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462|回复: 35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含8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6-16 16: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 P3 G) C2 [5 X+ E' ~

1,久闻北京语言大学有个枕石园,园内收藏着数十对北京门墩。2010年6月8日,应媒体编辑之约,同往观赏,并作现场解说。

& B" ?* c) V6 T4 s% m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

6 l3 { _! q. \. Z6 J

 

. {& x( V8 @/ g: Z& u& ]" B& Z3 v

 

; K) H5 C m. @2 w- n* \

2,正如平时游逛胡同所遇那样,要想从本地人那里询问有关情况,是难于上青天的。因为文史知识不能直接卖钱,所以不被众人关心,一问三不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好在枕石园没有隐身,七问八问,倒也不难寻觅。

$ p# ]- |& X/ L8 j2 U7 P; e* ~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

: a! a, J# {, `9 X1 m5 q% N/ n- O

 

% F* U m+ ^4 M& @) y6 E


 

4 [' i3 w/ i. @! i9 i, c5 K% Z

6,枕石园里有一块石碑,记述了北京语言大学日籍教师岩本公夫先生收集北京门墩的雅事。碑文对于门墩的论述堪称内行。

8 p1 J* i& d1 k4 k9 ]

女娲采用五色石头,炼石补天。鲁班采用石头作为建筑构件,使用门墩固定门槛、门框、门楣和门扇的门轴。除了实用功能以外,门墩上的雕饰,还可以体现等级,美化建筑,表达艺术,寄托希望。

, i+ z) R: q$ w, L2 S1 h/ O0 _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

8 R! l1 ?" H! b( I3 {1 _

 

% J) G2 f( `1 Y+ u1 R& U


 

1 G8 s- _ p* G% U3 P3 o

7,这里之所以名叫枕石园,是因为门墩的实际用途就是“门枕石”,是门框的枕头。门枕石上面的横沟槽,用以承托门框。门枕石内侧的立沟槽,用以固定门槛。门枕石后面的“海窝”,用以承托“户枢”,就是门扇上下的门轴。门枕石前边的“抱鼓”或者“书箱”,就是艺术装饰。

. T- M8 R) g( \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

( k1 y8 h& S$ f7 Y2 Y0 s6 B( n

 

- j- i! C, J7 k5 v; p" G

 

8 r4 `$ Y& }" |5 g! p

8,有一种说法:抱鼓形门墩,是官员之家所用,书箱型门墩,是读书人家所用,又说门墩有小狮子,是武官之家所用。那么,这个小狮子和书箱结合的门墩,难道说是文武双全之家所用吗?再者,读书人考中进士,入了翰林,做了高官,你说他是官员之家,还是读书人之家呢?

" g% s! U& }& @" J- F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6-16 16: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血淋淋的,四合院华丽的首级。
发表于 2010-6-16 16: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陆老师的介绍!有机会去看看!

发表于 2010-6-16 16: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桑几易,逝者难回,北京四合院民居华丽的首级。
 楼主| 发表于 2010-6-16 16: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5 J$ v# m0 _$ A6 d9 i& q% a V/ ?

9,常见荷叶墩承托石鼓。

}/ ~- ~6 C, L% b7 @+ B

荷花之一个寓意,在于与“和美”,“和谐”、“天作之合”的“和”、“合”谐音。有个“和合二仙”的造型,就是两个仙人,手持荷花、荷叶、或者宝盒的形象。

; B1 L- s) ~; j* \& c/ ~( S

另一个寓意,就是清廉与高洁。

2 ]( l9 ^) [$ {/ F" Q/ Z

乾隆皇帝十二岁时,在圆明园牡丹台初次得见祖父康熙皇帝,

3 @: ], r" [4 W' _

康熙问,汝读书否?答,读了。

! ^. `1 p! `/ H1 }: n7 ?; l

康熙问,最近读了什么书?答,宋朝周敦颐的《爱莲说》。

8 k# `7 ?' R, R& J ]

康熙问,能背诵否?小乾隆于是背诵:“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支,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k) P; ~$ Y; ^: s0 H: s3 M

再一个寓意,就是象征佛教。因为中国古代虽有荷花,《诗经·郑风·山有扶苏》就提到了“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但是荷花作为装饰图案大行于世,是伴随着佛教从古天竺传来的。君不见莲花宝座吗?

3 q3 e0 h# J# y* O' Y4 f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

 楼主| 发表于 2010-6-16 16: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老盘子)沧桑几易,逝者难回,北京四合院民居...

