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古刹听松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10-3 20: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09-10-3 16:12:00的发言:
: [3 ^2 m4 W; @

 

/ h6 P, Y! Q7 r1 j+ F0 m$ O

          鞠大哥言之有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啊!而我等所谓“位卑未敢忘忧国”……

( C, i/ d% G; r- C9 y2 @ e* i

 

" @* T' }0 c* t+ Y

      失去记忆学长: ! ~/ s/ o& Z: b3 X" h

! b; q3 A: e! d' w# s, Y; c7 u3 y 6 ^. a; m% D2 `
) `8 A# q7 I/ f. A# I2 k% u
 
2 C( q& a% u4 s T" M3 P6 I; V
中国的发展很大程度是靠牺牲环境,牺牲资源,牺牲人权来实现的,政府已注意这些问题,希望未来能很好的解决。

  9 H Y: }0 D3 p* ^4 _9 P+ [* q$ @. l ]$ u( _9 Y& X. o% m& i" G' S! ~% T& Y2 X1 \( o& J6 Q3 l" U* U- k
L& K# J/ O) O% e2 R8 ?6 m2 u
真知灼见。
& j4 Z$ w4 _2 @% @
 
" M& u# k7 X# O
总有一天,我们会质疑:“为我们今天取得的经济成果,付出如此巨大的生态环境被破坏的代价 ,值得吗?”
1 q- U; ~6 H" f$ o$ U1 r: Q
 
' P9 o$ s, {: S1 f o
对此,老童学长最有发言权。

; d) H' C" {6 i' F

     看了几位兄长的话,心情有些沉重。突然想起似乎不相干的话题——前几天,电视上报导几个在体坛曾叱咤风云的人物,回忆了当年的荣耀与辉煌,最后说,我们好多战友都去了,我也浑身病痛,干我们这一行的,不会长寿的,因为年轻时消耗太大了。

7 m# Q$ f( P6 q

      我突然悟出一个道理:世间很多事物皆出一个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9-10-3 22: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试试从网上转录文章

糊涂老弟说他多是从网上直接转录一些材料,这样做方便。我为了体验一下,也从网上选了一篇文章。文章的内容是讲在新中国60华诞之际,预测中国的未来。对此感兴趣的人可以从中了解人们的不同看法。在举国欢庆的大喜日子里居安思危,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我不希望大家参加这个讨论,仅是了解一下。

3 r2 J) I* L( l' S% U& M/ R

' q# K' q+ `2 Q

分析:一甲子的中国,未来将是什么样fficeffice" />

5 ]0 {; X; D& j( P# I* T

评论 (13)

5 g; @/ O! ^8 q7 C2 H

作者: feng.wang

* r, j1 V$ b0 S( |% P% f0 u

标签 , 60周年

+ T$ y( g* [7 w! d+ C

 

' i! b% p- d: }+ P% l0 f

 

: {4 A( ]3 a5 b; x R6 O- P

路透新加坡101--(洲政治风险记  Andrew Marshall1956年,毛主席在回中国共党建党45感慨地道:“事物展永无止境……45年,到21初,中国将生更大的化,她将成为强大的社会主国家。这预言真可富有远见

2 @; A( U! _$ b* s& q) |

在中国共党建立新中国60年的刻回望史,中国的崛起看来似乎是必然的;但它所循的路径却是任何人也料不到的。60年来,中国经历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和天安事件等种种性事件,但如今却国家定、治理富有成效,令人拍案称奇。

# B: ]1 E E" u% S

中国在60带给世界的惊奇,仍旧无法阻止大批学者试图中国的未来——他不但要预测未来几年的情况,甚至要至数十年的期前景。

经济方面,中国未来运道最有影响的预测,莫于高盛“金四国“(巴西,俄斯,印度和中国)的研究。高盛预测中国将在2027年前超越美国,成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 e8 p0 m6 k) t

也有人,“金四国“概念实际低了中国的重要性。德意志行研究部的Markus Jaeger在本周的研究告中写道:“在金四国中,中国才是真正的然大物。如果中国能保持近两位数的增速度,它全球经济献将超出其他三国。“

4 b$ W; L& q$ _

们对中国的政治、地政治和事前景的预测样乐此不疲。
“未来20年,中国世界的影响将超越任何其他国家“,美国国家情理事会在《2025年全球趋势告中写道。“到2025年,中国将有世界第二大经济,以及全球先的事力量。它可能成世界最大的自然口国和最大的染排放国。“

3 G" R% C! ^" I4 b

多数预测认为中国的崛起是不可避免的,但并非个人都如此乐观。地政治分析公司STRATFOR始人治·弗里德曼(George Friedman认为,中国在2020年前将分裂。
“我不
同中国将成世界主要力量的点。“弗里德曼在《未来100年》一中写道。“我甚至不认为中国能保持一国家的地位。(待续)

发表于 2009-10-3 22: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试试从网上转录文件

听糊涂老弟说他是直接从网上转录一些材料上传的。我也试着从网上搞了一篇,内容是借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预测中国的未来。后面还附有一些网民的评论。在举国欢庆国庆的时候,居安思危,想想中国未来这个问题。   

/ ^# N) u, G2 i* N6 A

 

% q# Q* ~7 {; {/ q5 l, X0 B

分析:一甲子的中国,未来将是什么样?

* Z6 Y- X" L, h3 ]0 k1 k& B

作者: feng.wang

: j4 N& N( k/ s2 C- {9 i) E# N' W/ Z

    

p; C4 S& a9 W

     路透新加坡10月1日电--(亚洲政治风险记者  Andrew Marshall)1956年,毛主席在回顾中国共产党建党45年历史时感慨地说道:“事物发展永无止境…… 再过45年,到21世纪初,中国将发生更大的变化,她将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家。这预言真可谓富有远见卓识。

8 D. f. I$ e# g9 _! h

在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60年的时刻回望历史,中国的崛起看来似乎是必然的;但它所循的路径却是任何人也预料不到的。60年来,中国经历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和天安门事件等种种灾难性事件,但如今却国家稳定、治理富有成效,令人拍案称奇。

- m9 G1 o. H- `

 

8 D0 E$ i V2 O% W+ x7 n a7 j/ C8 V8 L

     中国在过去60年带给世界的惊奇,仍旧无法阻止大批学者专家试图一窥中国的未来——他们不但要预测未来几年的情况,甚至要远至数十年的远期前景。

     在经济方面,对中国未来运道最有影响的预测,莫过于高盛银行对所谓“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研究。高盛预测中国将在2027年前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也有人说,“金砖四国“概念实际上压低了中国的重要性。德意志银行研究部的Markus Jaeger在本周的研究报告中写道:“在金砖四国中,中国才是真正的庞然大物。如果中国能保持近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它对全球经济的贡献将远超出其他三国。“

, U1 u. B& I( j) M" J

 

% c8 j' ?" G9 x) ?

