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心灵之花

寻找原和平街中学的老师和学友们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 1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凌寒:今晚俺约了耿文华去参加知青春节晚会,等俺们照了照片在帖给你们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9-1-18 21: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心灵之花在2009-1-11 11:37:00的发言:
凌寒:近来可好?春节会来北京吗?希望俺们同学加战友能有机会聚会一次。在此先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 r ~% N' I; U3 K2 s7 a% Z9 g

给各位校友、战友拜个早年。

3 W4 `8 V1 f) U$ d0 n `' h- Z

春节和老人一起过年。希望今年能早日聚会。

 楼主| 发表于 2009-1-18 18: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年1月21日晚6:30分在北京工人体育馆由北京阳光健身艺术团主办,垦荒情艺术团,山西,陕西等地知青艺术团体,中国知青网协办举行"永久的回忆"暨第二届知青春节晚会,时间大约2——2.5小时。希望大家踊跃报名.6点到体育馆东门门口集合。可以看到有中国知青网的网旗,我们到时会有工作人员接待。欢迎大家参加!
 楼主| 发表于 2009-2-9 07: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校友:咱们学校当年上山下乡,除了有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以外,还有去哪里插队的啊?有知道的请给讲一讲。
发表于 2009-3-1 21: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蝴蝶结是文革开始的分水岭,当时应算“封、资、修吧?反正从此以后就再没往辫子上系过蝴蝶结了,花季童年嘎然而止,大家都成为保卫毛的红色战士,所谓“不爱红妆爱武装”啦。姐姐一定也有许多有趣的小照片吧?
 楼主| 发表于 2009-3-1 11: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难忘的日子在2009-2-18 15:38:00的发言:
; Z3 A* k- A5 n2 |- {1 K/ d( a

兰妹妹的头像真可爱

2 D4 r. z8 z" z0 K

她们学校是网友们一呼百应,很多人都把儿时照片登上了,是个很不错的创意,对大家回忆往事抒发情怀有很大的益处。

发表于 2009-3-2 16: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妹妹小时的模样,好像与现在的变化不大呀。姐姐有一些照片,但因为不是数码的贴不上来,而且姐姐也不太会扫描之类的事。呵呵。

5 O- k/ i- N3 R% N! ~6 p# B& D

 

7 H3 [" x4 q; |+ |( C0 J3 J3 O4 j

咱们这个帖子有点冷清呀,希望更多的同学来。

2 o$ K$ D6 n1 r/ ?

 

6 H" B/ V9 _' A

 

 楼主| 发表于 2009-3-2 17: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油!同学们加油啊!

发表于 2009-3-2 22: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难忘的日子在2009-3-2 16:32:00的发言:
* ?% Y- g* x8 C) h

看妹妹小时的模样,好像与现在的变化不大呀。姐姐有一些照片,但因为不是数码的贴不上来,而且姐姐也不太会扫描之类的事。呵呵。

5 L% `+ C" g2 v$ Z$ ]$ X- d

 

8 K4 v5 ^5 Z0 Z, F4 F+ R' E3 S

咱们这个帖子有点冷清呀,希望更多的同学来。

8 `$ v8 I, s3 A9 ~3 J$ ?

 

$ Q) O/ r7 T* X& r, V! Y$ L: R

 

* z* |1 R& m+ v; {

姐姐的照片可以用数码翻拍一下再传。或者过些时候天暖了,咱们玩玩聚聚,把照片带来,我帮你扫好了,顺便姐姐也就学会了。

发表于 2009-3-4 09: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3 l# \ a, \( S6 D( H8 ?/ `, g

谢谢妹妹!春暖花开了,可以一起玩儿玩儿吧。如可能,让你哥哥多邀几个同学。另外,昨天听一个朋友说,他在陕西黄陵,知道还有一个和平街中学的同学,68届的成为当地的留守知青,好像叫赵什么,有人知道吗?

