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636|回复: 56

北邙山上少闲土 尽是洛阳人旧墓--东汉帝陵的如此这般(09年12月8日更新完整版)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1-30 15: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标题这句话,在洛阳介绍邙山或古墓有关的文字中,几乎都出现过.这是出自唐朝诗人王建游洛阳时,曾有一首《北邙行》的诗:“北邙山上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旧墓人家归葬多,堆着黄金无买处。”诗作水平一般,但前两句却切切地表达出了北邙一带冢墓连连的景象.那种荒原旷野上起伏大小连绵几十座封土的胜景,除却咸阳和银川,恐怕在中国其余地方是不多见的.

; b6 C/ F2 D+ K) E/ W3 S/ Q

 

: `5 V% G8 t3 A7 ^. W

我们一行艰苦的四人,是在旅程的第三天踏入孟津县土地的.在凌晨的洛阳还没有苏醒迹象的时候,我们的火车却已经从长长的邙山隧道钻了出来.不一会,一座巨大的封土就从车旁晃过.这让我着实兴奋了半天~正与大家谈论的时候,车窗外却又出现了连连远近几十座封土,于是还热闹的讨论戛然终止.当火车越过连绵的封土阵在孟津县不知道哪个角落停下的时候,我们发现孟津车站到了.

' z" Q+ ~, T+ _2 A1 B- M3 S }

 

& F7 i9 Q/ O" w2 B# f/ y0 t

下了火车,刚才的兴奋还不住撞击着我脆弱的神经.然而恰好的是,就在这荒凉的火车站西边,也有一座极大的封土.我们便跨过铁路跑去看.顺路询问了当地人,知道了该物的恰当称呼--冢.我们仔细拍摄了这可以触摸可以亲见其伟大的第一座冢,却不知道在里面安然沉睡的是何代贵胄.后来通过继续的走访发现,邙山的冢实在太多,而且许多都不知道墓主人的名字.就连东汉王朝皇帝的陵墓,到现在似乎也不能确认其陵名墓主.几千年的风雨和记忆,只留下断断续续的片段,而这些片段,恐也要在以后的流年中渐逝.就好象我们,有谁能确知我们的存在过呢?

, @% Q! d% P! ]4 o" p1 v

 

, L$ @, ] t( D8 ]! b* `

东汉帝陵,就分布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墓冢中间.因为有"生在苏杭,葬在北邙"之说,所以历朝历代的王公贵胄,都愿意将自己安然于此,所以这些冢的历史是各种各样的.上可溯周,下可及宋,其间还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唐朝,五代等各个更迭,便更加不好区分清楚它们的年代.我们此行参观的东汉帝陵,除光武帝原陵较远之外,其余三座则距离较近,并且封土硕大,呈覆斗形状.这与其他较小的冢区别较大.而其历史却也并不明朗.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1-30 23: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鲁丝在2009-1-30 23:46:00的发言:
% \% @+ B' ~5 R: k$ S8 @

对对,就是那个两岁的...当时我们站在冢顶老五还给我指着讲呢,印象特深.

5 ]6 C' f7 X4 ]& n( r( B: S

我要是他,就爬出来吓唬你们一下,嘿嘿

发表于 2009-1-30 23: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毕齐在2009-1-30 23:54:00的发言:
+ h: W" Z+ X: s% F; t

我要是他,就爬出来吓唬你们一下,嘿嘿

4 p8 ~& w1 {& @! f- e

他估计也只会爬,还不大会走呢

发表于 2009-1-30 23: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毕齐在2009-1-30 23:39:00的发言:
& u- c+ D3 s" r0 O' O# T/ O9 P

安帝即位时13岁,顺帝即位时11岁,顺帝死后冲帝即位时只2岁,到3岁时死了....

. g9 b! |; a5 c; h( |

对对,就是那个两岁的...当时我们站在冢顶老五还给我指着讲呢,印象特深.

发表于 2009-1-30 23: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帝即位时13岁,顺帝即位时11岁,顺帝死后冲帝即位时只2岁,到3岁时死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1-30 15: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陵

0 L9 _" O5 [5 K6 u# c2 ^+ D

  原陵是东汉第一位皇帝--光武帝刘秀的陵墓.是全国3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孟津火车站下车打了一个三蹦子,晃荡了大约半个钟头.就到达了原陵的大门口.正面是东西相对新修建的墓阕,过后还有新雕刻的石象生,走过这些现代古迹之后,就到达了原陵的入口处.

