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77|回复: 3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八)—— [终结篇][含25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3-5 1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在的时间是: 10:30.

- k, y$ c7 d1 y6 ^


我走进南楼中间的大红台的门殿。

% j4 g7 _7 c J, b% o


南楼中间为进入大红台的门殿,明间两侧墙面挂四大天王画像。

X7 S7 ?3 |5 I2 o9 S& z# P0 M0 U. U1 D

门殿东侧供七祖佛,从北向南为:迪洛巴、沈格巴、那若巴、 金刚持、萨拉哈、固陀罗菩提、仲比巴。

J% H/ m- F" D1 i9 T9 C

门殿东侧和西侧墙壁中,布满干佛龛,原供礤礤佛各2810尊,现大部分已毁坏。

" Z/ c" Q* h+ T* _

门殿顶部均饰有色彩艳丽的六子真言天花,即崦、嘛、呢、叭、咪、畔六字。

4 g h" F0 U, z6 Q6 g+ d6 G

喇嘛教主张信徒反复诵念六字真言,以求功德圆满,得到解脱。

, g: B( z3 H! _2 g6 \7 f8 f3 X

通过南楼一层的门殿,进入围楼内的天井:

( g' T, P/ k1 x3 Q$ h- {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八)—— [终结篇]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八)—— [终结篇]

2 L, X5 {5 T! ?1 @9 c


无处登楼,转贴一张站在二楼拍的片:

# _ B& i. g1 @7 G& ^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八)—— [终结篇]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八)—— [终结篇]

# s* n( a) Q6 j# {


 

1 T+ L4 G% N) m( u6 t3 r! {

大红台由三层群楼围绕三层殿楼组成,平面呈“回”字形布置。

4 @% d& I& ^. |$ c7 L

群楼东西各十三间,南北各十一间。

5 A- o% K% [- q; h

群楼分上、中、下三层,内有廊。

: z' Y# D$ Y2 ^8 i

群楼内南面五间突出。

# `$ b" }2 G! W

群楼内北面七间突出。

' }- T u8 j1 r8 e; P

檐柱之间装以隔扇。

* p8 P5 O: \9 b8 V, c5 M

大红台内三层群楼,群楼中供奉着佛像,还有经书和法器。

9 p2 _/ J) A6 W; R0 Q' d' Q: k! f

漫步群楼檐下,好像走在宁静的小巷;

8 v$ L% x4 \8 A) r+ ` u, t8 Z( O

人在廊下穿行,又似乎走在南方水乡城镇的过街楼。

3 T0 Q+ L6 o* ]# _! G

本来是佛门圣境,竟如此近乎乡情。

. ^7 L: k, [$ K& P3 R" t0 U


[转贴]

U# }* D, e2 h* ?- O$ u+ r

......

: w5 r* a9 p( i D

内院南部五间突出,殿内供奉藏传佛教造像。

& q. I( _( L4 h: Q. w( {/ q# y9 z

一层北侧正中供释迦牟尼佛一尊,东西两旁须弥座上的泥塑 为十六罗汉和四大天王。

% ?' |; H# Q- z/ L

二层西侧原来陈设六座大型景泰蓝塔,塔顶直伸入三层楼内,在六塔中间有一尊高五尺的铜菩萨。

0 l# d6 l3 }6 I; f' g( b- c' k

二层东西两隅有两件引入注目的文物。

+ |% g4 M8 B1 ^

东隅有一座塔形转轮 藏,共三层,每层八间,每间隔扇门内有一尊无量寿佛,共计24 尊。在楼下转动轮子,隔扇门即会开放,无量寿佛出现在面前。此时可以对佛顶礼膜拜,肃立涌经。待转轮停止,隔扇门自然关闭。 这件转轮藏是专为皇帝用来祈祷万寿无疆的。

+ y. h8 z9 H, G0 B& k

西隅有开花献(开花献佛),花心内四面各有一尊释迦牟尼佛像。在开花献的旁边设 置一花梨木床,专为皇帝诵经用。床上方挂一口小钟,需要荷花 开放时,上面打钟,下面人听到钟声后推动转轮,荷花开放。停 止转轮,荷花又恢复原样。