发表于 2009-3-7 16: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哥哥找到的好像就你们几个吧?我找到的就更少了,慢慢找,总会多起来的。
发表于 2009-3-18 16: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路遥知马兄还能记得在下。七零年我和关彬(其实还有钮平)先后随父母流放陕西。关、钮留在西安。我被发配到了陕西蒲城县,当了煤矿工人。后来在大学里混了几年,混到毕业后,又在工厂、研究所、设计院混了一、二十年,再后来混不下去了,就往南边跑,最后逃到了南海边,刚好就在邓大人画的那个圈里边。因为没出息,就一直在这个圈里混下去了。今天无意中上网,看到了这么多同学的名字,好高兴。38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愿各位同学健康!快乐!平安!顺便问一句:老大贵姓?名谁?本人邓怀京是也。email:  deng_jing0001@163.com

" `: j/ p, b# a7 E! M

 

5 S w8 k1 \) J& Y* u9 Q

哈哈!邓怀京现身了,在深圳吗?当然记得你,家住煤炭院七、八栋(现在老房子还在)。在“和一”咱们曾是一个学习小组的,到你家去学习,你哥哥比咱们大几届,叫邓怀革、弟弟比咱们小一届,可能叫邓怀慈,伯母是南方人,对吗?

发表于 2009-5-7 1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心灵之花,耿文华不会上网,这是一大遗憾。
发表于 2009-4-14 15: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妹妹头像又变啦,有道是女大十八变,妹妹是越变越年轻。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09-4-14 20: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忘的日子:看不出您还真是经常光顾栏目,前几天,俺们都在一机部附小栏目中参加师生大聚会,可热闹了;俺后来也想到了俺们学校怎么就热闹不起来呢?得想个法子把咱们学校的人气给煽动起来,也跟阔别几十年的老师、同学们聚聚,俺们那个小学已经被撤销了,起码俺们的校址还在。您有啥好法子吗?不妨说出来听听,要不把耿文华拉进网坛中如何?

 楼主| 发表于 2009-7-5 09: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校友:俺很想有一天能和健在的老师们、校友们见一面,为了这一天,俺每周为大家转帖一首歌曲,希望大家能听到。

9 F9 q% a3 W6 A. Q5 |3 O

 

发表于 2009-7-15 23: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听的歌!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09-7-18 2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走南闯北在2009-6-24 9:43:00的发言:

发表于 2009-8-28 15: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 j& I/ T, t W" a* M' E

在北知网上的黄陵地区有一群咱校的弟弟妹妹,我准备则时运他们聚聚呢!

发表于 2009-9-30 21: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凌寒祝各位校友、战友中秋节快乐。庆祝祖国60华诞。
发表于 2009-10-26 2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校里我最难忘记的是教我们数学的王跃明老师,那时候我们初二,平面几何一点都没学。文革中又没有书,王老师指导我们去东安市场旧书店买旧书,他来教我们。只可惜刚学到全等三角形,就上山下乡了。老师教的和自学的就是不一样,在给孩子讲题时,全等三角形之后的就得现翻书了。
发表于 2009-10-21 20: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悠闲的老猫在2009-10-18 15:39:00的发言:
   我想了想好象还有夏春玲,夏秋玲,张军,陈静贤。
B& A) J! q8 ~# X- z# C$ ^

陈静贤和我们班的女生同在13连。你提到的另几位同学,对他们的名字还是有印象。

发表于 2009-11-14 21: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钩鱼 于 2014-11-19 18:45 编辑
4 \, c8 Q4 v$ K' C7 G. x: y
* _& v8 t& Q0 |0 ^2 V( A1 Y<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心灵之花</i>在2008-12-18 8:14:00的发言:</b><br/>不染:知道当年随河北师院一起搬迁到石家庄的同学还有那些吗? </div>
5 R  ^' ^) Z: g/ D<
发表于 2009-11-9 2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热闹,这几天跑到北青网去热闹,这太冷清了。
发表于 2009-11-8 22: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1 B% p7 W7 C7 k, |1 x! G* M

很喜欢悠闲的老猫的帖子

2 y# |8 r3 u4 @3 V# B1 i

 

0 S% p) h/ S" Y, a! A

 