古人战争得胜,斩敌首级,伴土,堆积如山,号称筑为“京观”,用以威慑敌胆,夸耀胜利。此处门墩非正常聚首,亦可以号为“京观”也。呜呼,悲夫。
发表于 2010-6-16 17: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片完美,陆老讲解,知识全面,学习了。
发表于 2010-6-16 17: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6-16 17: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 h: V! v9 ]8 g5 Y6 R" f! E, v; J

10,说到佛教,莲花又是佛教八宝之一。佛教用8种器物来象征吉祥,称之为“八吉祥”或“佛八宝”。其中法螺为一品妙音吉祥,盘长位居第八品,可作“八吉祥”的代表。按照佛教的说法,“八吉祥”都有特定的象征意义:

( {. G( | j# b4 A8 B3 T# V

法螺,表示佛音吉祥,遍及世界,是好运常在的象征。
法轮,表示佛法圆轮,代代相续,是生命不息的象征。
宝伞,表示覆盖一切,开闭自如,是保护众生的象征。
白盖,表示遮覆世界,净化宇宙,是解脱贫病的象征。
莲花,表示神圣纯洁,一尘不染,是拒绝污染的象征。
宝瓶,表示福智圆满,毫无漏洞,是取得成功的象征。
双鱼,表示活泼健康,充满活力,是趋吉避邪的象征。
盘长,表示回贯一切,永无穷尽,是长命百岁的象征。

% b$ z) p' Q. p3 P+ M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

 楼主| 发表于 2010-6-16 18: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 E8 G# S, e& [* [

这个门墩,石鼓前面是莲花,围绕着莲花的是缠枝菩提叶。佛祖在菩提树下打坐,觉悟成佛的故事,大家自然是知道的。荷叶墩前面那是“盘长”,谐音“长久”。其本物是盘曲的肠子,肠子当然很长了。听过相声“这是谁的肠子”吗?其中自有不足为外人道的因由。我只举喇嘛预备法事所需之物为例:通知你部提前准备“湿肠两副”。“湿肠”者,非干肠,亦非腊肠也,湿淋淋的活体剖出之肠子也。想想人的头盖骨制成的“巴喀喇碗”吧,还有人皮制成的法鼓,人腿骨制成的法号吧。

" m/ _# v0 ^: c5 O) N+ J

听了这些故事以后,您还会将如此来历的所谓“中国结”悬挂在自己家里吗?

! A. q R. ^ `

要想了解什么是真正的“结”,还是请您读读《红楼梦》里说的袭人请莺儿帮助“打络子”的故事吧。

 楼主| 发表于 2010-6-16 18: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 @5 {: y: I( M) S* e

12,文人雅事,采用一些事物的组合来象征,譬如“琴棋书画”。常见棋盘多为围棋的棋盘,这里是一个中国象棋的棋盘。围棋固然高雅,惜乎难于普及,象棋雅俗共赏,上了门墩。唐诗有云:

0 [5 }" k3 Q, t% ]. w+ _# k4 W. C( ?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 ]' x) |6 J& z0 f& f; F% y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 ]8 N2 P# Z/ U/ A; v5 E

书本多由书囊包裹。

1 W# k3 V# W/ W1 N: x8 M

琴,是古琴,就是七弦琴,也就是诸葛亮在城楼观山景时候弹给司马懿听的那种琴,表现多为露出琴囊的半截七弦琴。不信您去问马连良先生。

; ?$ z4 s4 O4 P% u6 G5 Y$ H

画,表现多为卷轴。

8 I8 s1 w9 ^( }, A* @8 [ G1 R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

 楼主| 发表于 2010-6-16 17: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3 s/ ]/ W- f" p. i+ s2 ~

“这个是什么”?我在现场提问年轻的编辑。她脱口而出“中国结”。

; x; D7 t) a3 |5 i# s6 U+ m. u( [

不知从哪一年起,市面大行“中国结”,不独典礼活动陈设,也有人请回家去,悬挂于中堂。须知所谓“结”,不是什么好东西,实乃“怨结”、“冤结”之结,不知为什么,“怨结”与“中国”组合,被称为“中国结”啦。这叫“风马牛”嘛,总是缺乏文化的缘故,缺乏文化也就罢了,还要跟风而动,哀哉。

 楼主| 发表于 2010-6-16 17: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

 楼主| 发表于 2010-6-16 18: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 Q. H- L: u1 ?0 x! ^4 v

我给编辑讲述了鲁迅文章提到的“和尚解结”的故事:

