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n* `1 {, B- | Z0 b4 \
风 筝ffice ffice" /> 5 y; w3 [0 y5 u) v, f" ~5 c
小时候,和很多孩子一样,喜欢风筝。喜欢看风筝,喜欢做风筝,喜欢放风筝。风筝承载着幼年飞翔的梦。
2 p9 U. p# I! h u* G) |8 h4 u幼年看风筝得上建国门豁子外,(那时城里大的空地不多,记忆里也没人去天安门广场。)院里有大人喜欢,就带着我们去。 5 z _; [! N. b% l
不用找空场也行,爬到高高的城墙上,那里风大,也没有任何障碍,轻易就可以起来,只要你的风筝好。
8 ?: B! z6 c+ K" E0 [+ D% e* d, [' J+ ?风筝好不是指的有多高级,能起就算好。那个年代,我没见过一串串的龙和宽大的三角翼···,最好的就是“黑锅底”,“瘦腿子”——今天看来是十分简陋的硬翅。有幸看到软翅的蝴蝶和蜻蜓,还带着能转的眼睛,人家宝似的,风一大就收了。 # [. |- R/ j8 O& ]( {# z
至今过了几十年,还记得那铅灰色的云,铅灰色的墙,遥远的天际,飘摇着几个纸片···自己是没有资格放的,那风筝不是我的。只有那风筝起来,经过主人的允许,拉一拉绷紧的线,感悟一下大自然的力量——风的力量。
# i* v% d( T! Q& P4 y0 t坐在地上,仰着头,看很久很久,直到日暮和脖子酸。
7 l- ?6 m; x* s2 E眼馋的厉害,就自己做,复杂的做不来,咱就做简单的,做屁帘儿。放寒假做风筝,童年的乐事。
0 K* T2 A2 b D5 R) ?* I7 ^% ~4 z骨架一定要轻而结实,又要有韧性。竹门帘子上的竹批儿是最好的材料。早年间住平房的家主儿都会记得那竹门帘子,由竹子皮破成的极细的小条编成,中间用小线儿穿插固定,两边包上结实的蓝布,上下还有竹板加固。很好的东西,能使好多年,夏天挡蚊蝇真的很有效,出来进去,呱嗒呱嗒响——撞门框。
: U4 j' Q/ m6 e0 S3 w X冬天这东西就卷起来,放在屋里院里的角落。拆竹批儿挺费劲,从蓝布内侧把竹批儿剪断,一点点在小线儿的间隙里把它抽出来,不太好抽,那年景的东西做的结实。
7 W5 \8 d9 J' Q# e2 Q等着夏天挂门帘时挨大人说吧,跑不了你。 & m& J: \4 x& O" ]- L/ [
用竹批儿打一个×子,上面再加一个横杠,横杠用线两头系上,紧成一定弧度,这很重要,平板儿是放不起来的。 , _" w4 W" {; O6 j
骨架成了。 & q9 `* p+ P/ v7 E/ O6 z
纸。报纸将就,但非常不结实,风一吹就裂大口子。最好是攒点钱,去文具店买一张高丽纸,糊窗户用的。白白的,有着极长的明显的粗纤维,还带着一道道半透明的影格。
$ O# c& k5 P* V4 N剪成合适大小,炉子上小勺、白面加水——打点儿糨子,糊吧! % e6 |4 Z, v1 M
一个略带弧形的长方块,拖着两条长长的带子,要是高兴,还可以用毛笔画上呲牙咧嘴的脸。 . \$ a! W& u0 O$ O
栓吊线,做风筝(屁帘儿)的关键工序。横杠两头、×子中间,共是三条,长短一定要调合适,风筝起不起,折不折跟头在此一举。
* [# ~7 l# a5 X. [6 Y) n8 O预备一轴线,把线轴穿在粗铁丝上。
! }9 B" M; c y3 N! @' _! G放去吧!
, o a5 e' ^. d% ^& n2 m满胡同的疯跑,满房上的乱踩。 1 @; A& w' |4 X& v, s
十个大概有十个起不来,有的压根儿就像陀螺一样转圈,有的刚在伙伴“起来了、起来了”的欢呼中扶摇,就一跟头重重的扎在地上···最终都摔得粉身碎骨。 2 N! U2 ?4 e* Y: y N0 y) h
十冬腊月,满脸汗珠的懊恼。 2 y- a- ?3 [3 I9 `& r+ Q
······
% q( Z2 X2 D7 c8 l; m# F5 N4 F直到多少年后,自己带女儿去天安门,圆了风筝梦。 ) X" |: B' X! F5 d7 e2 {0 A! \5 ^
那时女儿还小,看见风筝喊着要。
6 n$ g: t5 o; ^凭着自己粗陋的常识买了一个“黑锅底”,这东西是风筝里的战斗机,好起,结实,飞得高。
8 J( N f( l% X果不其然,在雨前的风里它轻而易举的冲上暗色的天空——还是人家做的好。
; D* Q: L& y9 y极稳,感得到它极力挣脱你束缚的力量。 7 k- P5 |, R9 c, p
再买一轴线! 4 d( w B$ ~) [, L- H4 a' S# C1 @
想起童年的梦幻和希冀。这次放的高高的。 3 l0 I2 k7 }2 r! r# ?
真的很高。天里的黑锅底只剩下一个黑点。 1 |; Z) q \" Q0 q9 r' s
我把线轴交给女儿,女儿兴奋的叫着,有些吃力的用双手攥紧线轴,一动也不敢动。 & K2 e ~8 ~) e8 a! Q# E7 j8 [1 e
“放线! 没事儿,线多着呢···”
: r) ^( C8 i/ e: D在我鼓励下,线轴哗哗的转了起来。 2 Y3 H; q8 ?0 [8 N3 P
那一年女儿上二年级,我们刚从外地转回来,天安门和风筝对于她来说,都是新鲜的。
7 v7 q- a, M, ?- r那一年是我第一次放起风筝,而且是放的那样高。
2 P5 W7 }- r) a$ E w& c. y/ ^# \2 p$ @. j四十了,自己翻然醒悟: % l4 H8 ]& D3 m7 ]# L6 J& d
——有了好的风筝,有了足够的线。风筝可以放的像一个小黑点一样高。 . i# x' W& q9 V% y2 @3 P& N9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