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西水车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1》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5-4 07: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uyan在2010-5-4 7:11:00的发言:
$ F5 O$ V4 ?4 f0 v, @

当然是天安门广场了,。。。

. S5 D5 t+ E9 R7 w8 P7 p

还是不理解,天安门广场晚上为什么不许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0-5-4 07: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8484-hy在2010-5-3 22:38:00的发言:
. ?# K" k& m: E. K# y: F; J

    我们在18号楼西南角一楼住了4年,难忘四年半军事化的生活;难忘四年丰富多彩的生活;难忘四年的青春年华;......点点滴滴真的是常常出现在梦里。

- K# [7 h2 }& Y

    明天是五四青年节了!当年的热血青年今天都已过了花甲之年,但我们的心依然年轻!我们的血依然鲜红火热!愿五四精神代代相传!

6 H7 I5 J4 N% `- O! g

18号楼西南角

- X' S# D4 h ?. d9 L, x+ y/ Y5 X

 

2 W- }. s- I/ M3 {1 J5 n


紧挨着楼西就是那条小路,原来路边和操场连接处应该隔着一条小浅沟和一排树,浅沟现在没有了。我就是在这条小路上学会骑平板车的,原来篮球队绕着跑步练习做“假动作”和“急停”的小树已经长高。

, c3 z) |( g' d3 u m, i2 S

顺着18号楼西小路向北走就是安翔里社区的北大门,18号楼、33号楼西面是现在的中国音乐学院,在健翔桥北从安翔路和安翔北路都可以回到学校,也就是现在的安翔里社区。

发表于 2010-5-4 07: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ngmen4014在2010-5-4 7:21:00的发言:
感谢同影!你辛苦了!但你在五四来临之际带我们又回了一次母校,我一张张的反复看的很仔细,正向你所讲:“仿怫又回到了那梦廻魂绕的地方”,短短的四年留给我们的却是这一生的难忘!
# @9 b7 i P& _

这四年在我们的一生中永远挥之不去,其实那时很艰苦,但我们年轻,我们有颗火热的心,看到这里我想大家一定会在心里不约而同地唱起《我们年轻人有颗火热的心》。

发表于 2010-5-4 07: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ngmen4014在2010-5-4 7:27:00的发言:
7 h! }% B8 R, B+ W+ l

还是不理解,天安门广场晚上为什么不许进?

; y% }% \3 s: d1 Y1 ^, c! I$ N4 ?

再来一个“当然”-----当然是为了安全了。(广场里面有几辆警车)

4 L% T( v0 ~) f* f1 a

 

2 e/ K2 F5 B. A1 K9 n7 V, p# `* d1 k

栏杆里面是广场,不可以进。

. M/ c3 j: ?% e+ M' H; I6 E


发表于 2010-5-4 07: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ongying在2010-5-4 7:28:00的发言:
) E8 z9 ]- e; a2 j) i; g: U% h

18号楼西南角

, d3 _* u: K' r- |5 f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7 x% D5 W' d+ @9 G

三楼的凉台----谁站在那儿?-----那是我们晾衣服的地方。从那往右数第三个窗户就是我们宿舍(被树挡住了)。

发表于 2010-5-4 08: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uyan在2010-5-4 7:53:00的发言:
$ J" P- W7 W. ~& Z! Q: N

三楼的凉台----谁站在那儿?-----那是我们晾衣服的地方。从那往左数第三个窗户就是我们宿舍(被树挡住了)。

1 O! T# Y5 ]! y! c& X

往左数应该是东西那个拐把位置吧,照片上没显示出来。

发表于 2010-5-4 08: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ongying在2010-5-4 8:04:00的发言:
3 m( P' d0 G% P2 [5 l

往左数应该是东西那个拐把位置吧,照片上没显示出来。

* T- K8 B) p) }2 U- L

应该往右数,我刚才数了,没照上。只有第二个窗户。窗户朝向大操场。

3 F6 f2 {8 c7 Y0 i% A, o# F7 ]

 

2 M c5 y5 z" b5 J% L( l2 P

(想说从左往右数,结果只留了“左”,经常犯晕。)

发表于 2010-5-4 08: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uyan在2010-5-4 7:47:00的发言:
+ T; X: O. S) y

再来一个“当然”-----当然是为了安全了。(广场里面有几辆警车)

8 e3 l) N( R6 w) K7 a# g

栏杆里面不可以进。

2 z' |( D7 J6 M' A* T* q, `( 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p1090887-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T( T, B, @6 `! S* q/ n9 A

这个位置很早就围蔽了,我以为是在为“五一”布置,不知为什么过节还是这样,两个大屏幕很壮观的(六十年大庆时设置的),不知为什么连影像都没有。

发表于 2010-5-4 08: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uyan在2010-5-4 8:17:00的发言:
& N; W9 y( Z4 Z+ T' Q, D3 {