     专家们对中国的政治、地缘政治和军事前景的预测同样乐此不疲。“未来20年,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将超越任何其他国家“,美国国家情报理事会在《2025年全球趋势》报告中写道。“到2025年,中国将拥有世界第二大经济,以及全球领先的军事力量。它还可能成为世界最大的自然资源进口国和最大的污染排放国。“

) j+ ?; P4 w0 D( R# r

 

& ?1 j# x, g4 f

    多数预测认为中国的崛起是不可避免的,但并非每个人都如此乐观。地缘政治分析公司STRATFOR的创始人乔治·弗里德曼(George Friedman)认为,中国在2020年前将分裂。“我不赞同中国将成为世界主要力量的观点。”弗里德曼在《未来100年》一书中写道。“我甚至不认为中国能保持统一国家的地位。”

+ ?! B3 c% F: ~8 D l& Y+ {

    

# G1 ]. J3 c+ R

      政治预测容易“离谱”有证据表明,对关于中国长期前景的预测,应该谨慎对待。有关政治预测的研究显示,多数专家对未来的预测,还不如投硬币来得准。即使是对短期未来的预测也往往不可靠。至于预测未来几十年可能发生的事,则更是问题重重。

6 |- h8 E, A" Z$ D( ] K9 S8 u8 @

   

. O9 x* Y* Y+ l% {

     欧亚集团(Eurasia Group)的Ian Bremmer和Preston Keat在其风险分析著作《肥尾》(The Fat Tail)一书中分析了世界在此前50年中发生的剧变,以及50年后的世界将与今日世界有多大差异。“50年政治预测根本的问题是,几乎没人说对过。我们根本无法预测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领导人们在50年后将如何界定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 s! n: W: z4 o( e8 ?4 R

    

D' L8 G( i- C

     那么,预测中国的未来是否是做无用功呢?也未尽然。高盛指出,它的金砖四国研究得出的是可能发生的局面,而非必然的预测。Dominic Wilson和Roopa Purushothaman在2003年的论文《与金砖四国同梦》中写道:“我们的推测是乐观的。”“那些适当的条件完全有可能不出现,那么上述推测也就不会实现。但如果金砖四国都采取正确的政策,我们推测的未来世界完全有可能成为现实,而非黄粱美梦一场。”高盛的研究侧重经济增长的条件:人力资本,政治稳定,控制腐败,以及环境和人口问题等。这些为预测未来提供了基础。

: B# n# T) J$ K

 

' F5 v" U8 o& y5 t

      在地缘政治方面,尽管未来同样不可捉摸,但一些关键性的趋势却是能够分析出来的。弗里德曼承认,长期政治预测往往被不可预见的事件所颠覆:“你如果在1970年宣称中国到2007年将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必然引来哄堂大笑。尽管他作出的许多详细预测都将被证明错误,弗里德曼仍表示:“预测的目标是找出主要的趋势——地缘政治方面、科技方面、人口、文化和军事领域广义的趋势。”

. m: k0 U' o2 J8 X! M

 

3 g' z2 _9 B% O/ {

      60年后的中国将是什么面貌?我们没人能准确无误地预知。中国可能将庆祝共产党120年的英明领导,也可能不复存在。但通过分析影响中国长期未来的因素,投资者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可能采取的道路,从而为未知事件的发生作好准备。(完)

* z @* D% q- [5 D3 l0 p

编译:王丰

+ @- X" k2 m( K$ G7 X1 K ?7 S

 

$ P& N- K3 h7 I& G" ?1 ^

(待续)

发表于 2009-10-4 1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问大家节日好! 再向关心的同学说声谢谢.借假期玩了一趟.

1 j8 I6 s- k& j6 K% M/ {8 {' n# L

献一张照回报小草对学长的鼓励, 知道他好象对欧,美情有独钟.等我有机会把他也刻到

: ^/ ^0 O. N2 u3 B4 Y1 y

那座山上. 哈哈. 很高兴假日里若水和玉龙比翼齐飞.

% N# p! A+ g% q$ O: o! ^

, f# x0 }" H( j% s' M0 y4 Y* h8 p' E# t


 

) X0 A* R" N8 A; o: y+ y5 i! t

祝男同学永远年轻,女同学年轻加漂亮.  哈哈. 要听多点几下.

1 j& y6 Y' J0 S: [2 `* s( [, o

发表于 2009-10-4 06: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09-10-3 10:57:00的发言:
/ k" y( @( v/ B0 A) s

我说——我说

; N7 E/ t- i5 m& v9 m

谨以拙文献给祖国公民

& b; S( x7 v+ u, G5 }, y. R2 D

 

% h8 i& W/ q5 r' F2 T R9 v2 X

                                        国 庆 随 感

, o* }- }9 V# J8 a7 k, f' p

     

& E! Y. A% W6 W, Z

      举国欢腾,同庆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

r1 m! @$ d( O A- Y, ~; b

      我西北古都度过一个宁静祥和的十一。据说大唐芙蓉园和大雁塔有焰火,但人们对这种“空中色彩大写意”有点不习惯——近了吧,身临其境,如同贴身站在广场大屏幕前观看,“颗粒”太大,让人心如乱麻不舒服;远点吧,后背撞墙,断了退路。还真不如在家看电视直播,清晰,舒适。

9 f1 ?0 m) L8 N7 W# z- w2 C

     国庆晚会狂欢之后,第二天一清早去采买,走出没多远,却见一群人围着,噪声嘈杂,原来是城市执法车驾到,跳下几个满脸倦容又显得神情亢奋的人,身着制服,二话不说,夺过水果箱子就往自家的卡车上搬。那贩水果的也不像过去电影中表现得一脸可怜相:老总,行行好,一家人就指望它了,三天米没沾牙了。。。。。只是站在那里怒目相视。

7 y O w9 o; I5 K* E3 ]+ q

     游商有敢怒的,更真有敢言的,只见一个凹面,纹眉,朝天梳发缵的中年妇女,当着执法人员的面拨通有关号码,粗声大气地说,东西给我搬得轻轻的,怎么拿走怎么送回来,破一点皮都不行。。。。。。

- v. ]. m. R% h# W' M

     围观人中,有一女声幽幽地说:“这些水果很稀有的,很名贵的,一般人买不到的,也买不起的。。。。。。”正在埋头搬运的执法人员,闻声抬头寻觅,却无法确定话出自谁之口。这个气啊,又无可奈何。

7 w+ ]* p# C/ f1 c; s" H1 ?6 Y- M* e

     到了“小街”上,真个是“人如流水车如龙”,小车上挂着一面国旗,小巧玲珑,迎风飘摆,随心而动。最抢眼的是大街小巷,公车站,菜市场,商场满是戴红箍的人,仿佛又见到了当年的红卫兵,只是他们都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中年男女居多。一个小负责人模样的人,其实平常闲人(音含人)一个,大概是菜场管理员,也以电视剧特定人物的神情口吻对另一个人说:“你们今天来了几个人?去,把他们都叫来,我说说事儿!”口气不容置疑,俨然首长一个。那年轻人也快马撒溜地去叫人。。。。。

2 l: W) a" {: K, O' J6 S! c) H

     最令人捧腹的是,四个戴红袖标的男女并排骑着自行车慢慢巡逻,隔着路边的栅栏和在便道上的陆地戴红箍的熟人不期而遇,要在平常打个招呼就擦肩而过,或者停下来胡谝神侃一通,今天不同,使命在身,重任在肩,“不容分说”,又似有“千言万语”,不吐不快。

& k4 t4 v1 {% z

     只见“陆战队”的一人,一手凭栏,一手扬起,向“机械化”方队挥手致意。手到话出,万语千言汇成一句话——“同志们辛苦啦!”