1 K, O) _- T. N7 y( y# h3 k* B

转自悠闲的老猫  老知青和他的孩子们

5 {4 y1 h, x6 ]+ A

 2009-10-14  发

. I5 L1 P7 S: e2 J9 u& A! f4 `+ Y6 o

' ?; W& L- i- j& J* H

# B: b, F* X O) G0 P2 o: u( Y) l. b5 z+ ^" a5 s4 n" `6 ?5 x3 k3 h
* r" s/ b# u8 L# c* `3 ]+ H
本人有幸曾为“知青”这个部落的一份子,比没有下乡的同龄人多一个知识的称号。只要在这个部落中生活过的人相互之间都有一种很特别亲近感,只要是有关知青故事就爱听,有关知青的活动就爱参与。希望部落里的兄弟姐妹们,有关部落的活动通知一下我喽。高高兴兴,快快乐乐的度过余生。
" J1 p7 k0 c5 x: e" p
 

2009-10-17 发

) {; q# O. r4 k& G+ ^- E

公元1968年7月6日在北京站的那一幕已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随着火车启动的汽笛声,车厢内外哭声一片。厢外刚才还满面笑容的同学们,已眼含泪水哭着说“再见"了。我没敢哭把头缩回了车厢里,老六和地主哭倒在我的位子上,我没有地方坐了。车上同学们用哭腔唱着“满怀理想,满怀志愿,爬山涉水到边疆”,痛苦的我只好和还没有哭的刘欣一起去了餐车,一直吃过了山海关。撑得第二天都不敢坐下来,到了牡丹江下车走走才舒服一些。走上社会的第一课是压抑哭和撑着。

- d* g$ `7 ^+ C1 |

 

5 B ]& d3 w+ C

 

8 r9 P0 `" s R" ?9 ?

2009-10-19 发

6 i, S# Q C! S

一到团里被分到煤队高兴极了,因煤队在山里是我从小向往的地方。从团部到煤队七十多里,一路一直有一群乌鸦伴随我们,到现在我也不明白为什么,乌鸦是吃腐肉的,我们当时可都是充满活力的青年。到了煤队第一天午觉醒来,我的右眼就睁不开,右手上就肿了一大包,是北大荒的朋友之一——牛虻给的见面礼。从此后早晨的小咬,中午牛虻,天黑后的蚊子,山上的狗豆子,草丛里的草爬子都与我们亲密无间,无论你用什么方法趣赶它们都是劳而无功。到后来对它们的刺激我的身体都无反应了,直到今天我都不怕蚊子咬。这也是一种我们到北大荒得到的财富?。

8 q3 [6 h9 g0 l+ r3 ?) c

 

7 F7 m: _. E5 R& S" W

 

5 o1 Q1 T! _- G3 X: A2 ~1 `

2009-10-21 发

3 ~. A8 m" M/ m# V/ D, ]$ A- R. K' K
北大荒的狗是拿耗子的,大概是因为北大荒的耗子和猫差不多大,拿耗子的事猫已不能胜任。东北三大怪之一的大姑娘叼着大烟袋是名不虚传,在密山的街上见一位小姑娘叼着烟卷,我们上前一问小姑娘只有十一岁已有五年烟龄了。在山里有非常多好看的花,一次我们采了几朵特别漂亮的花有红的,白的。回到队里老职工告诉我们那是大烟(学名叫罂粟)花。我想肯定不是野生的。
. b5 {" v4 T- @8 i4 a
 
: B/ r% t( G4 d" M0 m
 
5 _) d U2 L2 Z* I1 a& i

2009-10-23 发

" S. g3 H8 X# c2 X6 C3 w: r

在富饶的黑土地上,尤其在8511我们知青的物质生活还是丰富的,刚去的头几个月吃的没有粗粮。在我们知青的要求下,才给一点玉米碴子。那一天我从矿上下工脸都没洗进了食堂,从卖饭的窗口向里一看,黄腾腾的,我赶紧唱了语录歌,买了八两(我以为是鸡蛋炒米饭)。等买到手一看是玉米豆,也不敢倒掉(怕犯罪)只好全吃下去,撑的到厕所全都吐了出来,直到今天我一见到老玉米就头痛。

1 N+ }% N5 j- b/ M I- T/ T. ^

 

* e! @; r/ U, s& c

 

