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781|回复: 38

[求助]大工村高时明墓的疑问[含5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3-3 00: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想问老北京网陵寝爱好者板块的版主、网友:上周六我下到大工村高时明墓地宫所在的“水库”发现在库壁南侧有被拆毁的地宫痕迹,并在铁梯下发现了一块象地宫门额的构件,而且附近的村民讲在修水库前,地宫就被挖出来了,地宫有三个,呈品字形,难道一个太监可以同时建三个地宫吗?

[求助]大工村高时明墓的疑问

[求助]大工村高时明墓的疑问

# D( u) w3 J3 i/ W( O5 r* H- H% b+ }

[求助]大工村高时明墓的疑问

[求助]大工村高时明墓的疑问

" Q' Z4 l7 r, Q% D

另外,还发现了几个石构件,不知是啥?

( m: y" N5 m9 y; I4 v& P; V


[求助]大工村高时明墓的疑问

[求助]大工村高时明墓的疑问

[求助]大工村高时明墓的疑问

[求助]大工村高时明墓的疑问

[求助]大工村高时明墓的疑问

[求助]大工村高时明墓的疑问

费心了!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3-6 2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那石刻
 楼主| 发表于 2009-3-3 19: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京北老梁在2009-3-3 19:17:00的发言:
! C+ g+ a) R0 |+ `, K# ^# X4 Y

 

/ [1 o. {, F! i

感觉这是个不错的课题,三个地宫呈品字形应该没问题。但三者会不会相通?从墙壁上的痕迹上看,还真有点儿想象。我也注意到了墙壁上的石刻残件,实际上整个池壁四周比比皆是。我们看不到的可能更多。当年的现场肯定是一片狼藉,砌墙的瓦匠把墓里断石碎瓦随手捏来不当回事儿。

% E7 h6 B! L; l- q+ o% f, L

 

, b7 ~- x1 V* x) p4 ]$ w3 _. V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2299.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2284.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2295.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2296.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2297.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2298.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0 n' d/ }3 y, K8 l8 u- s

我认为不一定都是地宫的构件,此地原来还有华阳观,虎塔等地面建筑,而且附近大觉寺塔院的石材说不定也砌在这了!因为水库四周4-5米高的墙基本上用的都是老构件

发表于 2009-3-3 17: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构建是破坏后又作为建筑材料砌到墙里使用的。

! ?# t8 D9 Q- m4 F8 T+ ? V

 

! `9 o, E7 F# N/ b0 c( f: m! J3 B3 I3 M

感叹过能留存遗迹已是不易;

4 K. Q5 A7 w% H9 }; ^2 ^

 

4 \# S( c4 S: ]

去过几次但都直奔墓门而去,没注意到铁扶手下还有一个墓门门梁。

* [6 s9 a" w' e$ l3 X; F5 C+ f

 

6 M, F# ~; E" V3 x

 

3 p+ ?1 e- @% G, X! R

 

0 K! U% L" a1 {. h# Z

 

发表于 2009-3-3 19: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 E: B1 X8 k1 _* J M

感觉这是个不错的课题,三个地宫呈品字形应该没问题。但三者会不会相通?从墙壁上的痕迹上看,还真有点儿想象。我也注意到了墙壁上的石刻残件,实际上整个池壁四周比比皆是。我们看不到的可能更多。当年的现场肯定是一片狼藉,砌墙的瓦匠把墓里断石碎瓦随手捏来不当回事儿。

4 B- {% y' ~5 ]) q

 

1 K( ^. |! g0 @3 B$ j3 [! H8 _

 







 楼主| 发表于 2009-3-3 19: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蛋呢!