6 Z: Y/ u' D5 T3 H' c

     一句话乐翻了说话人的左右同伴,乐坏了本不相干的路人,乐得骑在自行车上的熟人差点从上面颠覆下来。。。

4 j1 P3 ?% K+ P( @- p2 I

咱呀吗老百姓,双节真高兴! 高兴,高兴!

. e# A: J% S/ ^. W

高兴过后,还是要过平民百姓的日子。看着有些事不顺眼,您还真待将就点。

发表于 2009-10-4 08: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09-10-3 16:12:00的发言:
$ [3 k9 ?6 x7 A) R6 q. V. z

 

# H# r; j6 u" h$ P$ ^) d

          鞠大哥言之有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啊!而我等所谓“位卑未敢忘忧国”……

B, ?* U1 I' v7 r: E B4 G

 

3 t! z3 G' ~5 T1 e! N; v$ \

      失去记忆学长: 9 `* m, g- G7 y) T5 X( `& L

/ G: i+ p8 ^7 I4 h0 c; H4 v9 ^ 3 x- b+ D# u* S1 | " S3 |- y% N$ h N+ j, w. M1 ^
# [/ f5 C w6 B6 V5 o* a4 g1 x8 [
 
% ?1 r! k$ F* r$ F
中国的发展很大程度是靠牺牲环境,牺牲资源,牺牲人权来实现的,政府已注意这些问题,希望未来能很好的解决。

  " s) @" D9 I+ K$ Z1 G2 R: l, G: f' h* B6 j# u/ s/ M5 j3 O3 T, J o. f3 E4 v* J2 y9 m, d9 _
6 u* C3 h4 ~- f8 i* L: C6 U+ ?( q
真知灼见。
6 ?! ^) N8 `! `! R4 e2 S
 
5 ^6 b% e8 a: ^
总有一天,我们会质疑:“为我们今天取得的经济成果,付出如此巨大的生态环境被破坏的代价 ,值得吗?”
5 A$ }$ b$ k8 ^3 e! W C
 
8 [; v& d2 a5 {( N- K$ a8 R4 K. }
对此,老童学长最有发言权。

1 E) n& m' V" U% P+ q0 t

如今中国的经济正在已飞快的速度在发展,付出的资源、生态的代价是非常巨大的。要知道中国现在的钢产量已经达到七亿吨,煤产量达到三十亿吨。这是多么大的资源开采力度,其生态破坏程度也不会太小。国际社会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已经几十年了,但我国的经济发展考虑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了吗?我们到底给后代留下了多少发展的空间呢?最近有些人提出了经济发展需要转型了,但他们就是忘记了“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的重要性。

5 b3 c, W) E3 I

不过有象糊涂人、失去记忆等学友的高瞻远瞩,中国还是有希望的。

4 X \+ L4 n( r- w* @. I: j

 

发表于 2009-10-4 08: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预测中国的社会发展是相当困难的,年轻时在一意孤行的强人政治下,折腾的事太多,突发事件太多,前景是迷茫和不可知的,只能“相信未来”。中国发展到今天在当年是不可想象的。这变化起因是人心思变是主要的,但含有很多偶然事件的发生我们是要庆幸的(如四人帮倒,邓复出)。如今国人的物质文化生活都有极大的提升,伴随而来的环境问题,社会问题需要国人和政府共同努力,相信未来生活会更好,社会会更和谐,国家会更强盛。
发表于 2009-10-3 23: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一甲子的中国 未来将是什么样 ?》的评论

(接上篇)

5 X( q& E& S+ p' m' C

 

, v$ v# l; R0 U

对《一甲子的中国 未来将是什么样?》一文的部份评论

* f7 e. |! B) o; @* B1 C' M0 f6 e

$ _0 m: m- O% m

    

3 d; A$ D% z3 H; u) O7 l

      预测未来的中国发生分裂,我早有同感。其实这种进程早就开始,现在渐趋白热化:什么台独、藏独、疆独绝难化解;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悬殊,文化信仰也不同。加上政治形势长期动荡,又受外部因素的影响,一遇某种突发事件,分裂的局面就会水到渠成。

4 H2 |) @. D2 [$ i* F

- 作者 小民

8 d+ r5 L4 v2 A% Z$ ~2 q( g

 

% z" k# B& y+ {: C0 _

     别忘记了,一百年以前,是哪些国家的人在这片土地上烧杀掠抢耀武扬威。今年,他们只不过在自己的土地上展示一下实力,就成了威胁了。现在一个个西方国家装起文明人了,讲什么人权了,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怎么不讲人权?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时怎么不讲人权?一群虚伪的外国人,让中国人怎么相信你!

) A9 C8 D0 Z5 G) V; Y

- 作者 气冲斗牛

$ L" W! |+ \* O% h

 

2 t( _1 L7 Z* _) }3 [

     未来的变数很多,但是变数越多,那么我们的党和政府能够做好的也就越多,就像文中说到的,30年前有谁会想到中国能有现在的辉煌!反动分子,分裂分子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敌对分子想必也会越来越多,但是,我们国家能做的就是为人民谋求更多的福利、为世界和平贡献更多力量,做好一个大国的风范,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斜,到那时候,那些所谓的流言蜚语怎能使人信服?

5 ^! W) `$ Q$ T! f5 `& h0 |

- 作者 我不懂政治

0 A e6 Y3 d8 J. u, U

 

: x4 _: g( C( ]/ X$ O/ l# s7 W

桂枝香
中秋前夜,照介甫词,感怀今昔,于元都居所作。

# k0 {3 X. j, b9 r

皓月当空,燕京凝碧处,长城何用。几曾四方来拜,五胡杂居。清人跑马后花园,望北处,浩浩荡荡。汉人奢靡,锦帛无量,徒然悲伤。 悲歌屈辱,多少盛世中国。骄横处狂飙指购,硝烟起,甲午重来。经济危机,商女天天后庭遗曲。

, A2 {+ G5 r- g) B' @( G ^( C% e

2009年10月3日星期六;1:09。

3 ]$ Q& w4 V0 l3 ^! R) C+ }

- 作者 无由

5 U) B, B3 Q4 s2 v

    

, ~! {0 b# T9 W% V$ G+ t% i8 _

     强国先强兵、富国先富民,祝福祖国平安、和谐、强盛!!

