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09-10-21 10:20:00的发言:
% y; g: ^2 e- B' g! ?6 w
9 n% Q, M: } E; Q, b 这两日家中琐事多多,没怎么发言了,只顾贴上几位学兄学弟的大照。 - F0 M' B; w1 J2 h6 N9 n% a
4 K, q5 x( u+ X" G: z' d8 G2 y7 W 从那天的照片中可见老童、西水车、失去的记忆、航天桥、以及育新老培(我除外)等的神韵和气质。尤其是这种气质是从小就培养出来了干部子弟气质:质朴、大气、有内涵,类似“黄埔军校”培养出来的与众不同的“黄埔气质”——汤恩伯、刘毅、郑洞国、杜聿明等。哈哈哈,
) {6 P& C0 k- F$ e6 U1 q. S/ n# i2 o
5 B& D9 D0 B. x$ }: L. {2 k 我说我说,就此尽显教授的机智与幽默,有点国军高参的味道,学富五车、中年发福、胖胖的,还戴着金丝眼镜,像谁……?!想不起来了。 7 p+ y8 z: @& ^& ^% w3 c
: M' g5 R3 u5 e, W& Y/ g, [ 西水车学长,那晚慷慨解囊,本想狂点“歌”四首,每首价格不菲,大有一掷千金买醉的豪气。但是,糊涂觉得50元一支歌太过奢侈,完全可以蹭歌听。西水车大哥坚持古典主义的“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之古风,既然说了点“四首”,就执意点四首。但是,糊涂认为,红色的消费也要讲究灵活性和性价比。西水车兄,那时有点像科伦斯基——在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之间徘徊“三个半点钟”之后,才艰难地作出选择——最后,屈从于前者的,忍痛割爱,少点了两支“歌”。在此,特别感谢西水车兄的慷慨和理性! 1 L) _' u# W: F" {5 n1 P) K8 H5 J
: \9 U- V6 N5 A' s- X1 m) L0 x 前苏联歌曲好听是好听,就是贵!我总觉得花钱买的歌“听着”不是像是“歌”了,有点走味。
; X4 }0 C0 J r d" ]( A+ B
7 e; l2 W7 y2 M |/ w& a* J2 l8 |. b+ X 另,我从那位长发披肩、过来敬酒的男歌手“哈姆雷特”眼中,看出了一种“对爆发户的轻视:你们懂我们的艺术吗?!你们不是就是有点钱吗?!”,如果他们真是乌克兰功勋演员的话,此一时彼一时……我的揣测十有八九了。唉!为他们的艺术命运而深感心涩和不平——背井离乡数千公里,为了糊口,在异国他乡的一所小小的餐馆里为一帮食客卖唱……想想让人心寒。
/ v% H! Y+ N# S+ c* C & w8 U9 F" I' ~4 v8 d- o7 O9 o
演奏巴扬的那位男乐师一脸的倦容,那么令我难忘……
- { x# b# s* i3 q- l7 M# k+ F
! Q+ K, _7 R% H9 d' f s
7 y- n* M" h/ N c8 B, k, h" }6 @( q 18日晚,京畿西北风怒啸,飞沙走石。尔等欢聚散后,多亏失去的记忆学长用自家车相送,以免糊涂饱受狂啸的寒风中踟蹰之苦。非常感谢!另,失去的记忆学长那晚老母发生意外,乐极生悲、喜中有忧,望老太太及早康复。
) X5 g( T% j$ e& B: o L3 u + u1 [/ I- W- u% D1 C/ Q- S' Q6 w# @
航天桥兄那晚所带去的极品“红双喜烟”,也让糊涂过足了烟瘾,哈哈哈,非常感谢!
( F7 S0 x4 K& Y
7 _' B2 N% K6 d+ M 另,也感谢育新老培同学前来捧场。
# E4 }/ t. @6 e' `6 z5 [% e9 w, S2 u% M / }; F4 v9 l( | [
" q- ] F8 [4 s4 c4 c X
* F2 S8 W, D' C$ Z/ U. A. z % s R+ r ^. G+ z+ h" `4 }
终于看见糊涂的报道了.谢谢! 看了51楼糊涂的玉照,被折腾的不象样子.这党代表是不好当啊.
7 G% O4 ?# j% p7 r$ f" d早上5点就送女儿出门.幸亏我们家是儿子,别说送,还没等一脚揣出去,他就溜了.糊涂,别急, - j4 e/ ]5 `: C' g; `
好日子在后面呢.等闺女结了婚,三天俩头带着女婿往娘家跑.我们这边老两口是羡慕的干着急.
5 e8 G! e0 k0 r }2 u: X现在我们家就规定儿子回一趟家50快钱奖励. 真的. 这还不爱回家. 要真区了媳妇奖励还不知道是多少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