1 _; f$ I: |* e

三层东侧有金漆雕刻七座坛城。每座坛城的中央和四门各有 一尊佛像。自北向南依次为:胜乐金刚坛城、密集金刚坛城、大 威德金刚坛城、密集金刚坛城、大威德金刚坛城。坛城周围是山水走兽。胜乐金刚:有四头(分红、绿、白、灰颜色),每头有三眼,有两腿十二支手,主管两手持金刚杵、金刚铃。拥抱着红色的明泥金刚佛母。密集金刚:三头(分白、蓝、红颜色),六臂, 主臂两手持金刚杆,拥明妃,结砌趺坐在莲座上。大威德金刚:九头,每头上三只眼,三十四支手,十六条腿,蓝色的身体;脚踩 邪魔,拥抱明妃。大威德金刚、胜乐金刚、时轮金刚、密集金刚、 喜金刚称为五部金刚大法的本尊。

* W. o r$ d5 Q7 b) B4 ?

大红台群楼内原有珍贵的法器、供器、佛像等二万多件文物。光绪年间,有的运往北京,有的调拨到避暑山庄,有的被军阀盗走,现所剩无几。

9 m) Q. j" |. H8 b) L2 a# O+ [2 p2 F& E

......

7 e2 G- ]9 D. S% W


今日游览须弥福寿之庙的游客少之又少。

' r' L8 c3 C0 r8 V$ A% m

东西两侧的围楼都紧闭着门。

1 L$ i. v6 s! j0 u% @, L" }

北侧的围楼仅仅开放一层,通往后山。

! g/ R+ T7 J1 h! T% o

我转了几处都无处登上围楼楼顶。

1 D8 {. n2 p' i: S! h6 I, |

质疑外八庙管理处:须弥福寿之庙收了30元的门票,为啥到处闭门谢客???

4 q: b$ t0 E2 \7 ]$ C9 t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八)—— [终结篇]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八)—— [终结篇]

& t u# V7 l3 R `8 ]3 Q- z

大红台群楼顶上为平台。

) C4 _6 t9 i0 U( W3 J

大红台顶部平面,平铺方砖,砖下为锡板防水。

8 g$ Q, U8 |& F, ?% U6 w7 |

大红台顶部内外都有女儿墙,有突出的排水雨嘴。

A$ A1 M! ^+ f

大红台平顶女儿墙的作法是清宫鹰不落形状。

: G% G/ h% F$ l; O% V7 }4 [* p- w0 n

大红台顶部四角各设庑殿一座,象征四方王天,保卫须弥山(妙高庄严殿)。

5 p( Z5 q+ l8 e: E

各庑殿皆面阔三间,进深三间(?间),外有围廊。

) W+ y% S9 f( y; N' N7 h. |" p

庑殿内供金刚佛像:

! O/ @! I! c! F5 q( {* p- w" F

东南角庑殿内供手持金刚。

9 o; s H8 ]. o5 w

西南角庑殿内供马头金刚。

% y. a/ C$ S' ?" Y5 `) Q; S

东北角庑殿内供秽积金刚。

- o3 D* j. {" e. l. S3 l1 d1 J4 V# U

西北角庑殿内供不动金刚。

, A$ Z) N4 ~5 F9 N

四金刚均为护法神,作忿怒状。

& \ v4 t: X+ q' ?0 `6 u) m, W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八)—— [终结篇]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八)—— [终结篇]

; b+ H4 U% w/ b. ]6 b7 j- A


 

( ^- z3 v7 O+ l4 l8 n

南侧两座角殿脊顶为孔雀,表示菩萨化身听佛讲经。

) K8 B1 K, w: ?2 j7 Q) W0 G; D$ d

两孔雀之间是法轮,象征佛法无边。

( c/ B [9 |* A, u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八)—— [终结篇]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八)—— [终结篇]

9 Y: q4 w6 M% ~9 {$ ?

北侧两座角殿脊顶为卧鹿,纪念释伽牟尼在印度贝那勒斯附近的鹿野苑韧转四谙法轮。

& q0 u5 C" ` @' e

两卧鹿之间是法轮,象征佛法无边。

! e5 G. A: P p' j7 G

看过围楼顶部,回到围楼内天井,游览群楼的中间巍居着的三层的“妙高庄严殿”——须弥山。

4 N( b8 d3 w+ G


群楼的中间巍居着三层的“妙高庄严殿”,是佛教圣地须弥山的象征,通高二十九米。

^2 w; {% c# p. a

妙高庄严殿意思是此殿如同须弥山一样高大庄严。

, h% S% `- O( s/ H5 O# T7 }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八)—— [终结篇]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八)—— [终结篇]

2 V: V; y( _. a8 K% A R- M


 