4 J k3 F9 y( `4 z5 S

-作者 fengyu

* c% o* R+ t2 @9 ^; T+ B

 

: H! v6 z9 `" P3 n$ R

      在整个世界历史的变迁中,大多数时间都是存在着许多的预测,这样或者那样。关于这些预测,往往是一些相关的分析人士或者机构团体通过历史中的经验,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做以N种的假设或者猜想,然后再根据猜测对象的实际基本国情做以假想.我们国家的未来走势将依赖我们国家的经济及政治体制,而经济体制决定的是一个国家的增长指数及人民的生活水平,政治体制则要看是否符合当前大多数人民的整体意志。所以总得来说,我相信我们的党会克服未来世界竞争中的重重困难不断的取得更大的辉煌成绩!

- o6 H$ N/ f! [- P

 - 作者

% S: _* I! z7 S# A

 

! K+ a4 b4 Z4 s4 d

杞人忧天。
崛起什么崛起。以中国的立国规模(这样的国土和人口及历史文化),本来就不在一个量级上。东亚大陆自然灾害(主要是降雨的变化)年年发生,但中国以足够大的立国规模有效解决——半个省一个省遭灾,临近的地区救济就够了,想一想要是朝鲜怎么办?日军侵华,拼了老命也只是勉强占有海拔五百米以下的部分地方,国家小就不一样了。生在大国是安全和幸福的,唯一的缺点是不要赶上内乱。
中国历史表明,只要“无为而治”清静几十年年,只要自己不折腾自己,中国人自己就会用勤俭的传统创造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可惜一两百年来相信西方说教的远远甚于相信历史的,忘记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学习全世界先进的东西是对的,前提是不要忘记了立足自己的实际。

" D3 g% m2 Y1 D" B* V1 n7 V+ c

- 作者 kmg

t4 s' |4 c; @( y9 ~9 N* Y

 

) A ~* L1 s# }0 M8 N/ K

看看中国近代王朝 哪个不是统治几百年 你们西方的重子重孙都不会看到中国的分裂 早晚灭了你们

' h2 t8 p! p) D6 ?! ]9 |

- 作者霸

7 W; D- ^+ ^+ k

 

- Y( T! i0 Z( ]9 e4 C

      国外的预测的弱点在于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肤浅,即使本国居民也未必对自己的文化有理论化的理解即便他们自己的行为充满了中国特色.对于分裂的预测是不现实的,要是说改朝换代倒是有可能.对于中国的预测先到中国住上30年再来研究比较现实.中国人的国家概念是更深蒂固的,外力要去分裂,结果是中国反倒团结在一起了而其他问题全部都放到一边去了.人总是用自己的思路去套在别人身上.中国最可能的局面是自己颠覆自己,除非全国人民都全部西化.

$ ^/ e# {. m: q3 ~5 \1 ~

- 作者 wormzhu

2 @% c9 w; M1 j% \# k

 

N& N7 a+ e3 @$ i+ c

     毛主席在建国的前夜发出感慨:一人,一家,一团体,乃至一国家,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国民党没有想到,只短短三年就被打倒,她可拥有八百万经过抗战洗礼的军队啊!共产党也绝没有想到,经过八年抗战后,自己有了夺取江山的实力,长征到陕北后,才区区几万人呐!苏共的倒台,几乎是一夜之间的事,没有任何征兆,得知消息,谁不瞠目结舌!苏联可是超级大国呀。1970预测2007中国会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会引来哄堂大笑,那么现在预测30年后,中共会垮台,不也会让人唏嘘不已吗。前面有些评论很中肯,但没有中的。中国以后会怎样,决定权全在共产党手里。几个分裂分子,没有享受到发展成果的中下阶层,受尽盘剥的劳动力大军,四处碰壁的失业人群等等等等,你能怎样?……未来是不可预测的。戈尔巴乔夫会载入史册,沉浮自有评说。希特勒若没被打败,肯定会成为德国的英雄。关键是,当权者不要成为路易十六: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

+ C- g3 |. Q3 A1 |0 g

- 作者 dzry

发表于 2009-10-4 01: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胡老师和wangpei大哥的鼓励!

: e* b9 J8 O+ X1 M. b# K

 

* {) T( b3 J9 h: D/ m* Q

 

8 G' J! ]1 M1 n- x! _. _

不敢当!

$ [, _2 U4 W, b% a; W. [8 e

美中不足:你这字好像大了点儿,色也多了点。

发表于 2009-10-4 15: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10-4 16: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all__right学长又献上了一首《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积极向上,听来给人很轻松的感觉,积极就比消沉好,快乐就比郁闷好。

" {$ S* z0 h, J4 T+ G5 ?; n

    希望你那颗年轻的心永远不老!

发表于 2009-10-6 09: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10-6 09: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09-10-6 9:08:00的发言:
3 d" }$ S' w* j9 f5 f, B8 g

    all__right,我是健康时报的。2000年,我曾在南周发了一篇揭露山西一家“药业公司”欺诈患者的卑劣行径稿件4000字,那天该期报纸被人“莫名其妙”的“收购”。国内一些读者给报社打电话询问怎么买不到这期南周……结果,该报一查,原来是该药业公司派其驻各大城市的分公司到报摊上去如数收购这期报纸——那时,南周已经第5次被人“莫名其妙”的收购了。

. v1 r0 m/ }& A; z

 

9 D* S1 T7 t- `; D

   此稿在国内较有影响。后来,南周的编辑东白问我愿意不愿意到他们报社干?问我多大年纪了?因为我已经48岁了,超过了该报的规定年限35岁以下,最终没有去成。我就不能和国内最优秀的同行共事,至今感到非常遗憾。我认识的两位北京媒体的记者,原《消费者报》伍小峰已经做了专栏的主编、原《劳动保障报》记者吴晨光做一栏目的责任编辑。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吃苦耐劳,关注民生。

* `3 ?& V% _ K+ |

 

m* w, A5 ^( L* ~

   南周几经打压,如今锋芒尽敛,已经不如当年了,但是还能看出昔日的风骨。京城《新京报》就是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南方都市报》(“大学生孙志刚致死案”就是该报披露的,使中国的一项法规得以改变“收容法”,后来该报总编辑程益中等人因……入狱,后获释。程即南派著名报人,《新京报》第一任总编辑)与《光明日报》集团合办的——可以看出南派的办报风格(南周也是该集团旗下的)。

% A& O, m( `4 |2 Y

 

, U6 V- B' q9 Y1 j0 X% r P7 T

   没想注重经济发展,重视金钱和享乐的广东人,居然能办出这样不平凡的几份报刊。令人惊奇!有人说“天高皇帝远”……

( r. v5 I3 S, \, M0 x1 F

 