 楼主| 发表于 2009-3-3 12: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

发表于 2009-3-3 1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鲁丝在2009-3-3 8:33:00的发言:
应该是追随高大人的陪葬墓吧,跟田义那意思似的.
. N3 t6 ^: H: X; P

是滴,依田义墓的先例,三个人,估计是高大人的徒弟什么的

发表于 2009-3-3 14: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 D+ k) s4 _) C) Q$ a- V

遗憾,光急着看地宫,忘了拍了。我一下去,把鸡都吓跑了。

发表于 2009-3-3 13: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 E. l& s$ \7 u" [9 d9 n

里面还养着鸡呢吧?我前两个星期去时就有,一大群。说是为躲避禽流感,被扔下去的。

2 {% h7 y" F! L6 a

 

发表于 2009-3-3 14: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京北老梁在2009-3-3 14:23:00的发言:
; s' _: g( W- }" s; Y

 

% T5 X1 D2 R8 P0 H$ u* y

遗憾,光急着看地宫,忘了拍了。我一下去,把鸡都吓跑了。

5 s: r9 l- C ^

遗憾了...松爷有篇写这高大人墓的,不错,你可以参考看看,哈

发表于 2009-3-3 14: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京北老梁在2009-3-3 13:37:00的发言:
& i4 m, W7 C9 U$ Q* ^) W/ G4 C

 

% Q+ z" d. i5 e( _) T$ h( C; l `

里面还养着鸡呢吧?我前两个星期去时就有,一大群。说是为躲避禽流感,被扔下去的。

4 |: {6 o2 i) O% [9 H" ~& i

 

* v: E8 F2 D- Q: ^2 x2 T, _% S

我靠,有点搞啊,照片发一张看看热闹!

 楼主| 发表于 2009-3-3 0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您一说,我也看出来了,可能是有人留了个洞,用水泥把火焰珠固定在里面了!

' T2 y- \; @- G: W5 a

刚才主要的问题没写,您几位再给瞧瞧。

* X# r5 l9 i$ i, S" {0 {

 

0 j2 B$ v% R8 \( L+ T, x% ~

 

发表于 2009-3-3 00: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是门楣,火焰珠什么的
发表于 2009-3-3 01: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地宫什么的在下就不懂了,咱们这有专业捣鼓坟地的,您等天亮问他们老几位吧
发表于 2009-3-3 08: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追随高大人的陪葬墓吧,跟田义那意思似的.
发表于 2009-3-3 23: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看见这个贴,特感兴趣,对于高时明墓正有好多疑问呢。

- \ n4 Z, E9 l5 i: T' ?

 

4 s1 y; p: w8 U& G

让我们分析下,有两种可能:

0 Q9 l% n- h" g

1、就是埋了三个以上的人,像田义墓一样,有三个单独墓室,修水库时只留了高时明的,其余俩个拆了,构建砌了墙。

& J* }- f2 I0 L; j; Q' F

2、高时明墓存在三个以上的墓室,互相通联,至少有两道门。

, r) G" M7 ]3 f6 c; m

 

) d. j/ t P+ @ s9 \/ @

先说1、觉得比较靠谱,楼主所照的一些构建残料我觉得基本上都是地宫构建,比如

3 F G8 J7 y6 w/ P
QUOTE:
以下是引用黑龙潭在2009-3-3 0:50:00的发言:
0 Z2 ^! V0 O3 o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0110.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 ~/ b8 |- m+ r* ^


以上这个构建,和高时明地宫里后壁龛的构建很像,壁龛的构建更像。

! G- i3 S4 C- X& m0 b

* P% g$ k, K9 q. x& U

 

" E) F7 R0 E3 s) ~0 {. [1 X

 

1 d$ B3 r/ `7 j' N1 a- k; b4 v

再说2、明朝太监墓有多墓室的吗,想了下,一下没有想起来附近有实例。如果是多墓室,现存的墓室应是后室,那么还会存在一个前室构成双墓室结构;或者存在左右配室、中室、前室构成4墓室结构,这都赶上明藩王的了。现存墓室有带字门额,这和田义墓等单墓室地宫相吻合。

K C. t# N. Z: m0 h5 {

但是,还有一个疑问,为什么现存墓室中没有棺床呢?