8 T' _7 i8 i8 c; c6 v

此殿面阔七间,高三层,为六世班禅来承驻时讲经之所。

$ R% c7 H1 H1 }& k1 q

六世班禅曾在此殿为乾隆皇帝讲经,由章嘉国师翻译。

. b( H# p/ ]/ Y+ c

在这里,六世班禅将从西藏来承德途中,每到一处为乾隆祈祷祝寿的记录给乾隆,并敬献吉祥哈达和40件礼品。

C- g$ s% C, D" m3 o; ~. O

乾隆将自己的披架裟画像及弓箭、金币、金册、金印给六世班禅。

) H/ ]3 f' h( q9 z* ]" C3 {' e; }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八)—— [终结篇]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八)—— [终结篇]

- [, \# F T$ R; O6 [( r


 

2 G4 N5 a: p8 C5 D2 `


妙高庄严殿居于群楼中央,呈正方形。

4 ^: }5 D8 R( }# Q7 Y9 s) s

妙高庄严殿一、二层设前廊,三层除北面正中三间外,设有围廊。

" J! H8 ]. J4 o7 \

妙高庄严殿中央三间三层上、下相通,每层均置佛像。

) v6 ]) V* Y# U7 B- U3 E/ T% F

一层是六世班禅为乾隆皇帝庆贺七十大寿时念无量寿经的场所。

6 i* }# {* J( e

一层主尊为木质释迦牟尼像。

1 E' U% x# x- Y+ _: K

皇帝坐于东北部,位于释迦牟尼像的左前方。

/ x5 J4 p3 C, ~, N: z) Y

释迦牟尼佛前面供的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祖师宗喀巴大师铜质像。

]" P4 D6 R$ j# W- e

他的两大弟子达赖和班禅,代代转世,振兴黄教。

7 ]# M! T0 I0 y% o3 k2 s

六世班禅和章嘉胡图克图分别坐于殿前部左、右高座上。

% z- B+ i5 E8 K7 J/ w. c

二层是释迦牟尼像,胁侍阿难与大迦叶立像。

# n' ]9 e9 r, s0 s% o, i, d

三层原供三尊木质佛像,中为药师佛,西为大威德金刚,东为密集金刚。

) K B1 d4 v! k. S

此殿正面上方悬挂乾隆御书“宝地祥轮”匾,意思是活佛讲经说法的宝地。

f/ z, }7 G0 y0 ?+ m( q

其两侧有楹联一幅:

( k0 N% B8 T% U! K1 ^


上联是“震旦现香林人天欢喜”;

2 }, m0 i( O7 k- o9 `

下联为“耆 开宝纲龙象总持”。

5 _' z' U5 K( \& C3 O7 `: ?

在此楹联下悬黄缎幡条一对,缀黑篆书字体:

, X- y" D& B6 T2 G


中天梵气斗姆紫光金尊圣德巨光天

, u6 M Y8 `+ d+ N) o; x) g. t( ~

后摩利餐天大圣圆明道姥天尊宝幡

5 e; S2 k* H3 Z4 D# h" p

殿的东西墙壁上装饰有15厘米高的藏泥无量寿佛。

& P& `/ X4 W1 r; v. R* d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八)—— [终结篇]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八)—— [终结篇]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八)—— [终结篇]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八)—— [终结篇]

( f; h7 v0 ~( o* G$ t

妙高庄严殿顶为重檐攒尖顶。

/ u' |) ?' e5 O

妙高庄严殿顶上覆鱼鳞状鎏金铜瓦。

" S, I6 i; i6 r6 U

四条殿脊,每条殿脊上各置行龙两条,一向上,一向下,共八条,每条重约一吨。

$ R q' I! G! \& Q/ O


无法上到围楼顶,只好站在北面高地上拍:

) u( w) Y( W/ ?% U; i: J- P; }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八)—— [终结篇]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八)—— [终结篇]

+ t+ M2 a) Q+ B: ^6 K


 

9 t! i3 A$ [7 W1 B

弓身翘尾的四条铜龙,鼓目生威,仰天遥望,趋向中心宝幡, 体现了天下大一统的思想;

. f1 c5 j/ y( a4 C' W+ T2 f/ e

昂首向外的四条铜龙爪牙伏利,势欲腾空,向着无穷的宇宙空间,体现着无限的空间意识。

7 u- B# e P" j* ^

这是静止的造型艺术蕴含巨大动感的典型实例。

, c( k s+ W% v- G) U$ h- E7 U: `

 

