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533|回复: 15

[讨论]请教该碑[含3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2-9 08: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该碑位于植物园内,碑、座分离。额题:敕赐御书,由于款识印章不清,印章疑似:XX之宝。碑文是首诗,有乾隆风格。

( A: u! U; u4 }

请教:一是那位皇帝所书

4 ~; C# S5 f( o9 V* h5 c

         二是什么碑(墓碑还是颂碑等)

" }0 S1 h" P) z7 E0 \$ S: v. u, S

谢谢了!

[讨论]请教该碑

[讨论]请教该碑

[讨论]请教该碑

[讨论]请教该碑

[讨论]请教该碑

[讨论]请教该碑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2-11 12: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碑东南的墓冢是谁的?
发表于 2009-2-11 14: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文字典故不是很懂,但看楼主所传龙纹碑首应是 清朝遗物
发表于 2009-2-9 18: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盘子,颐和吴老:补充“绛云”

故宫御花园,东南角,原来有开粉红色花的海棠树,因此乾隆皇帝为树旁的房屋题名“绛雪轩”。碑文的“绛云”,应该是指粉红色的荷花,大片如云。
 楼主| 发表于 2009-2-9 18: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考证有理有据,引经据典,佩服!!谢谢您老师,学习并收藏了。
发表于 2009-2-9 17: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盘子,颐和吴老:乾隆御制《五言律诗》咏荷花

下次拍摄碑文,请从正面分两次把上部、下部分别拍摄,不要分成几段,也不要倾斜。

. M. L% p/ I. p7 j: j5 B

先下载,再粘贴到稿纸上,再调整亮度、对比度,放大,总算看出大部分文字,还是落后于老盘子先生了。看来坛内可与论诗者,惟使君于斋主矣。

* W' O, S3 q. Q- x7 U1 Z, Z' M

这是一篇五律,40个字,咏荷花(莲花、藕花),看笔迹好像是乾隆皇帝的。碑座好像是四爪龙,不知是否原配?钦赐御书,配五爪龙亦配得过的。绝对不是墓碑。可能是皇帝赐诗,受赐者刻碑纪盛。

6 J, J5 a& L# h# g

诗曰:

5 X0 g5 U+ R/ B2 K N9 Q- @

大儒吟咏物,正自托诗情。

$ Y; y# R' U& A8 Z$ p9 t4 F

气质原含内,芬芳远向荣。(“含”字不确定)

' ~3 b2 A% a% [6 s7 w! O

藕花中外直,绛云有无名?

8 X" g c7 l6 B2 f- }: @2 S

惟愿菊兰气,山林勿使轻。(“轻”字不确定)

4 ~) E2 q* w+ i' L9 }" G3 ]

1,“向荣”,陶渊明《归去来辞》有句“泉涓涓而始流,木欣欣以向荣”。

$ Y! W' t$ K1 v* G: e. Y' X1 a# _

2,“藕花”,即“莲花”、“荷花”。

6 W# L9 T8 c6 t. W: z% j

3,“中外直”,宋朝周敦颐《爱莲说》有句“不蔓不枝,中通外直,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上句“芬芳远”也是这个意思。

. x5 {$ B8 ?; K8 s2 p

4,菊兰,“菊,花之隐逸者也”,“兰,花之君子者也”。

' u& A0 U% z' M) j$ |4 s0 g

5,康熙61年,冬季康熙皇帝死去,这年春季,12岁的乾隆,在圆明园的牡丹台,第一次见到了祖父康熙皇帝,祖父问道“你读书了吗”?答“读了”。祖父问“会背诵文章吗”?12岁的乾隆当场完整背诵了《爱莲说》,康熙皇帝大喜,说这个皇孙以后就在我的身边教养吧。旁边的雍正皇帝心想要得就是这句话。

