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北京中轴线在2009-11-11 9:45:00的发言: 看图要仔细呀,这是悬山曲折博脊,是这类做法屋面的比较早的例子,说明其做法古朴。 3 C6 m$ o; G1 m& }
我看到了画中的折状博脊,但因为画中建筑许多细节个人不敢敲定,所以个人认为参考性不大 $ t; S" g4 g: C+ l' ?) d
/ B s4 L' l! c9 E% C4 r" ~+ l* b! }1 E. |还是多看现存实物为好; 7 p2 i$ H- _+ L' D3 |
0 D1 ~3 ^7 @ A5 A! X; o e% }目前总结,折状博脊却出现在早期木建上;看到的一些修复山西修复的唐代建筑也是这么做的,
6 W# O Y3 T& R% f! A. l
3 H: u' j2 j( N6 ? _青莲古寺修复的唐殿,原起寺修复的唐殿等;回头我去找我拍过的照片。 4 X- {5 F( u( E9 A
, [7 |) x# t* G知道了这种风格的起点,还得论证一下最终的什么时候停止不用这种做法的。
' N& a4 w( Z: Q' A U1 a+ J! U% z! f5 ^
所以需要看看明清建筑有无这种做法,已知辽代建筑不全是这么做的。
6 \' M. g+ L: U" i4 P( {3 B
# Y& P. m3 u* j" W7 m# A查资料时发现还不太好找,北京周边已经是歇山山墙面已经是硬山结构了;
' s" N/ t, d9 x2 F) F% \ 8 v, E. l) X8 H. d
山西一带现存的又是多不用博脊了,还没有搞清楚到底是地方做法还是那个时代都那样。 8 w3 O7 n* s9 s6 w( q. n
! y# q6 p6 j! P" l) V! m山西的明清建筑非常不受重视,元代之前的太多了,所以网上资料也不多。 6 e0 s: S: [2 |9 u% b8 \9 B6 n
- X p! e" ?6 W2 l
4 f* S- g0 r" }# G%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