. w5 K. L8 [( z! O- U D1 h. U; o


妙高庄严殿藏文意为庄严而奇妙的建筑,象征着宗喀巴成佛的佛境。

; c+ g( N$ W8 T4 p6 |8 H' e


妙高庄严殿屋顶重檐攒尖,覆以铜制鎏金鱼鳞瓦,垂脊下端为龙头,脊身为波状。

- k0 V, s& T; J2 F# L& x" v0 X1 v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八)—— [终结篇]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八)—— [终结篇]

. |: y" T) I; k" d9 W& m9 G

仔细看,有鸟儿落在妙高庄严殿殿顶的经幢。

9 l& \ |: |3 ^% Z5 o" l- \


妙高庄严殿殿顶的经幢也很奇特:宝顶的花形浮雕代表不动金刚,宝顶以下,宝瓶代表宝源佛,法铃代表不空成就佛、轮子代表大日如来、莲花代表无量光佛。

8 ?0 O, K; h) [

飞龙、脊兽、宝顶所共同组成的图案,在蓝天白云衬托之下,令人十分注目。

! W7 e' @: Z2 Z& I# \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八)—— [终结篇]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八)—— [终结篇]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八)—— [终结篇]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八)—— [终结篇]

0 y" E1 @, Z( ?3 z


 

. r) W. w* S- @5 _

每道脊上,又有两条飞龙,一向上,一向下,共八条。

, a! a1 X1 [+ y9 u

这八条龙金光闪烁,栩栩如生,仿佛要乘风腾飞,飞向广袤的苍穹。

# d8 r8 I/ [% Y+ N, m$ P1 A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八)—— [终结篇]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八)—— [终结篇]

$ C1 T# Z; X3 U5 v$ A0 U


 

( |: N; {2 }1 [5 m5 E( E2 I+ d

妙高庄严殿殿顶下层檐的四道檐脊以摩褐鱼(传说是龙的一种)作装饰品。

) k- c7 H( t2 A8 n. N

在金顶之下的梁角处有摩褐鱼(传说是龙的一种)。

6 `. w: @- O# M# Y

在摩褐鱼后插有八把宝剑,传说是“菩提八枝”。

* b. ?3 n2 [4 ]; y7 L2 i0 w2 Z

“菩提”是正觉的意思,喻宗喀巴成佛。

+ c1 L( L& f, j$ E/ D$ p# Y# y

据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九月的奏销档记载:

5 g, O. s9 U7 }9 V6 I2 l! w6 L6 ^1 @# `

“……须弥福寿之庙都罡殿楼铜瓦俱照布达拉庙一样镀金二次。……共需用头等金叶一万五千四百二十九两八钱五分四厘。”

) O; [) \' I. o& @0 ?, u

可见,乾隆皇帝为维护与西藏的关系,是不惜财力的。

% ?9 G' s/ x% k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八)—— [终结篇]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八)—— [终结篇]

- A5 W" P7 |0 ?4 }

“吉祥法喜”殿就在大红台西北角,为六世班禅的居处。

. j! j, C$ ]' K3 C0 M' v

吉祥法喜殿由主殿和群房围成天井。

+ O0 L6 T, ^/ A }. n

主殿为班禅用房,楼上为班禅专用佛堂,楼下是他的卧室。

; X0 M7 K) K5 x5 a. t2 k4 H% |

殿顶为重檐歇山顶,上覆鎏金鱼鳞铜瓦,装饰与妙高庄严殿相似。

* c0 m- f4 o5 x% C, J4 k4 q

现在的时间是 12:00.

% g' M- H. I0 Z' i' V* U

到吉祥法喜殿去转转。

+ A5 \* Y+ @$ n! V& F9 X1 r

 

0 c. E" ?9 \# D, k8 N; D

 

; F) ]" w: P% v$ D4 \& I

出大红台西行,登山可达班禅六世居住的吉祥法喜殿。

1 d$ N. h* |7 t6 Y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八)—— [终结篇]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八)—— [终结篇]

, M: B) a; V) T* q( \+ @& M

大红台西北角利用地势建殿,名吉祥法喜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高二层,为班掸起居之所。

: Y0 {( y/ }. q5 Q: d7 h: m3 z

吉祥法喜殿重檐歇山,上覆鱼鳞镏金铜瓦,前后檐装隔扇,东西山墙直贯到顶,墙上设藏式小窗两层,东西间设扶梯通达二楼。

0 t5 n( `) D* b( ?) j9 o4 _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八)—— [终结篇]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八)—— [终结篇]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八)—— [终结篇]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八)—— [终结篇]