$ D& B6 ?- i/ D8 R8 h* ^

  《北京青年报》也曾试图学习南周的“揭黑”风格……然而在皇城天子脚下……也不得不收敛了,其总编辑陈x,北派著名报人了。结果,他被放逐出北京青年报,并责令其永远不能进入媒体工作。目前,在北辰集团做副总。当时,《信报》要死,决定改版做“地铁报”……陈就毛遂自荐愿做该小报总编辑,但是上面怕他不靠谱,惹事,没用他。

$ t; q q7 r9 w2 K4 x

 

& k p( e: I6 z# H1 k

   媒体生存很难,国家即不给你钱,还要你不离“主旋律”,“主旋律”又不是“新闻”,没有卖点。所以,人民日报社办一份医疗健康类报刊,于是乎2000年《健康时报》应运而生。哈哈哈……

: b7 [, Q2 [: O( J; o5 E

看来,你是个不甘寂寞的报人。这样的人在报社可是长不了的,除非自己办报。

发表于 2009-10-6 16: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N# j/ j' v( c

《北京青年报》也曾试图学习南周的揭黑风格……然而在皇城天子脚下……也不得不收敛了,其总编辑陈x,北派著名报人了。结果,他被放逐出北京青年报,并责令其永远不能进入媒体工作。目前,在北辰集团做副总。fficeffice" />

^) V- m' X. e( Q* j

 

+ t9 S$ U# o( @( Q4 v3 M. ]

世界真小,陈某是我校64年6年纪校友。和我校网上杨导家里同为原青艺的。

发表于 2009-10-6 17: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10-7 0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09-10-6 17:11:00的发言:
2 V' w& t2 [' g G" ~4 h7 n

 

: p0 N$ h; `" d; Q) f7 t

    西水车学长,在中国100多年的新闻史上,每一代报人都有每一代报人的甜酸苦辣——他们像是一个时代大船上的瞭望者——哨兵——他们随时提醒船长前面的航程上会出现了“冰山”。 但是,船长们往往无视瞭望者的“报告”,反而觉得瞭望者无事生非,引发惶恐和不安;于是就地革职。哈哈哈……

5 y7 f r' A3 X" T: T5 @3 _0 ~% |

 

* w {/ n8 g) S# ~: E6 C( ^

   育新这位同学,看来世界是小啊,处处有相识者。

! I0 m2 d8 y- ~4 R8 S2 O/ U K

自己办报有机会吗? 小草提到在mt.rushmore上那四位总统为何那样排列还真不知道.

5 L3 W" H5 R; }; `

回来后赶快看了国庆实况,很振奋人心. 海峡对岸靠美第七舰队来协防(台湾用语,)的想法

* X; i$ a, n' U |$ t# b, c e

已经动摇.给军事和武器爱好者一个连接,http://www.youtube.com/watch?v=Kyit5AHG-ss

* Z" F( e' d' j. S6 _/ ?8 I1 H

听听对岸如何说. 其中一位评论家我知道叫帅化民,曾为少将,后当立法委员.其他几位好象是学者.

7 n1 R9 o3 e) o$ ~" m: ^

他们说虽然前面方队看着过隐,对后面机动方队更有兴趣. 导弹/火跑一出镜就知道型号/性能.

( y& @; K6 |# G, ]% |) ^; `1 g

我是一桥不通.

7 u5 E: V' A O* N$ y

 

发表于 2009-10-5 23: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all__right在2009-10-4 13:29:00的发言:
# J4 E" ?1 {8 l$ _/ L) ]

先问大家节日好! 再向关心的同学说声谢谢.借假期玩了一趟.

3 B% u1 w" x+ J- S' c4 q- `2 b

献一张照回报小草对学长的鼓励, 知道他好象对欧,美情有独钟.等我有机会把他也刻到

9 {0 {0 o$ Q1 D+ P& f/ U

那座山上. 哈哈. 很高兴假日里若水和玉龙比翼齐飞.

" x ^. d4 B/ B: R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091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F4 t* p& c% G5 w3 Q" n" c9 M


 

5 G5 {" g6 s3 {9 ^

祝男同学永远年轻,女同学年轻加漂亮.  哈哈. 要听多点几下.

9 \4 o d: u. b7 P2 E

8 b/ _; b- v7 s2 D6 L2 F* x! S/ J0 [: ]4 ^4 a: b+ Y

; F4 R5 ]$ Y2 M2 {$ _9 _+ T* J

5 g4 E3 \ i$ N' }/ y6 a7 c$ p

     全美国颇具盛名的旅游圣地——总统巨像。它是站在南达科达州的一座花岗岩的

9 ]4 Y6 f: B% N) Y# j& }/ z

     山峰上,走进总统巨像才感受到它气魄有无穷的感染力。站在巨像下仰望,从左

4 ~3 x4 Y+ y. s1 \ j, {

     到右排列着美国历史上最功名昭著的四位总统巨型头像:华盛顿(美国国父),杰

3 S0 Y& v9 @- ]3 {" k, N

     克逊(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者,第三任总统),罗斯福(第二十六届总统,南北战争

, `* _! y3 D! `, D) h, d: L _9 {

     的和解使者),林肯(美国黑人之父,第十六届总统),如果按时间顺序排列,林肯

|# z5 m: s0 c r0 }

     应该排在第三位,但山峰第三处是个凹角,不如第四位明显,于是就把林肯挪在

$ o3 K& {0 [8 H/ m) _

     第四位,更加突出了林肯的历史地位。据说原来是准备雕塑成全身的塑像,总高

# z$ R6 p, Y, s. }4 W9 A% l* B" b

     465英尺,后来由于经费的问题,改为只雕塑了头像,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那样,

. K# H5 S3 I9 e& p: k% Y

    头像也有六层楼高。从山下望上去巍巍屹立、非常壮观。感叹美国人的毅力和智慧,

, b4 l& n R0 J2 N7 L* W4 X

    利用花岗岩巨石的自然环境,大胆地雕塑成这座流芳千古的伟大作品。

发表于 2009-10-6 04: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祝男同学永远年轻,女同学年轻加漂亮.  哈哈. 要听多点几下.

2 s- Y' H% T8 { P2 p8 \% J# V7 n

 

. |8 M; O5 R; V% c& E

实事求是:年轻与否在于良好的心态。

发表于 2009-10-5 22: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09-10-5 16:25:00的发言:
; K# u. p% o( n9 W

    

2 b. h+ f) l$ e& J$ M

     转帖 新加坡《联合早报》消息:

2 R* x3 w: I( u7 k e/ D& w

 

$ Y/ k. x/ J# ?! U+ p/ G; I

   《南方周末》国庆特辑的封面标题选择了:

- Q# v$ }" Z- L. Y0 r5 f4 X% ~

 

! C6 b# Y- v, @2 g" o8 ?' W

  ....

( q! _" [2 g0 s+ L, L1 `& W

南方周报好像是敢说些尖锐的事情。

' Y. p( R" t: [

糊涂,你是健康时报记者?我曾是它的忠实读者. 有电子版?

