海公园乘游艇,又时尚又能触景生情,回忆起少年时代在此荡舟,齐唱《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情景。由此又想起让老师们也在纸上坐坐游艇。体会体会与当年他们风华正茂时划船有什么不同。

. B. `; L# _1 `( m

 

发表于 2009-8-1 18: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届毕业照认出的老师与同学又增加了

QUOTE:
以下是引用雨中漫步在2009-7-30 23:10:00的发言:
2 _4 o' h# B5 T


第二排左起:10、季迁。

& j. K& s" t5 A6 H X) R- @( d

第四排左起:5、于志纯老师 7、唐玉梅老师 8、杨洁兰老师

7 A! O; S/ a( ]' `% i

第五排左起:6、刘焕玉大叔 10、汪惠芬老师 12、丁锡珉老师

; F3 J$ h2 J6 y( E, {9 C1 J' e

第六排右起:2、董老师

( |# O9 p4 v B" Y' I

多谢老童与雨中漫步帮助。蒋阿姨应该是和我们班的同学接触最多,感情最深的阿姨,我竟然连姓什么都忘记了。季迁与我是一个小组,当时好像还是个小队长,学习很好。我也没认出来,多亏漫步指点。

发表于 2009-8-1 19: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馨蓝霏霏在2009-8-1 9:53:00的发言:
x) N) ^' Q/ Y m, A. L

   嗯,有生活!你住过7号楼?给我发一张小时候的照片,在QQ邮箱里。我知道你姐是谁了,她和我表姐一班。

% i) E* r9 p% s: [ ?0 l

 QQ邮箱有4 封信,但没你的。

发表于 2009-8-1 19: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馨蓝霏霏在2009-8-1 11:08:00的发言:
% ]3 ^2 c! a, ?, R* h7 ^& h# a

    找到啥了?是我出的题吗?

+ x- J# e, E' s- p: r7 E. Z- o5 b, \/ A

 好像不是你出的,出题人只顾出题,过后就忘到脑后了,再提醒都想不起来了。

发表于 2009-8-1 19: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革命后代在2009-8-1 8:04:00的发言:
6 N% l! L" M" C, j

请教了直说,怎么说?不直说,又怎么说?

+ l( L: ]1 A" }4 A- a8 G

 我悄悄和你说吧。

发表于 2009-8-1 20: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坐游艇

QUOTE:
以下是引用和平苑在2009-7-30 16:24:00的发言:
: w T- p5 y+ S1 k9 z

- ~6 q# ]0 t5 E) c9 k, V$ O" K

 

! z4 h+ z8 I$ |( G0 {4 M p

鞠大哥的构思太妙了,看到这幅画,我情不自禁地哼起“黄河船夫曲”:“……咳!划哟!咳!划哟!咳!划哟!咳!划哟!咳哟!划哟……划哟!冲上前!划哟!冲上前!划哟!冲上前!划哟!冲上前!咳哟!咳哟!哈哈哈哈……

' _; E' z! _6 J

心一与和平苑的称赞让我脸红,你们或说像划船,或说想起“船夫曲”,看来还是画划船比较合适。我试试画众人划船,我这个拙才,搞得效果不理想。我又想年纪都老大不小了,别到黄河去划船了,还是到北海公园去乘游艇吧,享受一下现代化的成果,又会触景生情,借此回味少年时代在北海荡舟的情景。由此又想到何不借此让老师们也纸上坐游艇在北海公园转转,看看感觉与青年时代有什么不同。