+ j; L9 v+ j, L( V0 H) l& o2 y



 

" ~2 ^! r" N7 S

“吉祥法喜”意思是在吉祥的福地传布佛教,人天欢喜。

4 g* E& C4 L$ S) J4 Q) H

殿内一层明间上悬乾隆御笔:

; C v: R" ?. y, E3 `% n* }/ w6 @8 _

芬陀普涌

2 v, f: i+ t, b# z n6 S

意思是佛教思想及佛的境界是洁白纯净,而佛陀坐莲花宝座之上,—到处涌现,佛无处不在。

/ K/ v" I: i# S( w

左右有楹联为:

0 f0 X7 A, c) ^* d

初地总持超梵乘

3 b& V" v( a8 t H" k

恒沙普演护祥轮

1 Z+ V3 ~' T. a) Z& i

意思是:总持着菩萨修行的功德,高举着普渡众生的佛法;向芸芸众生普遍演说佛法,永远维护着吉祥法轮。

/ o3 t9 b: I: e& M


一楼为班禅住所,设佛床六张,明间供释迦牟尼,地面与大红台外顶部持平。

+ T. S X0 \! ^ l2 y0 O* R& l6 G6 o

左右有楹联为:

7 t( Q" m: \% ~

初地总持超梵乘

. W; G% o8 h1 m8 C

恒沙普演护祥轮

0 f# T- l% K, H

意思是:总持着菩萨修行的功德,高举着普渡众生的佛法;向芸芸众生普遍演说佛法,永远维护着吉祥法轮。

; h/ b$ ^ z+ t6 g5 L


二楼为佛堂,设宝座床、楠木屏风、佛龛等。

6 B& n( X8 j. [) L5 E8 y B

吉祥法喜殿殿内陈设琳琅满目,富丽堂皇,俗称金殿。

/ t* R; o! o4 k! |

殿内有联:

+ h, |8 `. _& s2 h x


宝阁护香云静资礼梵

4 X$ k, Z6 w4 X% p/ |

灵峰呈寿相妙悦安禅

0 k$ w T h9 G4 F) `) z


殿前以群房相围,外墙封以实壁,正南开门。

I: A2 j7 b8 Q; g/ D+ l8 A

门前陡坡按山地园林手法顺坡势曲折铺以大块自然石料蹬道,广植油松,行宫特征突出。

4 z" [6 E4 l5 z

六世班禅曾在此殿接受蒙古王公 贵族的礼拜。

* K: N' l, e6 X" Y P

在吉祥法喜殿曾举办过多次展览。

2 |6 Z5 d( w6 i, |# l3 {

1997年6月至今,殿内二楼举办《六世班禅觐见乾隆皇帝展》,从缘起、准备、起程、祝寿、进京五方面,用大量的人物画像和记实画面及相关的文物藏品,生动地再现了六世班禅觐见乾隆皇帝的全过程。

) \- i' r1 f* A& L4 H8 O6 s& o

......