! ]' h: e M, [/ z/ |

我们那里的阔人家,一有丧事,每七日总要做一些法事,有一个七日,是要举行“解结”的仪式的,因为死人在未死之前,总不免开罪于人,存着冤结,所以死后要替他解散。方法是在这天拜完经忏的傍晚,灵前陈列着几盘东西,是食物和花,而其中有一盘,是用麻线或白头绳,穿上十来文钱,两头相合而打成蝴蝶式,八结式之类的复杂的,颇不容易解开的结子。一群和尚便环坐桌旁,且唱且解,解开之后,钱归和尚,而死人的一切冤结也从此完全消失了。这道理似乎有些古怪,但谁都这样办,并不为奇,大约也是一种“惰性”。不过解结是并不如世俗人的所推测,个个解开的,倘有解结以为打得精致,因而生爱,或者故意打得结实,很难解散,因而生恨的,便能暗暗的整个落到僧袍的大袖里去,一任死者留下冤结,到地狱里去吃苦。这种宝结带回寺里,便保存起来,也时时鉴赏,恰如我们的或亦不免偏爱看看女作家的作品一样。当鉴赏的时候,当然也不免想到作家,打结子的是谁呢?男人不会,奴婢不会,有这种本领的。不消说是小的姐或少奶奶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6-16 18: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有意思啦,这一段文字,反复发送失败,提示说文章里边有“非法字符“小”“姐”,后来把“小”“姐”改为“小的姐”,就通过啦。
发表于 2010-6-16 20: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在哪儿讲座啊,新人问路~~~
 楼主| 发表于 2010-6-16 2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0 B; l5 W; m) @' e

17,名贵的葡萄寓意多子。

4 g' o! W0 }! H. q

中国本来没有葡萄,是汉朝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带回来的。葡萄一词本是外来语的译音,所以葡萄又写作“蒲陶”、“蒲桃”。

$ p9 d( o+ a9 _2 ?3 M3 l! B& z2 N, m9 C7 K8 h

《史记·大宛列传》第3173页写道:

: d0 o+ q8 q- }" x9 F0 C

“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

w. G* S% Z# u; T0 `" t+ O

老陆释文:大宛,读音不是“大碗”,而是“大冤”,不信,您使用“紫光拼音字库”打字试试。汉武帝为了抢夺宝马,发兵打他们,你看他们冤不冤?

8 r/ W( K7 ?' L6 U% B* q# N

大宛国一带,时兴使用葡萄造酒,富人储藏的葡萄酒多至万余石,一石大约30斤,储藏几十年不会败坏。啊,这么多xo啊,要值很多钱啊,所以他们算富人。


2 O9 o# ?3 ~3 g3 Y+ i4 g, I2 n! i

“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

5 N! F0 K4 f, a/ d- `- R* D( R

老陆释文:大宛民俗喜欢饮葡萄酒,那里的宝马喜欢吃苜蓿。所以汉朝使者带回了葡萄和苜蓿的种籽,天子下令在肥沃的土地上种植葡萄和苜蓿。


) X) j2 H% z- U( o! s0 x

“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馆旁尽种蒲陶,苜蓿极望”。

! Z* t$ r. b2 \! Q5 o* q0 @

老陆释文:后来,天马数量很多了,需要吃大量苜蓿;外国使者来长安的也多了,需要展示国威,因为宝马和苜蓿和葡萄,全都不是自己走来的,全都是远征军的战利品。于是皇帝下令在皇家园林的离宫别馆旁边,种植葡萄和苜蓿,多的一望无际。

. Q( F; F F% v. V9 g4 B

知道不?法国也不是葡萄酒的祖宗。他们的葡萄酒和香水,也是从西域弄来的。哦,他们不叫西域,他们叫“中东”。他们爱玩的纯种马,也是和汉武帝一样,从中东弄来的。

" a3 h6 }0 v- S9 Z) e

因为葡萄来历不凡,曾经专属于皇帝,所以是名贵的,所以葡萄和宝马的图案,经常见于汉朝的“海马葡萄铜镜”纹饰。海马者,海外的马也,海马,就是“大洋马”。

9 }4 l3 g+ x. }1 Y

葡萄和石榴一样,都是象征着多子,多子多福嘛。

8 D: V1 V0 Y9 p. L

顺便说一下,石榴,原名“海榴”,这个“海”字,和“大洋马”和“洋葱”的“洋”字一样,也是说明来自海外,“海洋”嘛。石榴也是从西域弄来的。石榴图案也常见于门墩。

0 d# r( @ @8 |' M4 m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

 楼主| 发表于 2010-6-16 2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朋友们爱听,下次讲座,就说门墩以及上马石的故事,如何?但是爆肚张经常客满,场地堪忧。
 楼主| 发表于 2010-6-16 21: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3 u0 R' ?5 T: P' O( O( N