6 R. J8 b9 t. \& ?% P! `+ Q+ K

2 N% n! S m) [, r8 |/ E2 a

 

4 h+ X, q3 N7 h0 q9 @

后壁龛没有足够的空间摆放棺椁,如果这就是后室,那么棺床应该在墓室中央,我似乎没找到棺床的痕迹,在里面发了很久呆都没找到问题的答案,棺材摆那儿呢?或许是破坏了吧,那至少应该有痕迹存在啊。

% {. U! T; ?+ n, X. f8 o% i9 w

 

& x9 p+ I3 p# Z# G; F3 }0 `- q

似乎听人说过,现在这个墓室也不是最后的,还有好几间呢,不知道是否老乡的误传,但是“大工”这个名字,或许还有更让人无法想像的东西在里面。

# N6 x8 X8 c7 j' g/ y

 

9 l. ~1 t0 z5 B$ o" N+ ^

与大家讨论,谢谢。

8 f8 |3 }! ~7 k/ D$ W, t1 \ N

 

 楼主| 发表于 2009-3-4 0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照片和实际的感觉墓室并不在一个水平面上被毁的要低一些.而且被毁钓的墓室墓门是白板一块(如果是墓门的话)壁龛也不太一样.

发表于 2009-3-4 0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17楼的资料,96年时里面还有棺椁啊?墓主是自焚而死的.由此想到很久一直萦怀与心的问题,如果说脑袋被驴踢了的人有可能为了钱财去盗墓中有价值的器物,但为什么很多地宫里都没有棺椁和尸骨的一点踪迹呢?而且非常干净....???没有任何人会对这些感兴趣啊?
发表于 2009-3-4 0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就是修水库的举动,可以根据17楼的资料看出,修水库时,那个棺椁就肯定更在里面了,那水库的水是用来饮用或洗东西或浇地的,那难道村民们不知道和棺材尸骨混合在一起的水(小水库包含并溶通了地宫里的一切)怎么能使用啊?是我没搞懂还是我理解错了位置?天啊,想起来都可怕!
发表于 2009-3-3 23: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风哥,这是典型的明代墓室,棺床应该在墓室正中,正常情况下,最后的龛是放牌位的,两边放些神主,棺材摆中间,棺前放墓志,有的是棺前放供桌,供桌前放墓志。跟田义那个一样。详细资料请参阅《明代帝王陵墓制度研究》。高大人这个应该是有供桌。有时间可以一起去村里问问,当时拆除修水库的情况。
 楼主| 发表于 2009-3-3 23: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十几年前常华等人在<妙峰香道考察记>中是怎写的吧:

8 Z' X0 m. S- p* q4 Z" ?

高时明墓

# }. x$ M% N. y# @% L' F4 S9 G# Z/ T/ [

1996年10月12日,我们专程赶至大工村,对明太监高时明墓地进行实地考察。

- E' _: t8 h, ]. j1 i: ]& x+ A; R

来到大工村后,首先访问村里老人,了解到许多传说。然后由曹长友(男,62岁)老人带领,来到位于村西北的墓地旧址。

! w" T; L$ @8 E3 M/ N

现在,墓地的宝顶已被开挖建成一座小水库,我们到达时正好赶上水库内无水贮存,地宫石门赫然显露在水库西侧内壁处,堪称奇观。

* j }: b X8 G/ E' h$ Q, `

曹长友告诉我们,此水库为六十年代修建,当时修水库时仍未挖至墓底,即打上水泥盖板,有些陪葬品仍在下面,听说共有11层。有关此墓的故事,讲一天也讲不完。

( M) J( _( T X( s8 @3 v$ S

水库四周仍可明显看出墓地宝顶的封土、夯土层,想见当年规模之大,难怪称“大工”。水库深约6米,长宽各约20余米,其东壁上有残破铁梯。

4 M: j) A: q/ L3 E$ }( I

地宫石门高3.5米,宽2.7米,内高4.0米。石门额高0.5米,长2.3米,内刻双浅行书:“一化元宗洞主”6个字。石门两侧有石联,亦为双线行书:“仁民爱物唯国运;复口口伦衍圣传”,共计14个字。地宫石门现仅存一扇,另一扇不知去向。   

, C4 C5 q3 J0 I$ r) p) S2 o( n

在水库南侧内壁处另有一小石门,像是个大佛龛。

) S% o2 B, S$ |% K+ P. E' D7 L/ ^

虽然水库内无水,但其底部仍泥泞、略有积水,下到底部仍需趟水踩泥方可到达地宫石门。我们刚刚临近石门处,忽见几只野鸽子扑棱棱地飞起,使人感到有些紧张。

0 v1 z9 i5 w3 R& ?, U+ o0 `

地宫内为石券顶,正西侧是石棺床,长方形3米。,另有一椁,下面为须弥座。地宫内进深约五、六米,正西石缝中不断渗出泉水。据了解,此墓曾多次被盗,又沉在水库内二十余年,肯定不会再有什么东西了。 