& ^4 s" o! l+ V0 M! Q# f

   汉光武帝陵,古谓原陵,俗称汉陵,刘秀坟,为东汉开国皇帝--世祖刘秀的陵园,距今已有近两千年历史。该陵南依邙山,北临黄河,近山傍水,蓊蔚肃穆。陵园呈长方形,由陵园、祠院两部分组成,墓冢位于陵园正中,为夯土丘状,高17.83米,周长487米.园内现存千年古柏1500多株,总面积达6.6万平方米, 整个陵园,郁郁苍苍,肃穆壮观,山门巍峨,红墙绿瓦,气势壮观。原陵西侧光武祠前大道两侧原有巨柏28株,象征辅佐刘秀打天下的28名将领。陵内遍植隋唐古柏1485株,为国内少有的陵墓园林,同其它地方的皇帝陵寝相比独具其绝,游人络绎不绝。 
   光武帝的陵冢位于陵园北部,坐北朝南,封土为陵,当地百姓称之为"刘秀坟"。陵冢上下松柏掩映。陵前有一通穹碑,碑身镌刻"东汉中兴世祖光武皇帝之陵"。其中"中兴世祖"四字尤为明亮。传说过去老百姓多到这里抚碑择吉问凶:人离碑十步,双手平伸,闭目走去,能摸到这四个字就是吉兆。从陵冢到门阙修有神道,神道两侧原排列有石象、石马等石雕和整齐葱茏的柏树。现在柏树犹存,其中有二十八棵高耸入云的柏树,当地百姓称之为"二十八宿",传说是象征跟随刘秀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的"云台二十八将"。

( c K4 {. L! y- i( V8 a/ }8 }

   原陵的大体状况就是如此,封土虽是东汉年间就已经建立,而如今仍然十分肃穆高大.但有一种说法考证,原陵也不是光武帝刘秀的陵墓.这座陵可以算是东汉王朝唯一确证的陵墓,而如今也有种种疑惑,可见对东汉帝陵的研究还需许多深入
文保碑

$ m1 F2 ^9 b4 p6 O" b

) ^) a/ |3 O( g- B

原陵封土

4 s; L3 o' W; c

大门

6 B7 i, \- K7 ]# f! q

乾隆年间所立光武帝原陵碑

8 R. @9 N. k. [( U& q, R1 z

汉代的石踊

发表于 2009-1-30 15: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点儿照片上来,让咱开开眼吧?
 楼主| 发表于 2009-1-30 2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毕齐在2009-1-30 20:34:00的发言:
1 i% e0 O$ B3 H% o# a

清代龚崧林分别定为汉明帝(刘庄)显节陵、汉章帝(刘炟)敬陵、汉和帝(刘肇)慎陵。

$ t, [' Q* P- U$ X6 i: m

 

7 P6 @% q3 e3 y+ V6 j; q

和刘秀是后代的关系,分别是儿子,孙子,重孙子

7 @! H, }0 W$ a0 m. m/ i1 h& e* Z# O1 U

我下面要说呢.现在新立的国保碑把龚崧林的判断全颠覆了.现在定的分别是汉安帝恭陵,汉顺帝宪陵和汉冲帝怀陵.

发表于 2009-1-30 20: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鲁丝在2009-1-30 17:27:00的发言:
- X9 B" m9 Z, V5 b8 W, |" ~

咱们看的三汉冢和刘秀是什么关系呀?

" ~2 u5 g5 Z3 M( m4 Z" z

清代龚崧林分别定为汉明帝(刘庄)显节陵、汉章帝(刘炟)敬陵、汉和帝(刘肇)慎陵。

h" E1 O/ f) D6 K" a' ]

 

+ z6 {/ w3 Z( I' }

和刘秀是后代的关系,分别是儿子,孙子,重孙子,从汉和帝(刘肇)开始,东汉朝开始混乱,一直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30 2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恭陵

?+ J9 @# O% m' }. W

  恭陵在孟津县三十里铺,在欣赏完原陵和东汉石象之后.我们乘坐三蹦子到达了东汉王朝的第二座帝陵.在清代有人名龚崧林曾将横亘在三十里铺的三座巨大汉墓分别定为:显节陵,敬陵和慎陵.并且在每一座汉冢的前面立石碑一座.而今我们到达"显节陵"的时候却发现,新树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牌子上,分明地写着"汉安帝陵",而背面的介绍说明该处陵寝应为汉安帝恭陵.至于通过何种方法进行考证得出,我尚不得知.

* x. V5 |! f$ ?4 X

  在拍摄参观完毕之后,我们在回来的路上又在陵台的西面发现了当年龚崧林树立的石碑,上书"汉明帝显节陵"几个斗大的字.这是三汉冢当中唯一留存的石碑.应该得到恰当保护.

& B/ \/ B5 q& q

  汉恭宗孝安帝刘祜,光武帝五世孙,章帝孙.清河孝王刘庆第二子.殇帝两岁崩,无后.邓太后迎立13岁的刘祜为和帝嗣子,即帝位,称安帝,在位19年。初由邓太后辅政,依靠宦官把持政权.安帝亲政后,正值郡国地震连延,羌夷反抗数起.灾异屡见,加上外戚宦官相互勾结,玩弄权柄,致使国力日衰,危机四伏.延光四年三月,安帝巡幸于叶,崩于乘舆,终年32岁,四月葬恭陵,谥曰安.改元五:永初,元初,永宁,建光,延光.

- n- {1 [, i# Y# n! v5 _# n

 





发表于 2009-1-30 22: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晕,东汉历史一点基础也没有,看书去了!