5 A9 y( N. r/ \/ d3 T3 \ z% r

小草,想让你给校友们介绍一下照片中这四位总统,你脑子又开小差了。

8 C' P$ k8 [6 _, A; \

 

3 g% X- \4 V6 H, H7 k

以前常听国人说美国人一谈到中美历史都有一种羞涩感,意思就是年头短。

+ R4 `4 p+ e- M9 t! D( q3 |

等于没有历史。从它200多年的历史可以找到美国为什么强盛的一些答案和

+ d0 u `' h" \

一些宝贵经验。 这四位在美国历史上功不可没。第一任总统华盛顿自己提出

' a, X1 {+ q3 q" K. ?

他不超过两任,(除小罗斯福因战争因素三任外)仅这一民主做法中国就比美国

5 |: z4 m$ @) ~8 @& k

晚了200年。

' F& J7 H; s: j" E- t! H( z6 c1 x

我是不爱看那些反复制作,常播放的中国各代皇帝影视片。从中国

5 o* O3 K) z( W* ^+ ]! l

千年历史中找治人手腕,应该也是主席建国后多次重大失误原因之一。至少是把

4 g" ?8 ?% l8 @* L) M

下一代的孩子们从小就教坏了. 自私自利,攻心计. 对他们日后发展很不利。

/ o' j1 L C7 R' L6 h8 n

忙点事,有空再聊。

4 k1 r4 E+ l( l

 

1 u- R0 G. X% r2 W( ^

 

8 u7 e/ S. T+ e K

 

发表于 2009-10-5 16: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all__right在2009-10-4 13:29:00的发言:
" L* I+ y1 @0 Z

先问大家节日好! 再向关心的同学说声谢谢.

9 ?/ C/ Z* q2 V) i/ a

。。。。。

, |; F( q0 [. O4 ^2 k- s7 c

 

3 o* r) O D# _# v' s

献一张照回报小草对学长的鼓励, 知道他好象对欧,美情有独钟.等我有机会把他也刻到

( c3 d" a; j5 J0 h( w( E

那座山上. 哈哈.

: i, q* f- [. X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091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3 R8 C0 e7 M, K* f9 D4 r3 N


 

  - s( j& Z% ]6 `- g! l; e

4 s. A' D7 F4 m% q% G& g& J

All right 老兄:

8 n% \# ]; r2 e/ k2 i

      前一阵子隐遁,后来经过千呼万唤,终于又重出江湖,俄等很有钱包失而复得的感觉。学兄的独唱《小芳》,恭听之后很是震撼,很值得回味,于是打算再多听几遍。不料,从此却再也打不开机关了。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幻听——好像老兄长的不是《小芳》,竟成了《白毛女》——“喜儿,喜儿,你睡着了。你爹我唤你你不知道。。。。。。”哈,不恭之处,老兄海涵吧。

* S' E m6 \/ H6 u, X. d

     老兄的第二首歌,到现在还没听到,让人急啊!。。。。。。

: ^; M) a" r8 Q6 S

     祝余下的节日继续快乐!

. Q0 `% @) r% `: A

     老兄手下千万留情,别拿我开刀,刻在山上。您这一“深刻”,俄就变得“刻薄”了。。。。哈哈哈

发表于 2009-10-5 16: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10-5 14: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水小子在2009-10-5 10:48:00的发言:
  % X& s6 ?% L( M% A. A9 h, O

(27) 机院教工一食堂

( G% Y q! }2 m, S3 a1 A$ b: B

 

7 T8 J/ s9 y% V, e

     老北京机械学院过去曾有教工一食堂,学生二食堂,学生三食堂,以及附小食堂。时空转过40年后,现在仅存教工一食堂,就是4.11聚会时,师生在一起聚餐的那座红砖斜坡大屋顶建筑物。

3 e' n2 I2 S% f! A( i: k

 

3 u8 v) s# S9 A5 x9 i' b

    这座带有苏式风格的建筑物,除了作为食堂就餐场所之外,在饭厅内东面还有一主席台,供文艺演出之用。我记得曾在这里看过教工演出自编的话剧和歌舞(那时机院大礼堂还没盖起来)。另外,机院工会组织的元旦大观园晚会也在这里举行,场面很是热闹。

0 [1 ^" S: Z. C" y D6 _

 

8 O4 q% J1 {: h9 k' j

    想当年,我父亲为了从小培养我们管理自己和独立生活的能力,给我们每个孩子准备了一套餐具。每人每月发放一定数量的现金和粮票,然后换成食堂菜金和粗细粮票,一日三顿在教工一食堂就餐。每月结算,结余钱粮票归己,透支自行解决。这办法确实挺锻炼人的,但也挺折磨人的。我在家排行老小,可嘴馋是排行老大。看见好吃的菜肴就控制不住(嘿嘿,长身体呢吗),非吃不可。结果往往钱票不到月底就花得没两子,只好厚着脸皮向老哥老姐求救。一般凭我死乞掰咧样子是能“借”到钱,有时实在“借”不来,就只好找一大堆理由悄悄地向爹妈求援,不过还钱的日期好像老决定不下来,有时就“忘”了,次数多了也无法追究。这就是在家排行老小的好处,有什么困难时,总要有人罩着。

+ T. k* `4 }/ D( {3 `6 O/ j6 P

 

" B7 Q, ]1 n1 S: p0 O" c$ t j

    教工食堂大师傅做的饭菜是没的说。令人难忘的有早餐卖的糖三角(红糖馅儿),果酱包(好像是山楂馅的),二两细粮票外加二分钱。一般一星期吃两次糖三角或果酱包,再多了就可能超支。有一位胖胖的大师傅姓杨,他炒的甲菜可香了。每到吃中午饭站在食堂大门口外面焦急等待开门时,都能闻到酱爆肉丁,滑溜里脊的香味儿。当时甲菜2角5一份,挺贵的,可是一闻到菜香味,口水就一个劲儿的在嘴里转悠。大门一开,就迫不及待地直接冲到卖甲菜的桌子前。。。。

0 c P) P0 O3 R, C4 E& R- b

     住在平房的马才大师傅烙的千层饼也是别有风味儿。一张直径约半米的大饼,几刀切出一摞三角形的饼。大饼层层渗油,带着一股闷香的葱花味,口感好极了。而说话带有浓重山东口音的老吕师傅,更是让我难以忘怀。老吕师傅主管卖凉菜和卤菜。凉拌海带丝,豆腐丝是我的喜好。但我更注意的是蒜肠,粉肠,香肠,熏肉等卤制品,那都是老吕师傅自己亲手加工的,吃了一毛钱的,还想再来一毛钱的,忒香了。由于是“一毛钱”常客,每次我走到凉菜桌前,老吕师傅就笑呵呵地问“今天要一毛钱的什么啊?”。最让我受感动的是他通常把称打得高高的,把卤肉放到我的盘子里后,再抬手顺过来一两块肉片儿。。。当时那感觉,真是好极了!