应该往右数,我刚才数了,没照上。只有第二个窗户。窗户朝向大操场。

- d% X+ G6 v8 W& F2 [

遗憾,被树遮挡了,这个位置我就照了这一张(因为有个人站在那里不走)。那就看看东南角三楼第一个窗户,我们住的宿舍吧,离晾衣服的阳台很近。呵呵~·以后有机会再补照。

发表于 2010-5-4 08: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ongying在2010-5-4 8:22:00的发言:
8 c: m' ^ R7 E- `7 e

这个位置很早就围蔽了,我以为是在为“五一”布置,不知为什么过节还是这样,两个大屏幕很壮观的(六十年大庆时设置的),不知为什么连影像都没有。

$ K" C ~' c6 a: y& e2 h

有影像,很壮观,是各地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只是我技术问题,不知为何拍不出。

发表于 2010-5-4 08: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ongying在2010-5-4 7:28:00的发言:
+ l- t2 r G" _& Y! x6 \

18号楼西南角

( r9 ]) w K# q7 p+ i- U4 C( f

 

1 R4 O6 |0 S# ?+ {

 

7 L7 X9 v, X' m! x" W" _) x$ i# F

    看到照片倍感亲切!谢谢tongying!


发表于 2010-5-4 08: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ongying在2010-5-3 21:51:00的发言:
' j. c. J, |0 E- _

33#楼,18#楼还在,楼号还保持原来的编排,所以社区里的楼号排列比较乱。

现在18及33号楼都在做什么用?有知道的同学吗?可以介绍一下吗?
发表于 2010-5-4 08: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0-5-4 7:04:00的发言:
$ B `$ n' d( |6 k7 Y. l

33号楼,5年多(1963年8月到1968年11月)航校生活的见证,印象深刻,抹不去的文革恶梦。

! q- m H" \# B/ v: I; H

人的一生当中,“恶梦”--想想好像不止“文革”才有,还是多想想那些美好的情节吧。

发表于 2010-5-4 08: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ongying在2010-5-4 8:30:00的发言:
) [3 b4 i: m8 k( V8 e

遗憾,被树遮挡了,这个位置我就照了这一张(因为有个人站在那里不走)。那就看看东南角三楼第一个窗户,我们住的宿舍吧,离晾衣服的阳台很近。呵呵~·以后有机会再补照。

6 q; {" w) z7 B9 v- ]8 m

又去看了东南角,看了你们宿舍的窗户,真想回到那年轻的时代。

发表于 2010-5-4 09: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0-5-4 7:12:00的发言:
! z, o& F* i0 [: R2 w

鱼嘴钳,练就了钳工技术,终身受益。怀念米承瑞和其他记不清名字的一个上海师傅。

( A7 K5 T" O- I5 O$ y9 Y2 ~0 }

纯手工、原生态的,不定是谁的手艺呢,我们在校工厂做的是扳手。

发表于 2010-5-4 09: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ngmen4014在2010-5-4 8:43:00的发言:
现在18及33号楼都在做什么用?有知道的同学吗?可以介绍一下吗?
% ^, S U* z5 j

住上居民了呀,留在503的老师和职工,也有不知是哪里的人。我们讲的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了。

发表于 2010-5-4 09: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uyan在2010-5-4 8:44:00的发言:
3 Q! m- x# } b$ J3 t

人的一生当中,“恶梦”--想想好像不止“文革”才有,还是多想想那些美好的情节吧。

- x1 F& d! L/ u w

是啊,您那辉煌的海外工作,令大家羡慕不已呢,还等待您多发照片,让我们也开开眼界。

发表于 2010-5-4 09: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uyan在2010-5-4 8:33:00的发言:
" N: R1 r, `/ K7 U% a4 M

有影像,很壮观,是各地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只是我技术问题,不知为何拍不出。

5 C/ ^8 p5 m9 W- F. f. ^

用夜景模式拍摄了吗?这个要请教099高手,他的拍摄技术可是一流的。你看那黄河边上野炊的照片,拍的真有情趣,黄河上一叶小舟。。。,还有以前冬泳的入水时瞬间的照片都很有水平。

发表于 2010-5-4 09: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uyan在2010-5-4 8:58:00的发言:
4 X1 u7 }% W5 n/ C. g; X

又去看了东南角,看了你们宿舍的窗户,真想回到那年轻的时代。

Y7 u) B; E8 Q! |/ b

Yes,of course you may.