+ T: v' E# B, Y

在大红台正北,拾级而上可进入万法宗源殿。

3 p& l( D# S2 X4 b- a5 n& I

大红台北地势继续升高,中轴线上建有金贺堂和万法宗源殿,组成一独立的院落,原为班禅眷属及子弟住所,后为经堂。

3 U* G1 G$ t# B

金贺堂建于石砌高台之上,进深面阔均三间,一进为单层,二、三进两层。

* Q0 C# V0 S; M; M/ H' }3 }! M% t6 i

北出廊,南出窗,后檐立隔扇,东西设平顶抄手廊形成通道与北面万法宗源殿相连。

" s0 P, I( U1 x+ l- b8 X' w7 {! Y

万法宗源殿面阔九楹,进深三间,高二层。前正中三间一层突出一进,绿剪边黄琉璃瓦歇山顶,四壁封实墙,墙壁置盲窗。

, S. d- S) d$ V: s, T% T

万法宗源殿前两层设廊。

, E0 g$ v, J1 H* T( h7 v% V

万法宗源下层是班禅随从的住处和处理事务的地方,上层是佛堂。

+ P' ?" Q _ c _, C7 d

一层明间中,原有紫檀绣金字五屏风,前有铜佛一尊,紫檀木桌供七珍八宝,两侧有铜珐琅仙鹤。

2 {8 |& M( G! L

东稍间面西有宝床,左右有铜珐琅插屏和梁国治字一张。

9 D$ r# G7 M5 H. I' w0 N0 v1 `$ K0 e

西次间内墙中有乾隆御笔字,并有经书、海螺、嘎巴拉碗等。

: A% z6 B, l# }6 h }' x' d, H

楼上中有纹竹三屏风、紫檀罗汉椅,墙挂佛 像12轴。

: \, \6 y( q, y; a1 a2 x! L5 N( B' S

一楼外有楹联: 更有香风吹左右。似闻了义示原因

$ Z$ v7 q1 e' D

意思是:寺院中香风袭人,宛如明确佛教的真理和生死原因。

& o1 g- B/ x) n8 s# `

金贺堂和万法宗源殿亦大门紧闭!

$ `3 H- ^7 q+ Q" R6 |8 O: U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八)—— [终结篇]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八)—— [终结篇]

; S" ]& [4 \' _4 K6 H: ^9 c


 

% t/ N- O' V c


在大红台东,建有连续重层红台,名为“东红台”,又称“御座楼”。

1 p: i" J0 B' M( w u; A

御座楼供皇帝礼庙使用。

) o" ?5 p* N' q) Z% |' Y

御座楼高两层,平、立面处理与大红台相同。正面红线向前跨出两米。

: \# l2 D6 q; ~& z4 k

群楼中央设小佛殿一座。

; B4 b% l: r9 W" k2 m7 w9 y+ H

御座北殿门额:“南无阿弥陀佛”

1 i W/ i) s* P$ R$ b- A! R

殿内条幅有:

4 A Y8 o+ Z3 z! V! a* R5 k9 [; O% |

“到来佛相原如是,静处尘心那更生”;

) v" S& ^4 ^# o$ {9 m

“功德无边复无量,因缘非色亦非空”。

2 o4 ]( R9 R: @* h! z

南殿条幅:

3 b% \" w8 g! n3 E# z' ]+ o

“现法化报身共依圆觉,摄闻思修教遍示妙明”。

$ L9 [2 |0 P2 B$ c0 _, P

西殿条幅:

, a1 k7 u& {: V6 N- R0 h

“象法涌祥轮西方震旦,智光腾宝炬海藏天空”。

O s' K; w# `


御座楼也是大门紧闭!!!

" Z6 c& x8 l" V2 v/ L: K9 V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八)—— [终结篇]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八)—— [终结篇]

! X+ U! B* }0 D5 f% r. U1 j


 

9 c1 N0 ^* F) R

须弥福寿之庙最北的山巅上是一座绿色的八角七层的琉璃宝塔,称为万寿塔。

0 A5 H E9 E, K2 V; z

塔身用绿色琉璃砖砌成,塔顶用黄色琉璃瓦铺覆。

; w1 n0 R3 [. J7 i& h/ o8 S$ A/ c

这座宝塔结构灵秀,它背负青山,高耸屹立,直指苍天。

# q) m9 b/ o5 \6 m3 h/ g9 o

万寿琉璃塔塔身为七层,象征着乾隆七十大寿。

0 C1 W! |8 r. f* T+ b4 {

万寿琉璃塔为须弥福寿之庙的最高点。说明了皇权是至高无上的。

; v3 u* a; L5 ~% f7 r1 p4 Y) R7 U' D

 

! s( f% j+ D4 o

琉璃万寿塔建于方形石台之上。

+ B h/ I+ e0 T6 k) l! e* _


琉璃万寿塔塔前有东.西两座经幢,不知建于何时:

1 b R% [' b/ X, Z& V7 {: l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八)—— [终结篇]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八)—— [终结篇]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八)—— [终结篇]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八)—— [终结篇]

' \, ^' L9 h+ a" D! _- d


 