* Z P! P6 R/ t v ^' f9 ?1 k

乾隆住在康熙的畅春园里,夏天还跟着去了避暑山庄,冬季十一月冬至祭天前夕死于畅春园。

# { e6 D3 y: a

所以乾隆皇帝最尊崇祖父康熙皇帝。

9 x! _) {; x3 D. D/ ^+ j

6,此诗全篇都有《爱莲说》的背景,大儒,应该说得就是周敦颐,也包括陶渊明。

8 x l4 ?6 Y2 u; D0 y

7,《乾隆御制诗文集》我倒是有一套,然而10大本,4万多诗,查不过来啦,只好信笔胡写,然而,“虽不中,亦不远矣”,爱信不信吧。打住。

2 Y* Q* u8 h. n5 l3 Y

 

发表于 2009-2-9 18: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回复颐和吴老的发言:
 (岂敢啊)考证有理有据,引经据典,佩服!!谢谢您老师,学习并收藏了。
5 X) E- {& S2 l! w2 Y" K3 [

您老已经“四舍五入100岁”了,我哪里可以在您面前当“老师”呢?岂敢岂敢。不过试着回答您的题目,是一个雅事,好玩,有趣。想起了上次的黑山扈石碑,也是您出的题目吧?

4 S; ?9 y, o. E/ X+ H) X

还有西苑兵营中直机关里面有一个日寇侵略碑,有空您也拍摄一番?我的镜头进去了,人不让进去,拍不到四面,要不您去试试?

发表于 2009-2-9 15: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事也不是太费劲,既然能确定是御制诗,把碑文抄下来,查御制诗就可以查到相关记载了。

4 Z8 x8 H Q" R" }7 v( X

 

- `0 A, D2 ?0 [0 | }. V, `

试着看看诗句,(有的看不清楚瞎猜)

& E, t6 P5 W; @8 R

 

- u' \8 R8 |* V6 D

大儒吟咏物正自托衬

$ Q; }, n7 |" }' M) t; i1 N) H

情气质源含内芬芳流

# W2 Z6 g7 b- U" e; b* ?$ y

向荣藕花x外直绛X

, Q, E8 z- I+ Z

有无名唯愿菊叶气山

4 \3 ]- H/ w( z& P

林勿使X

T& p8 [; B4 a7 d5 F2 W

 

# F$ m- D: D3 I0 `+ b" s

 

5 O6 \1 K) g! Y/ L9 j( k/ E

试断句

% Z0 |7 r) z& i% M

大儒吟咏物,正自托衬情,

4 v. O, {+ C! m9 D" g

气质源含内,芬芳流向荣,

) @: x1 I* e& W, g/ I

藕花x外直,绛X有无名,

& W! `/ V# S- r/ i; ]: Q' |

唯愿菊叶气,山林勿使X

( E0 f3 r K8 D6 Z6 y6 H

 

; s- {. N( }5 o0 \$ L X5 z. I3 p8 X

看着象说的什么物件。

! {# H6 A$ B; v' ~% U

 

 楼主| 发表于 2009-2-9 09: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钦赐御书,款风化太严重了,看不出来 % u( o' s6 t q9 p

谢谢指正!在其东南200米一院墙内有一墓冢,但是墓冢的样式是配不上该碑的。


发表于 2009-2-9 09: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钦赐御书,款风化太严重了,看不出来
 楼主| 发表于 2009-2-9 08: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碑文局部:


 楼主| 发表于 2009-2-9 08: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尾款和印章:



 楼主| 发表于 2009-2-9 08: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碑座:


 楼主| 发表于 2009-3-16 20: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析津志在2009-3-16 19:27:00的发言:
颐和吴老那位研究的老者贵姓,我想去拜访和向他请教问题.
( q* y( u( K5 D; G2 \. N

去的太早,又没有约定,所以啥都不清楚。但是住的地方我知道,说不出门牌号,自己去可以找到他家。

发表于 2009-3-16 19: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颐和吴老那位研究的老者贵姓,我想去拜访和向他请教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09-3-16 1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09-2-9 17:59:00的发言:
/ f$ X) y1 E: J

