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903|回复: 9

[请教专家]王府的大殿有匾额吗?[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7-2 23: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对王府很感兴趣

$ X1 W! n9 D8 Z; [; V' U7 N6 e2 @( p9 k

 

/ y% M0 g7 i3 [# V

我看到后海的醇亲王北府修缮后

/ J6 y ^, e" l. g7 q8 z

 

3 T. [# i2 Y' d4 O+ E: F3 \" }

它的银安殿屋檐下安装了个匾额

- t. o& s: T" d: O

 

, ~9 M) Y' ]; s, x

[请教专家]王府的大殿有匾额吗?

[请教专家]王府的大殿有匾额吗?

$ y2 s5 Z5 ?8 T1 O$ v- B1 W4 l; A- P

 

' |- M& T2 f9 I0 f

上题“银安殿”汉字和满文 模仿故宫里的做法

- c7 t2 Z0 w+ O% c1 V% X% ~

 

' `6 m& h& j/ [6 f6 y

我有个疑问 银安殿这个称呼 好像只是一个民间俗称 类似“金銮殿”这个词

' E9 g" d8 d" F" p% H" G

 

2 T8 a& ^9 J: p1 m2 ?* q! p. \

皇上宫里的正殿 是不会用金銮殿这个名字的 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名字 明代时叫奉天 皇极 清代时改叫太和

" {, g% J/ y# M/ w( Z8 O1 P

 

' \' i3 K3 ~, i, u: q

我想王府那么多 他们的正殿都挂个银安殿的匾额 不可能吧?应该是各家分别起名字 比如王府的后寝殿 也就是神殿 恭亲王府的神殿叫嘉乐堂 人家可没挂个“神殿”的匾额出来呀

8 C/ Q/ y( E# z+ ~0 {

 

8 u# f% c u" i6 @

其次 好像在我的印象中 从没发现哪个王府的大殿挂匾额的 包括老照片中的 就算挂 也是挂在屋里的横匾 这种做法民间也很普遍

: T v& J0 N3 A2 t

 

. t+ b; y# P1 W! a s

如果正殿挂上个“银安殿”的匾额 请问 正门要不要挂上“银安门”匾额?最南边的街门要不要像影视剧里的那样 挂个“某王府”的大牌子?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3 20: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这方面研究竟然是还是空白 没人懂 呜呜

 楼主| 发表于 2009-7-3 02: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说具体点

发表于 2009-7-3 0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似乎老档案没有,翁同和日记里有这说法

发表于 2009-7-3 09: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 。。。还是没有呢?
发表于 2009-7-3 09: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不是叫银安殿吧。明代皇宫大殿叫奉天殿,王府的大殿叫承运殿。清代就不清楚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7-8 15: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人讲讲?
发表于 2009-7-11 22: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块匾额肯定不是原作!

 

: B$ y+ \# c0 |; p. f

楼主的疑问非常有道理。

$ U) O* y }; P9 _' g, |. J

 

0 |1 _* d4 v* ~

首先,这匾的形制为“金边如意斗匾、磁青地、满汉合璧”,是皇帝宫苑、以及祭祀殿堂才能使用的形式,王府使用属于逾制。

( Q! x% f) Z- r9 O! C( ^

 

& z5 A; ^$ }# }4 R$ Q

王府室外匾额都是横匾,府内建筑主次区分,主要在相应屋匾的边饰上变化,与醇亲王差不多同期装修的荣寿固伦公主府,就采用“万字不到头加元寿字、黑地金字”,次要建筑用“一块玉”,此处应该也是如此。

1 A$ {9 h+ j8 f5 }

 