% O8 `4 _6 {1 h# s( }* S X9 g1 r

琉璃万寿塔八角形须弥座台基,上装石栏杆,南面设踏步。

6 r0 S$ T$ N- [& `

正中以石块砌成八角形塔心柱,首层四周立石壁,以石拱与塔心柱相连。

: I0 G$ n- |' X( C# R% _% x

东西南北四面辟拱门,其余四壁塑佛像八尊。

0 S- ?, y9 a& U. y: J

由南自东依次为:无量寿佛、不动金刚、大日如来、不动金刚、宝源佛、无量光佛、不空成就佛。

6 }' U: p( `* ~+ m+ k0 U8 l

佛像为石胎浮雕,外层披麻楼灰,而后上色。上有天盖,左右塑卷草纹样,中间镶嵌八宝,衬以山岳、波涛、云气等,整个呈龛形。

4 G# m* Z+ [! R7 W' w' F: a

壁外为塔廊,檐柱每面四校三开间。

: o# L& \# }' s0 J7 |9 h% m/ a$ X

正中明间较宽,柱枋以上施五踩单翘昂鎏金斗拱。

" V5 d% Z4 v- `# y( Q5 V1 v. R

石壁与檐柱之间以穿插仿相连,悬挑重莲柱。

6 C2 O" w# s+ _

莲柱之间置华板,支承单檐黄琉璃坡顶。

}2 b$ P) E4 l# t; o! t' K6 b

廊据顶上为石制八角形平座,周围设石栏杆,下挂滴珠板。

6 f$ r6 |7 L4 m4 x5 p% U+ Z/ x

正中八角须弥座上,置八角七层黄绿琉璃饰面楼阁式塔。

# `* A4 `' ?- W+ p# {

塔顶覆以黄色琉璃瓦。

% O' W+ a: v) V) @; Z9 [+ r* Q, P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八)—— [终结篇]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八)—— [终结篇]

( V+ M4 B+ i8 C, t! `


 

+ {9 T. a5 }4 B

整座佛塔结构精美,色调古雅。

4 E: I2 a' J% B' c( i

佛塔矗立山巅,在蓝天白云衬托下,好似耸人天际。

) x- I( e5 y" P4 b" V( i+ w2 M

在琉璃宝塔两侧,有矩形和曲尺形白台各两座,为东西后佛台,各供护法神三尊。

0 Z( U/ L/ T+ p* c* P6 W# P' k

两白台内皆有供桌,陈设五供、八宝、供碗等,两面墙壁有格,内有礤礤佛1440尊,两台共计2880尊。

: |* Y$ a% W j. o


  

2 u2 Q* }3 M4 t$ s

现在的时间是: 13:00 .

. I. Q1 w! H" ]: k% T

今晚22:23.乘坐火车去河北高碑店再转汽车去易县清西陵。

; D: @+ N( A' s: }

登火车前需回旅店睡一觉。

9 K: z4 R, r' S


该下山了!

7 O7 T! e, b- U5 [


须弥福寿之庙是承德外八庙中由皇家建造的最后一座寺庙。

/ j# x3 W3 P: ^1 C

与此前建造的诸座寺庙相比,在艺术及技术手法上,都有独到之处。

$ D! \7 {( |/ J( N! J( c$ Q k

而其间汉式建筑装饰手法的巧妙运用,使得这一以藏式建筑为主体的宏伟寺庙显得更为雄浑和完美。

" g. Z* d! |. P4 ]

该庙总体布局,以汉式传统布局为蓝本,建造藏式寺庙。

6 J) A& {# O2 N/ v% p) l' E

作为建筑结构造型,又以藏族形式为主体,融进具体的汉式建筑内容。

! V @. T/ i+ N3 I

该庙把山石与植物的栽植作为弥补建筑布局不足的一种重要手段。

# t9 }' a0 c3 q+ G- J! s8 T5 o6 |* x' r

为弥补琉璃牌坊与碑亭之间地形起伏大、过度突然的不足,利用左旋右转的山石蹬道,使二者联系在一起。

9 Q K8 l6 ?4 ~: ?& D2 ^2 \4 I# `9 Q. p" g/ `

为弥补大红台挖土深,其后部出现巨大深沟的不足,在红台后部的后门叠制台阶蹬道,使自然山石与人工叠置巧妙结合,产生丰富幽深而灵活的感觉。

- y" ]- f! N) y2 o4 N" n( I3 y. M$ T& b

为产生古刹野趣的效果,栽植古松烘托气氛,古松的碧绿针叶与红台、金顶构成一体,色彩反差强烈,产生寺庙幽远、松风阵阵的独特意境。

2 n$ N3 O* F5 O: Y

从风格上把武烈河东岸汉式特点突出的几座寺庙与狮子沟西藏式特点突出的布达拉宫连接起来,须弥福寿是风格上的过渡。

1 u% t7 [* A. I( G

另外,须弥福寿的选址也起到了两岸寺庙的连接作用。

( ?$ J: o! y& v# k& `7 r: A: i

布达拉宫到伊梨庙相距7华里,普宁寺位置最北,在中间大块空地上建起的这座寺庙把各个寺庙联系起来,构成一个群体,形成了一个有丰富景观内容的空间视廊。

0 v' T, m8 j) Y+ E

站在避暑山庄北面的宫墙上居高俯瞰,各个寺庙皆归一览,须弥福寿之庙在群体中的“联系”作用尤为明显。

; I6 L& F+ [( Q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八)—— [终结篇]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八)—— [终结篇]