下次拍摄碑文,请从正面分两次把上部、下部分别拍摄,不要分成几段,也不要倾斜。

1 n) V6 v+ }1 d

先下载,再粘贴到稿纸上,再调整亮度、对比度,放大,总算看出大部分文字,还是落后于老盘子先生了。看来坛内可与论诗者,惟使君于斋主矣。

, V8 K0 V0 d1 {0 Y) \2 ?# K

这是一篇五律,40个字,咏荷花(莲花、藕花),看笔迹好像是乾隆皇帝的。碑座好像是四爪龙,不知是否原配?钦赐御书,配五爪龙亦配得过的。绝对不是墓碑。可能是皇帝赐诗,受赐者刻碑纪盛。

+ Y- k7 J/ t$ T

诗曰:

% V+ o! k* w" E: Y' u/ W! }5 M

大儒吟咏物,正自托诗情。

3 p, S) Z% ~% _* `- M

气质原含内,芬芳远向荣。(“含”字不确定)

- t4 I6 a6 M u0 l

藕花中外直,绛云有无名?

* s6 m8 u- N# x' [- n8 q( P* v

惟愿菊兰气,山林勿使轻。(“轻”字不确定)

8 n& ~' b3 _' M I E$ h

1,“向荣”,陶渊明《归去来辞》有句“泉涓涓而始流,木欣欣以向荣”。

- s. e: D( r6 v

2,“藕花”,即“莲花”、“荷花”。

. m# Y ^0 W" B. P

3,“中外直”,宋朝周敦颐《爱莲说》有句“不蔓不枝,中通外直,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上句“芬芳远”也是这个意思。

4 z' B- V# s! k5 k# T8 D

4,菊兰,“菊,花之隐逸者也”,“兰,花之君子者也”。

, z' ]( C' u" p: C( H- A, a

5,康熙61年,冬季康熙皇帝死去,这年春季,12岁的乾隆,在圆明园的牡丹台,第一次见到了祖父康熙皇帝,祖父问道“你读书了吗”?答“读了”。祖父问“会背诵文章吗”?12岁的乾隆当场完整背诵了《爱莲说》,康熙皇帝大喜,说这个皇孙以后就在我的身边教养吧。旁边的雍正皇帝心想要得就是这句话。

F! C( y6 ]: J \2 X x* p

乾隆住在康熙的畅春园里,夏天还跟着去了避暑山庄,冬季十一月冬至祭天前夕死于畅春园。

$ z0 K7 _# l0 G) R

所以乾隆皇帝最尊崇祖父康熙皇帝。

1 I& U$ M+ D! S2 V0 X8 S

6,此诗全篇都有《爱莲说》的背景,大儒,应该说得就是周敦颐,也包括陶渊明。

8 q \9 h- m) B$ D8 L

7,《乾隆御制诗文集》我倒是有一套,然而10大本,4万多诗,查不过来啦,只好信笔胡写,然而,“虽不中,亦不远矣”,爱信不信吧。打住。

$ e- E+ I/ b! {8 G

 

$ I8 a- k1 l6 G, z& E" ?( u

 您好陆老师!

" b4 p3 {: P& p3 K/ y6 N2 q, S& X, J

  昨天再访该碑来历,不到7点来到中科院植物所,正巧碰上一位对此有点研究的老者,碑文他已经拓了下来,并请书法家鉴定,据说书法风格与乾隆相差不少。据老者说应该是咸丰所书,是为了追思一大臣的廉洁刚直而作。原来墓碑在植物所进北门东面,后遗走的,并告知咸丰书法不多。

& D* \: G( X* \! C% D# S5 \

  他还告诉我前一段在香泉环岛加油站附近发现一明代皇帝岳母的坟,没有挖掘先回填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7 11:04 , Processed in 1.210974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