0 E0 c" E2 R; L

2009-10-25发

1 o5 k# s- Q% Z& o0 A; d
在煤队的日子是非常愉快的,八小时之外就可以上山了。上山能采木耳,蘑菇,猴头,也能去下套,有细铁丝做的兔子套,八号线做的麅子套,小油丝绳做的野猪套。记的庆祝“全国山河一片红”,我们队的全体基干民兵半夜分班上山抓敌特。一上山就迷了路,一直到天亮突然老六大叫一声,把我们吓一跳。我们顺着老六手指的方向看到一个小脸盆大小的猴头,我们高兴采了下来。老职工告诉我们猴头是一对对生长的,我们一找果然对面的树杈上还有一个,但只有茶杯大小。新鲜的猴头是非常香的,离的太近了闻会熏的头疼。我们下套也满山乱下,一是分不清动物的道的新旧,二是记不住自己把套下到那,所以收获是非常小的。老职工就有经验,赶大车的老江一年能套十几只麅子(我们给他起外号叫江麅子),我们班长的儿子一年能套一百多只野兔。在煤队可以看到一群群野鸡飞,一群群的野猪跑。只可惜珍宝岛打仗,把根红苗正的我调到值班营去扛40火箭筒,离开了快乐的煤队。
* j+ ?) i0 G) r+ I
 
- k u. x' g/ H( k6 [4 C) ~
 
- t G5 n8 p! F, w6 E9 n

2009-10-26  发

3 L5 U$ b8 J e6 C @3 H _

* M, ~' z1 ~2 O

6 P" @: p! B3 x- f# o0 W* C& s2 k5 I4 N( f, Y/ Q: N4 n8 `, T/ U( w* \3 N2 s
2 s. Z5 Z5 S7 f! {5 v
在煤队的工资是月薪日记,每天1.25元加上0.8元下井补助0.3元面包费,一个月不休班能拿70元左右。饭钱非常少,我记的牛肉0.3元一碗,几天后就0.05元一碗。队里又没小卖部,要买东西要走二十多山里路到地方煤矿的商店,花钱很难,所以一来卖东西就狂买一气。买元宵一买就一面袋(二十几斤),西瓜一卖就一床底。最有意思的是买蜂蜜,杂花蜜1.1元一斤,椴树蜜1.4元一斤,我们就把所有的容器都装满了。等吃饭时没有饭碗,又赶紧把饭碗里的蜂蜜吃掉,一碗蜂蜜两三斤。第二天,轻一点是声音哑了,重的就失语了。那时候我们宿舍里房梁上,经常吊着筐或面袋,筐里是冻苹果或冻梨,面袋里是元宵或面包。现在的小说及电视剧把知青的生活都描写的特别苦,但在8511,尤其在煤队不是这样的。
8 D0 z+ W1 @/ j/ }- Z+ c1 v% |
 
P2 }" f( q8 l, j+ W7 F
 

2009-10-27发

6 B; c9 j1 i4 U! h+ c! x! X% K! g
三十九年前的今天,兴凯是漫天大雪,我离开黑土地前往能把自己炼成钢铁的大熔炉,我当兵去了。那一天的雪下的特别的大,天特别的黑,在兴凯站的路灯下和几个好哥们告别,拎着我只装毛选合订本及日记的手提包登上离开兴凯的火车。我是带着失望离开的,我当时认为在这里是不可能“大有作为”,也不可能把我炼成钢铁。现在看来当时只是青年而无知识啊。
k# m: i, o* R2 O# p+ h; j9 n1 d
 
, l' F1 |4 H& V" I! D k
 
: a6 X+ G1 w9 l! C2 Y

 

d- E8 T2 K7 N0 Y

2009-10-30发

' E3 R% d1 Q; a" v \
在山里还能采到野核桃,野葡萄,橡子,最多的是榛子漫山都是,但大多是空的,据说分大小年,我在煤队只呆了一个无法验证这个说法。上山的次数多了,发现了一个招术,下井穿的工作服是小帆布做的难洗,挖煤又容易脏,但只要穿上工作服上山,在榛子棵里钻几趟下来工作服比洗的还干净。懒人总是能发现懒办法的。
" ]* a# y! P1 Z2 z- f6 N
 
