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m1 c* [' A ^
胡涂兄,你的提名折杀我也,生是把我从海底提溜起来。不能作数,不能作数。《纪念册》的编辑我充其量算个胁从,一个小兵卒。
2 P7 t4 e C' A$ [# G总策划——胡老师 9 J/ m& A: J. D9 y2 D4 E! A
聚会结束不久,在66届1.2.3班通讯录和心一精彩帖子专辑的启发下,胡老师提出能否编一本让不上网的老师也能和我们一起留住4.11的《纪念册》。
: K" w! k0 K' `) Q! i4 z0 q运筹帷幄——老三兄
; i' w9 |# g6 V/ D胡老师一经提及此事,我首先和老三兄、善若水兄商议,我说若没有资金我去筹吧,他说“有我呢”。于是胡涂、我、愚公、漫步、冬虫一行才得以“搭起炉灶开伙”,后来许多编辑、印制问题也都是在征得三哥的意见后操作,他出差俄国数日无法取得联系,回来后我脱口说出“可找着组织了”。 * x. M( q; y( i- V h$ ~
三军统领——胡涂兄 9 V% ]1 c* [7 ? z# l, P
胡涂兄可谓一代京城名记,不仅见多识广,睿智犀利,勤于思考,还长于刀斧神功,他一字一句地在17位小编辑初选的茫茫帖海中精选、精编,终于有了洋洋洒洒的许多文字。
# ^- r1 R, Z6 ]; q+ @/ @坚强后盾——善若水兄 2 e' [4 O& H8 _
善若水兄是个实干家,办事一向有板有眼。终审时他提出了很多具体意见,并帮助我一一得以实现。发册子的那天,他和应巧妮更是忙前忙后。 5 r9 b4 s; H: ?( X2 F
中流砥柱——愚公兄、漫步妹
2 \' k6 f/ z, k9 {! [此册的编辑、版面设计工作是在我的工作忙得无喘息之际的情况下进行的,情急之中全靠两位鼎立相助,字里行间的精雕细琢和照片的修版,不知使愚公兄、漫步妹在炎炎夏日里有了多少不眠夜。
u1 D3 W0 N; b P+ [幕后英雄——冬虫夏草、邢建军等无数
# L2 {/ c: D8 U1 B编辑《纪念册》其间憨厚率真的愚公兄多次告诉我,军功章里有冬虫夏草的一大半。到了编辑后期,“缺盐少醋”的时候常有,除了上网搜,谦和、真诚的老鞠大哥和才女邢建军就成了编辑部的“后厨”,缺的照片第一时间就能到手。
6 J6 p+ Z/ q# B* l9 `9 X ?激情感怀——鞠大哥、荆其柱大哥 8 e8 e% L) G; S }: B" T+ T( K
历经岁月的磨砺,仍视真情为最的老鞠大哥,对陈老师的情、对老同学亓桂林的真,还有荆其柱大哥“心底的感情,只想告诉母亲,只想告诉母校 ”的肺腑之言,每每读来都令人潸然泪下。共同的情结,成为我们锲而不舍的情感激励。
3 i% M# e, c% f画龙点睛——北纬兄、谢桂华
7 w( k9 _9 |9 T. ?5 O! j; y+ x0 K1 }编目的时候,面对厚重的一页又一页,每每感到江郎才尽时,拿起电话,总有意外的收获,那边一丝不苟、才华横溢的北纬兄和老同学谢桂华常有不俗的指点。
) Z4 q4 n- f6 V- e e无私奉献——方风雷、失去的记忆 # u+ n( z& ]6 @; C$ a
在大家商讨出刊要不要集资时,我的学号18和漫步提出有同学愿意出资,校友方风雷和失去的记忆挺身而出,一解燃眉之急。 6 S* h" W+ j$ Q& S6 T f
. b1 G* B: O" k, D5 z# `2 J7 @还有,参加终审的宁主任、唐老师、丁老师、栾老师、郭老师都提了很好的意见,他们的记忆成为重拾岁月最宝贵的财富。 & f. c' p( O2 C
总之,编辑《纪念册》我仅仅是一个胁从,一个尽享返璞归真快乐的胁从。这期间,我把心掷向大海,感受到了它的宽广和温暖……
6 [3 ]" Y+ V t. v8 B8 q# h 3 A$ I0 ]3 ^+ M9 t* f* }3 [
听松兄所言极是,最佳召集奖非老三兄莫属! 3 h- Z( g5 s+ o2 o% U) X8 g+ z \4 j
我怎么感觉听松兄就在国内呀,几回回潜水都见得听松兄在论坛上,好像是美国的深夜呀!遗憾的是,又要远行,你更是为我们铺就了回家路,功不可没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