7 T$ k. L6 m7 T: M- b# E% z2 n

其次在文字上,清代王府建筑名称没有称作“殿”的,道理同上。

( k% K1 P4 u X1 O8 s6 M* v

“银安”二字在正统文献上也没有来历,因为重要王府的匾额楹联是由南书房大学士们拟写,他们不能随意写,要引经据典,最后还要经过皇帝、太后圈朱,才能钤印宝玺。

. A r, Y* ?2 k

“银安殿”一词虽记于翁同和日记,实际是被正统文化不屑的坊间俗语,《西游记》《封神演义》《薛刚反唐》等小说都有,想必是后来者挪用到王府里的。  

! B! \& w& x! _& E5 p) q. N9 l

 

1 \. x1 A) H# v

至于“银銮殿”之说,同样出于说书之类戏本,而且多少有些主弱臣强的意味,有多尔衮、和珅之例在前,谁还敢往上靠。醇亲王本来就是怕事之辈,量他也不敢在这上如此大胆。

6 e# [+ p: k: c" k9 n

 

% O+ z' K6 e1 [5 z6 J+ y

清代典章制度非常严格,这匾明显不合当时的制度,是后来附会伪造的。作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么处理失于草率,有悖王府文化特征,以及文保的基本原则——“真实性”。

" N+ \" s, n% z) [+ K7 X3 j! S. L

 

8 J* S5 f6 R& y3 l# [

 

发表于 2011-1-9 2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yger在2009-7-3 9:26:00的发言:
应该不是叫银安殿吧。明代皇宫大殿叫奉天殿,王府的大殿叫承运殿。清代就不清楚了。
4 f5 ?" { X; \7 b+ T

那嘉靖“改革”以后呢?

 楼主| 发表于 2011-1-10 07: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惟精惟一在2009-7-11 22:59:00的发言:
# |+ F( A. |- ]+ R8 J

 

2 P. o$ e& n& y$ _; X

楼主的疑问非常有道理。

) e9 O% D# i- A% c

 

, Q; r5 `, H/ e2 r1 T% |6 T' ]

首先,这匾的形制为“金边如意斗匾、磁青地、满汉合璧”,是皇帝宫苑、以及祭祀殿堂才能使用的形式,王府使用属于逾制。

6 n2 a8 n8 S; t6 m0 K

 

$ ?' o- G$ r5 |/ y: L7 L

王府室外匾额都是横匾,府内建筑主次区分,主要在相应屋匾的边饰上变化,与醇亲王差不多同期装修的荣寿固伦公主府,就采用“万字不到头加元寿字、黑地金字”,次要建筑用“一块玉”,此处应该也是如此。

& k F# f3 }) V! Z# `6 A: F. ?- {2 d

 

# Z" y3 ]$ R j3 a

其次在文字上,清代王府建筑名称没有称作“殿”的,道理同上。

# H% d+ f1 s) i0 J7 k. j0 x

“银安”二字在正统文献上也没有来历,因为重要王府的匾额楹联是由南书房大学士们拟写,他们不能随意写,要引经据典,最后还要经过皇帝、太后圈朱,才能钤印宝玺。

U1 r! g7 ~% ^( o8 h5 h

“银安殿”一词虽记于翁同和日记,实际是被正统文化不屑的坊间俗语,《西游记》《封神演义》《薛刚反唐》等小说都有,想必是后来者挪用到王府里的。  

$ y+ w$ ? s! N7 W' [

 

8 g6 d! i4 L1 a$ @

至于“银銮殿”之说,同样出于说书之类戏本,而且多少有些主弱臣强的意味,有多尔衮、和珅之例在前,谁还敢往上靠。醇亲王本来就是怕事之辈,量他也不敢在这上如此大胆。

% S- _9 I+ r' E0 `2 L

 

6 }) t9 k4 ?1 w' S; o

清代典章制度非常严格,这匾明显不合当时的制度,是后来附会伪造的。作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么处理失于草率,有悖王府文化特征,以及文保的基本原则——“真实性”。

% U5 D! g/ @- r

 

, C/ }" }8 g x6 U( r

 

4 k/ I' f0 ^; l4 ^7 t

多谢指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7 05:09 , Processed in 1.196625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