发表于 2010-5-4 09: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uyan在2010-5-4 8:33:00的发言:
6 p+ c6 [# w% C0 N

有影像,很壮观,是各地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只是我技术问题,不知为何拍不出。

' ?& `3 u2 t1 T. s) Y7 m

是光线的问题,因为屏幕上的光线相对其他的物体要强很多,如果以屏幕的光定光圈和快门,则屏幕上的图象有了,周围就是一片黑暗了。

发表于 2010-5-4 1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ongying在2010-5-4 9:31:00的发言:
: o1 n9 m& w) m/ P

用夜景模式拍摄了吗?这个要请教099高手,他的拍摄技术可是一流的。你看那黄河边上野(cui)的照片,拍的真有情趣,黄河上一叶小舟。。。,

% i& l' W' w8 o' Q. o

你太夸奖了,黄河上的小船真是很少见!我的记忆中,这还是我第一次见(以前在别人拍的照片上见过,还在想什么时候能让我也碰上,没想到这次真见到了。)。

+ | n' F+ k2 y/ C

发一张别人拍的:


发表于 2010-5-4 1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山东人099在2010-5-4 10:08:00的发言:
$ ]9 g3 t8 f0 {; S4 }0 w

你太夸奖了,黄河上的小船真是很少见!我的记忆中,这还是我第一次见(以前在别人拍的照片上见过,还在想什么时候能让我也碰上,没想到这次真见到了。)。

9 j' }) s8 ~2 D* a% c1 i8 s4 n

发一张别人拍的: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756700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7 u7 l& D& d9 V! i% f: r( I2 c# Q

别人拍的没有099拍的好,黄河黄河就要抓住主题,我们099照片中河水有多黄,不加解说大家一看就是黄河。这张照片暮色当中虽然取景很好,但你说是淮河也可以,说是钱塘江也可以呀!

发表于 2010-5-4 1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0-5-4 7:23:00的发言:
纪念五四:德先生与赛先生的到来,。。。
% w5 I( |. r" \! L. A) A8 L$ A' P+ }

这个不能急!还是发几张老照片吧。

5 G8 B1 c- z ~6 ]



5 c( m* O7 ?* h, G; b0 m+ J7 J; B

当初,我们给这张照片取名为:“卧佛”因为这是在杭州灵隐寺边上的山洞里。


发表于 2010-5-4 11: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ngmen4014在2010-5-4 10:38:00的发言:
5 p, M4 ?4 G- c: y5 O( V# e& |$ h

别人拍的没有099拍的好,黄河黄河就要抓住主题,我们099照片中河水有多黄,不加解说大家一看就是黄河。这张照片暮色当中虽然取景很好,但你说是淮河也可以,说是钱塘江也可以呀!

! N& {3 o) }1 u4 {, g

大学长真会夸奖人,我照片是通过后期处理的,要直接拍水的颜色不太容易。不过,现在的黄河真是不太黄了。我的记忆中,当年的黄河水就和我照片中的岸边的黄砂一样黄。

发表于 2010-5-4 12: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ongying在2010-5-4 7:37:00的发言:
I7 k) I5 ~0 ~5 m" [

这四年在我们的一生中永远挥之不去,其实那时很艰苦,但我们年轻,我们有颗火热的心,看到这里我想大家一定会在心里不约而同地唱起《我们年轻人有颗火热的心》。

y2 D# v- [3 M

      感谢同影,你的照片又勾起了我们挥之不去的母校情结,让我们在“五四”回到了阔别42年的18号楼。回到了魂牵梦绕的校园。我们在那座楼里共同度过了四年多激情澎湃的学生时代,我们那时年轻热情意气风发。现在虽年过花甲,我们的心却永远不会老。

发表于 2010-5-4 12: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ngmen4014在2010-5-4 9:45:00的发言:
; \) v. e5 B5 K7 X$ l0 v

Yes,of course you may.

+ v. I4 Y# S) E! q

大学长,您不简单呀,亏得我没给您说那特警胸前的洋字码。

( h2 B d" L* A

Great. In the dream, right?

发表于 2010-5-4 12: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uyan在2010-5-4 12:07:00的发言:
5 p4 K* P9 q. p# Y0 w8 [

大学长,您不简单呀,亏得我没给您说那特警胸前的洋字码。

# R, T2 m! \5 q1 L9 |1 M+ O# X

哈哈!一句玩笑话不好叫太多的人知道。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12: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099:几张照片太大,效果不好。缩小一下效果可能会好一些。

7 |; E, y. U/ B2 C/ ]% y






发表于 2010-5-4 12: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099的照片依稀可以看到年轻的西水车(通过网上照片认识的)。别的都不认识哦。

发表于 2010-5-4 13: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0-5-4 12:26:00的发言:
; F+ _( e4 ?/ Q+ G! j- k- }5 |; |5 ]' K

099:几张照片太大,效果不好。缩小一下效果可能会好一些.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05411182630197.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 v3 t' _$ T9 D2 D! {! j

中间西水,右边是099,对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11 13:41 , Processed in 1.210408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