* F4 U/ X J8 }6 m9 E0 R% b

 

1 F7 {; J) U, p. M2 G, A* G9 }

     还有难以忘却的就是粗粮饭票。每次换完钱粮票,手里就握着一大把粗粮票。记得白颜色的是一两,绿颜色的是二两。拿着它们只有买窝头,玉米面粥,发糕等粗粮的份儿。每月使劲地吃,也完成不了任务,后来到冬天全买白薯吃了。白薯吃多了就胀气,时常臭屁不断。

, G1 O2 }# C* h3 q

 

B; A9 l- w! h, ]5 C2 c

      机院教工一食堂,儿时我吸取养分的地方,一个很让人怀念的老地方。。。。

2 m1 S/ e! Q7 ] u7 a. \! X, w, U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p_0004.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O3 K" u+ S/ b

  哈哈···俩吃货!我一直怀念吕大大做的叉烧小排骨。太好吃!我经常都是吃完饭,买两毛钱的一路走一路吃。一小块一小块的慢慢品······现在吃多少叉烧排骨都吃不出小时候味道了。而且还一边吃一边能看到吕大大的笑脸。

1 T+ n9 F% r* s5 o

  你说道:果酱包、糖三角我印象最深的是大一点,就不好好安顿吃饭了。常常买两个放在乒乓球台上网边,一边吃一边打。生怕一去吃饭台子被人占了。哎···也没打出个世界冠军来!

发表于 2009-10-5 15: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水小子在2009-10-5 10:48:00的发言:
  1 H/ i. L+ m& t" `' ~( `/ u+ f

(27) 机院教工一食堂

1 K5 [" I! X- t2 `' Y

 

* k% O9 G9 f; Y4 p

     老北京机械学院过去曾有教工一食堂,学生二食堂,学生三食堂,以及附小食堂。时空转过40年后,现在仅存教工一食堂,就是4.11聚会时,师生在一起聚餐的那座红砖斜坡大屋顶建筑物。

$ b2 ^$ k8 Q5 c

 

! h2 w0 r; }* l* d( I- {

    这座带有苏式风格的建筑物,除了作为食堂就餐场所之外,在饭厅内东面还有一主席台,供文艺演出之用。我记得曾在这里看过教工演出自编的话剧和歌舞(那时机院大礼堂还没盖起来)。另外,机院工会组织的元旦大观园晚会也在这里举行,场面很是热闹。

& Y* e6 V+ y8 ]: D3 C9 y

 

' ? q. n. b9 X# h' j7 Q+ D" X

    想当年,我父亲为了从小培养我们管理自己和独立生活的能力,给我们每个孩子准备了一套餐具。每人每月发放一定数量的现金和粮票,然后换成食堂菜金和粗细粮票,一日三顿在教工一食堂就餐。每月结算,结余钱粮票归己,透支自行解决。这办法确实挺锻炼人的,但也挺折磨人的。我在家排行老小,可嘴馋是排行老大。看见好吃的菜肴就控制不住(嘿嘿,长身体呢吗),非吃不可。结果往往钱票不到月底就花得没两子,只好厚着脸皮向老哥老姐求救。一般凭我死乞掰咧样子是能“借”到钱,有时实在“借”不来,就只好找一大堆理由悄悄地向爹妈求援,不过还钱的日期好像老决定不下来,有时就“忘”了,次数多了也无法追究。这就是在家排行老小的好处,有什么困难时,总要有人罩着。

% U( C3 G ?( M- j# A. v

 

- |" W8 V+ I8 P- m

    教工食堂大师傅做的饭菜是没的说。令人难忘的有早餐卖的糖三角(红糖馅儿),果酱包(好像是山楂馅的),二两细粮票外加二分钱。一般一星期吃两次糖三角或果酱包,再多了就可能超支。有一位胖胖的大师傅姓杨,他炒的甲菜可香了。每到吃中午饭站在食堂大门口外面焦急等待开门时,都能闻到酱爆肉丁,滑溜里脊的香味儿。当时甲菜2角5一份,挺贵的,可是一闻到菜香味,口水就一个劲儿的在嘴里转悠。大门一开,就迫不及待地直接冲到卖甲菜的桌子前。。。。

8 C- N8 O8 [+ H4 K' K3 n

     住在平房的马才大师傅烙的千层饼也是别有风味儿。一张直径约半米的大饼,几刀切出一摞三角形的饼。大饼层层渗油,带着一股闷香的葱花味,口感好极了。而说话带有浓重山东口音的老吕师傅,更是让我难以忘怀。老吕师傅主管卖凉菜和卤菜。凉拌海带丝,豆腐丝是我的喜好。但我更注意的是蒜肠,粉肠,香肠,熏肉等卤制品,那都是老吕师傅自己亲手加工的,吃了一毛钱的,还想再来一毛钱的,忒香了。由于是“一毛钱”常客,每次我走到凉菜桌前,老吕师傅就笑呵呵地问“今天要一毛钱的什么啊?”。最让我受感动的是他通常把称打得高高的,把卤肉放到我的盘子里后,再抬手顺过来一两块肉片儿。。。当时那感觉,真是好极了!

# m2 ~ I+ }( s+ _, c, g

 

: s2 \, @' w4 \4 P1 o( A

     还有难以忘却的就是粗粮饭票。每次换完钱粮票,手里就握着一大把粗粮票。记得白颜色的是一两,绿颜色的是二两。拿着它们只有买窝头,玉米面粥,发糕等粗粮的份儿。每月使劲地吃,也完成不了任务,后来到冬天全买白薯吃了。白薯吃多了就胀气,时常臭屁不断。

( D9 b3 w9 G6 c7 s. J

 

+ B9 {5 z; \- {+ W7 V* _

      机院教工一食堂,儿时我吸取养分的地方,一个很让人怀念的老地方。。。。

( ?7 ?* I, E, w)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p_0004.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 K& A: `; f9 j/ V' Q

     儿时的我对儿时的事,有的不言而喻,无师自通,可也有如一层窗户纸,却很难捅破,似乎永远弄不清。就拿

% U) u2 J _; C% i4 P0 T

机院的食堂来说吧,独一份的好说好记:如小学食堂。有地方特色的也不难记,如大礼堂(食堂),9 号楼大操场

# e/ \; a! ^) y% \9 X

食堂,车库食堂。可一旦编上号,我就犯糊涂,记不住,虽然发小,兄弟姐妹或家长时不时也纠正,甚至耳提面命,

# R) @5 T0 _' b+ I& _( ?1 T

但我总是长进不大。就像小时候的玩伴儿,习惯叫小名,昵称,甚至绰号,一旦说他的大号学名,却反而觉得耳生,

" B: E' ]0 ?. z M$ X- a

甚至不知所云。食堂也一样,就像山寨归顺招安,成了“官军”,总的给个番号一样。

: L% I# x) P% ~1 v6 o% q

      虽然如此,挡不住食堂美味佳肴对我们的诱惑,更不会走错了门,。。。。。。水兄的详细描述已到极致,我

! X3 n) z8 i* v7 K% h, i

就不床上架床地赘述了。水兄的美文终于让我弄清一二三食堂的排序和位置了,不过这已经是时隔40年不见了。但

' M; |# }$ s& D! Y( o+ D2 A

饭菜浓浓的原汁原味似不断飘来。。。。。。

发表于 2009-10-5 09: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朋友----送给胡老师干女儿的歌