发表于 2009-8-1 2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指点

谢谢心一与和平苑的指点

) I' S0 ]2 Q% z' b* z

     我把内容改成在北海公园乘游艇,由此想到也让老师们在纸上到北海公园坐坐游艇,体验当年他们风华正茂的时候带着我们吟唱《让我们荡起双桨》时的情景。

& q; u# t4 u& b" i2 c



发表于 2009-8-1 20: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来闹闹

QUOTE:
我以下是引用和平苑在2009-7-31 12:38:00的发言:
. R. e) ]9 w9 l5 U( X6 U

其实面带微笑,闭目沉思更能体现教授自我陶醉时的快感。曾记得有一个“马尾巴的功能”,最好由鞠大哥再给冬教授来一个沉醉于“冬虫夏草”功能的画面。哈哈……

0 }7 v$ Q' r+ p) Q w

    和平苑开冬虫夏草的玩笑,我也感到冬虫夏草是个招人喜欢的乐天派,所以也就画一幅画凑上来再闹闹。自尊心特强的人,这种玩笑是开不得的。

- K I7 f4 u: d% Q8 k

4 Y- |' o1 f7 b6 T9 X6 s: O

__这是谁家的马快牵走,我不是草,我是虫!

: o$ K C0 d+ H& p( K, p, ]1 B

__别怕,我不讲马尾巴的功能,而是让你领略马嘴的功能。

发表于 2009-8-1 2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心一在2009-8-1 19:48:00的发言:
. a* K, O- T3 l- d- E( s* s

 我悄悄和你说吧。

4 ^1 g1 T: s* K" U- X4 l, H& Q" o

我已经回复了“悄悄和你说”了!

! Q% k+ N$ x& T: h9 I% H, l

你跟我聊天不怕一块被挨砸吗?

发表于 2009-8-1 2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革命后代在2009-8-1 21:00:00的发言:
F" \7 [% h% ?7 a# c/ j

我已经回复了“悄悄和你说”了!

! ]) H" A, n6 N# Z& f; ]

你跟我聊天不怕一块被挨砸吗?

+ u# Q) R R* P% M$ a! |1 O. S

那下回就不敢接你话了。

发表于 2009-8-1 2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漫步,告诉我你何时上QQ,今天我们中学同班同学聚会,来了三十人,还有几十年没见到的胡老师。我给Lichuan发点照片。

$ C/ |! I+ R3 P8 U

 

发表于 2009-8-1 2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aojy在2009-8-1 20:44:00的发言:
?$ s2 J; [6 f4 T2 C- L

    和平苑开冬虫夏草的玩笑,我也感到冬虫夏草是个招人喜欢的乐天派,所以也就画一幅画凑上来再闹闹。自尊心特强的人,这种玩笑是开不得的。

9 x% Q- j: C( X# M+ `; S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虫草001马尾巴功能.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4 B: ]- U( P }( |% E0 m8 v& Z

__这是谁家的马快牵走,我不是草,我是虫!

) \, Y/ X& R+ v, r

__别怕,我不讲马尾巴的功能,而是让你领略马嘴的功能。

; z8 p1 a4 b- h- K/ J: |

鞠大哥这简直是在彩绘《马踏匈奴》啊!哈

1 A4 _. c0 |/ v7 B4 [5 v T* k

我是虫,我是马蜂啊!马儿呀,你慢些走慢些走,我要把你蜇个够!哈哈

发表于 2009-8-1 21: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aojy在2009-8-1 20:27:00的发言:
) C9 x& W1 n$ z$ g1 @- g! ?7 J

谢谢心一与和平苑的指点

/ y" m1 H4 t$ h5 j& O5 w

     我把内容改成在北海公园乘游艇,由此想到也让老师们在纸上到北海公园坐坐游艇,体验当年他们风华正茂的时候带着我们吟唱《让我们荡起双桨》时的情景。

% ?, r' \ n' |,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Q, n; g4 K/ {% M+ A

 鞠大哥,刚才没留神,忽然看到新的大作,真是不错。

/ Q0 w# H) g2 A% k

 我发现了,你整合资源的能力真是强啊,而且不是简单整合,还有自己的创新在里面。

发表于 2009-8-1 14: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革命后代在2009-8-1 11:51:00的发言:
小说《子夜》是谁写的?
3 Y, K! I5 w& \/ o! P$ N

   是谁写的?逗哪?你老有才了!出考题哪?

发表于 2009-8-1 14: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馨蓝霏霏在2009-8-1 14:26:00的发言:
/ U( J, H% \# B' M

   是谁写的?逗哪?你老有才了!出考题哪?

; T+ u7 t% k8 D! F

准确的说是;“思考题”,现在时兴玩思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12 22:16 , Processed in 1.191567 second(s), 4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