+ t: \3 n& I: q) q) o& z9 r$ c

据老乡介绍,当年修水库时,仍挖出许多大木板子,还有3寸长的铁钉子。有的村民还在墓附近捡到玉石残片、瓷器等。

5 h3 F' O' a+ h, {" [

此墓墓址的选择颇符合风水家的理论,墓后正中为一山峰,两侧各有一小山峰,呈“凹”状,有“王气升腾”之象。据说墓主人生前曾走遍这一带青山,最终选定这里是由于“主峰高耸,叠嶂层峦,明堂端正,四势完美”。   

* F+ q; V1 g; S0 ?

现据明《酌中志》记载,高时明“自己选择坟地于大觉寺山场,其名曰九龙山,点穴托绍吕同王国铺修造”。绍吕者,丁绍吕,昌平州人,“为人善应对,有识见,女间(为一个字)兵略,好田猎,颇通堪舆家言”。丁绍吕领受任务后,大兴土木,日夜忙碌,墓地建成后,“制大铁钩、生铁银锭,用小车运至坟所以锢之”。至今在其地宫的床下,仍可看出当年以铁铸锭的痕迹。

8 K4 h* F% k: T- J' \6 d

另据北京地方史志记载,高时明的宅第在西直门内,其人信道教,颇好研究修身养性之功,为此,他还编撰了一部养生之书,曰《一化元宗》。而高墓地宫石门额正是:“…—化元宗洞主”,这是确定高时明为大工村(九龙山)墓葬主人的关键

发表于 2009-3-4 08: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云游的东东在2009-3-4 0:08:00的发言:
根据17楼的资料,96年时里面还有棺椁啊?墓主是自焚而死的.由此想到很久一直萦怀与心的问题,如果说脑袋被驴踢了的人有可能为了钱财去盗墓中有价值的器物,但为什么很多地宫里都没有棺椁和尸骨的一点踪迹呢?而且非常干净....???没有任何人会对这些感兴趣啊?
; b) @7 a7 j6 i

这个问题好回答,因为在经历很多特殊时期如清朝灭亡,抗日,解放及文革好多原因,去者的后人很多都进行过迁坟举动,至于太监墓应该就另说了.

发表于 2009-3-4 08: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提出一个观点:就目前的状况来看,高大人的墓室貌似不会与两边的墓室相同.

. E0 C6 N N, B0 ~1 y; s

原因为:左边有石门槛,如果是墓室相同不可能单独出门槛.

" V6 U' b, M9 w$ }4 L5 e3 F% S/ y

我现在又想出一个新的疑问,高大人墓道是呈斜坡状还是呈平的呢?就明王爷还有明皇已挖掘墓道看都是呈斜坡由上至下到地宫门的,墓道的长度有多少,这些搞明白了对研究边上那个不成形的地宫或许有些帮助,至少在尺寸上有个估量和比较.

发表于 2009-3-5 15: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门随意开关,不错,不错
发表于 2009-7-13 13: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机会,请小子兄给我们讲讲有关这个墓的故事和传说吧,呵呵
发表于 2009-7-13 21: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子在2009-7-13 0:31:00的发言:
我记得前两墓室门朝西开,应该与西墓室互相通联
6 p! {# C% f) m1 X+ w

这个还要再探讨,有机会再去,咱们现场实地聊

发表于 2009-7-12 23: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资料有误,蓄水池是七十年代修建的。因为我从小生活在大工村的
发表于 2009-7-12 23: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修建这个墓有不少的传说。。。。。
发表于 2009-7-12 23: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墓没有研究,但我记事时,我就去过这个墓,当时是三个宫殿,两侧的坍塌了,但形状与西侧的相似,西侧的比较完整,西侧墓室正中是大坑(应该是盗墓人所为),水库南侧内壁处另有一小石门,和西侧墓内的南小石门相似(好似窗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6 07:16 , Processed in 1.240851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