. _0 Q; a- }. @: l+ S

 

8 X8 b: q3 i) K( N$ N

  

3 D: ~0 ]! M9 _: \

老朋友     词曲:马宝平(好作曲)
演唱:娣娣妮妮

) P7 b4 t; y0 g1 v8 ^

不要说我付出了不少 何不说我拥有的更多
老朋友携手到今天 给我阳光给我温暖.
不要说我遗憾有不少 何不说我向往有更多
老朋友举杯望明天 还有挑战还有梦想.
这一杯是感谢 感谢你感谢他感谢风雨感谢阳光
这一杯是祝福 祝福你祝福我祝福人们祝福这世界
不要说我感慨有不少 何不说我感动有更多
老朋友干了这一杯 风里雨里再携手.

9 \0 i, H6 l; B$ m* c' P- y


这一杯是感谢 感谢你感谢他感谢风雨感谢阳光
这一杯是祝福 祝福你祝福我祝福人们祝福这世界

* ?/ \5 T, e! u

这一杯是感谢 感谢你感谢他感谢风雨感谢阳光
这一杯是祝福 祝福你祝福我祝福人们祝福这世界---干杯!!!

发表于 2009-10-5 1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4 ~6 |; s9 Z* g6 q5 s

(27) 机院教工一食堂

' Y4 l5 c& ?+ L* u7 ~: A

 

5 n) y& i$ K' ~2 h

     老北京机械学院过去曾有教工一食堂,学生二食堂,学生三食堂,以及附小食堂。时空转过40年后,现在仅存教工一食堂,就是4.11聚会时,师生在一起聚餐的那座红砖斜坡大屋顶建筑物。

' o7 ^ V% |& x# h/ [* [

 

+ I' z G+ N! N8 y# O

    这座带有苏式风格的建筑物,除了作为食堂就餐场所之外,在饭厅内东面还有一主席台,供文艺演出之用。我记得曾在这里看过教工演出自编的话剧和歌舞(那时机院大礼堂还没盖起来)。另外,机院工会组织的元旦大观园晚会也在这里举行,场面很是热闹。

- i7 D! R# P5 p* n( @% x$ w1 u

 

4 ~+ k$ o, m( U J7 b

    想当年,我父亲为了从小培养我们管理自己和独立生活的能力,给我们每个孩子准备了一套餐具。每人每月发放一定数量的现金和粮票,然后换成食堂菜金和粗细粮票,一日三顿在教工一食堂就餐。每月结算,结余钱粮票归己,透支自行解决。这办法确实挺锻炼人的,但也挺折磨人的。我在家排行老小,可嘴馋是排行老大。看见好吃的菜肴就控制不住(嘿嘿,长身体呢吗),非吃不可。结果往往钱票不到月底就花得没两子,只好厚着脸皮向老哥老姐求救。一般凭我死乞掰咧样子是能“借”到钱,有时实在“借”不来,就只好找一大堆理由悄悄地向爹妈求援,不过还钱的日期好像老决定不下来,有时就“忘”了,次数多了也无法追究。这就是在家排行老小的好处,有什么困难时,总要有人罩着。

/ o- b/ w( q: L) X: Y' E5 l

 

u/ W( q; p {9 d* F$ f

    教工食堂大师傅做的饭菜是没的说。令人难忘的有早餐卖的糖三角(红糖馅儿),果酱包(好像是山楂馅的),二两细粮票外加二分钱。一般一星期吃两次糖三角或果酱包,再多了就可能超支。有一位胖胖的大师傅姓杨,他炒的甲菜可香了。每到吃中午饭站在食堂大门口外面焦急等待开门时,都能闻到酱爆肉丁,滑溜里脊的香味儿。当时甲菜2角5一份,挺贵的,可是一闻到菜香味,口水就一个劲儿的在嘴里转悠。大门一开,就迫不及待地直接冲到卖甲菜的桌子前。。。。

; i' A# w" w6 B% F$ p* }

     住在平房的马才大师傅烙的千层饼也是别有风味儿。一张直径约半米的大饼,几刀切出一摞三角形的饼。大饼层层渗油,带着一股闷香的葱花味,口感好极了。而说话带有浓重山东口音的老吕师傅,更是让我难以忘怀。老吕师傅主管卖凉菜和卤菜。凉拌海带丝,豆腐丝是我的喜好。但我更注意的是蒜肠,粉肠,香肠,熏肉等卤制品,那都是老吕师傅自己亲手加工的,吃了一毛钱的,还想再来一毛钱的,忒香了。由于是“一毛钱”常客,每次我走到凉菜桌前,老吕师傅就笑呵呵地问“今天要一毛钱的什么啊?”。最让我受感动的是他通常把称打得高高的,把卤肉放到我的盘子里后,再抬手顺过来一两块肉片儿。。。当时那感觉,真是好极了!

- n$ t* A" o5 E4 R! V: u- b$ ]' L

 

: i5 X9 v9 F( p w

     还有难以忘却的就是粗粮饭票。每次换完钱粮票,手里就握着一大把粗粮票。记得白颜色的是一两,绿颜色的是二两。拿着它们只有买窝头,玉米面粥,发糕等粗粮的份儿。每月使劲地吃,也完成不了任务,后来到冬天全买白薯吃了。白薯吃多了就胀气,时常臭屁不断。

; D! O7 R& G9 m$ F$ K( k" E6 s$ `

 

0 o4 p( W" Q+ P, t; G3 i# m: z

      机院教工一食堂,儿时我吸取养分的地方,一个很让人怀念的老地方。。。。

9 @9 |2 T4 P; x- _( w% H

 


发表于 2009-10-5 12: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失去记忆,有一个就很吃力了. 哈哈. 趁中午休息赶紧澄清一下.

* n+ Q7 Z( ]* |# Y' S

 

发表于 2009-10-5 08: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猜猜,猜猜

& c: }8 L4 d9 T6 r9 q

 

8 f; } w0 v; }0 U

那个 啊拉拉 -- 邋遢 咋老说半句话?

那个 啊拉拉 -- 邋遢 想干啥? ' D# }! j' Y; g- q( T0 w3 p0 f

那个 啊拉拉 -- 邋遢 咋知道你?

4 Q) Y, H9 g0 i* u* U9 N

那个 啊拉拉 -- 邋遢 是啥变的啊?

* z. Q9 d: m/ T" E* Q3 S4 Q

 

/ A3 W) R' X6 E/ G5 x1 Z

 

发表于 2009-10-5 08: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一首歌

 


发表于 2009-10-5 08: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原蓝

 


发表于 2009-10-5 09: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13 07:17 , Processed in 1.277120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