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北京第六医院和二十一中的点滴历史
J) d8 H, q7 A& x- u7 c2 u$ W" e/ m# Q" ~& h) S! ^
/ F2 U! p# P, b9 N
. R6 _9 K) @( g7 l $ n8 {% f6 t/ `2 t0 T9 Q7 c
' A6 v* h: G! M8 u' g1 T
& F+ w* d \; w0 `* [8 L 王(完颜)佶贤. G( O! I) j' E
/ s, b/ f' X& I; }
3 P/ A( q1 K* `
6 [+ \9 g1 ?7 H9 u6 g 8 O+ w. {" X _1 [* R6 y: h; l' c' O& u
/ K, z# U+ I8 U* `& g 有人在论坛上问北平第六医院在哪儿及其由来,我看到众多人回复其中有帖点边的,也有不怎么贴边儿,听我说吧! : C5 m8 ]; L$ ?" H6 {
可以这样说,这是比较标准的答案,因为我是原私立崇实中学(现二十一中学)的毕业生。所谓北平第六医院根本没有这样的称谓,解放前第六医院一直叫北平道济医院,道济医院和崇实中学连为一体后来中间有个小门相隔,实际上这个门平常老是开着的。学校和医院之间有胡同相穿(也就是现在的大二条大三条胡同),教师的宿舍就在道济医院的后院里。道济医院的后院是个花园式建筑。道济医院是一座老式木结构的西洋式砖楼,后院有一些平房,但都是西洋式建筑。学校是两座同样建筑风格的木结构青砖楼,木板地木楼梯窗户是上下推拉的,窗框内有两根绳子和配重砣(都在框内,外边看不见),开多大都可以自己停住,很古老但也很先进。教学楼三楼是个小礼堂,墙上面是斜的,有座位有一架老式的外国风琴,实际上是一个小教堂。教学楼楼顶是个钟楼,有绳子可以拉响大钟,平时上下学为拉钟,课间则由工友摇铃。学校的另一栋楼楼下为行政办公用,楼上为学生宿舍。
! P* t* D7 d: R. g! M1952年国家下令收为国有,学校改制为公费制学校,更名为北京二十一中学。医院由北平道济医院改为北京市第六医院。国家派去的是副手,原教会校长是一位近五十岁的教士,非常和善可亲,讲话和风细雨,同学们都很尊重他。改为公立制以后,政府和学生仍称他为校长,但他也很自觉地向后退,校内的大事都由副校长掌管,原校长开始教学工作,当时教高中三个年级的英语,同学们都爱上他的课。1953年国家在院内盖了一个三层高的教学楼,风格完全和以前的建筑不一样的水泥楼,在这个院里头显得很不协调。在以后老建筑都拆了,逐步变成了现在这个样。以后的变化过程,我就不知道了,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外地去了。 1 |& b5 ?1 E: K. ?0 R; j! Q4 `* P
0 H8 k' |' L% J2 v, Y
$ t1 J1 z7 c5 E$ O& [' ~1 e
+ r' M6 R/ F; f/ j5 M
老北京生人 wangjixian_tj2005@yahoo.com.cn
" e. m2 p- D0 S5 L[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2 19:34:1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