发表于 2009-1-30 22: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大家都有点兰亭集序的感觉啊,看来我是过于的唠叨了些,破坏了本来很怀古的气氛。

, k& B) N( Z0 x$ `

不到这些地方,真的不能理解那些古人为什么怀古,

5 ^5 z |! O' x5 G: `9 K& I$ g

旧时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 u9 N9 A" x* l; T4 q

 

发表于 2009-1-30 17: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咱们看的三汉冢和刘秀是什么关系呀?

发表于 2009-2-1 0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牛,学习汉代历史,建议从袁阔成所说的评书《刘秀传》开始,呵呵
发表于 2009-2-1 07: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像我出了咸阳机场,上了高速,就看到一个又一个封土一样,着实的兴奋.....

9 F! P) K( a2 h$ T) l

北邙可是好地方...风水好哇...貌似很多人都去那选择福地....现代人也是...

发表于 2009-2-1 07: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鲁丝在2009-1-30 22:20:00的发言:
+ N4 I* B6 l) B, I% a

晕,东汉历史一点基础也没有,看书去了!

# L8 S6 W/ d! x) y8 R( f+ S0 n/ l

我也是,不过对那些光屁股的陶佣印象很深,哈哈哈.....

发表于 2009-2-1 07: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p1200217.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b' G& \& `

汉代的石踊

7 h. t0 V) e) `3 ?" N' m F

有点那意思,哈哈哈

发表于 2009-2-1 15: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去不了。。。回家看《墓道》解馋吧。。
发表于 2009-2-1 2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爷少有大作啊,支持一下,拜读中
发表于 2009-2-1 17: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鲁丝在2009-2-1 16:53:00的发言:
% u6 X# j& U6 Q4 [( u$ z3 L6 \

买书了...啃中

$ e2 p+ w$ ~, ]- }: q- o

买啥书了?史记汉书还是三国阿?哈哈

发表于 2009-2-1 16: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东汉的陵墓简直太过瘾了,陪葬的都跟山一样,哈哈,我们看三汉冢大概花了近4个小时吧,一路上除了欢声笑语就是满地的陶片瓷片,我和电视机哥哥临时组成了捡片二人组,哈哈

发表于 2009-2-1 16: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孟津一下火车我们就被雷到了,下了火车就是铁道,还有废弃的中国人民银行...接着顺着路我们就奔无名冢去了,绕了一圈后就看刘秀去了,哈哈,现在都想起来了...太刺激了
发表于 2009-2-1 16: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houlei_001在2009-2-1 1:00:00的发言:
小牛,学习汉代历史,建议从袁阔成所说的评书《刘秀传》开始,呵呵
+ v- J5 N! V: r! D& y; N

买书了...啃中

发表于 2009-2-1 16: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毕齐在2009-1-30 23:54:00的发言:
* A- {6 f, S B% ^5 i, Q

我要是他,就爬出来吓唬你们一下,嘿嘿

* Z, ^ W- _( F! Q

你自己先回头看一眼吧...身后可有动静啊

发表于 2009-2-1 16: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北京文化人儿在2009-2-1 15:30:00的发言:
去不了。。。回家看《墓道》解馋吧。。
+ S- n1 @6 {3 F% _

赶下回吧,能去尽量去,会有意外收获的,哈哈

发表于 2009-2-2 10: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风哥,这才只是一小部分,我们下的二十多个地宫的PP还没上呢,挖哈哈
发表于 2009-2-2 1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齐王元吉在2009-2-1 23:47:00的发言:
0 n" A1 m0 n9 |/ w/ l5 n" ?


 

; e8 n+ O( B" c4 U2 h8 ^$ B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440.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f0 V8 F# `/ Z( Y0 Y8 E' Y9 O7 z

我们在洛阳临时组成的拣片二人组,挖哈哈

发表于 2009-2-2 1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齐王元吉在2009-2-1 23:47:00的发言:
7 X4 |7 j& G" C: ]/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440.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N; G1 Z5 y6 T* o% m

这是二人的工作照

f9 R3 q# I4 l& c- X; i; U; O

 

- P/ }* _* Z$ T1 _ g" m& F

第一眼没认出来,还以为蹲在地上的是抽旱烟的老乡,哈哈哈[em80]

6 g+ p; M; |$ h9 h! S6 B9 W6 }5 [

 

( i6 d' c3 v5 I7 k

我也得回家补补去,一下看这么多冢的帖子,都惊着了。

发表于 2009-2-1 23: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 x0 g! w* X+ N2 ^

还记得它么?

1 o, V. [- u( A8 n# D; V

这是二人的工作照

* V& S1 |7 a4 g- b3 w/ V

 

; ]1 A% z3 U$ j8 e

小牛姐姐你的照片没删除吧,我发现我这里好像不全似的

发表于 2009-2-4 21: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齐王元吉在2009-2-1 23:47:00的发言:
2 m: q; ?2 e! @. }(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107.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z" a7 l4 p, d1 x! N! o& Z

还记得它么?

, N! F& u+ O- g

 

' W. D6 ^' a" e' t' d

  小狗怎么这么可怜,完全不像一只吃了牡丹饼、m&m's和火腿的狗……

% ~% I1 F4 [9 Y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6 01:32 , Processed in 1.252677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