18,吉祥纹饰有“暗八仙”的组合。仙人来到宅门,主人自然吉祥,也要沾些仙气。所谓“暗八仙”者,仙人并未出场,而是表现他们的道具,例如李铁拐的拐杖和酒葫芦,张果老的鱼鼓,吕洞宾的宝剑。

) B. g! F* `7 ]5 v* `7 j9 K

 

& |2 a* V& I; u1 s& i+ e! T& V


" v! A3 _3 |! Q) X5 m

 

! ~0 L4 c) f w' C; {' X- w

19,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这个是“椒图”,椒图生性闭口不言,因此就业时候,适合干保安,叫它去看门。宫门之上多有“兽面銜环”,口銜门环的,就是椒图。这个门墩上面是椒图,但是只有环,兽面被砸毁了,以革命的名义,砸。

+ j) H5 B8 I) N* M- D

 


 楼主| 发表于 2010-6-16 2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
 楼主| 发表于 2010-6-16 19: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3 a6 T5 `2 u2 o; w, X( ^

15,花卉植物也有组合,例如“梅兰竹菊”。

2 k( F. u0 x- o/ ]1 s

梅花冰清玉洁,岂不闻“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没有提及一个“梅”字,但是说的就是梅花。

" d' n8 W! q d* A0 V

兰花清幽,不以花盛,而以香闻,号为“王者之香”,故而雅士佩兰携蕙。

7 i% E7 L7 V$ G8 p2 T

竹子有节,象征“气节”,古人剖竹为符,号为“符节”,两半相符,可以证明无误,使人相信。故而印章又称“印信”。《红楼梦》里,把民用的符节称为“对牌”,以前自行车存车处也使用“对牌”。

. x. J) Z" p2 o! I, z$ J

菊花,迎霜傲雪不争春,百花发时它不发。故而周敦颐《爱莲说》说是“晋陶渊明独爱菊”,“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 U! E1 ?. x& d6 X" g6 w

牡丹,花朵庞大,颜色艳丽,气度不凡,自古价高。杜甫诗云“一束深红色,十户中人产”,好家伙,一束深红色的牡丹花,价值十户中产阶级的财产啊。所以,周敦颐说“自李唐来,世人多爱牡丹”。

; o- E/ T; E3 @1 a& j3 W

但是,牡丹虽好,为什么不能入选国花呢?因为有人强烈主张梅花。梅花也好,但是偏重于江南,须知国都建于北京。还有,梅花之“梅”字,读音不够完美啊。所以国花至今空缺,牡丹成为一些城市的市花。

4 d( b7 A7 L* A% V) ~7 Z5 }, [" I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

语言大学枕石园里观赏门墩

发表于 2010-6-16 19: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

& a7 l I; j2 S/ W

                            岩本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两次利用研修机会)开始大规模拍摄老北京胡同门墩儿的。当时他见到拆除的老院子,就把丢弃的门墩儿收下,有时还付钱购买,然后再打辆面的拉回到语言大学,年近花甲却不畏辛劳。语言大学的领导还算是有见识,批出一块地建成这座枕石园,向中外人士展示中国和北京的传统文化~

发表于 2010-6-16 18: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想整明白门墩儿上纹饰的意义  一直也没整清楚  听陆老师一讲,就更有兴趣下点功夫弄清楚了

: r- M. F; z$ u7 s W, }0 D

 

: c3 s8 V- y' S8 b# c5 z

 

( @, M/ f" ~" }. r

为什么很多门墩上面的小狮子头都被砍了?是破四旧的时候被破坏的吗?

: }" ^( w: @' N/ ?+ P4 q4 P

 

) `- N! I' t- r* f- s

还有 这小狮子是“狻猊”吗?

发表于 2010-6-16 19: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有意思啦,回了北京一定去

发表于 2010-6-16 19: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和文字讲解详细!这些才是北京民宅多用的门墩,去年在雕塑公园展出的多不是北京的,且很多不是民用的。

发表于 2010-6-17 09: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雅俗共赏,好图好文,最好来个好食堂
发表于 2010-6-16 23: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好文!
发表于 2010-6-17 14: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桑几易,逝者难回,幸赖有识,掇遗扶衰。”感谢岩本先生慧眼识珠,收留这些胡同的弃儿。更感谢陆公深入浅出、纵横捭阖,道出此物之妙。
发表于 2010-6-17 11: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她脱口而出“中国结”。

$ j% {, A: d7 M) R* c: v- O

好文,长知识!要是我可能会说:中国联通。[em04]

发表于 2010-6-17 1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80]开眼长见识!

& V9 @$ k5 R, A& g' h+ 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7 12:51 , Processed in 1.25074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