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10-1-1 15:35:00的发言:
D( V# y' c3 d5 I- r5 a 9 c3 J9 I% q3 R K. k8 y [
【 冬虫:只见华为指着茶壶,惨然地说:“这茶水。。。它它它没烧开!”】 % I+ n+ v2 y9 X
$ [" A0 ^0 r* l) g% `+ v
老弟确实在尽力发挥聪明才智,但是“这茶水。。。它它它没烧开!”——喔考!晕……这包袱甩得……太、太像没烧开的那水点吧?影响老弟写家的美誉啊?哈哈哈…… 我本想接你上回书,响应老弟招呼,来个狗尾续貂,结果一忙活别的事……另,媳妇脚伤后,白天黑夜的在网上”种菜、偷菜”当农妇,忙得不亦乐乎,老没我什么事。结果,给忘了。哪天得一大空闲,在摇个狗尾续上。
6 y' Y& q+ B$ X9 V2 Q / h1 W" r/ n! S+ k' A3 H
学弟,你这“红岩”的故事,还记得真清楚。我都给忘了,若续尾,单凭拍脑门,耍小聪明,还真不灵光——文学的虚构太难了,需要丰富想象力,我最缺的就是想象力。所以,总以写实为主。惭愧, & R+ s6 o1 L1 I4 L9 o% L
3 g" h) k0 Q' G: @0 t, j" }
3 l( Q# j# M8 Z- o1 {! P
& R7 j5 n: k u6 E- ?1 n* R/ | ffice ffice" />
7 p! r- \, f" l, F# h, \6 u) w& b6 ~1 w* X1 v' S
胡兄不愧为“金坛”第一支笔,目光犀利,一目了然。
. [# U! b- |) v% G+ h实际上,这是一段真实的故事——我国文坛一著名作家小时候喜欢到天桥听评书。一次他听到“他刚喝了第一口,不觉大惊失色,眉头紧蹙,惨叫一声:“小二,这茶水——”不知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I5 P+ @9 R" a1 M, m" R这作家正听在兴头上,却见说书人戛然而止。被吊起胃口,自然放不下。于是,第二天不惜逃学,早早在书场等候,就等着解这个“扣子”,急于知道主人公的性命如何。最后终于盼到说书人登场,惊堂木一响,娓娓道来:
h2 @) d. E7 P6 z3 |+ L " a" E5 G4 H& p$ c, _' h
上文书讲到,“华为刚喝了第一口,不觉大惊失色,眉头紧蹙,惨叫一声:“小二,这茶水——”话没说完,他就颓然倒在椅子上。 , _$ q4 @9 I: x! Y9 v
伙计见势不妙,深一脚浅一脚地赶过来,想看个究竟。他心想,这是怎么了?茶发霉变质了吗?不会的,这是新进的精品,不会有错。莫非有人暗自下毒吗?谁这么深仇大恨,不共戴天?再说我一直不做眼珠地盯着,不论什么人都不敢轻易下手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 m, Q: \2 `+ k9 p! w 只见华为指着茶壶,惨然地说:“这茶水。。。它它它没烧开!” 4 c) O, X+ c2 R/ m% T
5 g" H% q) i' B: {4 T8 f' s胡兄和作家的童身不谋而合,真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别笑啦,你们都中了他的奸计啦”
# I7 G" A1 V, Y! _2 B! K哈哈,“好一个胡彪,你不是。。。”
' i2 V# S( z5 D D: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