- W- X& u2 J9 t0 Q3 z* F1 Z
 
) N+ e7 [ ]- z( W1 D9 p

 

+ K: \# P; J9 E4 _4 U

2009-11-2发

. U6 ]$ i P1 ~: t

* y9 P* f, W4 e; B9 R

# B* z& _" B8 n& t# b" `7 z+ c* L8 U) a) [$ S) d9 K& p" p, r
) ^1 j; r& X% x: M5 c+ `& `( b
煤队在山里,周围没有人烟,从宿舍到井口要走十几分山路,上夜班还是需要些胆量的。有时候喝的水不够了,要一个人回去打水,很多男生都不敢独往。有好几次我在打水的路上都碰上开绞车的女生,她们一个班就一个人。看来人被逼到一定份上胆子都会有的。山里还有一种奇怪的事,不时的从宿舍周围或路边升起很亮的信号弹。开始我们民兵还过去搜一搜,什么都没有,后来就算了。到今天都是我心里的一个迷。
/ `7 ~* H5 N4 _: ^; r" F
 

2009-11-3 发

# d2 }; w, j0 U5 g; u

刚开始采煤时没有任何机械,用铁锹把煤铲到筐里再用扁担挑出井口。我们是斜井大约有30左右的坡,几个月我们的肩膀也都练出来了。我的挑功一直让我自豪了十几年,在值班营送饭挑一桶饭一桶菜七,八里不换肩,在部队挑二百斤大米一气走二里地。在煤队还有一项有意思的工作,那就是抬木头,尤其是抬大木头。八个人四个蘑菇头两个卡钩还有两个我忘了叫什么名子的木头棒,有一个喊号子的,其他的人跟着应。木头轻时应不应都可以,到了人均三,四百斤时不应就迈不动步子,这时如果喊号子的喊骂你的号子,你也得跟着应。有喊号子权力的人都不会浪费此刻的权力,不然可真的过期作废。

! L5 R7 A! p" U/ r$ [

 

7 l+ ?% w/ w$ ~, [6 M8 x

 

' W7 B: i$ o! V! ~8 `9 ]" j

 

发表于 2009-10-10 23: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校长段劲君,书记高明,教导主任高秀荣,团总支书记齐国民,体育老师杨广奇,智国禄。徐滨修,我们这一届班主任,1班马文彬2班魏国昌3班李影琴4班高庆尊5班王跃明,教物理的小杜老师,政治老师张锡铮,外语老师吴蕴兰,地理孙文汉,生物肖庸,历史许振云。更多的记不了。
发表于 2009-10-9 23: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凌寒:看出几人
发表于 2009-10-8 14: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心灵之窗,凌寒,难忘的日子,陈子和你们好?看你们的帖子后,也下决心和你们聊一下我们共同经历的日子。我们一起去8511的共49人,在我的记忆中除了凌寒说的之外,还有吴世海;高雅琴,年久了以后再补充。
发表于 2009-10-8 18: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悠闲的老猫在2009-10-8 14:23:00的发言:
心灵之窗,凌寒,难忘的日子,陈子和你们好?看你们的帖子后,也下决心和你们聊一下我们共同经历的日子。我们一起去8511的共49人,在我的记忆中除了凌寒说的之外,还有吴世海;高雅琴,年久了以后再补充。
9 K8 X: V& E5 ~) c5 ^

老猫你好。网名用你的绰号很妙,一看就知道你是谁了。老猫久违了,一别几十年,能在这儿相会很是高兴。在我记忆中,自从那年我们与南平三个人从13连一直走到团部那次会面后,就没再相见了。如今联系上了,怎能不高兴呢!以后可以经常联系了。

发表于 2009-10-8 23: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凌寒:赵建章给我一个错误信息,我到邯郸去出差找你没找着。南平这几年我们只通电话也没见面,我70年离兵团后当了4年兵,75年回京后到北汽,在那里见过雷志刚,这几年也没来往了。我的工作是搞汽车检测和排放。你的邮箱地址还是网上这个?我给你发张像片,你还能认出几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5 19:38 , Processed in 1.242199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