8 D: G/ `$ _$ ~1 C# J0 C: Q% T+ g7 m6 c


 

5 k4 V/ m: \0 v

14:30. 我走出山门 。

/ X8 o! `" u$ K1 m

虽然寺庙内多处景点锁门,但可以想见须弥福寿之庙的雄浑和完美。

% D& Q8 a: F2 a2 \9 _# y


我为时三天的外八庙之游全部结束了。

* Y; p4 z* w# m/ m: A I' x


我喜欢须弥福寿之庙。

% P. l9 P( ^) e3 O


我喜欢口外八庙。

: r8 j4 ]0 G5 b, B% [+ e


我喜欢拥有避暑山庄和口外八庙的热河(今日之承德):

+ v* V1 d% C1 C4 a. ?- S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八)—— [终结篇]

避暑山庄与口外八庙(十八)—— [终结篇]

w1 X% u8 M+ L; a

 

: P+ {0 {9 I1 \: M7 k


 

( W" z P0 b$ R( R4 `0 O: A


.........

5 {+ P7 N. F( c/ T

买好路上用的食物和酒水,回到旅店。

6 F& |; v! R h" O( n

吃过迟到的中饭,时间已是: 16:00.

+ ~' K: \& z4 v* l: I

收拾好行囊,倒头睡去,

( i5 z! a1 {. s

......

/ T9 w5 D r4 @' h, K! }* N Z

手机闹钟响过数遍,我终于醒过来。

R/ c! n7 a6 F8 u# R, v

睡了5个小时,感觉挺好。

4 [- u, }- J6 ]. E3 o! J$ V$ e( P

洗漱后退房,去对面的火车站。

; Z0 A( U" B" B. f; o8 R


21:50. 登上承德始发的4454次普快列车(绿皮车)。

) p( T* c( o3 h% G( S7 }

我的座位靠窗口。

) z6 P1 F4 J3 _0 n; ^2 |* P( i


附4454次行车时刻表:

' ~, Y% C1 C0 z1 T! B

1 承德 22:23
2 鹰手营子 23:54 23:56
3 兴隆县 00:22 00:27
4 密云 01:55 01:58
5 怀柔 02:19 02:23
6 北京 03:32 04:06
7 丰台 04:23 04:26
8 高碑店 05:20

8 g3 z5 t) S# t9 ]; C2 B" [


2008-10-01.  22:23.列车正点驶离承德。

2 q/ {, b( u( b5 C( s


我的为期四天的承德之旅结束了。

* m) C8 O7 N }; J+ p# Z2 i

 

: B) ~ R ~# ^+ R( k

 

& _6 W! S$ }6 b( T* G {


全文完。

9 T( a; S d! U

 

4 n+ `& U8 K) x1 e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3-5 19: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把你的承德和西陵的帖子都看过了,就和自己亲自去一趟感觉一样啊。真的感谢搂主,如果有可能真相把你的照片都拷贝过来。
发表于 2009-3-5 14: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 g9 ]5 ^* l3 K7 N6 k0 m+ n* x

 

5 S u& u/ U( D/ N& [% h G) S% d" p

    首先非常感谢楼主的辛苦劳作和大力奉献!使我身临其境般地又一次网游了承德避暑山庄。

4 U2 \! O; U- C/ v

   本来也想把我2000年游历的照片上网让大家一阅,可跟您一比就差远了。您这一套既丰富又生动,我已收藏保留了。

" B2 {/ H6 p: J6 k) e

 

2 S& }" ?0 L. z" `: C7 Z8 B

   对建筑我不懂,但我感到这是清朝年间,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组建筑精华作品,极有艺术价值。是多民族建筑特点  的融合结晶。值得我们永远珍惜。

/ ]/ M% f* @. @/ ?6 ?' D

 

! ^# Z6 k2 v: f' O

    再次对您表示感谢!

发表于 2009-3-5 19: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并茂,太好了,十八篇都看了,考察的比较细,学习了.版主是否考虑加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6 14:55 , Processed in 1.15668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